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单发放制度1.检验科所有的报告单均由检验科专人管理,定时送到临床医生及病人手中。
2.住院病人所有的常规检验报告单在检验当天的下午下班前送到临床各科室医生手中,同时与临床各科室接收报告单的人员交接签字。
3.所有的急诊检验结果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用电话汇报给临床医生,且指令专人负责。
上午的急诊报告单同当天下午4:30时的正常工作报告单一同送到临床各科室。
4.门诊常规检验,随时做随时由本岗位人员按规定时间发到病人手中(血、尿常规10分钟报告),对门诊病人的生化、免疫、细菌等项目,按规定时间由专人送到病人手中。
5.发送报告单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避免报告单的丢失、遗落。
报告单如有丢失,各专业负责查找记录补发报告,同时查找原因。
不合格标本的拒检制度病人标本的正确采集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前提,也是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检验质量,特制订不合格标本的拒检制度。
一、符合拒检的不合格病人标本的范围.1、未正确使用抗凝剂的标本.2、严重溶血及静脉营养时严重脂血并影响检测结果的血标本.3、血量不足于检验需要量的标本.4、需要空腹抽血而未空腹的标本.5、需要特殊处理而没有做到的血标本.6、需防腐处理而未加防腐剂的尿标本.7、24小时标本无注明尿量的标本.8、未做到无菌处理的各种培养标本.9、经查对标本的病人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床号等不相符者.10、采集的标本将严重影响检验结果者.二、柜检程序1、对拒检的不合格标本应登记在不合格标本处置记录本上。
2、填写不合格标本处置单,并随同申请单送达病房。
3、必要时电话告之,相关科室医生或护士差错事故登记制度1.建立检验工作查对制度,包括:采集,收集标本、化验单的科别、床号、姓名、检验目的、检验标本的质量和量;检验时的项目、所用的试剂、编号;检验结束时的检验结果、登记;发报告时的科别、病房。
2.严防检验标本丢失或损坏,尤其是脑脊液、心包液、骨髓、胸腹水液等重要标本,收到后应立即登记并检验,防止漏检、错检;生化、免疫检验标本验后应保留24小时,输血标本应保留三天以上;防止在工作中,特别是离心沉淀时损坏标本;防止仪器错用、试剂错配、错用及计算错误;防止定错或错报血型及交叉配合试验等等。
3.建立检验标本难收制度。
病区送检验的检验标本和化验单应经检验科有关人员验收、签名,发现有不合要求的标本或与化验单不符的标本应当即退回,并要求重送。
4.发现差错应及时向专业组长及科主任报告,力求妥善处理,并登记入册。
发现严重差错或医疗事故后,立即组织抢救,并报告医务科、院领导,对重大事故,应做好善后工作。
5.对已发生的差错事故,科主任应视不同情况对有关人员进行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严肃处理。
6.科主任及专业组长加强对差错事故的防范管理及对检验人员的安全医疗教育,经常检查、分析,发现隐患及时解决。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1.检验科应建立健全疫情报告系统,各专业实验室均设疫情报告员,如检测出以下可疑传染病疫情或传染病菌(毒)种时,由疫情报告员立即向预防保健科汇报。
2. 传染病分类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
丙类传染病是指:肺结核、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新生儿破伤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3. 传染病的菌(毒)种分为下列3类:一类:鼠疫耶尔森氏菌、霍乱弧菌;天花病毒、艾滋病病毒;二类:布氏菌、炭疽菌、麻风杆菌;肝炎病毒、狂犬病毒、出血热病毒、登革热病毒;斑疹伤寒立克次体;三类:脑膜炎双球菌、链球菌、淋病双球菌、结核杆菌、百日咳嗜血杆菌、白喉棒状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破伤风梭状杆菌;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乙型脑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流感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
5.严禁漏报、迟报、谎报疫情,若发现违纪现象,严肃处理与个人奖金挂钩。
急诊检验制度1.急诊检验的要求检验人员接到急诊检验单后,要迅速及时地采集标本,及时进行检验,准确地报告检验结果。
检验科可根据急诊工作的实际需要,配备专职急诊检验人员,从事急诊检验工作。
(1)急诊检验由各科临床医师根据急诊病情需要,填写急诊检验单,由护士急送化验室,也可用电话告知急诊检验值班人员。
(2)急诊检验人员接到急诊检验单后,必须在10分钟内将标本采集完毕。
血常规标本由检验人员采集,难以行动的病人,由检验人员到床边采集。
静脉血由护士采集,脑脊液及各种穿刺液、胃液由医师采集。
粪便、尿液等由护士连同检验单一起送至急诊检验室。
(3)急诊检验值班人员接到标本后,必须先检查检验标本是否符合要求,而后进行检验并及时报告检验结果。
(4)急诊结果报告时限:急诊临检≤30分钟,急诊生化≤60分钟(5)急诊检验值班人员将急诊检验结果报告单及时电话告知送检病区,由送检病区的护士或医师记录结果,其检验报告单应于当日或次日早上交给送检病区。
2.急诊检验的范围(1)急诊病人。
(2)门诊中的急、危、重病人。
(3)急诊室观察病人病情突然变化者。
(4)住院病人中病情突变者。
3.急诊检验项目(1)血液常规检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血色素测定,出、凝血时间测定,血型鉴定,血交叉配合试验,疟原虫等,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项目。
(2)尿液常规检验:尿蛋白定性试验、尿糖定性试验、酮体测定、尿沉渣镜检、尿胆红素定性试验、尿胆元试验等,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项目。
(3)大便常规检验:粪便理学检验、涂片镜检、潜血试验等,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项目。
(4)脑脊液及各种穿刺液检验:理学检验、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蛋白定性、糖定性或半定量,涂片法作细菌检查等,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项目。
(5)生化检验:钾、钠、氯、糖、肌酐、尿素氮测定,淀粉酶测定,胆碱脂酶测定,血氯分析,脑脊液蛋白、糖、氯化物定量测定,以及临床特需的检验项目。
(6)其他,根据临床需要,由临床科室与检验科商定。
检验标本管理制度1.全科人员要十分重视检验标本,正确采集、验收、保存、检测,避免错采、错收、污染、丢失,否则,应追究当事人责任。
2.检验标本的采集必须严格按照检验项目的要求,包括容器、采取时间、标本类型、抗凝剂选择、采集量、送检及保存方式等。
3.接收标本严格实行核对制度,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病床号、标本类型、检验目的等,所送标本必须与检验项目相符。
不合要求者退回重送。
在核对检验标本的同时,应查对临床医生填写的检验申请单是否正确,完整,规范,如有不符要求者,应予退回,要求在纠正以后,再予接收。
4.向外单位送检或接收外单位送检的标本应专人负责并有专门记录。
5.急诊检验标本要及时采集、核对、检验、报告。
6.检测后的各种标本,应保存一定时间。
尤其是脑脊液、心包积液、胸腹水液、胃液等标本,检验后应保存一周,以备查对。
检验工作制度1.全科人员应自觉遵守组织纪律,上班后充分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2.检验单由医师逐项填写,要求字迹清楚,目的明确。
急诊检验单上注明“急”字。
3.收到标本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标本不符合要求的应重新采集。
对不能立即检验的标本,要妥善保管。
普通检验,一般应于当天下班前发出报告。
急诊检验标本随时做完随时发出报告。
4.遵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规范化操作,认真做好每项检验工作。
5.要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单,作好登记,签名后发出报告。
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合或可疑时,主动与临床科联系,重新检查。
发现检验目的以外的阳性结果应主动报告。
院外检验报告,应由主任审签。
6.特殊检验标本发出报告后保留24小时,一般标本检测后和用具一样立即消毒。
7.为保证检测质量,应定期检查试剂和校对仪器的灵敏度。
定期抽查检验质量。
耐心听取医师和病人的意见,妥善处理。
8.建立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制度,开展室内质控,并积极参加室间的质量评价活动。
9.积极开展教学、科研和体检工作,配合临床,引进新技术,开展新的检验项目和技术更新。
10.做好菌种、毒种、剧毒试剂、易燃、安全保卫、清洁卫生、试剂管理、仪器管理、输血管理、信息反馈、经济核算等制度,保持检验工作的正常运转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检验科:公示服务指南为了“改进流程、方便就医”,检验科根据质量管理年的要求,扎实开展活动,规范工作流程,制订并公示服务指南,接受病人和社会监督,方便病人,减少无谓的跑路,缩短等候时间,为临床医疗工作和健康需求者提供满意的服务。
一、开检验申请单健康需求者挂号后到相关诊室医生处看病,医生将根据您的需要并结合您的病情给您开具检验申请单,如肝功、乙肝五项、血脂等。
二、交费将检查申请单拿到收费处交费即可。
输血及合血费要到检验科血库划价后再去交费。
三、做检查(一)血液检查:需做空腹静脉血检查的门诊病人,请您于上午8:00—10:30在检验科抽血处抽血,急诊项目检查和血常规随到随查(住院部病人血液标本全部由所在科室专业抽取)。
(二)细菌培养:病人或陪伴先到细菌室领取无菌试管或血培养瓶,由医生或病人自己按相关要求留取标本。
(三)大小便检查:请先到体液室拿取杯子,收集好大便或小便标本后及时送到体液室窗口处做检查(住院部病人请到所在科室领取杯子,收集好标本后及时检验科临检室)。
(四)其他检查:白带、分泌物、穿刺液等标本由医生取好后,及时送到检验科相关检查室检查。
四、取报告肝功、血脂、乙肝五项、生化Ⅰ、Ⅱ号、心肌酶谱等常规检查,上午10点半前抽血的病人于抽血当日下午4点在检验科取报告处取报告;上午10点半后抽血的病人于第二天下午4点取报告。
只做血糖或电解质、肾功、淀粉酶检查的病人在抽血后1小时在取报告处取报告。
特殊检查按《检验科病员须知》取报告。
血常规、大小便常规、白带等常规检查的病人在标本送到后约30分钟在所检查窗口处随时领取报告单(住院部病人的所有报告将由检验科送到病房)。
检验科查对制度1.建立健全查对制度,杜绝医疗事故,减少差错发生。
2.每天每组有一名检验师负责对其他人员的工作结果进行复核,并签上核对者姓名。
遇疑难问题,应大家共同分析处理。
3.采集标本时(1)门诊病人:认真查对科别、姓名、性别、年龄、检测项目、标本(质、量)。
(2)住院病人:认真查对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性别、检测项目、标本(质、量),同一病人,多张申请单时,认真查对各申请单的临床资料是否一致。
4.检验时,认真查对仪器性能、试剂质量、检验项目与标本是否相符。
5.检验后,认真查对检验目的、结果、是否缺项等。
6.发报告单时,认真查对科别、姓名及检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