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闸门水力计算说明汇编

闸门水力计算说明汇编

水闸水力计算说明一、过流能力计算1.1外海进水外海进水时,外海水面高程取5.11m ,如意湖内水面高程取1.0m 。

中间三孔放空闸,底板高程为-4.0m ,两侧八孔防潮闸底板高程为2.0m ,每孔闸净宽度为10m 。

表2 内海排水时计算参数特性表外海水位/m湖内水位/m5.111.01.1.1中间三孔放空闸段 a.判定堰流类型27.511.948==Hδ式中δ为堰壁厚度,H 为堰上水头。

2.5<5.27<10,为宽顶堰流。

b.堰流及闸孔出流判定11.95=H e =0.549≤0.65,为闸孔出流。

式中,e 为闸门开启高度,H 为堰、闸前水头。

c.自由出流及淹没出流判定闸孔出流收缩断面水深h c=ε1e=5.0×0.650=3.25m 。

式中,e 为闸门开启高度,为5.0m ;ε1为垂向收缩系数,查《水利计算手册》(2006年第二版)中表3-4-1得0.650。

收缩断面处水流速为υc=)(20c h H g -ϕ=)(25.311.981.9295.0-⨯⨯⨯=10.19m/s 。

式中,ψ为闸孔流速系数,查《水利计算手册》(2006年第二版)中表3-4-3,取0.95;H 0为闸前总水头,为9.11m ; hc 为收缩断面水深。

收缩断面水深hc 的共轭水深hc”=)181(22-+c c c gh h ν=)125.381.919.1081(225.32-⨯⨯+=6.83m ;下游水深ht=5.0m <hc”=6.83m ,故为自由出流。

d.过流量计算根据闸孔自由出流流量计算公式Q 1=002gH be μ=11.981.92530503.0⨯⨯⨯⨯⨯=1008.71m³/s 。

式中,μ0为流量系数,平板闸门流量系数可按经验公式 μ0=0.60-0.176He=0.60-0.176×0.549=0.503; b 为闸孔宽度,为3×10=30m 。

1.1.2两侧八孔防潮闸段 a.判定堰流类型43.1511.348==Hδ>10,过渡为明渠流。

式中δ为堰壁厚度,H 为堰上水头。

b .过流量计算因泄洪闸下游与陡坡相连,水利计算可按堰流计算方法进行。

H h t =11.31-=-0.32<0.8,为自由泄流; 式中,h t 为堰顶下游水深,H 为堰顶上游水深。

因堰顶设有闸墩,应考虑侧收缩影响,采用宽顶堰流量公式计算泄流量: Q 2=2302H g mnb c σ=2311.381.92108377.0985.0⨯⨯⨯⨯⨯⨯=721.70m³/s 。

式中,m 为流量系数,因进口为斜坡式进口,P/H=7/3.11=2.25,cot θ=30/7=4.286,查《水利计算手册》(2006年第二版)中表3-2-1取m=0.377;b 为每孔闸净宽,为10m ; n 为孔数,为8孔; H 0为堰上水头,为3.11m ;σc 为侧收缩系数,为有底坎宽顶堰的侧收缩系数,可由别津斯基公式计算σc =)/1()(/2.014/13B b BbH P -+-α;式中,P 为上游堰高,取7.0m ;H 为堰前水头,为3.11m ;b 为两墩间净宽,为10m ;B 为上游引渠宽,为148m ,α为系数,取0.10。

多孔闸过流时,σc 的确定可取加权平均值nn cscm c σσσ+-=)1(=0.985;式中,n 为孔数,σcm 为中孔侧收缩系数,经计算取0.988,σcs 为边孔侧收缩系数,经计算取0.962。

计算中孔侧收缩系数时,b/B 用db b+代替,d 为墩厚,为2.0m ;计算边孔侧收缩系数时,b/B 用bb b∆+代替,Δb 为边墩边缘线与建筑物上游引渠水边线之间的距离,为20m 。

因此,外海排水时,闸室过流量Q=Q 1+Q 2=1008.71+721.70=1730.41m³/s 。

1.2内海排水内海排水时,内海水面高程取2.50m ,外海水面高程取-3.03m 。

中间三孔放空闸,底板高程为-3.0m ,两侧八孔防潮闸底板高程为2.0m ,每孔闸净宽度为10m 。

表2 内海排水时计算参数特性表湖内水位/m外海水位/m 2.5-3.031.2.1中间三孔放空闸段 a.判定堰流类型38.75.648==Hδ式中δ为堰壁厚度,H 为堰上水头。

2.5<7.38<10,为宽顶堰流。

b.堰流及闸孔出流判定5.65=H e =0.77>0.65,为堰流。

式中,e 为闸门开启高度,H 为堰、闸前水头。

c.过流能力计算H h t =5.697.0=0.15<0.8,为自由泄流; 式中,h t 为堰顶下游水深,H 为堰顶上游水深。

因堰顶设有闸墩,应考虑侧收缩影响,采用宽顶堰流量公式计算泄流量: Q 2=2302H g mnb c σ=235.681.92103368.0⨯⨯⨯⨯⨯=810.38m³/s 。

式中,m 为综合流量系数,nm n m m sm +-=)1(=0.368,查《水利计算手册》表3-2-3得m m 为0.359,m s 为0.385,由此公式查表计算出流量系数,则侧收缩系数不再计算。

b 为每孔闸净宽,为10m ; n 为孔数,为3孔; H 0为堰上水头,为5.5m ;σc 为侧收缩系数,无底坎宽顶堰, 多孔闸过流时,计算综合流量系数后不用计算侧收缩系数。

1.2.2两侧八孔防潮闸段 a.判定堰流类型==5.048Hδ96>10,过渡为明渠流。

式中δ为堰壁厚度,H 为堰上水头。

b .过流量计算因泄洪闸下游与陡坡相连,水利计算可按堰流计算方法进行。

Hh t =5.013.6-=-12.26<0.8,为自由泄流; 式中,h t 为堰顶下游水深,H 为堰顶上游水深。

因堰顶设有闸墩,应考虑侧收缩影响,采用宽顶堰流量公式计算泄流量: Q 2=2302H g mnb c σ=235.081.92108374.0994.0⨯⨯⨯⨯⨯⨯=46.57m³/s 。

式中,m 为流量系数,因进口为斜坡式进口,P/H=5/0.5=10,cot θ=10/5=2,查《水利计算手册》(2006年第二版)中表3-2-1取m=0.374;b 为每孔闸净宽,为10m ;n 为孔数,为8孔; H 0为堰上水头,为0.5m ;σc 为侧收缩系数,为有底坎宽顶堰的侧收缩系数,可由别津斯基公式计算σc =)/1()(/2.014/13B b BbH P -+-α;式中,P 为上游堰高,取5.0m ;H 为堰前水头,为0.5m ;b 为两墩间净宽,为10m ;B 为上游引渠宽,为130m ,α为系数,取0.10。

多孔闸过流时,σc 的确定可取加权平均值nn cscm c σσσ+-=)1(=0.994;式中,n 为孔数,σcm 为中孔侧收缩系数,经计算取0.993,σcs 为边孔侧收缩系数,经计算取1。

计算中孔侧收缩系数时,b/B 用db b+代替,d 为墩厚,为2.0m ;计算边孔侧收缩系数时,b/B 用bb b∆+代替,Δb 为边墩边缘线与建筑物上游引渠水边线之间的距离,为20m 。

因此,内海排水时,闸室过流量Q=Q 1+Q 2=810.38+46.57=856.95m³/s 。

二、消能防冲计算2.1外海进水外海进水时,外海水面高程取5.11m ,如意湖内水面高程取1.0m 。

中间三孔放空闸,底板高程为-4.0m ,两侧八孔防潮闸底板高程为2.0m ,每孔闸净宽度为10m 。

闸室泄流量为Q=1730.41m³/s ,泄槽段及消力池段宽度为B=130m ,单宽流量q=Q/B=1730.41÷130=13.31m³/s 。

2.1.1计算收缩断面水深a .收缩断面水深hc 的基本计算公式: E 0=2222cc h g q h ϕ+→9.11 =22285.081.927.12cc h h ⨯⨯+式中,E 0为以下游河床为基准面的泄水建筑物上游总水头,为9.11m ;q 为收缩断面处的单宽流量,为13.31m³/s.m ; g 为重力加速度,取9.81m/s 2;ψ为流速系数,查《水力计算手册》(2006年第二版)中表4-2-1,取0.85。

经计算,得收缩水深hc=1.26m 。

b .收缩断面水深hc 的共轭水深h c”计算 h c”=)181(22-+c c Fr h =)10.381(229.12-⨯+=4.87 式中,Fr c 为收缩断面弗劳德数,Fr c =cc gh h q =3.0。

c .水流衔接状态的判别hc ”=4.87>ht=3.0m ,为远离水跃,须采取工程措施,强迫水流发生临界或稍有淹没的水跃。

式中,ht 为下游水深 d .消力池的水力计算消力池的池深S=σhc ”-ht-Δz=1.1×4.87-3-0.80=1.56m 式中,σ为安全系数,取1.1; ht 为下游水深,为3.0m ; Δz 为消力池出口水面落差。

Δz 222222'2Ttgh q h g q -=ϕ=0.80mψ’为消力池末端升坎的流速系数,取0.95; h T 为池末局部水深,h T =σh c”=1.1×4.87=5.36m消力池池长L=6.9(hc”-hc )=6.9×(4.87-1.26)=24.91m 。

消力池底板厚度可根据抗冲和抗浮要求,按下式计算,并取其大值: 抗冲:t='1H q k ∆=11.431.1319.0=0.99m 。

抗浮:t=bmP W U k γ+-2=2586.228.5033.602.1+-=0.62m 。

式中,t 为消力池底板厚度;ΔH ’闸孔泄水时的上、下游水位差,为4.11m ; k 1为消力池底板计算系数,取0.2; k 2为消力池底板安全系数,取1.2;U 为作用在消力池底板地面的扬压力,经计算为60.33kPa ; W 为作用在消力池底板顶面的水重,经计算为50.28kPa ;Pm 为作用在消力池底板上的脉动压力,其值可取跃前收缩断面流速水头的5%,经计算为2.86kPa ;γb 为消力池底板的饱和重度,取25KN/m³。

取两者计算最大值,消力池底板厚度取0.99m 。

e .海漫长度计算 海漫长度按经验公式计算L p =H q K ∆=11.431.1312=62.33m K 为系数,取12;ΔH 为水闸上下游水位差,为4.11m ; q 为消力池出口单宽流量,为13.31m³/s.m 。

f .海漫末端的河床冲刷坑深度d m 计算 d m =m m h v q -][1.10=30.331.131.1-⨯=1.88m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