五年级科学复习题实验1: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第一课食物到哪里去了)我的猜想:唾液能初步消化淀粉.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我的方案:1.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其中一支加入少量唾液并摇匀.2.将两支试管放入约40℃的温水中.3.过一会儿.分别往两支试管中滴入2-3滴稀释的碘酒.观察现象.实验2:检验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第二课我们的呼吸)我的猜想: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不相同.我的方案一:1.收集自己呼出的气体:取一只广口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严.倒立在水槽中.然后把玻璃片移开瓶口.把胶管一端深入广口瓶内.用手扶住瓶子.从胶管另一端向瓶内呼气.待瓶中充满气体后.在水中用玻璃片将瓶口盖严.然后将瓶子从水中取出.口向上放在桌上.2.把装有呼出气体的瓶口上的玻璃片移开一条小缝.将燃着的火柴深入瓶内.观察现象.3.把点燃的火柴放入充满空气的杯子里.观察看到的现象.我的方案二:1.用打气筒通过橡皮管向澄清的石灰水内充气.观察现象.2.用嘴通过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内吹气.观察现象.实验3: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第五课凸透镜)我的猜想:1.利用凸透镜形成的像都是倒立的.2.当凸透镜距蜡烛远、距纸屏近时.形成的是缩小的像;3.当凸透镜距蜡烛近、距纸屏远时.形成的是放大的像.我的方案:1.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纸屏依次固定在桌面上.使它们在一条直线上.并使火焰、镜面、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2.适当调节凸透镜与纸屏的距离.直到在纸屏上可以看到蜡烛的像.仔细观察.3.研究:像的大小的变化规律.实验4:做个照相机(第六课照相机和眼睛)我的猜想: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我的方案:1.将一个纸盒去掉底.另一端挖一个小孔.用胶带把凸透镜固定好.2.将另一个纸盒也去掉底.另一端也去掉后蒙上半透明纸.并固定.3.将两个纸盒套在一起.调整前后距离.直到成像为止.实验5:眼睛成像的模拟实验(第七课保护眼睛)我的猜想:人的眼睛是靠自动调节晶状体的凸度看清远近不同物体的.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肌肉调节的.肌肉收缩.晶状体凸度变大.眼睛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肌肉舒张.晶状体凸度变小.眼睛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我的方案:1.把点燃的蜡烛、凸度大的凸透镜、纸屏依次固定在桌面上.使它们在一条直线上.并使火焰、镜面、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调整距离使纸屏上出现清晰的蜡烛的像.2.再把点燃的蜡烛、凸度小的凸透镜、纸屏依次固定在桌面上.使它们在一条直线上.并使火焰、镜面、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调整距离使纸屏上出现清晰的蜡烛的像.实验6:近视眼形成的原因(第七课保护眼睛)我的猜想:晶状体发生病变.我的方案:利用凸透镜做个模拟实验;眼睛的晶状体凸度变大.能看见近处的物体;眼睛的晶状体凸度变小.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健康的眼睛远近都能看清.近视眼的凸度变大.不能自由调节了.实验7:制作一个潜望镜(第八课潜望镜的秘密)我的猜想:利用潜望镜可以看到眼睛不能直接看到的.我的方案:1.把纸盒的两端分别开两个小洞.作为入光孔和出光孔.2.对着入光孔和出光孔分别固定一个呈45度的平面镜.实验8:制作一个单筒望远镜(第九课神奇的“眼睛”)我的猜想:望远镜的目镜一端看远处的景物.如果不清楚.可调整目镜与物镜间的距离.我的方案:1.在一个纸筒的一端装上凸透镜(凸透镜用不锈钢线绕制的弹性圈固定.并涂上玻璃胶)作为单筒望远镜的物镜.2.将另一个纸筒插入这个纸筒内.要求恰能自由伸缩而又不易脱落.3.在与凸透镜相对的纸筒一端装上凹透镜(凹透镜同样用不锈钢线绕制的弹性圈固定.并涂上玻璃胶)作为目镜.就做成了一个单筒望远镜.实验9:种子发芽与水的关系(第十课种子发芽了)我的猜想:种子发芽需要水.我的方案:1.准备两份大豆、两个瓷盘(一个有水、一个没水).在每个瓷盘内放入相同数量的大豆.2.把这两个瓷盘放在室温相同的地方.有水的瓷盘内用一块棉纱布盖上.3.坚持每天把棉纱布用清水洗干净.再盖好.每天坚持观察并做好记录.实验10:种子发芽与温度的关系(第十课种子发芽了)我的猜想: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我的方案:1.准备两份大豆、两个瓷盘.瓷盘内导入相同、适量的水.在每个瓷盘内放入相同数量的大豆.并覆盖棉纱布.2.把这两个瓷盘一个放到室温环境中.一个放到冰箱冷藏室中.3.每天坚持观察并做好记录.实验11:种子发芽与空气的关系(第十课种子发芽了)我的猜想:种子发芽需要空气我的方案:1.选用同样2粒泡过水的种子.2.1号种子放在一个真空的环境中.2号种子放在常态的环境中.3.每天坚持观察并做好记录.小结:1.做实验9、10、11时.水不宜过多.2.选择粒大饱满、胚完整有生命力的种子.实验12:辣椒生长对环境的要求(第十一课种辣椒)我的猜想:辣椒的生长需要土壤、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我的方案:1.选择适当的种子.分别采用浸泡和不浸泡.有土壤和没有土壤.有阳光的室内和温度适宜的室内.2.观察并做好记录.实验13:解剖花的方法;花的内部构造(第十二课植物的花)我的猜想:一朵完整的花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几部分构成..我的方案:1.取几朵具有雄蕊和雌蕊的花.用镊子由外向内逐层剥下花的各部分.2.将它们按照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的顺序.自上而下粘在白纸上.避免损坏.实验14:观察雄蕊和雌蕊;内部的构造(第十三课果实是怎样形成的)我的猜想: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组成;雄蕊由花药(里面有花粉)和花丝(支持花药)组成.我的方案:1.用镊子夹一个花药.用手摸.再用放大镜观察其内有什么结构.2.用镊子从花的中央将子房取出.用刀片将它纵向剖开.用放大镜观察子房里面有什么结构.实验15:斜面省力作用的实验(第十八课斜面)我的猜想:1.竖直提小车用的力最大.2.斜面坡度越小.用的力越小;坡度越大.用的力越大;斜面有省力的作用.我的方案:1.用测力计竖直提小车.记录读数.2.在长木板的一端垫一块木块搭斜面.在斜面上用测力计向上拉小车.使其匀速运动.记录读数.3.在长木板的一端垫同样高的二、三、四块木板.在斜面上用测力计拉小车.使其匀速运动.记录读数.4.对比分析所得数据.实验16:制作螺丝钉模型(第十八课斜面)我的猜想:三角形斜边越长.螺纹间的距离越小.使用越省力.我的方案:1.将长方形纸剪成三角形.在斜边上用彩色笔涂色.2.均匀的缠在铅笔上.形成螺纹.3.其他的两张纸各剪出长度不同的斜边.涂色、缠螺纹.4.比较螺纹的疏密与什么有关.小结:螺丝钉是变形的斜面.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实验17:杠杆的作用实验 (第十九课杠杆)我的猜想:1.到杠杆尺中心的距离越大.用的力越小.到杠杆尺中心的距离越小.用的力越大.2.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省力;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费力;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我的方案:1.把杠杆尺挂在铁架台上.调节两边的螺母.使杠杆尺平衡.2.在杠杆尺的左右两边10厘米的地方各挂一个钩码.3.在杠杆尺的左边10厘米的地方挂两个钩码.右边5厘米的地方挂四个钩码.4.在杠杆尺的左边10厘米的地方挂两个钩码.右边20厘米的地方挂一个钩码.5.自由组合钩码数量与到支点的距离.使杠杆尺平衡.6.比较左右两边钩码的数量和钩码离杠杆尺中心的距离.实验18:滑轮的作用实验(第二十课滑轮)我的猜想:1.使用定滑轮时.不省力.只是改变了用力的方向;2.使用动滑轮时.省力.但不改变用力方向;3.使用滑轮组时.既省力又改变了用力方向.我的方案:1.用测力计测出竖直提两个钩码用的力.2.把定滑轮固定在铁架台上.把绳子绕在定滑轮上.挂上两个钩码.用测力计向下拉动.记录力的大小.3.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绕过动滑轮.挂上两个钩码.用测力计向上拉动.记录力的大小.4.在滑轮组上挂两个钩码.用测力计拉动.记录力的大小.5.把2、3、4的数据与1的数据作比较.实验19:齿轮的作用实验(第二十一课齿轮)我的猜想:齿轮的作用是:传递动力.改变转动的速度.改变转动的方向.我的方案:1.把三个带轴的齿轮固定在支架上.并让齿轮之间相互啮合.2.用手拨动一个齿轮.观察三个齿轮转动的方向、速度.小结:当转动其中一个齿轮时.会发现:1.相互啮合的两个齿轮之间的转动方向是相反的;2.大小齿轮转动的速度也不一样;3.一个齿轮动.可带动和它啮合的其它齿轮转动.五年级下册科学填空专项复习题第一单元1、食物在人体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中.需要的器官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直肠)、(肛门)等.食物残渣经(呼吸、排汗、大小便)排出体外.2、(馒头)、(面条)、(米饭)中都含有淀粉.淀粉遇到碘酒会变(蓝)色.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3、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大多要经过消化器官的(消化).才能变成人体可以吸收利用的物质.食物的吸收过程主要在(小肠)内完成.(小肠)同时具有消化和吸收功能.4、肝脏分泌的胆汁、胰液都要进入(小肠).帮助消化食物.5、保护消化器官的方法有(不挑食)、(吃饭定时定量)、(不吃腐烂变质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饭后不剧烈运动)、(吃饭时不看书、不看电视).6、人的呼吸器官主要包括(鼻)、(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7、人在呼吸时.吸取(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人呼出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8、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有(不吸烟)、(注意环境卫生)、(冬天戴口罩)、(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等.9、呼吸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同龄人中.肺活量越大的人越健康.(√)10、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消化器官吸收的养料与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在人体中的作用释放出来的.(√)11、“人离不开空气”.这句话主要指生命离不开空气中的氧气.(√)12、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其余呼吸器官是气体的通道.(√)13、冬季天气非常寒冷.教室里要关紧门窗来保暖.不能开窗通风换气.(×)14、人的心脏位于胸腔的(左)侧.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它的内部有四个腔.分别为(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15、血管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我们注射点滴时.药液流进(静脉血管);摸手腕感到脉搏跳动的是(动脉血管);划破皮出血的是(毛细血管).16、心脏总是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收缩时.心脏把血液压入(动脉血管);舒张时.血液从(静脉血管)流回(心脏).17、在正常情况下.少年儿童每分钟心跳(60 ~ 100)次.18、心脏每收缩一次.我们就感觉到心跳一次.(×)——正确答案:每收缩和舒张一次19、人在情绪激动、从事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时.心跳不会明显加快.(×)20、心脏的四个腔是相通的.血液可以随便流动.(×)21、血管是血液在全身循环时所经过的管状构造.它遍布人的全身.(√)22、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神经).为了保护大脑.必须注意(科学用脑).23、脑是人体的“司令部”.脑分为(感觉)中枢、(听觉)中枢、(运动)中枢、(视觉)中枢.24、(神经)能把身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及时报告给脑.并能把脑下达的命令传给身体各部分.25、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在人体内不断地被(分解)“燃烧”.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水、尿素等.它们和不能被消化的食物残渣通过(呼吸)、(排汗)、(大小便)等途径被排出体外. 26、血液把消化器官吸收的(养料)和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运到全身各处.又把全身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交给(呼吸)器官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27、把点燃的火柴放入呼出的气体中.火柴会(慢慢熄灭).28、唾液、胃液、肠液、胆汁等.都属于消化液.(√)29、用鼻呼吸和用口呼吸都能达到一个目的.所以效果是一样的.(×)30、心脏不停地跳动.就能推动血液在血管中不停地流动.(√)31、唾液可以把淀粉变成糖.因此细嚼馒头会感到有甜味.(√)32、大脑分为不同的区域.各个区域分管的工作是相同的.(×)33、经常动脑想问题.可以使大脑发达、灵活.想得深.想的广.想得巧.(√)第二单元1、常用的放大镜由(镜片)、(镜框)、(镜柄)三部分构成.像放大镜这样(边缘薄)、(中间厚)的透明镜片.称为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聚光)、(成像)的作用.2、当凸透镜距蜡烛近、距纸屏远时.形成(放大)的像;当凸透镜距纸屏近、距蜡烛远时.形成(缩小)的像.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实验中.纸屏、凸透镜、蜡烛火焰必须在一条直线上.(√)4、不能用凸透镜看太阳.也不能用激光灯照眼睛.(√)5、照相时想要把人照得大些、景照得少些.相机离人要远一些.(×)6、凸透镜中间越厚.放大倍数就越大.(√)7、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它是由(瞳孔)、(晶状体)、(视神经)、(视网膜)构成的.8、眼睛的瞳孔相当于照相机中的(光圈).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当中的(镜头).老花镜的镜片是(凸透镜).近视镜的镜片是(凹透镜).9、人在观察物体时.来自物体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睛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倒像.人脑能自动地调节倒立的视觉信号.形成正立的视觉.10、眼睛常患的疾病有(沙眼)、(近视)、(白内障)等.(近视眼)是儿童最常见的眼疾.(白内障)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眼疾.(沙眼)的特征是见风流泪.11、保护眼睛的方法主要由(做眼保健操)、(不在抖动的车上看书)、(不在强光、弱光下看书)、(不躺着看书)、(不走着看书)、(不歪着头写字)、(有强光要带防护罩)等.12、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肌肉)调节的.肌肉收缩.晶状体凸度变(大).人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健康的眼睛(晶状体)调节力强.远近物体都能看清.当(牵引晶状体的肌肉)调节能力减弱时.就会形成近视眼.13、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反射)、并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原理制成的.潜望镜里有(两)面平面镜.镜面是(倾斜的).制作潜望镜时.要使平面镜与盒子成(45)度角.14、一些微小的生物.可以借助(显微镜)观察.(生命探测仪)可以探测废墟下的幸存者.15、使用单筒显微镜时.要养成用(左)眼观察的习惯.16、神奇的“眼睛”有:(显微镜)、(电子胃镜)、(B超机)、(CT扫描仪)等.17、照相机镜头中装有(凸透镜).照相时.(底片)相当于实验中的纸屏.(实物)相当于实验中的蜡烛.18、凸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19、近视眼的形成与看书时的姿势没有关系.(×)20、近视多见于青少年.大多是不正确的用眼习惯造成的.(√)21、人的眼睛看到的物体是正立的像.由此推断物体的像在视网膜上所形成的像也是正立的.(×)——正确答案:视网膜上是倒立的像22、照相机离拍摄的物体越远.物体的像照得越大.(×)23、在没有光的环境里.我们的眼睛也能看见物体.(×)第三单元34、种子的构造分两大类.一类像蚕豆种子.一般由(种皮)、(子叶)、(胚芽)、(胚根)四部分组成;一类像玉米的种子.由(种皮)、(胚乳)、(胚芽)、(胚根)、(胚轴)五部分组成.35、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适量的空气)等几个条件.36、影响辣椒生长的环境因素有(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等.37、浸泡辣椒种子的水的温度通常在(52℃)~(55℃)之间.38、农民播种时.一般在大雨过后进行.因为这时土壤中含有较多的(水分).39、桃花可以分为(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像桃花这样四部分都有的花.称为(“完全花”);缺少其中一部分、两部分或三部分的花.称为(“不完全花”).40、常见的完全花有(白菜花)、(桃花)等.不完全花有(南瓜花)、(百合花)等.41、许多片花瓣组成(花冠).花萼和花冠合称为(花被).42、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组成.43、自然条件下.植物传份包括(自花传粉)、(异花传粉)两种方式.传份媒介主要由(昆虫)和(风).44、果实的共同特征是都有(果皮)和(种子).果实里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成的.种子里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子房)和其他结构发育成果实.45、在桃子、萝卜、地瓜、山楂、杏、黄瓜中.可食用部分是果实的有(桃)、(山楂)、(杏)、(黄瓜);可食用部分不是果实的有(萝卜)、(地瓜).46、植物不仅能利用种子繁殖.还能用(茎)、(叶)、(根)等器官繁殖.47、用茎繁殖后代的植物还有(草莓)、(月季)等;用叶繁殖后代的植物还有(秋海棠)、(紫罗兰)等;用根繁殖后代的植物还有(甘薯)、(山药)等.48、用茎繁殖常采用的方法有(扦插)、(压条)等.49、植物都是用种子繁殖的.(×);植物的“分身术”是植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50、我国科学院院士(袁隆平)在国际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51、利用(克隆)技术.不但可以制造完整的生物体.还可以制造生物的某些器官.52、克隆技术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53、科学家认为“多利”的诞生标志着(生物技术新时代)的来临.55、玉米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也可以发芽.(×)56、克隆技术是一项完全对人类有利的科学技术.(×)57、种子落在湿润的土壤里就能发芽.说明种子发芽一定需要土壤.(×)58、油菜花不属于完全花.(×)——正确答案:黄瓜不是完全花.59、葡萄是利用种子繁殖后代的.(×)——正确答案:葡萄用茎繁殖后代.60、玉米大豆油菜梨草莓地瓜桂花大蒜小麦葡萄苹果萝卜秋海棠用种子繁殖的有:玉米、大豆、油菜、萝卜、小麦、苹果、梨、桂花用根繁殖的有:地瓜用叶繁殖的有:秋海棠用茎繁殖的有:草莓、大蒜、葡萄、梨、桂花第四单元1、一天之中.星座在天空中的位置自(东)向(西)移动.2、冬去春来.春季星座会在(东方)出现.并随日期推移位置逐渐(西移).3、在晴朗的夜晚.如果没有指南针.又看不到其他可以辨别方向的标志时.可以利用(北极星)辨别方向.4、春季星空的代表星座是(狮子座);(天蝎座)是夏季南天最显眼的星座.里面亮星云集.可以说是夏夜星座的代表;秋季星空的代表星座是(仙后座)、(大熊座);冬季星空的代表星座是(猎户座).5、夏季晴朗的夜空中有一条银色的带状星系.像一条长长的“带子”.人们叫它(银河).在它的东“岸”有一颗亮星叫做(牛郎星).位于(天鹰座);在它的西“岸”有一颗亮星叫做(织女星).位于(天琴座).6、古人根据北斗七星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判定季节.春季.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夏季.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南).7、随日期的推移.星座的位置逐渐(西移).最终会消失在(地平线以下).第五单元1、抬起木板的一端而形成的斜坡.就是一个简单的机械——(斜面).2、斜面有(省力)的作用.斜面坡度越小.用的力(越小);坡度越大.用的力(越大).3、生活中.(斧子)、(木螺丝)、(衣服拉链)、(凿子)等物体都是利用了斜面原理.4、螺丝钉上的螺纹是一种变形的(斜面).螺纹越细密越(省力).5、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它受长度和高度两个因素的影响.(√)6、盘山公路实际上是一种斜面.它既省力又省距离.(×)——正确答案:省力费距离7、一根棍子.当用它撬重物时.它就是一个简单的机械——(杠杆).8、使用杠杆.要明确它的三个点.分别是(支点)、(力点)、(重点).其中.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支点).对杠杆用力的点叫做(力点).承受重物的点叫做(重点).用杠杆撬动大石头时.它是围绕(支点)转动的.9、使用杠杆.当(重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省力;当(重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费力;当(重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10、“四两拨千斤”的杠杆.属于(省力)的杠杆;“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是应用了杠杆(省力)的作用;(镊子)、(手术剪刀)、(筷子)、(理发剪子)都是费力的杠杆;(核桃夹)、(瓶盖起子)、(独轮车)是省力的杠杆;(天平)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11、小明和爸爸玩跷跷板.当小明离支点(远).爸爸离支点(近)时.小明才能把爸爸跷起来.12、杠杆是否省力.与支点、力点和重点的相对位置有关.(√)13、小木船上使用的船桨是一种省距离的杠杆.(√)1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我们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15、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16、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17、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的装置叫(滑轮组).(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18、(旗杆)、(窗帘)、(吊车)都是利用了滑轮的原理.(推土机)没有利用滑轮.19、将一袋重50千克的水泥搬运到六楼楼顶.通过人工搬、使用绳子直接将水泥拉上楼顶、使用定滑轮吊、使用滑轮组吊到楼顶四种方式中.(使用滑轮组将水泥吊到楼顶)最省力.20、能够围绕中心轴转动的轮子叫做滑轮.(×)21、旗杆的顶端装有一个动滑轮.(×)——正确答案:定滑轮22、动滑轮和定滑轮可以多个组合在一起使用.(√)23、边缘有齿的轮子叫(齿轮).齿轮可以传递(力).可以改变(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24、生活中.我们在(自行车)、(汽车)、(钟表)等机械中发现了齿轮.25、用大的齿轮带动小的齿轮转动比较容易些.用小的齿轮带动大的齿轮转动就要费力一些.(√)26、多个齿轮组合在一起时.每个齿轮的转动方向一致.(×)——正确答案:相反27、自行车是由(车架)、(轮胎)、脚踏、刹车、链条等部件构成的.其中(车架)是自行车的骨架.自行车的前车闸是利用了(杠杆)的原理.自行车中齿轮前(大)后(小).是为了(省力).28、自行车经历了不断改进和发展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29、自行车综合运用了杠杆、齿轮等机械原理.(√)30、自行车是一种清洁、无污染、便捷的交通工具.(√)31、陆地上常见的交通工具有(汽车)、(火车)、(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等;水中常见的交通工具有(轮船)、(帆船)、(气垫船)、(救生艇)、(潜艇)等;空中常见的交通工具有(飞机)、(热气球)等.32、美国试验的超7倍音速飞机.最高时速可达(8000)多千米;上海浦东的磁浮列车.最高时速达(430)多千米.33、在高度一定的情况下.斜面的长度越(长).坡度越(小).越省力.34、常用的简单机械有(斜面)、(杠杆)、(滑轮)、(齿轮).衣服的拉链实际上是(斜面).摩托车刹车把手用到的机械是(杠杆).修房子时要把很多瓦从地面运到房顶.应使用的简单机械是(滑轮).35、吊车上的滑轮装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所以能提起数吨重物.(√)36、用表面光滑的木板搭斜面.高度相同.木板越长越费力.(×)——正确答案:省力37、使用普通剪刀时.被剪的物体放在刀口的尖部最省力.(×)——正确答案:费力38、要将一颗螺丝钉从木头中起出来.用钉锤最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