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砌体样板工艺要求(参考模板)

砌体样板工艺要求(参考模板)

砌体工程样板工艺要求
(参考模板)
第一章关注重点
1主要问题
1.1砖的规格、几何尺寸,出场报告、试验报告,浸泡时间及湿度;
1.2拉结筋的规格数量,强度(拉拔试验);
1.3砂浆强度、饱满度,灰缝厚度、顺直度;
1.4墙体垂直、平整度;
1.5预留空洞的位置、标高;
1.6轴线、标高控制;
1.7马牙槎及转角筋控制;
1.8半成品保护。

2业主的主要关注点
2.1砌筑未完成前:场地干净,墙体轴线、水平线清晰。

2.2施工中:砌体感观(平整度、垂直度、阴阳角、灰缝),
2.3构造柱(有无涨模、漏浆现象)。

2.4砌体完成后(室内净空,开间尺寸)。

3质量重点
3.1严禁干砖上墙;
3.2拉结筋的结构胶强度是否满足要求;
3.3构造柱的位置、数量;
3.4不得出现通缝;
3.5滚砖角度控制在45°~60°之间,砖的排列应由滚砖开始从上往下倒排;
3.6砖排列图应清晰、准确,并标明切砖的位置,方向。

第二章、工艺流程及施工要点
1、工艺流程
验线砂浆搅拌
↓↓
放线→立皮数杆→基层表面清理、湿润→排砖与撂底→盘角、挂线→砌筑→质量验收
2、施工要点
2.1 放线、立皮数杆、基层表面清理、湿润、砂浆拌制。

2.2 组砌方法:砌体一般采用一顺一丁、梅花丁或三顺一丁砌法。

2.3 排砖撂底:一般外墙第一层砖撂底时,两山墙排丁砖,前后檐纵墙排条砖。

根据弹好的门窗洞口位置线,认真核对窗间墙、垛尺寸及位置是否符合排砖模数,如不符合模数时,可在征得设计同意的条件下将门窗的位置左右移动,使之符合排砖的要求。

若有破活,七分头或丁砖应排在窗口中间、附墙垛或其他不明显的部位。

移动门窗口位置时,应注意暖卫立管安装及门窗开启时不受影响。

另外,排砖还要考虑在门窗口上边的砖墙合拢时也不出现破活。

2.4 盘角:砌砖前应先盘角,每次盘角不要超过五层。

新盘的大角,及时进行吊、靠。

如有偏差要及时修整。

盘角时要仔细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控制好灰缝大小,使水平灰缝均匀一致。

大角盘好后再复查一次,平整度和垂直度完全符合要求后,再挂线砌墙。

2.5 挂线:砌筑一砖半墙必须双面挂线,如果长墙几个人均使用一根通线,中间应设几个小
支点,小线要拉紧,每层砖都要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砌一砖厚混水墙时宜采用外手挂线。

2.6 砌砖:
2.6.1 砖墙的转角处,每皮砖的外角应加砌七分头砖。

当采用一顺一丁砌筑形式时,七分头砖的顺面方向依次砌顺砖,丁面方向依次砌丁砖。

2.6.2 砖墙的丁字交接处,横墙的端头隔皮加砌七分头砖,纵横隔皮砌通。

当采用一顺一丁砌筑形式时,七分头砖丁面方向依次砌丁砖。

2.6.3 砖墙的十字交接处,应隔皮纵横墙砌通,交接处内角的竖缝应上下相互错开1/4砖长。

2.6.4 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应选用整砖砌筑,半砖和破损的砖应分散使用在受力较小的砖墙,小于1/4砖块体积的碎砖不能使用。

2.7 留槎:砖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不能同时砌筑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长度应不小于斜槎高度的2/3。

非抗震设防及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地区的临时间断处,当不能留斜搓时,除转角处外,可留直搓,但直搓必须做成凸搓。

留直搓处应加设拉结钢筋,拉结钢筋的数量为每120mm墙厚放置1φ6拉结钢筋(120mm厚墙放置2φ6拉结钢筋),间距沿墙高不应超过500mm;埋入长度从留搓处算起,非抗震设防区每边均不应小于500mm,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的地区,不应小于1000mm;末端应有90°弯钩。

第三章、工作指引
第四章施工样板要求
1、放线:线条直顺、清晰。

(附照片)
2、基础清理:基础表面平整,干净、整洁,湿润。

3、拉结筋:位置、数量、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4、滚砖:滚砖角度一致,控制在45°~60°之间。

5、构造柱:表面平整、密实,成型效果好。

6、成品:表面平整、无污染,砂浆饱满、密实,缝宽均匀一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