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气分析室内质控

血气分析室内质控


• 2、抽血方法
抽血方法不当,会由于负压吸引导致血中的O2和 CO2溢出 PO2和PCO2 正确方法:注射器针刺入动脉后, 借助血压自动将针芯推动而不直接抽取。 抽血完了,一定要将注射器封口严格封闭
• 3、血液质量 (1)动静脉血的混合 老人)
(小儿 、体弱
pO2 和sO2
PCO2变化不明显
血的酸碱情况
(2)标本死腔凝血的排除: 标本中有肉眼看不见 的没有明显凝集的微血栓存在, 这是标本死腔凝血, 此标本并不代表患者体内血气动态, 而且极易堵塞仪器管路, 引起结果不准确和仪器的损坏
分析后
仪器维护
测定完一个标本后, 要及时擦拭仪器进样孔 多余的残留血液。 每做10个左右标本, 手动定标1次且冲洗管路1次, 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 防止仪器操作过程中出现仪器故障。
检测结果分析
检测结果的各项指标 积极联系临床 结果和临床不符时, 要及时查对原因 异常时
• 二、器材
现临床多用肝素钠抗凝,浓度 1000U/ml。据文献报道浓度为 1000U/ml 的肝素液pH 为7.229, • 2、抗凝剂 优点是比其它浓度肝素更接近 正常人血液pH 和良好抗凝效果
• 量多可造成血液稀释,改变血气检测值
• pH
PO2
PCO2
• • • •
三、采血的过程 1、抽血部位 最佳标本:动脉血 常取部位:桡动脉、股动脉
• 一些碱性药物、大剂量青霉素钠盐、氨苄青霉素、 脂肪乳剂 • 短期内会引起酸碱平衡暂时变化 • 干扰血气电解质,仪器测定的准确性。
• 建议:抽血前半小时停止 相关药物治疗 。 • 输注乳剂之前或输注12h之后 。 • 化验单注明使用了该类药物和输注的结束时间。
3、体温 体温高于37℃,每增加1℃,PO2将增加 7.2%,PCO2增加4.4%,pH 则降低; 体温低于37℃时,对pH 和PCO2影响 不明显,而对PO2影响较显著。 化验单上注明患者体温
• (2)气泡混入 • PO2 、pH PCO2 • 前检查是否排尽空气 • 禁止负压抽血 • 气泡立即排除。
• (3)采血后是否搓匀试管(关键步骤)
• 采集完血液后,认真混匀,立即将注射器 放在手心中慢慢滚动约 1min,并上下翻 转5次左右,动作要慢不能太 剧烈,避免 溶血。
• (4)标本存放时间和温度(控制在30min 之内)
• 血液抽取后,细胞还在 CO2,导致PO2 PH
代谢,持续产生 PCO2
• 如不能在限定时间内做 完,应在 • 仪器需24h处于运行状态,保证仪器处 于最佳状态,日常维护保养、定标、质量 控制工作完成后再进行当日测试
• 上样准备 • (1)标本需再次混匀: • 将标本上下、水平温和混匀数次,再上机。 因为放置了的标本极易出现血液分层
分析前
患者自身 状态 药物 温度 材质 抗凝剂 抽血部位 抽血过程 血液质量
采血器材
采血过程
一、患者 1、精神状态、情绪、治疗状态—安静 呼吸急促造成PaO2 、pH 瞬间憋气PaO2 、pH
• 必要时应用局部麻醉,停止一切剧烈活动;
• 抽血前半小时停止吸氧, 如需吸氧必须注明吸氧浓度。
• 2、药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