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品牌的相关研究

旅游品牌的相关研究

(1)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的构建 Hailin Qu等(2011)认为目的 地品牌化的核心在于建立一个 积极的目的地形象,通过筛选 一致的品牌元素组合,使目的 地从其他众多竞争者中被识别 和区分出来,因此他提出了一 个目的地品牌化的理论模型:

Cai(2002)借鉴著名品牌 研究学者的研究成果,在 激活扩散理论和形象形成 过程框架的基础上,延伸 开发出另外一种模型:

1998年,旅行与旅游研究协会(TTRA) 第29届年度研究会 议也专门致力于研究旅游市场的品牌化问题。 1999年,假期营销期刊出版了一期特刊,主题为“目的地 品牌化”。 21世纪初,由Morgan等(2002)主编的关于目的地品牌化的 书籍正式出版,Morgan在该书中进一步指出,有关旅游目 的地品牌化的实证研究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

(四)构建旅游目的地品牌的重要性
旅游目的地品牌是旅游目的地与游客沟 通的重要媒介
从旅游者角度
为消费者的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
有利于游客品牌忠诚的培育和提升

帮助旅行社的科学定价与提供更为完善 的服务
从旅游目的地角度
推动旅游地竞争力的核心动力
2007 Baker 2009 Boo等
以上关于目的地品牌的定义共同表明目的地品牌具有两大 特征: 可识别性和差异性,即能使消费者很容易的识别出 来并且将之与其竞争对手区别开来。与竞争者相区别及给 予消费者附加价值是目的地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3.1.2 旅游目的地品牌构建研究

国外研究者认可的比较有价值的品牌营销方式有以下几种:
(1)赞助营销方式 Benjamin M.(2009)从赞助和信息与通信技术方面分析了目 的地的品牌推广问题,他认为赞助是在一个活动中,品牌 建设人员通过一些特定的活动进行宣传和推广,为组织及 其产品提供金融或者非金融支持的行为。
促进当地的经济、文化、社会共同发展

3.1.3 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研究
目的地品牌被认为是一种强有效的营销工具,而营销方式 和途径是最为关键的内容。 旅游目的地的品牌推广有许多形式,营销人员一般采用以 下几种: 公共关系、赞助营销、信息与通信技术、电子媒 体(广播和电视)以及平面媒体(报纸、杂志)和事件营销等。

(2)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构建的模型
Cathy Hsu和Cai等通过整合品牌知识、品牌信任和品牌忠 诚这三个影响消费者目的地选择的重要因素,从消费者角 度构建了目的地品牌化的概念性模型:

(3)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模型
Juan A. 和Garcia等(2006)构建的目的地品牌的概念性框 架模型涉及了三组利益相关者即企业家、当地居民和游客, 从目的地营销的角度探讨了目的地品牌和目的地形象之间 的关系,并把这个模型成功地运用于西班牙的一个目的地。

1.2 品牌的特征
品牌是以消费者为中心
品牌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 品牌具有排他专有性
品牌是企业竞争的一种重要工具

2. 旅游目的地品牌的概念
由于对旅游目的地品牌的研究不够成熟,大多数学者或者 沿用品牌的概念,或者从各自的领域对旅游目的地品牌进 行界定,所以旅游目的地品牌概念缺乏一致性。

尽管品牌的定义各有不同,但从以上定义又可以发现学者 们对“品牌”有着以下三方面的共识: 品牌是企业利用一种名称、名词、标记、符号和设计或它 们的组合将自己的产品和劳务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 品牌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概念,品牌的价值体现在消费者 对品牌的情感认知以及品牌为消费者带来的新的价值和利 益。 品牌具有独特的个性,附加和象征着特定的文化,便于消 费者识别,能给消费者带来特定的属性,并通过属性和文 化传递给消费者某种利益和价值,从而使消费者的个性在 品牌个性中得到认同。
旅游目的地品牌构建的前提-品牌定位 旅游目的地品牌设计
旅游目的地品牌构建模型
构建旅游目的地品牌的重要性

(一)旅游目的地品牌构建的前提-品牌定位
Lee等(2006)认为品牌化是目的地营销的战略目标,而 品牌定位则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前提。 Steven Pike(2009)认为目的地品牌已进入旅游者的个人 决策之中,旅游目的地必须通过独特的品牌定位使自己与 众多的竞争者区别开来。 Kotler(1996)提出定位的三个步骤:一是找出一组潜在 的定位竞争优势;二是选择正确的竞争优势;三是对精心 挑选的目标市场进行有效沟通,传播所选定的定位信息。
旅游目的地商标是用以识别目的地的图式设计,由旅游目 的地应被感知的核心要素的视觉表现、商标熟悉度、商标 设计、商标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相似度等四个部分构成。

(三)旅游目的地品牌构建模型
目的地品牌构建需要一定的方法做指导,需要模型的分析 和支持,还需要探讨目的地及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

旅游目的地品牌的概念阐述 时间 研究者 旅游目的地品牌概念 1998 Ritchie and 一个名称、符号、标志、文字、商标或其他图形,既能识别又 Ritchie 能区分目的地;此外还传达出难忘的旅行体验的承诺,与目的 地独特性相联系,也用于巩固和加强目的地体验的愉快记忆 2002 Cai 为了通过积极、正面的形象对目的地品牌进行识别和区分而选 择的一系列具有一致性的品牌元素的组合 2003 Kaplanidou 在品牌概念下与目的地有关的所有属性相结合的过程,表达目 and Vogt 的地的独特性,将之与其竞争对手区别开来 2005 Blain等 2006 Tasci等 该概念包括目的地形象和吸引物,是用于创造目的地形象并且 能够积极地影响消费者选择的一系列市场营销活动 是选择和战略的一个结合,通过积极的形象来识别和区分目的 地的一系列一致性品牌元素组合。这些元素包括术语、名称、 标志、标识、设计、符号、标语、颜色、包装、结构、印刷、 拍摄风格以及遗产、语言、神话和传说等 目的地品牌除了识别功能外,还通过它所具有的特殊意义以及 由消费者所赋予的感情联系与竞争者相区别 认为目的地的消费者体验应该融入到品牌化过程中去,目的地 品牌体验对于品牌价值具有积极的影响

具有代表性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在1960年出版的《营销术语词典》中 将品牌定义为“用以识别一个或一群产品或劳务的名称,术语, 象征,记号或设计及其组合,以此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和劳务 相区别”。 品牌是一种名称、名词、标记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 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 使之同竞争者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Kotler,1999)

旅游目的地品牌冰山

3、国内外关于旅游目的地品牌的研究
3.1 国外研究进展
国外旅游目的地品牌研究以案例研究为主,对基础理论的 探讨较少,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旅游目的地品牌概念、旅 游目的地品牌构建、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等几方面。
Ritchie(1998)将品牌的概念应用于旅游目的地品牌,并 加以扩展:旅游目的地品牌是用名称、符号、标志或其它 图形系统来识别和区分不同的目的地。它给予独特旅游经 验的承诺,也可用以巩固和加强旅游目的地经历的愉快记 忆。

营销品牌专家戴维森(Davidson)于1997年提出了“品牌冰 山”理论,有助于领会旅游地品牌性质。 戴维森称品牌如同冰山,有水上部分和其庞大的水下部分, 比例是水上15%,水下85%。显露在“水上部分”是一个 品牌带给消费者最直观的印象和感受,是品牌的形象代言; 而其水下部分虽然是不可见的,但由于揭示品牌的内在规 律,起到的影响因素却是实在而强大的,确保了品牌的品 质。

3.1.1 旅游目的地品牌概念研究
目的地品牌化概念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末,相对于目的地 形象,这一概念还比较新,有关的研究还比较少,正如 Cai(2002)所言“目的地形象问题已被广泛的研究了, 但对于品牌化的研究还很少”。
有关目的地品牌的研究最初出现在1997年于美国迈阿密举 办的市场营销科学(AMS) 会议上,此次会议的发言和讨论 主要集中于目的地品牌发展上面。

通过赞助营销活动推广目的地品牌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动员整个组织进行品牌建设 提供相关体验 展示新产品或新技术 增加品牌曝光度 形成品牌联想 成为事件与消费者联系的一部分

(2)网络营销方式
旅游业属于信息密集型产业,供需双方之间以及需求方内 部都需要大量的信息收集和共享,这一特点决定了旅游业 更加适合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推广,因此,目的地品牌的营 销就可以通过有效地利用信息与通信技术来实现。
品牌是一种错综方式等无形的组合。品牌同时也因消费者对 其使用的印象以及自身的经验而有所界定。(D·Ogilvy,1955)

品牌就是一种类似成见的偏见,成功的品牌是长期、持续地建 立产品定位及个性的成果,消费者对它有较高的认同,一旦成 为成功的品牌,市场领导地位及高利润自然会随之而来。 (David Arnold,1995) 给一个组织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一种视觉图案或名字,目的是 将它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区分开来,并且使得顾客确信产品是拥 有高品质和持久的质量的。(理查德·科赫《金融时报有关管 理和金融方面的索引》) “品牌俗称牌子,是商品的脸谱”,“它体现商品(或服务) 个性和消费者认同感,象征生产经营者的信誉,包装等符号的 组合”,“品牌是一个复合概念,它由品牌名称、品牌认知、 品牌联想、品牌标志、品牌色彩、品牌包装及商标等要素构 成”。(韩光军,1997)

品牌定位时应注意:
识别目的地的独特要素,创造有吸引力的品牌个性 注重与消费者之间建立和保持情感联系,创造品牌差异。 对目的地品牌进行重新定位要了解更广泛的政策和地方品 牌背景

(二)旅游目的地品牌设计
帕洛格(Plog)提出,品牌设计就是运用某一标签和短语 去反映定位概念,从而快速而简明的传达定位内容的基本 要义。
旅游目的地品牌研究
LOGO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