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机化学》第十三章 官能团的合成

《有机化学》第十三章 官能团的合成

第十三章官能团的合成13.1 烷烃的合成方法13.1.1 卤代烃和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偶联反应13.1.1.1 Corey-House反应,制备新的、较大碳架的重要方法其中,R=伯,仲,叔烷基或其它烃基X=Cl,Br,IR’=伯烷基,为了获得较多产率,R’X应用伯卤代烷例:13.1.1.2 Wiirtz反应合成高级且对称的烷烃●其中:R=烷基,X=Cl,Br或I例:13.1.2 烯烃或炔烃的还原是合成烷烃的重要方法,特别是烯烃的还原,需要使用催化剂,一般为镍,钯或铂作催化剂例:13.1.3 卤代烷的还原 X=F,Cl,Br,I13.1.3.1 使用Grigrard试剂其中:R=伯,仲或叔烷基;X=Cl,Br,I例:13.1.3.2 使用LiAlH4R,X同前例:13.1.3.3 使用LiBH4-LiH的混合物例:例1:选择少于或等于4个碳原子得有机化合物合成:分析:目标分子是具有五个碳原子的开链烷烃,原料最多只能含四个碳,因此需考虑添加碳原子。

选择怎样得R2CuLi和R’X来获得目标分子,一般通过对目标分子进行切割(一般在分支上进行)来选择,有两种方式A,B。

用A法的合成路线如下:例2:答:13.2 烯烃的合成13.2.1 卤代烃脱卤代氢其中:X=Cl,Br或I●产物符合扎伊采夫规则例:13.2.2 醇脱水其中酸=H2SO4,H3PO4,Al2O3等●产物符合扎伊采夫规则例:13.2.3邻二卤代烃脱卤素其中:X=Cl,Br,I邻二卤代烃是由烯烃加成而得,故用此反应合成烯烃并无意义,此反应主要用于保护双键例:13.2.4 炔烃的还原a.催化还原其中:Cat=Pd/c (Lindlar cat.)或Ni-B(P-2cat)●主要得到顺式烯烃例:b.化学还原●主要得到反式烯烃例:13.3 炔烃的合成13.3.1 二卤代烷脱卤化氢其中:X=Cl,Br或I●二卤代烷由烯烃加卤素得到,所用的二卤代一般是邻二卤代烷,但偕二卤代烷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产物符合扎伊采夫规则例:13.3.2 伯卤代烷与乙炔钠的反应其中X=Cl,Br或I;R=伯卤代烷●卤代烷只能是伯卤代烷,若用仲或叔卤代烷则可能伴随消除反应的发生,产物复杂。

例:13.4 脂环烃的合成13.4.1 分子内偶联反应13.4.1.1 通过有机物金属卤代物偶联,通常用于四,五元环的合成。

其中:X=Cl,Br;M=Zn,Mg等金属原子例:13.4.1.2 二元羧酸类的分子内缩合,适用于含6个或者7个碳的二元羧酸分子内缩合形成五,六元环的化合物。

例:制备天然产物番木瓜酮、麦角酸13.4.2 Diels-Alder反应(双烯合成)或其中Z,Z’=H,COR,CO2R,CHO,CN,NO2等吸电子基。

●链环或环状的二烯与含有双键或三键的亲双烯体合成,生成六元环烯化合物,即Deils-Alder 反应。

极易在无催化剂及不加热或温度不高的条件下进行,这是合成六元环的主要方法。

13.5 芳族亲电取代反应13.5.1 芳族亲电取代的定位规则(1) I类基是致活基团,使亲电取代易进行,且主要发生在邻对位。

这些基团的致活强弱顺序如下:N(CH3) 2,NH2,OH,OR,OCOR,CR3,CHR2,R(R=烷基)(2) II类基是致钝基团,使亲电取代难于进行,反应主要发生在间位,这些基团的致钝强弱顺序如下:+NR3,NO2,CN,SO3H,COR,CCl3,COOR,COOH(R=烷基)(3) III类卤素基团是致钝基团,都是邻对位定位基(4) 如果环上有两个I类基,则定位以较强一个为主(5) 如果环上有一个I类基,同时有一个II类或III类基时,则定位由I类基决定(6) II,III类基共存时,定位由III类基决定13.5.2 芳族亲电取代反应13.5.2.1 烷基苯的合成(F-C反应)a.使用卤代烷与路易斯酸(AlCl3,FeCl3,SnCl4,BF3)●此反应必须在环上没有间位定位基团或-NR2基团存在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R=烷基,一般当碳原子数>3时有重排,不能是芳基或乙烯基例:止泻药地芬诺酯(diphenoxylate)中间体的制备b.使用烯烃与Lewis酸(AlCl3,H2SO4)例:d.F-C酰基化再还原制备烷基苯其中Y=I类基,R=烷基●可避免重排产物的产生例:13.5.2.2 芳基硝基化合物的产生a.使用混酸(HNO3+H2SO4)其中Y=I类基时,主要得到对位产物b.使用乙酸硝酸酯其中Y=I类基时,主要得到邻位产物;Y=II类基时,主要得到间位产物。

13.5.2.3 卤代芳烃的生成卤素+催化剂●其中:Y=I或II类基13.5.2.4 芳基磺酸的生成:使用浓H2SO4或发烟H2SO4其中:Y=I类基●其中:Y=II类基13.5.2.5 侧链卤代芳烃的生成a.芳烃的氯甲基化反应●其中:Y=烷基,卤素,烷氧基等I类或III类基时较易反应,II类基不能反应例:b.烷基苯的侧链卤代:用与烷烃光卤代类似的条件,易发生游离基卤代反应●注意卤代反应的条件(X2,加热或光照)与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卤代反应(X2,FeX3)不同●光卤代也可有多卤代产物13.6 卤代烃的合成方法13.6.1 由烃制备13.6.1.1 游离基卤代反应烷烃的游离基卤代反应,通常情况下,因较难控制,产物复杂,无制备价值,仅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应用如:只有一种氢,一卤代产物只有一种,较难控制例:为了形成更稳定的自由基,在某些结构化合物的卤取代反应中可发生双键移位或重排。

一般用得较多的是烯醛型化合物在高温下发生α-氢游离基取代反应或者在较低温时,用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作试剂的α-溴代反应例:13.6.1.2 不饱和烃加卤代氢或卤素●其中X=Cl,Br,产物符合马氏规则●如果烯烃与X2+H2O反应则得到1﹣卤﹣2﹣羟基加成产物●如果烯烃在过氧化物存在下与溴化氢加成,则得到反马氏规则产物此反应为游离基加成反应,有类似过氧化物效应的试剂还有CCl4,CHCl3,CBCl3,但HCl无过氧化物效应。

13.6.1.3 芳烃的氯甲基化反应13.6.2 由醇制备13.6.2.1 醇与卤代氢作用其中:X=Cl,Br例:13.6.2.2 醇与三卤化磷作用其中:X=Cl,Br例:或:13.6.2.3 醇与二氯亚砜作用13.6.3 卤代物互换氟代烷,碘代烷一般较难直接制备,多用卤代烷互换的方法例如:13.7 醇、酚、醚的合成13.7.1 醇的合成方法13.7.1.1 从烯烃制备a.从烯烃的硼氢化-氧化制备●硼化物是缺电子试剂,当与不对称烯烃加成时,缺电子的硼加在含氢多的碳上,而氢则加到含氢少的碳上,氧化后得到的产物醇的结构表观上看是反马氏规则的。

例:b.烯烃在酸性条件下与水加成例:●与不对称烯烃加成,生成的产物符合马氏规则13.7 醇、酚、醚的合成13.7.1.2 格氏试剂合成法●其中R=烷基或芳基;X=Cl,Br用不同的羰基化合物可以得到相应的伯,仲,叔醇例:13.7.1.4 从羰基化合物还原制备a.催化还原其中:Cat=Ni,Pt,Pd,CuO-Cr2O3等例:葡萄糖还原为山梨糖b.化学还原金属氢化物加氢还原●此法选择性比催化还原强,如NaBH4,LiAlH4可以选择性地还原羰基,而不还原双键。

且NaBH4对分子中与羰基共存的NO2,Cl,COOR,CN等基因均不还原,这是用催化还原难以达到。

例如:Meerwein-Ponndorf-Verly还原●其中:R,R’=烷基此法专一性强,只使羰基与醇羟基互变,分子中其它不饱和键不被还原,是醛酮与一级醇,二级醇互变的好方法。

例1:例2:例3:饱和醛、酮的反应活性大于α,β-不饱和醛酮,可进行选择性还原13.7.1.5 烯烃的烃基化制备邻二醇:主要用于制备1,2﹣二羟基化合物13.7.2 酚的合成方法13.7.2.1 苯磺酸盐碱熔法13.7.2.2 氯苯水解法13.7.2.3 异丙苯氧化法13.7.2.4 用碘化氢分裂芳基烷基醚13.7.2.5 重氮盐水解13.7.3 醚的合成方法13.7.3.1 醇脱水法●其中:R=烷基,此法仅限于对称醚的合成例:13.7.3.2 Williamson合成法●其中:R=烷基,R’=伯或仲烷基,叔烷基或芳基不行此反应是SN2反应,为了避免副反应-消除反应的发生,通常R’尽量选用伯,或仲卤代烷提高醚的产率13.7.3.3 用硫酸二烷酯合成醚酚●可以用于保护酚羟基13.7.3.4 制备三元环醚三元环醚非常活泼,易在酸或碱条件下烷氧键断裂,与亲核试剂发生反应,得到增加两个碳的化合物,在合成上非常有意义。

a.乙烯催化氧化制备环氧乙烷b.从卤代醇制备c.碳碳双键的过氧化13.8 醛、酮的合成方法13.8.1 醛的合成13.8.1.1 伯醇的氧化例:13.8.1.2 甲苯的氧化●Y=取代基,可以是I类,II类或III类基长链烷基苯不发生此反应例:13.8.1.3 腈,酰胺或酰卤的还原●其中:R=烷基,芳基此方法可用于制备芳香醛及碳数不超过7的脂肪醛例:13.8.2 酮的合成方法13.8.2.1 仲醇的氧化●其中:R,R’=烷基,芳基例:13.8.2.2 镉试剂与酰卤反应其中:R=伯烷基或芳基,R’=烷基或芳基例:13.8.2.3 用F-C酰基化反应制备酮●其中:Y=I类基,R=烷基例:13.8.2.4 烯烃的臭氧化还原反应●烯烃结构对称时有合成价值例:13.8.3 利用醛和酮的反应增长碳链,制备醛酮13.8.3.1 羟醛缩合反应●其中:R,R’=烷基,芳基或氢此法可用于增长,制备α,β-不饱和醛酮例:13.8.3.2 交叉羟醛缩合反应:增长碳链及合成α,β-不饱和醛酮的方法●其中:R,R’,R”=H,烷基或芳基此反应只有当其中一种醛或酮不含α-H时,才有合成价值例:13.8.3.3 Micheal加成反应●此反应可用于合成1,5-二羰基化合物及增长碳链●另将此反应与交叉羟醛缩合结合,可用于合成环状化合物——Robinson法例:13.8.3.4 Wittig反应●其中:碱=BuLi,C6H5Li,C2H5ONa等例:13.9 羧酸的合成方法13.9.1 烷基苯的氧化●其中:R=与芳环直接相连的碳上至少含有一个氢原子的烃基氧化剂:KmnO4/H+或OH-;K2Cr2O7/H;O2/Co(OAc) 3;O2/V2O5●(1)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烃基无论含有多少个碳原子,但氧化的最终产物是含一个碳的羟基(2)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为叔碳原子,一般不发生侧链氧化13.9.2 伯醇和醛的氧化氧化剂:K2Cr2O7/H2SO4;KMnO4/ H+或OH-;HNO3例:13.9.3 甲基酮的氧化(卤仿反应)●其中:X=Cl,Br,I●甲基酮或甲基仲醇用此法可合成此原酮少一个碳原子的羧酸,且分子中的不饱和键不参与反应例:13.9.4 有机金属化合物合成法●其中:RX=伯,仲,叔,乙烯或卤代烃●此法常用于合成比原料多一个碳原子的羧酸●如原料分子中存在着含活泼氢的活性基团时,如-COOH,-OH,-NH2,必须将其保护,以避免分解Grignard 试剂或有机金属化合物13.9.5 腈的水解●其中:RX=脂肪族伯卤代烃●脂肪腈常用伯卤代烷与NaCN反应制得,所得羧酸比相应的卤代烃多一个碳原子,仲和叔卤代烃与NaOH 反应则由于强碱性而以消除反应为主,使羧酸的产率较低●芳香腈不能用上法制备,一般可通过桑德迈尔反应制得例:13.9.6 羧酸衍生物的水解其中:Y=卤素,-OR’, -OCOR’,-NH213.9.7 丙二酸二乙酯合成法:合成结构的一元酸,二元酸及脂环烃的羟基衍生物结构较复杂的复杂羧酸1.一元酸●其中:RX,R’X=伯卤代烃2.二元酸3.脂环烃的羧酸衍生物●在丙二酸酯的活泼亚甲基碳上引入烃基时,所选用的卤代烃应为伯卤代烃13.9.8 乙酰乙酸乙酯合成法●RX=伯卤代烃,,(n≥1)等●当烃基化试剂选用酰卤时,碱则选用NaH,不用醇钠以避免酰卤醇解例:13.9.9 烯烃的羰基化:可合成比原料烯烃多一个碳原子的羧酸例:13.9.10 α-羟基羧酸的合成1.腈醇水解法●其中R,R’=H或烃基2.卤代酸水解例:13.9.11 β-羟基羧酸合成方法1.Reformatsky反应●其中:X=Br,Cl,I通常用溴代物;R,R’,R”=H或烃基2.卤代酸水解例1:例2:13.10 羧酸衍生物的合成13.10.1酰卤的合成:一般由羧酸中羟基的取代来制备例1:例2:羧酸和草酰氯反应生成酰卤13.10.2 酸酐的合成方法1.羧酸脱水:合成对称酸酐和环状酸酐●1,4-二羧酸和1,5-二羧酸加热脱水形成五,六元环状酸酐2.酰卤与所酸盐的反应R=R’或R≠R’3.芳烃氧化4.乙酸酐的工业制法:乙酸酐是工业上最主要,最常用的酸酐,是较好的乙酰化试剂例1:例2:13.10.3 酯的合成法1.羧酸酯化●R=烷基或芳基;R’=烷基R’OH的反应活性:1°>2°>3°RCOOH的反应活性:HCOOH>CH3COOH>RCH2COOH>R2CHCOOH>R3COOH反应是可逆的,须酸催化,常用其中一种价廉,易得的反应物过量,或反应中不断蒸去一种产物使平衡右移,得到较高产率的酯●当酸或醇的空间位移较大时(如叔醇等),酯化反应困难,产率较低例:2.酰卤或酸酐与醇反应●R,R’=烷基或芳基●对于芳香酰卤,有空间位阻的脂肪酰卤,三级醇或酚,须在Schotten-Baumamn条件下,即在NaOH或吡啶,三乙胺,二甲苯胺等碱存在下反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