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课后习题答案汇总版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1)认识大学生活特点,了解大学生活的变化:学习要求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社会活动的变化。
(2)提升适应能力:树立自立自强自信自律的生活意识;提高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积累生活经验。
(3)更新学习理念: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树立合作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4)确立成才目标: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2.如何理解思修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对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他人、正确认识自己,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为什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基本内容(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支撑;.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是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方针。
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4.如何认识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意义:1.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地成才之路;2.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3.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方法:1.注重学习科学理论;2.注重基本知识;3.注重联系实际;4.坚持学以致用。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理想1.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2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实质上是个人与社会关系在理想层面的反映。
个人与社会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发展。
同样,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也不是相互孤立的他们之间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相互区别、相互制约。
1、社会理想规定、指引着个人理想2、社会理想是对社会成员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3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史使命中大学生肩负的责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1.中国精神的内容是什么如何弘扬中国精神基本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推进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弘扬中国精神要树立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要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火热生活为源泉,批判的继承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和道德,吸取和借鉴外来文化的道德的积极成果,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不断丰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使民族精神得到大力的弘扬。
2.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
只要国家继续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其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
我们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地扞卫自己国家的利益,这就更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在如何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的问题上,需要着重树立这样一些观念。
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3.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哪些主要内容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1)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a.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b.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c.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不等于全球政治、文化一体化)(2)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爱人民政府,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
(3)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也是一致的。
做法:(1)推进祖国统一(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推进两岸交流合作 c.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 d.反对“台独”分裂图谋)(2促进民族团结(3)增强国家安全意识(a.确定总体国家安全观b.增强国防意识c.履行维护国家安全义务)【4.大学生应如何成为改革创新的生力军(1)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a.树立突破陈规陋习的自觉意识 b.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和勇气 c.树立以创新创造为目标的志向)(2)培养改革创新的责任感。
(改革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源泉)(3)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a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是基础b培养创新型思维方式是前提c积极投身于实践是关键)三.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1.人生目的的作用[(1)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2)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3)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2.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1)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
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人生态度往往又制约着他对整个世界和人生的看法,从而对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2)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
一个人如果以悲怨愤懑、心灰意冷的倦怠态度对待生活,其背后必然是消极悲观的人生观。
相反,一个人满怀希望和激情,热爱生活、珍视生命,勇敢坚强地战胜困难并不断开拓人生新境界,其背后一定有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作为精神支柱。
人生须认真。
要严肃思考人的生命应有的意义,明确生活目标和肩负的责任,既要清醒地看待生活,又要积极认真地面对生活。
人生当务实。
要从人生的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看待人生、以务实的精神创造人生,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做好每一件事。
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人生态度,正确面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
/人生应乐观。
乐观积极的态度是人们承受困难和挫折的心理基础。
要相信生活是美好的,前途是光明的,要在生活实践中不断调整心态,磨炼意志,优化性格。
人生要进取。
人生实践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要积极进取,不断丰富人生的意义,要发扬自强不息、敢为人先、坚忍不拔的精神,充分发挥生命的创造力,在创造中书写人生的灿烂篇章。
3.怎样理解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
个人通过努力提高自我价值的过程,也是其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
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四.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以能动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引导、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功能: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
其主要功能是认识功能、规范作用和调节功能。
作用:a.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服务b.影响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c.调整人们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d.提高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2.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表现在哪些方面(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3)讲究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3.谈谈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于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意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切实加强道德建设。
(2)全面深化改革,意味着要破解的难题更多,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大,遇到的困难和阻力更大。
(3)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4)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
4.结合全国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谈谈大学生如何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1)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2)参加志愿服务和学雷锋活动(3)培养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4)养成节俭节约的良好习惯(5)自觉学习道德模范张纪清,74岁,江苏省江阴市市民。
2014年11月,在邮局突然晕倒的张纪清被送到医院。
散落的汇款单暴露了他的秘密。
人们发现,他就是江阴人寻找了27年的好心人“炎黄”。
1987年以后的27年间,无论是希望小学还是敬老院,或是地震灾区都曾收到过署名“炎黄”的捐款。
27年间,江阴人一直在寻找“炎黄”这位好心人,当地甚至还建设了一个“炎黄陈列馆”。
高淑珍,56岁,河北滦南县司各庄镇洼里村普通农村妇女。
14年间,她接收了近百名残疾孩子,却从未收过一分钱。
慕名而来的孩子越来越多,但是高淑珍精力有限,家里地方有限,还债务累累,但是“不”字她始终说不出口。
无论多么艰难,她总是尽最大努力,让孩子们的生活过得好一些。
张丽莉,女,28岁。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初三(3)班班主任。
2012年5月8日,放学时分,张丽莉在路旁疏导学生。
一辆停在路旁的客车,因驾驶员误碰p操纵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时刻,张丽莉向前一扑,将车前的学生用力推到一边,自己却被撞倒了。
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1、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当如何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1)、认真学习社会公德规范。
认真学习社会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是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前提的基础。
大学生要通过学习明确社会公德规范的基本内涵、要求,在公共生活中自觉规范、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以良好的风范和人格影响他人。
(2)、自觉培养社会公德意识。
一个具有社会公德的人,不仅要熟知社会公德规范,更要有自觉遵守、维护社会公德的意识。
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要在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的基础上,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养成履行社会公德的行为习惯。
(3)、努力提高践行社会公德的能力。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社会公德需要在点点滴滴的日常小事上践行。
大学生参加社会公德实践活动可以真切地体会到什么是符合社会公德规范的言行,什么是不符合社会公德的言行,从而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社会公德素养,并带动他人、影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