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圆一、教学内容1、圆的认识(一)2、圆的认识(二)3、欣赏与设计4、圆的周长5、圆的面积6、练习一二、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半径、直径,理解同一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特征以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结合具体情景,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
(3)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图在圆形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4)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想象、验证、讨论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体会等积变化、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增强空间观念,感受数学文化,发展数学思想。
(2)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认识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
(2)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2、教学难点理解圆的周长与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课时安排1、圆的认识(一) (2)2、圆的认识(二) (1)3、欣赏与设计 (1)4、圆的周长 (3)5、圆的面积 (3)6、练习一 (4)第 一 单元第1课时课 题圆的认识(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给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在观察、操作中体会圆的特征。
知道半径和直径的概念。
难点圆的特征的认识及空间观念的发展。
教材分析教具教学圆规、尺子、三角板学具圆规、三角板、尺子教学过程:一、观察思考1、(呈现教材套圈游戏中的第一幅图)这些小朋友是怎么站的?在干什么?你对他们这种玩法有什么想法吗?(从公平性上考虑)得到:大家站成一条直线时,由于每人离目标的距离不一样导致不公平。
2、(呈现教材套圈游戏中的第二幅图)如果大家是这样站的,你觉得公平吗?为什么?得到:大家站成正方形时,由于每人离目标的距离也不一样导致也不公平。
3、为了使游戏公平,你们能不能帮他们设计出一个公平的方案?(学生思考)学生想到圆后,出示第三幅图,提问:为什么站成圆形就公平了呢?4、上面我们接触了三种图形-----直线、正方形、圆。
其中圆是有点特殊的,你能说说圆与正方形等图形的不同之处吗?举出生活中看到的圆的例子。
二、画圆1、你们谁能画出圆来吗?动手试一试。
2、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画的圆,并说说你是怎样画的?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其他同学有想法可以补充。
3、思考:以上这些画法中有什么共同之处?注意的问题你是怎么想到的?(固定一个点和一个长度,引出圆心和半径)三、认一认1、教师边画圆边讲概念。
(概念讲解一定要结合图形,并要举一些反例)强调:圆心是一个点,半径和直径是线段。
2、半径和直径的辨认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不直接说出圆,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在画图中体会圆的特征思考共同之处时再一次体会圆的特征通过辨认的练习,加深对半径和直径的理解第一单元第2课时课 题圆的认识(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掌握圆的基本特征,熟悉圆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想象和交流探索新知。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具体的情景,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培养学生自觉地用思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习惯;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圆的特征的进一步体会难点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点:研究各图形中心点的运动轨迹)教材分析教具纸片(圆形,方形,椭圆形)学具圆规、尺子、各种形状的轮子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1、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圆?2、按下列要求画圆:(在平面上固定一个点A)(1)以点A为圆心画一个圆;(2)画一个圆,使所画的圆经过这个点A;(3)画一个圆,使A点为圆心,半径为2厘米。
3、举出生活中看到圆的例子。
(从车轮是圆形的引入新课)二、新课探究1、问题: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2、小组讨论探究策略(引导学生想做成圆形有什么好处,如果做成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又会是什么情况?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是研究几种图形中心点的运动轨迹的不同)3、学生动手探究(用准备好的纸片试一试),把各种图形的中心点的运动轨迹想办法描出来。
4、小组内讨论交流,准备好发言,在全班交流由于圆上的各点到中心点(圆心)的距离相等,所以圆在滚动时,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这样坐在车上的人或放在车内的物就很平稳;而正方形、椭圆形等由于上面的点到中心点的距离不一样,这样在运动中,中心点运动的线路就不是一条直线,如果人坐在这样的车上会感觉到颠簸。
三、观看动画,进一步体会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
本质:圆上的各点到中心点的距离都相等,而其它图形不具有这个特点。
四、拓展应用进一步体会圆的特征。
观看动画,进一步加深印象。
学以致用,体验成功。
要重视让学生动手写的练习。
可先让一些学生说,其他人补充。
五、课后延伸用心发现生活中的圆,尝试用学过的知识解释。
板书设计圆的认识(一)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圆形:各点到中心点距离相等-------中心点运动成一条直线---------平稳正方形:各点到中心点距离不相等-------中心点运动不是一条直线---------不平稳椭圆形:各点到中心点距离不相等-------中心点运动不是一条直线---------不平稳教学后记第一单元第3课时课题圆的认识(二)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折纸活动,探索并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理解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2)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体会圆的对称性。
(3)在折纸找圆心验证圆是轴对称图形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探索新知。
3、在活动过程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及教学结论的严谨性。
重点理解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并体会圆的对称性。
难点在折纸的过程中体会圆的特征教材分析教具教学圆规学具圆形、长方形等纸片一、创设情境:亮亮借助光盘画了一个圆,剪出了一个圆纸片,这个圆的圆心在哪里呢?他很快找出来了。
你有办法找出来吗?二、探索活动:1、引导学生开展折纸活动,找到圆心。
(1)自己动手找到圆心。
(2)汇报交流找圆心的过程,并说出这样做的想法。
2、通过折纸你发现了什么?理解圆的对称性。
(1)欣赏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2)再折纸,体会圆的轴对称性,画出圆的对称轴。
(3)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3、通过折纸你还发现了什么?理解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1)边折纸边观察思考同一个圆里的半径有什么特点?(2)边折纸边观察思考,同一圆里的直径与半径有什么关系?(3)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一个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三、课堂练习。
1、让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做完后交流汇报。
2、完成“练一练”进一步巩固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3、完成“填一填”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并试着填一填,有困难的向老师或同桌请教。
汇报交流,说答题根据。
4、完成书后第3题。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本节内容。
学生利用经验很容易找到圆心,如果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对折再对折”就可以找到圆心学生很难说清楚。
教学中通过折纸观察思考,找到答案。
交流汇报,从中进一步理解圆的轴对称,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
“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对以学过的轴对称图形进行整理,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对比中发现这些轴对称图形的不同特点,从而突出圆具有很好的轴对称性。
多次折纸的过程中探索,发现,验证。
操作中体会交流,体会圆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板书设计圆的认识(二)我们的发现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同一个圆里 d=2r 或r=1/2d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第一单元第4课时课题圆的认识(二)教学目标1、巩固圆的认识。
2会用圆规画圆。
3、正确解答相关习题。
重点正确解答相关习题。
难点圆的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及空间观念的发展。
教材分析教具教学圆规学具圆规尺子圆的认识练习一一.填空。
1.圆中心的一点叫做( ),用字母()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
2.( )叫做半径,用字母( )表示。
3.( )叫做直径,用字母( )表示。
4.在一个圆里,有( )条半径、有()条直径。
5.()确定圆的位置,( )确定圆的大小。
6.在一个直径是8分米的圆里,半径是()厘米。
7.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圆的( )。
8.在同一圆内,所有的()都相等,所有的()也相等。
()的长度等于()长度的2倍。
二.判断。
1.直径都是半径的2倍。
()2.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
()3.在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中,直径最长。
()4.画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应叉开4厘米。
()三、选择题。
1.圆是平面上的()。
①直线图形②曲线图形③无法确定2.圆中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①一定是圆的半径②一定是圆的直径③无法确定3.圆的直径有()条。
① 1 ② 2 ③无数四.按要求画圆。
1.半径是2厘米。
2.直径是3厘米。
圆的周长(圆的周长和圆的直径有关系,直径越长圆越大,所以周长也就越大,)师:有道理!那大家来猜一猜,周长和直径有怎样的关系?(周长是直径的2倍, 生:他们一样长, 生:我觉得这个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4倍)(3.5倍))师:大家猜得可真起劲呀!那到底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关系呢?怎么才能知道?(动手量一量,算一算,)师:说的真好,这可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动手做来验证一下。
同学们想试试吗?每组拿出大小不同的三个圆,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测量。
听好要求:1、小组同学作好分工,选好测量员、记录员、汇报员。
2、记录员要及时地把测量员测量的数据记录在书上的表格里。
3、可以用科学计算器帮忙算一算周长和直径的商。
八、可以用科学计算器帮忙算一算周长和直径的商。
师:好,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们的实验结果。
(实物展台交流。
)师:大家仔细观察分析,看能发现什么?圆的周长(厘米)圆的直径(厘米)周长与直径的商(保留两位小数)(我发现了这三个圆的大小虽然不一样,但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商都是三点几。
所有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师:看来大家的发现都一样,那我们再来看看电脑小博士是不是也发现了这样的规律?(课件直观展示三倍多一点)(圆不论大小,它的周长都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师:说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