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品不良反应分析报告

药品不良反应分析报告

药品不良反应分析报告
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就是合理用药得重要依据,就是关系到广大患者用药安全,减少医患纠纷得一项重要工作。

我院2019年第一季度共收集报告146例,现就2019年第一季度得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了解ADR发生得一般规律与特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一、ADR监测统计结果及分析
1、性别与年龄分布
我院2019年第一季度共收到146例ADR报告,其中男性66人,占比45、21%,女性80人,占比54、79%。

患者得年龄分布见表1:
表1发生ADR患者得年龄分布
年龄/岁例数/n 构成比/%
0~1032 21、92
11~20 42、74
21~308 5、48
31~40 14 9、59
41~50 24 16、44
51~60 1913、01
> 60 4530、82
合计146 100、00
2、患者家族史、既往史情况
146例ADR报告中,患者既往有过敏史得26例,占17、81%;无过敏史得113
例,占77、40%;不详得7例,占4、79%。

146例患者中有家族药物过敏史得0例,占0%;无家族药物过敏史得51例,占34、93%;不详得95例,占65、07%。

3、患者转归情况
146例ADR 中,其中痊愈77例,占52、74%;好转45例,占30、82%;不详24例,占16、44%。

大多数患者经积极治疗均好转或痊愈(占83、56%),不详占16、44%,主要因为观察时间不够长,说明我院医务人员发现药品不良反应能够及时上报。

4、药品剂型及用药途径分布
药品剂型
146例病例报告涉及药品剂型17种,以注射剂为主。

本季度涉及药品剂型分布及所占比例见表2。

表2 药物剂型分布
剂型
例次/n 构成比/% 注射剂 142 64、25 粉针剂
21 9、50
有, 26, 18%
无, 113, 77%
不详,
7, 5%
患者既往药物过敏史情况有
无不详
有, 0, 0%
无, 51, 35%
不详, 95, 65%
患者家族药物过敏史情况有无不详
痊愈, 77, 53%
好转, 45, 31%
不详, 24, 16%
患者ADR 转归情况
痊愈好转不详
片剂 17 7、69 粉剂 11 4、98 胶囊 9 4、07 注射液 6 2、71 颗粒剂 5 2、26 硬膏 1 0、45 软膏 1 0、45 缓释胶囊 1 0、45 包衣片 1 0、45 贴剂 1 0、45 凝胶 1 0、45 合剂 1 0、45 混悬剂 1 0、45 乳膏 1 0、45 口服液 1 0、45 合计 221 100、00
用药途径
146份病例报告涉及221例次,以静脉滴注、口服给药为主,患者治疗用药以静脉滴注及口服为主,故发生不良反应得比率较大。

具体分布见表3:
表3 涉及药品用药途径统计
用药途径 例次/n 构成比(%) 静脉滴注 162 73、30 口服
36
16、29
20
406080100120140160注射剂
粉针剂
片剂粉剂
胶囊
注射液
颗粒剂
硬膏
软膏
缓释胶囊
包衣片
贴剂
凝胶
合剂
混悬剂
乳膏
口服液
142
2117
119
6
5
1
1
1
1
1
1
1
1
1
1
用药剂型分布
例次/n
动脉给药 4 1、81 泵内注射 4 1、81 外用 4 1、81 静脉注射 4 1、81 皮下注射 3 1、36 局部注射 3 1、36 阴道给药 1 0、45
合计
221
100、00
5、报告类型及所占比例 ADR 报告类型分为一般、严重得、新得一般、新得严重四种类型,新得与严重报告占21、92%。

分布情况见表4:
表4 A DR 报告类型、数量及所占比例
报告类型 报表数量/n
所占比例/% 一般 114 78、08 新得一般 16 10、96 严重 15 10、27 新得严重 1 0、68 总计
146
100、00
如图:
50100150200162
36
4
4
4
4
3
3
1
用药途径分布
例次/n
6、引发ADR 涉及药品情况
146例ADR 报表涉及药物中,抗肿瘤药物无论就是其种类还就是例次均居首位,抗感染药物占第二位。

具体见表5。

表5 涉及药物种类及例次分布
药物分类 例次/n 种类/n 例次占比/% 种类占比/%
抗肿瘤药物 69 22 31、22 21、57 抗感染药物 54 17 24、43 16、67 中成药制剂 26 18 11、76 17、65 用药溶媒
21 2 9、50 1、96 激素及其有关药物 9 8 4、07 7、84 作用于心血管系统药物 6 5 2、71 4、90 电解质及营养药
5 4 2、2
6 3、92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得药物
5 5 2、26 4、90 其她药物 4 4 1、81 3、92 诊断用药
4 2 1、81 1、96 影响血液及造血系统得药物 4 3 1、81 2、94 作用于呼吸系统得药物 3 2 1、36 1、96 作用于消化系统用药
3 3 1、36 2、94 老年病用药
3 2 1、36 1、96 影响变态反应与免疫功能得药物 2 2 0、90 1、96 作用于生殖系统与泌乳功能得药物
2 2 0、90 1、96 麻醉药及其辅助用药
1 1 0、45 0、98 合计
302
159 100、00
100、00
一般, 114, 78%
新的一般, 16,
11%
严重, 15, 10%
新的严重, 1, 1%
报表类型
一般新的一般严重新的严重
7、ADR 累及得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146例A DR中,以皮肤及其附件得损害病例最多。

ADR 得损害类型、例数、构成比及临床表现见表6。

表6 ADR 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ADR 损害类型
例次/n 构成比
例/%
临床表现
皮肤及其附件损害 69 29、36 瘙痒性皮疹、皮疹、瘙痒、药疹、斑丘疹、发疹性皮
疹、风团、红斑性皮疹、接触性皮炎、丘疹、荨麻疹、药物性皮炎、重症多形性红斑/Stev en s-J ohn so n综合征、脱皮
消化系统损害 49 20、85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腹胀、烧心、烧灼
感、食欲降低、胃不适、胃酸过多
血液系统损害 27 11、49 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 其她损害 26 11、06 皮肤发红、眼睑水肿、转氨酶升高、皮肤发热、皮肤
红肿、肌肉疼痛、甲床增厚、唇肿胀、低血糖 、抖动、肝功能异常、皮肤发紧、咽喉不适、腰部不适、用药部位肿胀、注射部位瘙痒
神经精神系统损害 21 8、94 头痛、头晕、烦躁、幻觉、头胀、兴奋增强、行为异
常、麻木、失眠
全身性损害 18 7、66 潮红、出汗、寒战、发热、疼痛、感觉冷、哭闹、身
体不适、不适感觉、组织肿胀
呼吸系统损害 15 6、38 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咳嗽、紫绀、血氧饱与度下0
102030
40506070抗肿瘤药物
抗感染药物
中成药制剂
用药溶媒
激素及其有关药物
作用于心血管系统药物
电解质及营养药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
其他药物
诊断用药
影响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作用于消化系统用药
老年病用药
影响变态反应和免疫功能的药物
作用于生殖系统和泌乳功能的药物
麻醉药及其辅助用药
69
54
2621
96554443332212217
1828
545423232221
例次/n 种类/n

心血管系统损害
10 4、26 心慌、心跳加剧、心悸、血压降低、血压升高、高血
压、异常心电图、面部潮红
合计
235
100、
8、报告科室
2019年第一季度报表总数为146份,与2018年第一季度(141份)基本持平,但零报告科室33个,仅有一半科室上报。

具体分布如下:
表7 2019年第一季度各科室上报A DR 数量统计(共计146份)
10203040506070
69
49
27
26
21
18
15
10
ADR 累及器官或系统分布
例次/n
9、报告人职业
146份报表,医师上报106份,占比72、60%,药师上报37份,占比25、34%,护士上报3份,占比2、05%。

10、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存在问题:2019年第一季度药品不良反应统计数据与之前数据未见明显差别,但上报科室分布不均,零报告科室占1/2,且部分报告表填报不够准确,可能与新得上报系统使用不熟练有关。

整改措施:
(1)不定期统计通报各科室上报数量,对于零报告科室通过微信群、QQ群及电话等形式一一联系,督促上报。

(2)定期进行全院药事检查,通过督导检查方式,督促上报,落实整改。

(3)通过组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得评选活动,对工作认真负责、工作成绩突出得集体及个人进行表彰,提高医务人员得参与度及积极性。

(4)再次整理发放新系统使用得相关课件及其她培训资料,保证每位上报人员都能够熟悉新系统得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