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历史复习重要考点汇总(精简背诵版)

高考历史复习重要考点汇总(精简背诵版)

高考历史复习重要考点汇总(精简背诵版)高中历史复习考点汇总(全三册)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商周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秦朝皇帝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汉朝汉初,郡县制、王国制并行,汉武帝推恩令解决王国威胁;隋唐为分割相权加强皇权,确立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户礼兵刑工北宋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三大措施: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地方威胁从此解除元朝中央只设中书省主管行政,地方设行省(即行中书省)明朝废丞相,设立内阁,宰相制度结束,专制主义加强。

清朝设立军机处(处理军政要务):专制主义达到顶峰。

两大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皇权权与相的矛盾和斗争。

但君主与中央占主导地位。

影响:有利于防止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稳定。

但容易产生暴政、腐败;实行思想文化专制,后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和社会发展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经济农业耕作方式:刀耕火种→春秋战国铁犁牛耕。

三国翻车,唐朝的曲辕犁、筒车土地制度: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均田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手工业格局: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官营为主。

冶炼业:商周青铜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春秋能炼钢炼铁,魏晋时期灌钢法丝织业:西汉丝绸之路制瓷业:中国最早,瓷都景德镇商业商周时期“工商食官”→春秋私商出现;北宋纸币“交子”;明清的徽商晋商萌芽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受到封建制度束缚重农抑商中国古代传统经济政策。

重视保护农业。

从身份上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限制商人经营范围,对商业征收重税都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海禁明清时期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的法令,第三单元: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儒家:孔子(仁、礼)孟子(仁政性善论)荀子(儒法并重、礼法并施)道家:老子(道是万物之源、辩证法、无为而治),庄子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各诸侯国、秦朝最重视法家:韩非子(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百家争鸣:中国封建文化的基础和源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汉代儒学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外儒内法影响:儒学开始成为正统思想;思想专制阻碍了科技文明的进步宋明理学程朱理学(程颢、程颐、朱熹):理存在于万事万物中;“格物致知”陆王心学(陆九渊、王守仁):“心即理也”明清儒学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民主思想:批判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宋明理学)第四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天文:《甘石星经》我国古代最早天文学著作数学:祖冲之与圆周率(第七位农学:《齐民要术》现存最早完整农书。

医学:《黄帝内经》;四大发明:造纸术(西汉发明东汉蔡伦改进)火药(唐朝末年),雕版印刷术(唐朝《金刚经》)活字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指南针(北宋)汉字汉字: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画书、草书绘画:北宋张择端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开封);明清文人画占主流文学成就《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屈原-楚辞-《离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散曲、明清小说(三国、水浒、西游、红楼)京剧等元代杂剧:中国戏剧真正成熟京剧: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道光年间,汉剧徽剧融合形成京剧。

第五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奴隶主民主轨道克里斯提尼改革:实行“陶片放逐法”,打击反民主势力。

最终确立雅典民主制伯里克利改革:公民大会保障民主,雅典民主制顶峰时期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少数人的民主(男性公民);直接民主机构: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罗马法《十二铜表法》: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和罗马的基本法《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罗马法是古代世界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古代法律第六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西方人文普罗塔哥、希腊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人的精神起源决定作用、“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第一次把人作为研究对象,反对民主政治,“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文艺复兴背景: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古罗马文明发源地倡导:人文主义,既注重人性,强调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代表:意大利:但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谈》,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米开朗基罗《大卫》、拉斐尔《西斯廷圣母》意义: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是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宗教改革背景:日益腐朽的天主教会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内容:德国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廉价教会”,瑞士加尔文教主张建立民主教会--新教中的激进派影响:打击天主教会势力启蒙运动背景:资本主义发展,起源于英国,高潮在法国倡导:理性主义(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等级制度,追求民主平等自由)代表:法国伏尔泰(君主立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卢梭(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德国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理性批判哲学体系形成。

意义: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是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条件第七单元: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新航路的开辟背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展;奥斯曼帝国切断旧商路;马可波罗游记过程:迪亚士--好望角;达伽马—印度;哥伦布—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后果:打破各大洲孤立状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殖民掠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殖民扩张荷兰:海上马车夫;新阿姆斯特丹(纽约)英国:打败荷兰、法国,占领印度、北美等地,成为最大殖民帝国(日不落帝国)结论:殖民扩张是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落后工业革命第一次:英国开始;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美国德国;电力的广泛应用;爱迪生的发明,电气时代;垄断资本主义后果:增强欧美国家的力量,列强瓜分世界,促进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第八单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英国是现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

代议制特点:议会、宪法、政党政治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国王权力,保障议会权力,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责任内阁制形成,国王逐渐“统而不治”,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完善(沃尔波尔)美国《1787宪法》:联邦制、总统制、共和制;三权分立;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法国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总统共和制;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专制主义、军国主义;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第九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共产党宣言1848年,第一次较为完整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1871年,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十月革命1917年,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十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内容影响经典力学牛顿力学体系:物体机械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近代物理学基础;近代自然科学形成的标志进化论达尔文《物种起源》:生物的进化主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冲击“神创说”相对论爱因斯坦:时空不是绝对不变,是随物质运动而变化,物质质量和运动速度成正比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原子弹理论基础量子论普朗克:组成能量的单元是量与相对论一起构子(量子假说)爱因斯坦:光量子论;玻尔:量子化原子结构模型 成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蒸汽机 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技术 第二次工业革命: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理论基础) 德意志科学家西门子制成发电机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信息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标志成果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中国近代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主革命时期(1840—1949) 1840—1842: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割香港岛;近代史、半殖半封开端 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北京等条约 新思想的萌发(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61—1895:洋务运动。

中体西用;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海军、教育 19世纪60-70年代: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 1894—1895: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割台湾 1898:戊戌变法运动(资产阶级维新运动);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1900: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1901):中国半殖半中国近代前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封社会完全形成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三民主义革命纲领 1911:广州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开始)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和清朝的覆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1919: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短、快、轻、弱) 1915:新文化运动开始。

陈独秀提倡民主科学;批判封建正统;思想解放潮流; 1919年: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1921.7: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中共成立 1922:中共二大。

分析社会性质、革命性质、革命动力,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1924: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新三民主义)、大革命开始; 1926:北伐战争:珠江流域→长江流域,迁都:广州→武汉(南京-重庆-南京) 1927:蒋介石四一二政变、汪精卫七一五政变、大革命失败 1927:南昌起义(第一枪;建军节)、秋收起义(井冈山;工农武装割据) 1931:沈阳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 1934.10—1936.10: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完成长征 1935.1:遵义会议。

毛泽东核心地位、独立成熟、转折 1936.12: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国共关系转折,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国民党积极抗战:淞沪、太原、徐州、武汉四大会战 平型关大捷(最早)、台儿庄大捷(最大)、南京大屠杀 1940:汪伪政权在南京建立 枣宜会战(张自忠)、豫湘桂战役(规模最大)资产阶级中国近代后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运动和中共的创建 国民大革命 1924—192 国共十年对峙 土地革命战争1927— 抗日 防御阶段37.7—38.相持阶段38.7百团大战(1940)、中共七大(1945延安、毛泽东思想确立) 中国抗战胜利意义(第一次、奠定基础、世界贡献、地位)(1945.8—1946.6)两次商谈:重庆谈判《双十协定》、政协会议 粉碎全面进攻、重点进攻(陕北、山东)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反攻序幕 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渡江战役(占领南京) 1949: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西柏坡)决定工作重心转移 1949.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