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安徽高考满分作文:勿忘初心,行以致远

2018年安徽高考满分作文:勿忘初心,行以致远

2018年安徽高考满分作文:勿忘初心,行以
致远
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作文详情:
(全国1卷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安徽、福建、山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汶川大地震。

北京奥运会。

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天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

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的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本,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勿忘初心,行以致远
——写给2035年18岁青年的一封信
安徽考生
2035年的18岁青年:
你们好!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是xx讲话中的内容。

的确,初心,是一个人奋勇向前的支撑;初心,是一个人值得坚守一生的力量。

作为一个18岁的新世纪青年,无论是2018年,还是2035年,我想,我们都应当以最初的心,行最远的路。

“中国诺贝尔”王泽山,一生以身许国
1937年,日军大举入侵中华,王泽山目睹了家乡东北遭受日寇铁蹄的践踏。

他的而变萦绕着父亲说的要强大、要为祖国而奋斗的话语。

因为心中的报国梦,王泽山选择了冷门的炸药专业,多年如一日,终于取得傲人成果。

“要强大,要报国”,这是少年王泽山心中坚定的信念。

从翩翩少年到耄耄老人,王泽山数十年如一日,为着心中的那个强国梦,迈着艰难的步子向前。

困难面前,他从未言苦;白发苍苍,依旧奋战在科研一线。

多年来,他的初心未变,他的信仰仍在。

如今的中国,能傲然屹立于世界,也正是因为一群像他们这般的科研工作者,才在复兴的路上静行致远。

“现代愚公”黄大发,一生只为一清渠
1959年,黄大发担任草王坝村支书。

村里没有河流,常年缺水,村
民的生产生活受到很大限制。

黄大发看着龟裂的土地,决定要带领村民们修渠。

施工队望而却步的山崖,他在腰上系上绳子就下去了,一米又一米,一年又一年。

几十年过去了,村民们终于吃上了白米饭。

“水过不去,拿命来去”,这是当年一个青年党员许下的承诺。

几十年来,他带领村民,在绝壁上,一点一点地开凿。

一条引水渠,从年轻到年迈,持续几十年。

他用几十年的时间,坚守初心,履行诺言。

如今国家提倡精准扶贫,在一些村庄精神贫困时,黄大发以坚定的信念,带着村民们拨了穷很。

无论过去多少年,“大发渠”中的水,都会如他的初心一般,熠熠生辉。

因为初心,武大靖从索契冬奥会失利,到平川奥运会夺金;因为初心,汶川从地震后的一片废墟,到如今的鳞次栉比的高楼;因为初心,中国从最初建国时的卑微,到如今的大国崛起。

不忘初心,不是一句简单的话,它需要每一个人,牢记在心。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

”青春有抱负,国家才富强。

复兴之路很长,未来2035年的新一代的你们,同样需要牢记初心,行以致远。

一个2018年的18岁青年
2018年6月7日
得分点解读:
考生围绕“初心”展开,提出作为青年人,身处任何时代,都应该胸怀拼搏奋斗的梦想,为所在的年代奉献青春。

文章选择抗战年代立志报国的王泽山选择炸药专业和20世纪60年达带领村民修水渠服务农村的村支书黄大发,他们都在青春年华立下志向,默默奉献几十年,作
为主要事例来论证分析,并简要选用武大靖的事迹、汶川震后建设和国家发展来补充,整个内容充实,论证有力。

考生在论述过程中,语言流畅而生动。

首句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入文,带着文学的韵味,直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然后围绕“初心”用对比的形式引发出作文的观点。

在论证过程中,选用小标题的形式,给人深刻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