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灌注桩桩基施工方案—、工程概况:**********有限公司新厂房,位于平阳家具基地C -1号地块,其川, 办公楼一栋,建筑面积中宿舍楼一栋,高四层,建筑面积1546.3 m2 均为框架结构。
2650.9二、设计图纸要求于下:1、本工程根据温州市******研究院提供的地质资料,采用振动灌注mm, D=426均为摩擦桩,其中办公楼、成品仓库部份桩基础,桩径桩有效长度为37m、35.5m,宿舍楼有效桩长37m,总桩数为338根, 其中成品仓库为130根,宿舍楼为76根,办公楼为132根。
松散层为mm,桩身上段20米配筋为6500 桩顶进入承台5012,下段为4 ©12全长设置,主筋伸入承台35d,呈伞状设置,螺旋筋为© 6@250, 每隔2米设置一道© 12加强筋一道,并与主筋焊接,桩身采用C20砼, 桩顶2.1米范围加密© 6@150,桩顶标高为-1.55米。
2、工程单桩承载力RK (37m ) =370KN , RK (35.5m ) =347KN,桩的砼塌落度控制在60-80mm,桩施工完毕后,各单位工程抽取不少于三根且不少于1%进行静压试验,按规范要求选取桩数进行动测试验,桩身砼必须边续浇捣,充盈系数不小于1.15,主筋保护层50mm 。
3、本工程在进行桩基施工前应进行试桩,桩尖选用预制桩尖,其强度等级不低于C30,桩锤选用ZJ-90型号三、施工工艺及保证措施专业资料.、施工放样:施工轴线必须按照规划控制点引测,并经多次复核确1认。
施工现场轴线控制位置应设在不受打桩作业影响的地方,并加以保护,根据桩位图,按施工顺序将桩逐一编号按尺寸要求施放桩尖,并设周围撒上白灰或灰水全部打入地坪,桩位放样允许误差1cm,置样桩。
个以上不受打桩影响的水准点,以便控制送4以便查找,施工区附近设桩时桩顶标高,每根桩沉管后均须做标高记录。
开工前会同监理单位复核样桩,同时办理隐检手续。
、沉管灌注桩工艺流程图:2 ----------------- 平整场地地桩位放线检查桩机水平、垂直度、桩位准确度桩机就位下钢筋笼 振动沉管、成孔专业资料. 桩机移位沉管灌注桩施工流程图 3、施工工序 桩机就位(1),将桩管对准预先埋设在桩位上的预制桩尖(采用钢筋砼封口桩尖) 把桩尖坚 直压入土中。
然后放松卷扬机钢丝绳,利用桩机和桩管自重,振动沉管(2)当桩管下沉至设使桩管逐渐下沉,开动振动管,同时放松滑轮,计 标高后,停止振动器的振动。
)第一次灌注砼(3直接从地面向桩 管内灌注砼,当砼全部注满桩管后即可拔管。
振动沉管灌注桩拔管时,应先浇砼 拌制砼 成桩启动振动打桩机,振动片刻后砼已从桩管中流出以后,开始拔管,并确认钢筋砼桩尖确已脱离,边向管,/米分钟内,边拔边振方可继续拔管,拔管速度应控制在1,即停拔,再振动以满足灌注要求。
每拔起内继续灌注砼,50cm片刻,如此反复沉拔,查邻桩施工时间,其隔时间不得超过水泥的初凝时间,中途停顿时,应将桩管在停顿前先沉入土中。
振动其拔管,/冲击沉管灌注桩拔管速度应在1米分钟但在淤泥质软中/每分钟。
米速度不得大于1.0 4、振动沉管灌注桩施工注意事项专业资料.(1)单打法施工应遵守下规定:O 必须严格控制最后30秒的电流、电压值、其值按设计或根据试桩和当地经验确定;C秒,再开始拔管,应边振动边拔,~ 5102桩管内灌满砼后,先振动每拔0.5〜1.0米停拔振动5〜10秒,如此反复,直至桩管全部拔出0.2米/分钟,用活桩尖宜慢3在一般土层内,拔管速度宜为,用预制尖时可适当加快在软弱土层中宜控制在0.6〜0.8米/分钟。
(2)反插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Q i桩管灌满砼后,先振动拔管,每拔管高度0.5 ~ 1.0米,反插深度0.3〜0.5米;在拔管过程中,应分段添加砼,保持管内砼面始终高于同一表面2米或高于地下水位1.0~ 1.5米,拔管速度小于0.5米/秒。
Q 米范围内宜多次反插以扩大桩的端部断面2在桩尖处的1.52 Q并减少拔管高度和反插浓度在流,,应当放慢拔管速度3穿过淤层夹层时动性淤泥中不宜使用反插法。
(3)砼的充盈系数不得小于1.15;对于砼充盈系数小于1.15的桩,宜全长复打,对于可能有断桩或缩颈桩,应采用局部复打,成桩后的桩身砼顶面标咼应咼于设计标咼500mm,全长复打的入土深度宜接近原桩长,局部复打应超过断桩或缩颈区1米上。
全长复打桩施工时应遵守下列规定:专业资料.o第一次灌注砼应达到自然地面;1 o应随拔管随清除粘在管壁和散落在地面上的泥土;203前后两次沉管的轴线重合;04复打施工必须在第一次灌注的砼初凝之前完成。
5、工技术措施及质量技术措施(1)防止桩位偏移措施四角龙门桩及各轴线桩,设置离边桩至少5米外,以便在施工完成一个流向及时对下一个流向的桩位进行复验,即边打边复核,由于打桩的挤土的等影响,每只桩位在沉管前必须再复核一次,确认无误后,方可沉管,保证成桩桩位置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2)减少挤土效应措施为减少挤土引起的土体隆起等情况的产生,必须采取一些切实有交措施:a、降低地表地下水,以释放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
b、在工程桩较疏的地方设砂石桩。
c、选择合理的打桩须序,原则是中间向两边退打。
d、控制成桩速度,不易过快。
(3)沉管过程中防止泥浆水进入桩管内措施及检测先检查预制桩尖肩平的整度,再绕草绳3圈,保证桩管端面与桩尖肩部密巾,当沉桩结束后,用粒径为40mm左右的碎石从桩管上口自由落下,当听到石块撞击声,说明管内无泥岩,当听到石击水声音,说明有泥水,用同一配合比干砼浇灌,吸干管内积水若大量进泥水,则重新沉桩,及时灌注砼。
专业资料.(4)防止缩颈、断桩措施O为防止土体的侧向位移,弓I起断桩、缩颈,必须严格控制拔管速度W 1 米/分,严禁停振动拔管。
C2拔管时如遇土层软硬交界处要停拔振动5〜10秒然后再振动拔管,在桩管砼完成后,先振动5〜10秒再开始振动拔管,以保证桩身成型完整。
O当进入持力层后,禁止灌砼来当加压沉管,因为长时间性振动会使砼离析。
Q4工程桩施工必须按照施工顺序进行施工,严厉桩机在成桩桩顶上移位,以防桩挤压造成缩颈,断桩等现象。
(5)防止悬桩、蜂窝、夹泥措施O桩尖进场必须有合格证及28天强度是否到期,并附有材料质保单和复试报告。
G4*40环形垫圈,啬桩尖肩部平面)标准,在桩尖肩放置2根据( G20-91 刚度,防止沉管进入力层比较困难时,会导致工程桩尖不一至,造成悬桩,达不到设计有效桩长。
C忽视标高度化,随时检查地面和桩尖顶面标高,防止沉管过程中地面隆起,3 及时控制桩的有效长度,正确沉管至设计标高。
G沉管穿越淤泥粘土时,控制沉管速度,及时控制主机联合器;放松锘缆,4 使沉管紧巾桩尖穿越淤泥质土层,确保沉管和桩尖不脱离,保证桩身砼不专业资料.产生夹泥层断裂现象(6)确保成桩充盈系数措施C1控制拔管速度,采用密振慢拔方法施工,使砼下落速度超过拔管速度。
C在管口的底脚外口焊①12的钢筋圈,既增加桩管与桩尖肩部受力面积,又可造成一个大于桩管直径的孔,当由于孔隙水压力挤压相抵时仍能满足桩直径的要求。
C3砼搅拌均匀,和易性好,塌落度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控制,砼在运输过程中不得有离析现象,砼必须加强灌注。
如施工后期充盈系数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及时通知设计、监理、业主单位,停止施工,以便进行必要的技术处理,确保工程质量。
(7)控制桩的垂直度,认真做好施工记录C每一施工一根桩,必须认真校正桩回提杆一次,使沉管垂直度控制1在H/200范围内。
C2必须认真做好打桩记录,必须做到详细准确、无误,完整及时。
(8)异常情况处理措施d 施工时如遇到一般的冒浆、冒水现象,由总包单位负责通知设计、监理、业主单位,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成桩质量。
(9)砼灌注施工工艺质量保证措施O砼施工工艺i专业资料.检查试验室砼级配设计单、检查按现场平面图布置机具材料检查水泥调整砼现场级配水泥质量保书复核计量器具、水泥、砂、碎石三过磅按砼级配控制投料顺序,先粗后细倒入斗中严格按级配控制水灰比搅拌运输,控制搅拌时间》90秒拌分批卸料, 运输灌入沉管斗中二次灌料成料。
O质量保证措施2健全原材料进场验收制度,水泥使用前必须进行有关专项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砼质量保证措施a、采用水泥符合要求,粗细骨料必须符合质量要求。
B、事先做好级配合试验,根据试验提供级配单,结合现场含水率,调整水灰比。
C、砼原材料必须过磅,投料顺序,搅拌时间及运输必须符合规范规D、砼试块组数的留置必须符合现行施工规范,试块必须在现场制做及抽样制做,同条件养护,并分组标志好日期、标号。
E、每台班上、下午必须做二次砼塌落度测试,不符合设计要求要及时调整。
专业资料.7、主要材料、水泥,应有产品合格证书及质量证明书,符合设计要求,应复试合格后方能使用。
四、施工工艺1、专职测量人员负责测量放样,根据施工桩位的测量放样,标好桩位中心位置。
2、桩机就位时,桩架应在水平状态,稳固定位,搅拌钻杆必须垂直对桩位中心,垂直偏差不大于1%。
3、搅拌灰浆根据水灰比0.45确定用水量,水泥、水等用量都要过磅计量准确,搅拌时间不少于3分钟,水泥搅拌后通过细筛过滤倒入集料斗。
4、每立方米桩土的用量,水泥、石膏、木钙要按设计规定。
一般:水泥用量为桩土重量的16%石膏用量为水泥的2%木钙用量为水泥的0.2%5、第一次下钻喷浆搅拌,首先开启动灰浆机,检查输降系统是否通畅,待水泥浆通过输浆管道从喷咀喷出时,并达到0.4mpa压力后,开动桩机,以每1.0m/分钟和60转以上每分钟的速度匀速下钻、喷浆、搅拌。
达到设计长度时在原地搅拌喷浆3分钟。
6、要求变掺量施工,上下走杆四次,顶部3.5m多喷浆一次再提专业资料.然后用钢板挤压使桩顶不至产生铅笔芯。
升;小时以必须立即在钻打过程中如遇到停电或设备故障, 单纯的课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达到内容的完善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
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杲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7、专业资料.学资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