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溶液 溶解度》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溶液 溶解度》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100g×(1-
50g 50g 100g
)=
2 3
×100g,8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是
150g,则
2 3
×100g
水最多
溶解的硝酸钠的质量为: 2 ×150g=100g,所以加入 153g 硝酸钠充分搅拌后,最终硝酸钠 3
不能完全溶解,错误。故选 C。
2.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取等质量 ℃的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 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溶液 溶解度》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溶液选择题
1.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0℃时,分别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铵溶于适量的水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
的质量前者比后者大
B.60℃时,把 40g 硝酸钾和 40g 氯化钾分别加入到 50g 水中,充分搅拌,降温至 10℃ ,氯
B、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 40g,K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8.6%,故 B 错误; C、在 20~30℃之间,氯化钾从 34g 增加到 37g,硝酸钾从 31.6g 增加到 45.8g,所以两物
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 20~30℃之间,故 C 正确; D、50℃时, KNO3 的溶解度是 85.5g, 20℃时,KNO3 的溶解度是 31.6g,故 50℃时, 185.5g KNO3 饱和溶液降温到 20℃,析出 53.9gKNO3 晶体。正确。 故选:B。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溶解度含义的理解及对影响溶解度大小因素的掌握。
4.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t2℃时,甲溶液的溶解度最大,丙的溶解度最小 C.将 t1℃时的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2℃,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D.将 t2℃时的甲的不饱和溶液降温,有可能会得到它的饱和溶液 【答案】A 【解析】 A、由图可知,丙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最上面,溶解度最大,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最下面, 溶解度最小,故正确; C、t1℃时的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2℃,丙的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减 小,故正确; D、由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将 t2℃时的甲的不饱和溶液降温,可能会达到饱 和,故正确。 点睛: 固体溶解度曲线的作用可从点、线、面和交点四方面来理解: 1.点: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即饱和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即曲线 上的任意一点都对应有相应的温度和溶解度。温度在横坐标上可以找到,溶解度在纵坐标 上可以找到。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1)根据已知的温度可以查出有关物 质的溶解度;(2)根据物质的溶解度也可以查出它所对应的温度;(3)可以判断或比较 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2.线: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曲线的
氯化铵溶于适量的水恰好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是硝酸钾小于氯化铵,所得溶液的
质量前者比后者小,错误;B.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110g,50g 水中最多溶解 55g,
40g 硝酸钾硝酸钾全部溶解,6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 40g,小于 50g,所以 50g 水中
溶解氯化钾的质量少于 25g,即 60℃时形成的是饱和溶液,降温到 10℃,硝酸钾的溶解度
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b="c" B.恢复至 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 a>b=c C.恢复至 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D.若继续降温至 t1℃,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答案】D 【解析】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a 的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 的受温度的变化影响不大,c 的 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由于 t2℃时,Sa>Sb=Sc, 故溶质质量分数 a>b=c;由于温度没有变,因 此 S 不变,故恢复到 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 a>b="c" ;蒸发后,都有固体析出,因此还 是饱和溶液;降温到 t1℃,c 溶液就变为不饱和溶液 3.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 a、b、c 的溶解度曲线,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t2℃时 a 的溶解度是 50g,饱和溶液 150g 中含溶质 50g,当降温到 t1℃时,因 t1℃时 a 物质 的溶解度为 20g,因此会析出溶质 30g,故 B 正确;C.a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大且影响 较大,而 c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因此要从含有少量 c 的 a 溶液中得到较多的 a 晶体,通常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故 C 正确;D.从图象中可以看出 t2℃时,a 物质的溶 解度为 50g,即 50g 固体 a 在 100g 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形成 150g 溶液,比值为 1:2:3,故 t2℃时,将 1g a 物质加入到 2g 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应是 3g 饱和溶液,故 D 不正确;故选 D。
小于氯化钾的溶解度,所以硝酸钾析出的晶体质量多,错误;C. 7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
等于硝酸钾的溶解度,所以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溶液具有均一性,所以
70℃时,50g 硝酸钠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质量:100g 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质量=1:2,
正确;D. 8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 50g,100g 氯化钾饱和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是:
6.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50 g 克水中溶解甲最多能形成 65 克溶液 C.t2℃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变为不饱和溶液 D.将 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2℃,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答案】B 【解析】A.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指名温度,无法比较溶解的大小;B. t1℃时,甲的溶解 度等于 30g,50 g 克水中溶解甲最多能溶解的溶质为 15g,形成等于 65 克溶液;C. t2℃时 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时,溶解度变小,溶质析出,得到的仍是饱和溶液;D. 将 t1℃时 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2℃,溶解度变大,溶质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点睛: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溶剂的量都是 100g,所以分析溶质的质量分数时,只需要比较 溶质 的多少即可。溶解度变大时,溶质不变,溶解度减小时溶质质量等于减小后的溶解度
7.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分别将 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 数大小关系是乙>丙>甲 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8.6% 【答案】B 【解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解答; B、据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及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分析解答;
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0g 100%=28.6%,故正确。 40g 100g
故选 B。
8.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1℃时将等质量的乙、丙溶于水中,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乙=丙 B.将 t1℃时甲、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t2℃,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要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降温或蒸发的方法 D.t3℃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量水后,析出溶质的质量顺序:甲>丙>乙 【答案】A 【解析】A、t1℃时,乙的溶解度等于甲,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需要的 水的质量相等,故所得溶液质量甲=乙,故正确; B、将 t1℃时甲、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t2℃,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溶液组成 不变,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会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但 t2℃是 丙的溶解度大于 t1℃时甲的溶解度,故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丙大于甲,故错误; 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要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 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升温或蒸发的方法,故正确; D、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甲>乙>丙,将 t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 量水后,析出溶质的质量甲>乙>丙,故错误。 点睛: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 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 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
5.下表是 KCl 和 KNO3 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度/ ℃
20
30
40
KCl 溶解度/g
KNO3
34.0 31.6
37.0 45.8
40.0 63.9
50 42.6 85.5
A.35℃时,KCl 的溶解度小于 KNO3 的溶解度 B.40℃时, K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0% C.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 20~30℃之间 D.50℃时,185.5g KNO3 饱和溶液降温到 20℃,析出 53.9gKNO3 晶体 【答案】B 【解析】 A、根据 30℃时,KCl 溶解度是 37.0g,KNO3 的溶解度是 45.8g,40℃时,KCl 溶解度是 40.0g,KNO3 的溶解度是 63.9g 进行分析; B、根据 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进行分析; C、根据图表中数据考虑进行分析; D、根据 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进行分析。 解:A、30℃时,KCl 溶解度是 37.0g,KNO3 的溶解度是 45.8g,40℃时,KCl 溶解度是 40.0g,KNO3 的溶解度是 63.9g 可知,35℃时,KCl 的溶解度小于 KNO3 的溶解度。故 A 正 确;
C、根据溶解度曲线解答; D、根据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解答。 解:A、根据题中溶解度曲线图可知 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正确; B、根据曲线图,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将 t3℃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 温至 t1℃,都有晶体析出,都成为 t1℃时的饱和溶液,但由于在 t1℃,乙的溶解度大于 甲,故此时甲、乙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而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 的升高而减少,故将 t3℃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的溶 质、溶剂质量都不变,而通过观察,丙在 t3℃时的溶解度要小于甲在 t1℃时的溶解度,故 丙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故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错误; C、根据题中溶解度曲线图可知,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