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政学》练习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最早出版的单独的教育行政学著作及其作者是(B )A. 《行政学》施泰因B. 《学校行政》佩恩C. 《美国的教育行政》达顿、斯奈登D. 《教育行政学》林文达2. 我国唐朝时期全国最高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是(C )A. 崇文馆B. 太学C. 国子监D. 弘文馆3. 世界各国的教育行政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指导型,另一类是(D )A. 计划型职能B. 服务型职能C. 经营型职能D. 监督型职能4. 教育管理机构改革的核心是(C )A. 统一B. 效能C. 精简D. 分工5. 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时间是(A )A. 1995B. 1993C.1996D.19996. 教育预测的原理包括延续性原理、因果性原理和(C )A.逻辑性原理B.有效性原理C.相似性原理D.相关性原理7. 教育财务行政的根本任务是(A )A. 合理地安排和使用教育经费B. 监控教育经费的合法使用C. 监控其他教育资源的有效使用D. 筹措教育经费及其他教育资源8. 当前我国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实行的是(B )A. 任命制B. 公务员制C. 聘任制D. 选派制9. 教育督导有三大职能,即沟通评价职能、检查督促职能和(D )A. 决策职能B. 改进职能C. 规划职能D. 指导推广职能10. 下列与对教育行政工作人员惩处方式不符的是(C )A. 警告B. 记过C. 罚款D. 降级11. 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教育人事行政基本原则的是(C )A. 量才适用B. 选贤任能C. 因人设岗D. 合理流动12. 校园、校舍的新建扩建费属于(A )A. 教育基本建设费B. 公用经费C. 人员经费D. 交通费13. 教育行政咨询的三大特性是独立性、自由性及(D )A. 专业性B. 强制性C. 求实性D. 科学性14. 教育评价的功能包括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C )A. 启发功能B. 检验功能C. 改进功能D. 发展功能15. 西方教育行政学的两大理论源流是德国的行政学和(A )A. 美国的行政学B. 法国的行政学C. 英国的行政学D. 日本的行政学16. 我国古代奴隶社会教育行政的特点是学在官府、官师不分和(B )A. 政教分离B. 政教合一C. 重视教育政策D. 形成选士制度17. 世界各国的教育行政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监督型职能;另一类是(B )A. 计划型职能B. 指导型职能C. 经营型职能D. 服务型职能18. 我国教育法规体系中的母法是(C)A. 宪法B. 教育行政法C.教育基本法D.义务教育法19. 教育机构中的教育实施机构主要指( D )A. 各级各类教育行政机构B. 学校内的管理机构C. 教育管理机构D. 各级各类学校20. 在我国,教育政策制定的主体是( A )A. 国家B. 教育行政机构C. 执政党D. 学校21. 教育行政人员的选拔与任用的标准是( D )A. 革命化B. 年轻化C. 专业化和知识化D. 以上三项都是22. 按照统一的标准,公开向社会招聘教育行政人员的制度是( C )A. 委任制B. 考任制C. 聘任制D. 选举制23. 教育人事行政的对象是教育人员,教育人员指( D )A. 教育行政人员B. 教师C. 学生D. 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师24. 教育人事行政制度中规定的最高惩罚形式是( C )A. 撤职B. 记过C. 开除D. 降级25. 教育经费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教育基本建设费;另一部分为( A )A. 教育事业费B. 交通费C. 医疗保险费D. 差旅补助费26. 当前我国选拔任用教师实行的是(C )A. 委任制B. 公务员制C. 资格认证制度D. 选派制27. 教育督导有三大职能,即沟通评价职能、检查督促职能和( D )A. 决策职能B. 改善职能C. 规划职能D. 指导推广职能28. 教育行政领导干部获得良好素质的唯一途径是( A )A. 加强修养B. 参加培训C.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D. 依靠群众监督29. 以最早提出教育行政问题为标志,教育行政产生的时间是(C )A. 19 世纪初B. 19 世纪中期C. 19 世纪末D. 20 世纪初30. 美国学者佩恩于1875 年出版的世界上第一本教育行政方面的著作是(A )A. 《学校行政》B. 《公立学校的行政》C. 《教育行政》D. 《学校行政的人的个关系论》31. 我国开始重视教育政策在国家管理教育中的作用的时期是(C )A. 奴隶社会时期B. 封建社会时期C. 清末时期D. 民国时期32. 在教育行政上实行中央集权的最典型的国家是(B )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33. 根据我国国情, 理想的教育管理职能模式是( C )A. 监督型B. 指导型C. “指导—监督型”D. 服务型34.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 D)A.“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 “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C. “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D.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5. 对教育事业未来一定时期的发展规划出一个理想的前景,提出一个奋斗目标,并制定出相应的实施要求和措施。
这属于( A )A. 长期规划B. 短期规划C. 中期规划D. 中长期规划36. 通过一定的考试择优录取教育行政人员的制度是( B )A. 委任制B. 考任制,C. 聘任制D. 选举制37. 教育行政机关管理就是( B )A. 教育行政体制管理B. 教育行政机关“办公室” 管理C. 教育行政机关环境管理D. 教育行政机关人事管理38. 下列四项中不属于教育人事行政原则的是( D )A. 选贤任能原则B. 量才适用原则C. 职、责、权、利统一原则D. 因人设岗原则39. 教育事业费按用途,可分为人员经费和( C )A. 公用经费B. 教育基本建设费…………C. 设备购置费D. 教育附加费40. 教育人事行政的考核方法,可采用一般人事考核方法。
下列不属于常用的人事考核方法的是(A )A. 领导者臆断考核法B. 工作标准法…………C. 时间法D. 代表人物比较法二、名词解释1.教育行政:指国家对教育的管理。
从教育行政的机关而言,主要指教育行政机关活动;从教育行政的层次而言,它既指中央的教育行政,也指地方的教育行政;从教育行政的范围而言,大到方针政策法规和教育体制的构建,小到具体规章制度及其实施都应包括在教育行政中。
2.教育政策:是国家政策体系的一个分支,是国家完成一定历史时期的任务所确定的教育工作的方针、策略和行动准则。
3.教育人事行政:指国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的人事政策,对教育行政干部和教职工的选拔、任用、培训、考核、工资、奖惩、福利、退休等事宜进行管理的活动。
4.教育行政领导:是教育领导者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和承担的责任,并为下属提供优质服务,从而促使下属及成员实现教育目标完成教育任务的活动。
5.教育行政效能:是教育行政效率与效益的统一,它是效率和效益的乘积,用公式表示为:教育行政效能=效率x效益。
6.教育行政决策:是教育部门的领导,为实现教育的目标,通过使用专家智囊,在运用科学方法充分分析的基础上,从若干预选方案中选择满意方案的过程。
7.教育方针:是教育政策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国家或政党对一定历史阶段教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的规定,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性。
8.教育法规:是有关教育方面的法令、条例、规则、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是对人们的教育行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的综合。
9.教育财务行政:教育财务行政的含义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指国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教育经费的策略、程序和方法,它包括预算、会计、决算、审计全过程。
另一方面是指各级教育行政机关为完成工作任务,对其所需要的国家预算资金,进行领拨、分配、使用的管理活动。
10.教育督导:是指教育督导机构和督学人员,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和督导的原则与要求,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下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监督、评估和指导,并向有关部门反馈信息,提出建议,为政府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教育管理活动。
11.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是依法建立的国家公务机构,是为教育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单位。
广义的教育行政组织机构包括国家政权的、企事业的、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行政组织机构。
狭义的教育行政组织机构专指国家各级政府机构中管理教育事务的机关。
12.地方分权制国家教育行政:是指教育事业为地方的公共事业,地方自主权居于统治地位,中央将教育行政权力划分给地方政府,地方的教育行政机关在其管辖的范围内,具有独立行使教育行政管理的权力,中央的教育行政机关则主要发挥指导、监督和辅助的作用。
13.教育预测:是运用现代的预测技术和方法,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群众心理以及教育本身发展前景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为教育规划提供依据的一种方法。
14. 教育领导干部素质:是指教育领导者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实践活动而形成的影响领导者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品质,包括政治思想品德素质、组织管理素质、科学知识素质和健康的身体素质。
15. 中央集权制国家教育行政:是指中央政府对全国的教育事业有完全的决策、指挥和监控权力,地方政府主要是依据中央所颁布的教育政策、法令和指示来实施各项教育方针政策、教育规划和指令。
16. 教育法制建设:是指教育法律制度的建设,教育法律制度包括四个方面的制度,即教育立法制度、教育执法制度、教育守法制度和教育法规实施的监督制度。
三、简答题1.中央集权制国家教育行政的主要特点是:(1)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强调以中央为主,地方为辅;(2 分)(2)在政府与学校的关系上,学校依赖于政府;(2 分)(3)在管理方式及管理行为上,注重用行政、计划的手段对教育进行直接干预和严格控制。
(2 分)2.(1)教育规划是以社会劳动力再生产这一问题为主轴,有预见地控制各级各类教育结构,发展规模和速度,使教育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保持相对平衡的一种方法。
(3 分)(2)教育规划的特征有多指标性(1 分)、长期性(1 分)和不确定性(1 分)。
[评分参考]正确表述教育规划的含义给 3 分,教育规划的特点每个 1 分,共3 分。
3.(1)唯实原则。
有效的教育行政决策必须以事实为基础。
(1 分)(2)动态原则。
决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很多决策是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正和完善的。
(1 分)(3)集思原则。
决策者应集思广益,多听取意见,从谏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