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通用技术条件

机械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通用技术条件

G B5226.1-2002/I E C60204-1:2000代替G B/T5226.1-1996机械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Safety of machinery-Electrical equipment of machines-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自??2003-10-1??起执行目次IEC前言引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定义4 基本要求4.1 一般原则4.2 电气设备的选择4.3 电源4.4 实际环境和运行条件4.5 运输和存放4.6 设备搬运4.7 安装和操作5 引入电源线端接法和切断开关5.1 引入电源线端接法5.2 连接外部保护接地系统的端子5.3 电源切断(隔离)开关5.4 防止意外起动的断开器件5.5 断开电气设备的器件5.6 对未经允许、疏忽和错误连接的防护6 电击的防护6.1 概述6.2 直接接触的防护6.3 间接接触的防护6.4 采用PELV作防护7 电气设备的保护7.1 概述7.2 过电流保护7.3 电动机的过载保护7.4 异常温度的保护7.5 对电源中断或电压降落随后复原的保护7.6 电动机的超速保护7.7 接地故障/残余电流保护7.8 相序保护7.9 闪电和开关浪涌引起过电压的防护8 等电位接地8.1 概述8.2 保护接地电路8.3 工作接地9 控制电路和控制功能9.1 控制电路9.2 控制功能9.3 联锁保护9.4 故障情况的控制功能10 操作板和安装在机械上的控制器件10.1 总则10.2按钮10.3 指示灯和显示器10.4 光标按钮10.5 旋动控制器件10.6 起动器件10.7 急停器件10.8 紧急断开器件10.9 显示器11 电子设备11.1 概述11.2 基本要求11.3 可编程序设备12 控制设备:位置、安装和电柜12.1 一般要求12.2 位置和安装12.3 防护等级12.4 电柜、门和通孔12.5 控制设备通道13 导线和电缆13.1 一般要求13.2 导线13.3 绝缘13.4 正常工作时的载流容量13.5 导线和电缆的电压降13.6 最小截面积13.7 软电缆13.8 汇流线、汇流排和汇流环14 配线技术14.1 连接和布线14.2 导线的标识14.3 电柜内配线14.4 电柜外配线14.5 通道、接线盒与其他线盒15 电动机及有关设备15.1 一般要求15.2 电动机外壳15.3 电动机尺寸15.4 电动机架与隔间15.5 电动机选择的依据15.6 机械制动器用保护器件16 附件和照明16.1 附件16.2 机械和电气设备的局部照明17 标记、警告标志和项目代号17.1 概述17.2 警告标志17.3 功能识别17.4 控制设备的标记17.5 项目代号18 技术文件18.1 概述18.2 提供的资料18.3 适用于所有文件的要求18.4 基本信息18.5 安装图18.6 框图(系统图)和功能图18.7 电路图18.8 操作说明书18.9 维修说明书18.10 元器件清单19 试验和检验19.1 概述19.2 保护接地电路的连续性19.3 绝缘电阻检验19.4 耐压试验19.5 残余电压的防护19.6 功能试验19.7 重复试验附录A(资料性附录)本部分涉及的机械示例附录B(资料性附录)机械电气设备查询表附录C(资料性附录)机械电气设备中导线和电缆的载流容量和过电流保护附录D(资料性附录)紧急操作功能说明附录E(资料性附录)文献目录附录F(资料性附录)本部分使用指南索引图1 典型制造系统的框图图2 典型机械的框图图3 机械电气设备等电位接地示例图C.1 导线和电缆的安装方法表1 外部保护铜导线的最小截面积表2 按钮操动器的颜色代码及其含义表3 指示灯的颜色及其相对于机械状态的含义表4 正常和短路条件下导线允许的最高温度表5 稳态条件下环境温度40℃时,采用不同敷设方法的PVC绝缘铜导线或电缆的载流容量(I z)表6 铜导线的最小截面积表7 绕在电缆盘上的电缆用减额系数表8 强迫导向时软电缆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表9 保护接地电路连续性的检验表C.1修正系数表C.2集聚安装减额系数表C.3 10mm2以下(含10mm2)多芯电缆减额系数表C.4 导线的分类表F.1 应用选择IEC 前言1)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是由各国家电工委员会(IEC国家委员会)组成的世界标准化组织。

IEC的宗旨是促进电气和电子领域有关标准化所有问题的合作。

为此目的和其他活动的需要,IEC出版国际标准。

标准的制定委托给技术委员会,任何IEC 国家委员会对所涉及题目感兴趣均可参加其制定工作。

与IEC有联系的国家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也可参加标准的制定工作。

IEC 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按照两个组织商定的条件密切合作。

2)IEC关于技术问题的决定或协议,是由特别关心这些问题的所有国家委员会代表出席的技术委员会所制定,对所述及的问题尽可能表达国际的一致意见。

3)文件以推荐的方式供国际使用,以标准、技术说明书、技术报告或指南的形式出版,并在这种意义上为各国家委员会所接受。

4)为了促进国际统一,IEC国家委员会有责任将IEC国际标准最大限度地应用于他们的国家和地区标准。

IEC标准与其相应的国家或地区标准间任何差异均应在国家标准或地区标准中明确指出。

5)IEC对任何声称符合IEC标准的设备不提供表示批准的标志方法也不对其负责。

6)值得注意的是本部分中有些元件可能涉及专利权。

IEC将不负责鉴定任何或所有这类专利权。

本部分是由IEC/TC44:机械安全-电工技术委员会制定的。

IEC60204-1的第4版代替1992年发布的第3版。

第4版综合第3版的资料及规定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的修正案。

机械还包括活动机械和复杂(如大型)机械装置。

IEC60204-1的合并版本是基于1997年发布的第4版[文件44/205/FDIS和44/211/RVD]、1998年3月勘误表和1999年第1号修正案[文件44/247/FDIS和44/256/RVD]。

本部分的版本号为4.1。

页边垂线表示该处基础出版物已通过1号修正案修改过1)。

1)1号修正案增加了附录F,英文版在目录及引言中对准有“附录F”的右页边和“附录F全文”的右页边画垂线,以示4.0与4.1版的区别。

引言本部分对机械电气设备提出技术要求和建议,以便促进提高:——人员和财产的安全性;——控制响应的一致性;——维护的便利性;不宜牺牲上述基本要素来获取高性能。

例如,一组机械用于零散零部件生产制造,这样的批量生产机械、制造系统或制造单元的故障会引起严重经济损失。

图1和图2有助于理解一台机械各个环节及其相关设备间的关系。

图1所示是某典型制造系统(以协同方式共同工作的一组机械)的总框图,图2为某典型机械和关联设备的框图,它示出本部分所涉及电气设备各个环节。

从图1和图2可看出所有各环节包括安全防护装置、切削/夹紧、软件和文件共同构成该机械,而且一台以上机械至少通过一级监控共同工作,构成制造系统或制造单元。

本部分使用指南见附录F。

图1 典型制造系统的框图图2 典型机械的框图1)规定EMC通用发射限值和抗扰度限值。

这些要求IEC/TC77和CISPR也也在考虑中。

1)IEC 61000-6-3:1996和IEC 61000-6-2:1999分别采用欧洲标准EN 50081和EN 50082-2制定。

注2:产品标准(如GB7251.1-1997)可以给出更具体的EMC要求。

电气设备采取下述措施,可以限制产生的骚扰:——在信号源处抑制,通过采用电容器、电感器、二极管、齐纳管、压敏电阻、有源器件或这些元件组合作用;——设备采用有电气连接的导电外壳作屏蔽,以此构成对其他设备的隔离。

应消除不应有的静电放电效应,以及放射电磁能和负荷馈线产生的骚扰,如采用合适的滤波器和时延,选用合适的电平,合理的布线形式等。

下述措施可以降低设备上的骚扰效应:——电路接参考电位:每个电路连接到接地平面(底板)的端子上(见图3),用大截面绝缘导线连接到地(如用截面积至少6mm2每个引入电源点,连接外部保护导线的端子应使用字母标志PE来指明(见GB/T4026-1992)。

以避免与电气设备和固定装置间的连接点相混淆。

22公共基准电位的连接,除了连接保护接地电路或允许连接外部(无噪声)大地导体外,还要使第6章和第7章的要求得到满足。

10.2 按钮10.2.1 颜色按钮操动器的颜色代码应符合表2的要求。

“起动/接通”操动器颜色应为白、灰或黑色,优先用白色、也允许选用绿色,但不允许用红色。

表2 按钮操动器的颜色代码及其含义10.2.2 标记除了如7.3所述功能识别以外,建议按钮用下列符号标记,标记可作在其附近,最好直接标在操动器之上,例如:10.3 指示灯和显示器10.3.1 使用方式指示灯和显示器用来发出下列型式的信息:——指示:引起操作者注意或指示操作者应该完成某种任务。

红、黄、绿和蓝色通常用于这种方式;——确认:用于确认一种指令、一种状态或情况,或者用于确认一种变化或转换阶段的结束。

蓝色和白色通常用于这种方式,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用绿色。

10.3.2 颜色除非供方和用户间另有协议,否则指示灯玻璃的颜色代码应根据机械的状态符合表3的要求。

按照IEC60073:1996可根据下述判据之一赋予不同含义:——人员和环境的安全;——电气设备的状态。

表3 指示灯的颜色及其相对于机械状态的含义2。

虽然1类导线主要用于固定的、不移动的部件之间,但它们也可用于出现极小弯曲的场合,条件是截面积小于0.5mm2。

易遭受频繁运动(如机械工作每小时运动一次)的所有导线,均应采用5或6类绞合软线(见表C.4)。

表4 正常和短路条件下导线允许的最高温度13.3 绝缘绝缘的类别包括(但不限于):——聚氯乙烯(PVC);——天然或合成橡胶;——硅橡胶(SiR);——无机物;——交联聚乙烯(XLPE);——丙烯橡胶(EPR)。

由于火的蔓延或者有毒或腐蚀性烟雾扩散,绝缘导线和电缆(如PVC)可能构成火灾危险时,应寻求电缆供方的指导。

对具有安全功能电路的完整性予以特别注意是尤其重要的。

绝缘的介电强度应满足耐压试验的要求。

对工作于电压高于50Va.c.或120Vd.c.的电缆,要经受至少2000Va.c.的持续5min 的耐压试验。

对于独立的PELV电路,介电强度应承受500Va.c.的持续5min的耐压试验(见GB14821.1-1993,Ⅲ类设备)。

绝缘的机械强度和厚度应使得工作时或敷设时,尤其是电缆装入通道时绝缘不受损伤。

13.4 正常工作时的载流容量导线和电缆的载流容量由下面两个因素来确定:——正常条件下,通过最大可能的稳态电流或间歇负载的热等效方均根值电流时导线的最高允许温度(见C.2);——短路条件下,允许的短时极限温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