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夏季养生湖洋中心卫生院黄金花医师(一)夏季的特点及对人体的影响夏天,指阴历4月至6月,即从立夏之日起,到立秋之日止,其间包括了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等六个节气。
在一年四季,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盛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
对于人来说,此时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并且活跃于机体表面。
为适应炎热的气候,皮肤毛孔开泄,而使汗液排出,通过出汗,以调节体温,适应暑热的气候。
(二)夏季的养生原则1、夏季的睡眠夏季作息,一般地说,宜晚些入睡,早点起床,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
在夏季人们每天要早点起床,以顺应阳气的充盈与盛实;要晚些入睡,以顺应阴气的不足。
夏季多阳光,不要厌恶日长天热,仍要适当活动,以适应夏季的养长之气。
夏季由于晚睡早起,相对睡眠不足,所以在经过一上午的学习和工作时,可能有疲劳之感,需要午休做适当的补偿。
尤其是老年人,有睡眠不实、易醒的特点,早晨起的又早,到了中午就想打瞌睡,因此,更需要中午休息一下。
此外,由于白天气温较高,汗出又多,体力消耗较大、再加上正午时分,烈日当空,此时人体血管扩张,使血液大量集中于体表,从而引起体内血液分配不太平衡,脑部供血量减少,因而时常感到精神不振,有昏昏欲睡之感,午睡之时,疲劳消除,精神焕发,可更好地适应午时的工作和劳动。
但午睡的时间不宜太长,最好在一小时以内。
这里要提醒一下,不能由于午睡时间短,就草率从事,亦要注意睡眠卫生。
首先是,饭时不要立即躺卧,应稍事活动一下,以利饮食消化。
午睡时不要在有穿堂风经过的地方睡,亦不要伏在桌子上睡,以免压迫胸部,影响呼吸。
午睡时最好脱掉外衣,并在腹部盖点毛巾被,以免胃腹部受寒。
夏天睡眠需要注意的是:睡眠时不可让电扇直吹,最好关掉电扇,若太热,可让电扇往天花板上吹;夜里睡觉不宜在外面睡,因为夏季暑热外蒸,汗液大泄,毛孔开放,机体最易受风寒湿邪侵袭,严重的能引起手足麻木不遂、面瘫等病。
睡觉前也不要乘凉大晚,更不宜长时间在水亭中、树荫下、过道中、凉台上乘凉。
2、夏季的着装。
人们着装首先要考虑的是服装的舒适性,然时才是款式、花色、美观。
夏季服装以轻、薄、柔软为好、衣料的透气性、吸热性愈好,愈能有效地帮助人体散热,使人穿着舒适而凉爽。
炎热时节,人体每小时可排汗液500毫升左右。
所以,夏季服装应有良好的吸湿性和散湿性能,才能及时吸收汗液,并把它蒸发掉。
吸湿性能差或里面过于光滑的衣料,汗液就不能及时排掉,人就会汗流浃背,感到闷热不适。
不同质地的衣料吸湿性能是不同的,所以夏季服装最好选用人造丝、真丝、亚麻和棉针织品。
最好不要穿着尼龙衣服,其原因就在于尼龙的吸湿性差,不能有效地将汗液吸收而蒸发掉。
夏季服装还要有良好的透气性以帮助散热,衣料的透气性取决于纺织品的厚度与密度,衣料愈薄散热性愈好。
夏季服装愈薄,密度愈低,散热性能愈好,穿着也愈凉爽。
夏装的大小、肥瘦、覆盖体表面积的大小,与散热也有一定关系。
“露、透”的夏装,有利于散热,但过瘦的夏装则会影响散热,一般情况是服装覆盖面积愈小,体温散失愈快。
夏装以短衫、短裙、短裤为好。
在裙子中,喇叭裙、连衣裙在走动时,能产生较好的鼓风作用,因此比瘦型裙显得凉快。
在夏装的开口部位(领、袖、裤腿、腰部)不宜过瘦,最好敞开些,这样有利于通风散热,牛仔裤、紧身衣不适于夏季穿着。
因为不利于湿热气体的蒸发,有利于细菌的繁殖,即容易感染炎症,又易患皮肤疡痒症,还可能染上泌尿系病症,所以女性应穿宽松式衣裤为好。
同样男性穿紧身裤也是害多利少,它容易造成烦人的股癣。
此外,服装的颜色亦很重要,因为衣料颜色不同,吸收和反射的强度也不同。
颜色越深,吸热越强,颜色越浅,反射性越强,吸热性越差,因此,夏天宜穿浅色服装,以反射辐射热。
3、夏季的饮食。
夏天应重视饮食调养,这是因为当人在炎热的环境中劳动时,体温调节、水盐代谢以及循环、消化、神经、内分泌和泌尿系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最终导致人体代谢增强,营养素消耗增加。
另一方面,天热大量出汗,又导致了了许多营养素从汗液流失。
而夏天人们的食欲降低和消化吸收不良又限制了营养素的正常摄取,所有这些均有可能导致机体营养素代谢紊乱,甚至引起相应的营养缺乏症或其他疾病。
夏天的饮食调养是十分必要的,具体方法是:1.注意补充一些营养素(1)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这是因为高温条件下,人体组织蛋白分解增加,尿中肌酐和汗氮平衡。
因此,蛋白质的摄取量应在平常的基础上增加10%-15%,每天的供给量须达到100克左右,并注意补充赖氨酸。
蛋白质以鱼、肉、蛋、奶和豆类中的蛋白为好。
(2)要补充维生素这是因为热环境下维生素代谢增加,此外,汗液排除水溶性维生素增多,因此,在夏天人体维生素需求量比普通标准要高一倍或一倍以上,大剂量维生素B1、B2、C乃至维生素A\E等,对提高耐热能力和体力有一定的作用。
新鲜蔬菜及夏熟水果如西红柿、西瓜、杨梅、甜瓜、桃、李等含维生素C尤为丰富。
维生素B族在粮谷类、豆类、动物肝脏、瘦肉、蛋类中含量较多。
夏季人们可以适当补充这些食物,亦可适当口服些酵母片。
(3)要补充水和无机盐当机体内大量出汗或体温过高时,不但体内水分不足,而且还会流失大量的钠、钾。
而缺钠可引起严重缺水,所以要补充水分和无机盐。
水分的补充最好是少量多次,这样可使机体排汗减慢,减少人体水分蒸发量。
可食用含钾高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类或豆类制品、海带、蛋类等。
汗液中除含有钠、钾外,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若不及时补充,同样能引起机体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的紊乱,影响耐热能力,极易诱发中暑。
所以,夏天一定不要忘了补充水和无机盐。
2.多吃些能清热利湿的食物夏季饮食调养,除了要补充一些营养外,还必须多吃一些能够清热、利湿的食物,其中清热的食物宜在盛夏时吃,而利湿的食物,应在长夏时吃,因为中医学认为“长夏多湿”。
那么,又有哪些食物具有上述作用呢,西瓜:炎夏盛暑,吃上几块西瓜,不但能清热解毒、除烦止渴,而且能利尿,帮助消化,近年来,医学研究发现,西瓜所含糖、盐类、蛋白酶,能降低血压,软化血管,抗怀血症,治肾炎水肿。
研究还表明,有烟酒嗜好和喜食咸的人易患食道癌,但常食西瓜可以减少患食道癌的危险。
苦瓜:在我国广东省流传着一首客家山歌:“人讲苦瓜苦,我话苦瓜甜;甘苦任君择,不苦哪有甜”,苦瓜因味苦而的名。
所含维生素C量很高(84毫克/100克),还含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B等。
江苏苦瓜每百克含铁6.6毫克,殊为惊人。
可以用苦瓜做成凉茶,夏季饮用,清火消暑;也可将苦瓜切成片,盐腌片刻,再加以肉糜,用蒜头、豆鼓同煎、色美危鲜;用鲜苦瓜一个,捣烂如泥,加糖适量,和匀,2小时后将水滤去,一次冷服,可治急性痢疾。
桃:鲜桃属营养保健型水果,我国古代称佛桃为“寿桃”,蟠桃为“仙桃”,常作贡果或赠品,认为“观之赏心悦目,食之益寿延年”。
乌梅:盛夏之际,为保全家身体健康,最好多喝些乌梅汁,酸梅汤。
乌梅性平、味酸,入肝、脾、肺及大肠。
具有解热、除烦、止泻、镇咳、驱虫等功效。
盛夏多食乌梅,首先可以增加抗菌力,因乌梅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结核、绿脓杆菌及各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草莓:原产欧洲,本世纪初传入中国,草莓果肉多汁,酸甜适口,香味浓郁,营养丰富,有“水果皇后”的美称。
草莓不但好吃,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它具有清暑、解热、润肺化痰、利尿止泻、助消化等功效。
近年有又现它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及脑溢血等具有一定的功效。
果实中的维生素及果胶,对治疗痔疮、高血压、高胆固醇等均有显著效果;由它提炼的“草莓胺”,对治疗白血病、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病也有功效。
草莓的吃法很多,除鲜食外,还可制成果酱、果汁、果酒、果脯等。
西红柿:尽管一年四季市场上都能看到,但还是以春季最多。
西红柿营养丰富,色、香、味俱佳的西红柿,不但可食用,亦可药用。
中医学认为它味酸甘、性平、有清热解毒、凉血平肝、解暑止渴的作用,适用于中暑、高血压、牙龈出血、胃热口苦、发热烦渴等症。
绿豆:李时珍曾高度评价绿豆为“济世之良谷也”。
热天,工作和劳动之余喝一碗绿豆汤,自有神清气爽、烦渴尽去、暑热全消、心旷神怡之感,这是由于绿豆具有清热解毒、止渴利尿的功效。
绿豆汤可冷饮,也可热食,可甜服,也可以淡喝,能适应不同人的口味,方便简洁,效果满意。
更可贵的是绿豆能解一切毒物中毒,如酒精毒、野菌毒、砒霜毒、丹石毒、药物毒、尤其是事物中毒。
此外,绿豆还能消肿止痒,收敛生肌。
而皮肤生疮,多在热天,诸如痱子、皮炎、湿疹、疖肿等及烫伤也是热天较多。
对于痱子,可将绿豆、荷叶、白糖同烧汤喝,可消炎止痒。
黄瓜:《本草求真》里说黄瓜“气味甘寒,服此能清热利水”,因此,炎热的夏天多吃些黄瓜是有好处的。
黄瓜的含水量为96,98,,为蔬菜中含水量最高的。
它含的纤维素、非常娇嫩,这在促进肠道中腐败食物的排泄和降低胆固醇方面均有一定作用。
多吃黄瓜可减肥,这对胖人大有好处。
3.宜省苦增辛夏季饮食调养,除了要着眼于清热消暑外,还要注意不要损伤了脾肺之气,夏天一定要少吃太热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等。
现代医学认为,夏季炎热的刺激,使神经中枢处于紧张状态,内分泌腺的活动水平也有改变,引起消化能力减低,胃口不开,不欲饮食。
因此,夏季最好吃些清淡少油、易消化的食物,如果吃含脂多的食物,易使胃液分泌减少,胃排空减慢。
4.饮食以温为宜夏季饮食一般以温为宜,夏季人体“心旺肾衰”,指的是阳气旺而阴气弱,食暖物,是为了助阳气,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
又如何食暖物呢,因此,在早、晚餐时喝点粥是大有好处的,这样做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
如赤豆粥有补肾消水肿、治脚气的功能,肾功能较差的人最好多食用;蚕豆粥能辅助治疗水肿和慢性肾炎,荷叶粥能解暑热,清胃润肠,止渴解毒,可治嗓子痛;莲子粥能健脾和胃,益气强志,对腹泻、失眠、遗精、白带多等均有一定的疗效;百合粥能润肺止咳、养心安神,最适合肺阴不足的老年人食用;冬瓜粥有利水消肿,止渴生津的功能,并有降低血压的作用;银耳粥有生津润肺,滋阴养肺的功能,可以治疗高血压和慢性支气管炎;黄芪粥则可治脾虚所致的水肿;豆浆粥和皮蛋淡菜粥则可治疗血管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
5.喝冷饮的学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健高,饮料走进了千家万户,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五颜六色的饮料,几乎成了人们爱不释手的东西。
一般地说,夏季气候炎热,常致腠理开泄,出汗很多,人们时时感到口渴,所以喝点冷饮,能帮助体内散发热量,补充体内水分、盐类、维生素,可起到生津止渴、清热解暑的作用。
但中医养生家们认为,夏季人体阳气在外,阴气内伏,胃液分泌相对减少,消化功能低下,故切忌因贪凉而暴吃冷饮。
如果过量,会引起疾病,使人胃胀难受,以致腹痛、腹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