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工作 小组工作方案

社会工作 小组工作方案






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05级社会工作一班
第二组
小组计划书
小组名称:同一片蓝天同一个梦想
——提升团体协作能力小组
导师:周林波
组长: 马天笑
工作员:罗晓玲
组员:赵桂平蔡小虎李宏伟陈立伟
杨建华魏培沛陆夏琳谷雨
理念:
中国有句名言:“人心齐,泰山移。

”能用众力者无敌与天下。

善心可以做好事,齐心可以做大事。

罗斯福指出:“团队行动者可以完成单个行动者永远也不敢奢望的事情。

”这为我们深刻揭示了团队较之于个人所具有的无穷力量。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是先人给我们留下的思想精华,也是现代人的成功之道。

纵观社会历史,自有人类社会,存在人际关系,有劳动生产力以来,就存在人们之间的合作关系,没有人能游离与集体之外,也没有人能成功。

只有把个人的工作奋斗融于集体,社会,团队之中,寻求合作和帮助,汇集团队的力量,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因此,人与人之间需要一种凝聚力,才能共同走向成功。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进入了一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

这时,靠个人单打独斗取得成功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强者的时代呼唤真正的英雄的到来。

只有通过合作联盟,依靠团队协作,才能取得进步。

这时,我想到了狼——团队合作的典型。

狼是群居动物,狼不同于一般动物之处就在于它们的团队合作。

我们几乎可以将狼群的行动看作是“合作”的隐喻。

狼与狼之间的默契配合成为狼群的是否成功猎食的决定性因素。

我们在现实或通过屏幕中看到的,都是群狼共舞的景象。

目前,我们发现,在许多企业家眼里,狼是值得学习的动物。

从华为的“狼性”到张瑞敏对狼的推崇,以及联想总裁杨元庆强调的“如狼似虎”。

类似的故事总是在不断地上演,这种像狼一样的竞争策略一度让跨国巨头们胆战心惊,让中国观众为之欢呼。

但狼也有其致命之处所在:狼的鼻子,腿都是猎人攻击的对象。

而在当今商场上,中国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就是团队协作不顺畅。

在我们所见的团队协作不顺畅的案例中,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各自为政,不愿与他人合作。

二、信奉“1加1为2”原则。

大家都想只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而不考虑总体。

三、压抑个性发展。

团队中需要不同的角色,需要各有特长的团队成员。

但总有人视个性发展为异端。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去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打破这限制个体和团队共同发展的“瓶颈”。

所以,我们有必要加强自身对“团体协作”这一概念的理解,增强自己的团体意识。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们也发现团体协作的重要意义。

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在企业中,对于什么是现代化人才,人们逐渐达成共识:应该是具有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的人才。

而这其中,团队精神尤为重要。

《中国青年报》2004年第10期刊登了题为《用人单位看什么——百家知名企业选人标准研究报告》。


中收集了2001年2月至2003年6月百家企业的选人标准,最后得出了两个明显的数据,一是团队精神战败家企业用人标准总比例的36%,仅次于第一位的综合素质的比例。

二是百家企业对应聘者能力的重视程度中对团队精神普遍认可程度和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忠诚度已经达到了100%。

另外,对当代青年进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的调查中,84.3%的认为应该帮助学习比较差的同学进步;71.3%的喜欢并积极参与团队活动,认为可以开拓思路,又可以增进友谊;79.5%的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强调团队精神不会吃亏。

一切表明,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必须在团队中体现自身的价值。

而人的价值除了具有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具有和他人共同完成工作的能力。

所以,在集体中,团队精神是一种向心力,凝聚力,是从松散的个人集体走向团队的重要的标志,它有助于个体在彰显自己的个性,最大程度的施展自己抱负的时候,让大家融入一定的团队之中一起进步、一起发展。

理论构架:
这个小组的对象是处于同一个企业之下,但沟通较少,合作意识较弱,团体协作效率不高的企业内部员工。

首先,这一群体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这一群体的人员特征表现为:数量多,任务重,层次繁。

所以,他们在工作中的交往较为密切,需要彼此之间的合作。

另外,我们不难发现,近年来,企业员工“跳槽”这一现象普遍,而面对企业员工频频跳槽这一现状的原因,我们可以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解释。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5个层次构成的,它们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排列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现实社会中,也许,他们中有些是因为薪水太低,满足不了他们的生理需要,但是,在一个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现实社会中,他们纷纷选择跳槽,很大原因上决非他们的低级需要得不到满足,而是他们觉得在那个团队里根本就没有一种归属感,在那里没有与其他员工建立起很好的人际关系,自己也没有得到他人应有的尊重。

当然,更重要的是,他们觉得在那个团队里自己的能力或者潜力没有得到发挥,自我实现得不到满足。

因此,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治疗方法:一、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的替代强化。

行为主义认为:行为是可以通过赞赏和惩罚得到强化的。

在社会学习理论中,班杜拉强调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某种行为受到赞赏或惩罚就可以得到强化。

在团队中,通过赞赏队员的能力,劳动成果,就可以激发他们更大的热情,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工作,面对自己的队友,这样就可以使团队朝着良好的轨道上运行。

二、美国库利自我发展理论中的镜中自我理论。

他的这一观点即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我们通过感知他人对我们的反映和评价,从而建立起我们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

在这一过程中,个人通过队员对自己的评价,能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从而扬长避短,使自己更加完善。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个人通过队员对自己的一些肯定,也会感到自己所做的工作得到了他人的认可,自己也受到了重视,这无疑对个人和团队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游戏治疗。

艾莲娜.吉儿曾经总结,不管是在个人辅导、家庭治疗,还是在团体治疗中,都有运用游戏作为收集资料、评估问题和介入问题的手段,尤其是团体工作。

它一直是重视团体活动和游戏作为团体成员加强沟通、理解、成长改变的媒介。

在这一过程中,团体成员通过游戏,多了些沟通,增进了了解,这样就使大家心与
心之间的距离接近,从而更好地实现其团体协作的目标。

目标及目的:
目标:改善企业内部员工的关系,提升其团体协作的能力。

目的:
1、使员工之间增进了解,建立起一个轻松的沟通平台;
2、学会赞赏他人,充分尊重、理解他人的做法;
3、明确自身在团体中的作用与地位,从而使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使员工了解到团体协作的重要性,增强其团体协作意识。

服务对象:
1、条件:同一企业的新到员工
2、特点:希望改善与其他员工之间的关系,增进彼此的感情,并且希望企业能
够通过团体协作而使企业发展得更好的那些新到员工所组成的团队。

小组特征:
1、性质:团体协作小组
2、节数:五节
3、日期:2007年5月22日至6月19日
4、时间:上午8:00--9:30
5、地点: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社工实验室(地点可以根据具体活动而有变化)
6、人数:10人(不包括义工、志愿者)
招募方法:
1、制作海报,于主城各区由工作人员发放海报宣传;
2、由工作人员到企业宣传此次小组的活动,让企业员工自愿选择参加;
3、招募志愿者在各城区内设立报名点,吸引企业员工参加;
4、在网上发帖子,以此招募更多的企业员工。

所需资源:
1、人手:工作员一名,志愿者若干名(负责在各主城区招募小组成员,但视情
况而定)
2
3请参考每节“活动内容”中的“所需物资”
第一节活动内容
日期及整节活动时间:2007年5月22日8:00——9:30
第二节活动内容
第四节活动内容
第五节活动内容
评估方法:
1、在小组活动前让组员完成一份问卷,活动进行到最后一节,仍让组员们做同一份问卷,以比较他们在参加小组活动前后对彼此间的看法以及对团体协作的感受是否有改变;
2、在小组最后一节,组员们的分享及意见;
3、依工作员在小组进行时的观察及分析;
4、从出席率及参与、投入程度做评估;
5、透过与组员的倾谈来了解他们对小组的感受和意见。

参考书目:
英萨拉·索普,杰基·克里德(英)著,黄德海周缓陈新中译《企业教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守谷雄司(日)著,方木森译《提高效率——高效员工训练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高效能工作指导委员会著《共同赢得未来》,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