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2019届中考生物学业水平模拟试卷(二)

广东省2019届中考生物学业水平模拟试卷(二)

2019年广东省中考生物学业水平模拟试卷(二)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生物能够表现出非生物所不具有的生命现象。

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都具有生命现象的是()A.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2.绿萝是我国南方常见的观赏植物.在室外生长时叶子长得比较大,在室内时盆载叶子长得比较小,这一现象说明了()A.生物能影响环境B.环境能影响生物C.生物能改变环境D.环境能适应生物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的。

下列能够正确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方向的是()A.草→食虫鸟→兔→鹰B.草→鼠→蛇→鹰C.鹰→食虫鸟→食草昆虫→草D.草←食草昆虫←鼠←蛇←鹰4.如图是生物体不同的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①③⑤⑥是植物细胞具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B.乙图中的衣藻既是一个植物细胞,也是一个植物体C.丙图中的叶片的上、下表层分布的是上皮组织D.丙图和丁图中的生物虽然不同,但它们的结构层次是相同的5.下列图示中,图甲内①、②、③表示某同学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三个操作步骤;图乙为该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临时装片时看到的一个视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①步骤往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基本形态B.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中的正确排列顺序应该是①、②、③C.图乙中,出现 a 的原因是图甲中的①步骤不当D.图乙中,b 处于视野的右下方,现要把它移到视野的正中央,玻片标本应向左上方移动6.如图为光照充足条件下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是二氧化碳,②是氧气B.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到植物体各处C.该过程可以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D.农作物种植过密,光合作用减弱,其主要原因是水分不足7.为探究豌豆种子萌发过程中能量变化(以温度变化为参照),设置了甲与乙组一对照实验。

在A﹣D四幅坐标图中,能正确表达实验结果的是()A.B.C.D.8.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苗种在木桶里,每天用雨水浇灌。

5年后,柳树质量增加了80多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了不到100克。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柳树增重的80多千克,主要是因为吸收的全部的水中大部分转变成了有机物B.柳树增加的质量,除了吸收的水,还有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C.柳树生长过程中消耗的有机物是自身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D.柳树叶的生长所需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茎中木质部的导管运来的9.在进行“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活动中,如果调查时发现生态环境正在急剧恶化,我们应该()A.将调查时记录的问题形成报告向有关部门汇报B.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任其自然发展C.不关自己的事,问题让环保部门去解决吧D.马上停课,全员参加改善生态环境的活动10.在大田作物的栽培过程中,适当地密植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但种植过密反而会减产,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害虫大量繁殖B.杂草生长旺盛C.作物种内斗争加剧D.作物成熟期延迟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适应在南方生长的植物移栽到北方也一样生长B.人类和类人猿有着共同的原始祖先C.家鸡有许多品种,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古代鹿因为长期吃树叶,因而颈越变越长12.生物兴趣小组在观察草履虫实验时,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草履虫多聚集在培养液的表层,这是因为草履虫需要阳光B.使用高倍镜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效果最好C.为了避免草履虫快速运动,可以在载玻片的培养液放少量棉花纤维D.显微镜下观察到草履虫依靠⑦进行喷水快速旋转运动13.如图是被子植物的生命历程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一朵花的最主要结构是花蕊,包括雄蕊和雌蕊B.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氧气、适量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C.种子萌发时,胚根发育成根,胚芽最终发育成茎和叶D.幼根的生长主要依靠根尖伸长区和成熟区细胞的生长14.回忆一下你所做过的以下实验,其中相关操作正确的是()A.A B.B C.C D.D15.在“草→鼠→蛇”组成的食物链中,若蛇的体重增加10克,则最少需要消耗草的质量为()A.100 克B.125 克C.250 克D.1000 克16.图是关于植物生殖方式和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是扦插,属于营养生殖B.②嫁接成活的植株保存了双亲的遗传性状C.③种子中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D.④是组织培养,可以加快植物繁殖的速度17.如图示消化系统组成,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淀粉在①口腔内被唾液淀粉酶初步分解为麦芽糖B.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⑥肝脏,肝炎病人怕吃油腻食物C.③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D.⑤小肠的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与其消化功能相适应18.某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下述实验步骤中,不正确的是()A.在锥形瓶内加入同样多的水,并插入温度计,测量水温B.根据实验探究的原则,①应该设置20 克,②应该设置50mLC.应该重复实验3次,取最高值进行比较D.实验结果得出,黄豆、花生仁、大米、核桃仁四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核桃仁19.如图表示肺容积在呼吸过程中的同步变化曲线图,表示肋间外肌和膈肌处于舒张状态的是哪一区段()A.bc段B.ac段C.ab段D.ce段20.分析下面两幅图,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①是效应器,能够对刺激做出反应B.图甲中,③是神经中枢,能产生感觉C.图乙中,存在两条反射弧D.图乙中,若传出神经②受到损伤,则肌肉无法收缩21.与如图坐标曲线变化不相符的叙述是()A.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变化B.进餐后的一定时间内胰岛素含量变化C.由黑暗进入明亮环境时瞳孔大小变化D.原尿形成尿液的过程中尿素含量变化22.如图为《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实验的部分图解。

对四幅图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图1是骨的脱钙实验B.图2中烧掉的是骨中的无机物C.图3处理可脱去骨中的无机物D.图4说明骨中有硬脆的有机物23.下列关于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伸臂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B.动物的行为由先天遗传或后天学习而获得C.越低等的动物学习能力越强,行为越复杂D.只要运动系统结构完整就能完成各种运动24.若用胰液和肠液(能消化蛋白质)处理果蝇的染色体,得到大分子化合物有()A.DNA和蛋白质B.染色体C.氨基酸D.DNA25.下列节肢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A.B.C.D.26.某同学在学校附近山坡的背阴处发现了一种矮小的植物,它们有茎和叶,但没有叶脉,据此推测,这种植物可能是()A.衣藻B.葫芦藓C.铁钱蕨D.大豆27.在蒸馒头、制面包和酿酒的过程中,与酵母菌的哪些生理过程有关()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⑨蒸腾作用④生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8.下列食品的保存方法与所利用的生物学原理,不相符的是()A.A B.B C.C D.D29.艾滋病是由HIV引起的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HIV既是病原体又是传染源B.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易被感染C.目前可以通过计划免疫预防感染艾滋病D.HIV主要侵犯免疫系统而使患者免疫功能下降30.近期媒体报道了一位中学生因为一部手机而发生跳楼的极端事件。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和这名学生的行为,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这位同学身体没有疾病,他就是健康的B.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C.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可以通过听音乐、打球等方式缓解情绪D.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含实验探究、读图理解、资料分析、综合应用共4小题,共40分)31.(10分)中国自古有“酒文化”之说,酿酒原理家喻户晓。

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制作米酒,该过程有如下工序:①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②将糯米饭压实后,在中间挖凹坑,淋上一些凉开水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冷却到30℃,装入清洁的容器中④用水将糯米浸泡一昼夜,淘洗干净⑤将容器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置入温暖的地方⑥将糯米倒入蒸锅中煮熟(以上容器,毛巾等均要求消毒)(1)请写出制作工序的先后顺序:(用序号表示)。

(2)将糯米饭冷却到30℃的目的是。

(3)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所以整个过程中会出现“先来水后来酒”这一现象。

请联系酵母菌的呼吸特点说明原因:。

(4)在酿酒的过程中,从密封的发酵罐中检测到氧气、二氧化碳和酒精三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其中表示酒精的曲线是。

(5)有一名同学按工序制作米酒,几天后,却发现糯米饭发霉了,米酒没制成功,原因可能是(写出一条即可)32.(10分)果蝇分布广,易饲养,繁殖周期短、繁殖能力强,染色体数目少,易于观察,因此常被用于进行遗传学研究。

如图分别是果蝇发育过程、染色体、直翅和卷翅遗传图解,据此请分析回答:(1)果蝇约12天繁殖一代,由图1判断其发育过程的Ⅲ是,发育方式是。

(2)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相似,根据图2判断,该果蝇是(选填“雄”或“雌”)性,产生的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

(3)果蝇的直翅与卷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的。

根据图3所示遗传图解推断子代直翅是性状,子代直翅果蝇的基因型是。

子代卷翅果蝇所占的比例是。

(4)卷翅雌雄果蝇交配,子一代的Ⅱ在 16℃发育成直翅果蝇,在25℃发育成卷翅果蝇,此现象说明生物的某些性状表现是基因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上述遗传实验中,在16℃发育成的直翅果蝇所属的变异类型是。

33.(10分)作为一种常用的现代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当中。

你的生活中有转基因产品吗?你了解转基因产品的生产原理吗?你对转基因产品持什么态度?请阅读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1:苏云金芽孢杆菌是一种细菌,体内有“杀虫蛋白”基因(简称BT基因)。

将该基因转入水稻中,可以生产出含有BT蛋白的大米,名为BT大米。

BT蛋白能使食用它的昆虫幼虫死亡,但目前尚未发现BT蛋白对哺乳动物有明显的毒害作用。

资料2:一般来说,DNA和蛋白质彻底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被吸收,即使食用了BT 大米,人体内也不会有BT基因和蛋白。

然而,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存在未经消化的蛋白质被吸收进入人体的现象。

(1)转基因技术依据的科学原理是。

BT大米中被转入的基因是来自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基因。

(2)“蛋白质彻底分解成小分子物质”是指蛋白质被消化成。

“未经消化的蛋白质被吸收进入人体”是指进入了人体的。

(3)你对转基因大米的推广持怎样的观点?请根据上面的资料和你了解的信息,表明你是支持还是反对,并列举一条事实支持你的观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