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色央企华润集团

红色央企华润集团

华润集团是全球500强企业之一,在《财富》全球500强排名中位列2011年第346位。

2011年华润集团营业额3,365亿港元,利润总额358亿港元,总资产7,644亿港元。

有着“共和国长子”之称的华润集团,与党的渊源可以追述到抗日战争的“红色华润史”。

华润集团与党的渊源可以追述到1938年。

1938年初,抗日战争之际,为了妥善保管募集到的资金并顺利送达抗日前线,杨廉安(秦邦礼,博古的弟弟)依照周恩来、陈云的指示,在香港成立了一家办理仓储和运输业务的公司——联和行。

1948年,联和行更名为华润公司。

取自“中华”的“华”,毛润之的“润”,蕴含“中华大地,雨露滋润”之意。

身为共和国长子的华润,他的诞生与发展始终都与祖国命运紧密相依,在共和国多次重大事件背后,无不跃动着华润的身影。

新中国成立之初,华润以航运贸易为掩护,成功护送350多名在港爱国民主人士北上,确保了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的顺利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重大贡献;1956年,华润参与发起广交会;1962年,华润开始承担内地鲜活冷冻食品供港的“三趟快车”终端销售工作,“三趟快车”被称为港澳供应生命线,对保障香港的顺利回归和保证农副产品供应的优质稳定起到了巨大作用;1972年,华润将内地国产石油打入香港市场,使香港平稳渡过第三次石油危机。

1983年,华润大厦落成,华润公司改组为华润集团,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华润集团最早可以追溯到1938年“联和行”。

1983年,改组为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总部位于香港湾仔港湾道26号华润大厦。

华润植根香港超过半个世纪,一直秉承开放进取、携手共创美好生活的理念。

经过多年的努力,华润的基业不断壮大,商誉卓越,已发展成为中国内地和香港最具实力的多元化控股企业之一,总资产达1,400亿港元,营业额达800亿港元。

华润集团从事的行业都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主营业务包括日用消费品制造与分销、地产及相关行业、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三块领域。

目录华润公司简介1938年“联和行在香港成立。

1948年,“联和行”改名为“华润公司”,第一任董事长为钱之光先生。

从1952年起,华润一直是中国进出口贸易在港澳及东南亚的总代理。

1957年,华润参与发起了广交会。

从1962年开始,华润承担起内地鲜活冷冻商品供港“三趟快车”的运作,保证了香港的食品供应。

70年代初,华润将内地国产石油打入香港市场,缓解了香港的石油危机。

1983年,随着香港华润大厦的落成,“华润公司”改组为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

世界500强企业。

2001年,华润集团提出了“再造华润”的宏伟战略目标。

短短几年时间,华润集团总资产达2,400亿港元,营业额超过1,100亿港元,员工总数达30万人,成为中国内地和香港最具实力的多元化企业之一。

华润的业务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主营业务包括:零售、电力、啤酒、地产、食品、医药、纺织、化工、水泥、微电子、燃气、压缩机、金融等。

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下,各专业化的利润中心积极开拓,锐意进取,一批企业已经发展成为行业领先者。

华润在积极拓展业务的同时,倡导“培训”和“行动学习”,鼓励创新精神,提倡无边界沟通,追求卓越管理。

秉承“诚信”的经营理念,在“集团多元化,利润中心专业化”的战略定位下,华润的大部分资产都已纳入上市公司,借助资本市场发展壮大的同时,也接受市场和投资者的监督。

华润重视企业创造价值,努力践行企业公民责任,近年来每年纳税总额超过百亿元,累计对教育、赈灾、扶贫等慈善公益事业捐款捐物总值过亿元,通过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秉承庄严的使命,华润以人为本,开放进取,努力实践与大众携手共创美好生活的企业承诺。

现董事长为宋林业绩导向——华润追求业绩第一,要求业绩不仅包括经营指标,还包括团队建设成绩和培养人的能力,要能够创造新的生意模式或管理办法,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依靠卓越的财务成就、优秀的专业团队、领先的管理模式、敬业的员工队伍,推动业绩不断增长,确保正确的发展方向。

人文精神——华润的行业选择、产品和服务,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无不建立在“一切以人为本、人口驱动增长、尊重人文精神、改善人们生活”的理念之中。

华润努力打造和谐企业,对内营造良好的环境。

团队建设——包容不同理念、发挥团队精神、倡导行动学习,推动组织发展。

创新求变——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由此推动华润持续进步,基业常青。

诚信:坚守诚信原则重视个人操守加强互信关系巩固卓越商誉团队:尊重不同文化包容各种观念倡导平等沟通发挥团队精神务实:贯彻务实态度激励奋发精神壮大企业根基奠定领导地位积极:积极迎接挑战勇于面对改变主动学习新知实现自我价值专业:整合丰富资源荟萃各方精英积累中外经验提升专业水平创新:营造开放环境鼓励创新思想构思非凡意念推动企业发展华润标志的设计意念源自盛唐书法宗师颜真卿所写的“华”字。

颜体素以自然雄健、气势磅礴而著称,书法风格十分切合华润的企业形象。

颜真卿的“华”字中间是由四个“人”字组成,由此启发而创作的华润标志,表明华润与悠久灿烂的中国文化一脉相承。

华润标志中的琥珀黄色正方形象征大地;四个抽象化了的“人”字分别代表华润“一切以人为本、人口驱动增长、尊重人文精神、改善人们生活”的经营理念;四个“人”字又像一组向上的箭头,寓示着华润的事业蒸蒸日上;白色的“人”字从琥珀黄的底色中鲜亮地跳出来,代表华润人勇于面对挑战,积极创新思维。

华润集团下设7大战略业务单元、17家一级利润中心,有实体企业1,200多家,在职员工33.8万人。

华润在香港和内地各拥有6家上市公司。

其中,华润创业、华润电力、华润置地位列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成为华润旗下“蓝筹三杰”。

华润集团是全球500强企业之一,在《财富》全球500强排名中位列2010年第346位。

2010年华润集团营业额2,184亿港元,利润总额298亿港元,总资产5,859亿港元。

集团核心业务包括消费品(含零售、啤酒、食品、饮料)、电力、地产、医药、水泥、燃气、压缩机、金融等。

华润的多元化业务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市场竞争优势,其中零售、啤酒、电力、地产、燃气、医药已建立行业领先地位。

华润自2001年开始实施“再造华润”发展战略,通过两个战略期的发展,已建立起雄厚的产业基础,产业地位和发展能力大幅提升。

目前,华润集团正在实施“十二五”发展战略,将在充分发挥多元化企业优势的基础上,打造一批营业额过千亿、经营利润过百亿的战略业务单元,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集团整体销售额7000亿,经营利润1000亿,总资产1万亿的目标,打入世界500强的前250位,把华润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未来,华润集团将在新的起点上,以更优异的业绩,不断超越,回报股东,回馈大众。

下属企业上市公司华润创业有限公司华润零售(集团)有限公司华润雪花啤酒有限公司华润五丰有限公司华润饮料(控股)有限公司华润物流(控股)有限公司华润怡宝食品饮料(深圳)有限公司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华润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公司华润煤业有限公司华润万家有限公司华润电力(海丰)有限公司华润电力(常熟)有限公司湖南华润电力鲤鱼江有限公司华润电力湖北有限公司华润电力登封有限公司徐州华润电力有限公司华润置地有限公司北京华润大厦有限公司华润(深圳)有限公司华润(上海)有限公司华润置地(北京)有限公司华润置地(上海)有限公司华润置地(成都)有限公司泰国长春置地有限公司华润水泥控股有限公司华润燃气(集团)有限公司非上市公司华润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华润医药北京产业园华润医药创新孵化事业部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华润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珠海华润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华润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华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华润医疗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华润世纪家纺有限公司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华润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华润化工控股有限公司华润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沈阳华润三洋压缩机有限公司华润物业有限公司经营业绩截至2007年12月31日之财政年度,华润集团业绩再创新高,总资产达到2,444亿港元,营业额达1,150亿港元,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与华润集团近年来积极调整企业战略,不断推进专业化和加强竞争力的努力分不开的。

在2007年更坚实的基础上,华润集团在未来的发展将进入一个全新阶段,致力将企业做实、做强、做大和做持久,迈向理想,创新未来。

华润集团企业形象华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8年成立于香港的联合行。

历经近70年的风风雨雨,华润由一家贸易公司成长为中国内地和香港最具实力的多元化企业之一。

华润的成长历程中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不少失败的教训,但华润始终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致力于推动行业进步和与社会共同发展。

无论是昨天还是今日,始终秉承“诚信至上”和“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坚持用高道德标准要求旗下所有企业和全体员工,实践“开放进取、以人为本、携手共创美好生活”的企业承诺。

9月29日下午华润集团捐建玉树发电机组预期发电,华润践行她的承诺,履行着她的社会职责。

“中华大地、雨露滋润”,华润在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作为内地进出口贸易的总代理,还是积极利用资本市场,成功实现实业化转型,种种努力无不将做好中国企业的信念身体力行并广为传递。

华润坚持诚信至上,追求业绩第一,追求企业持续发展,追求以人为本。

在企业内部,企业重视创造和谐、融洽、平等的氛围和人际关系,重视员工职业生涯的发展及与人为善,尽力给予员工更好的对待。

在企业外部,企业热心公益、关爱社会,通过开发和提供更加优质、清洁、环保和人性化的产品与服务,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华润的企业公民目标——受投资者信任、受员工热爱、受社区欢迎、受大众称道。

发展历程1939年初,杨廉安按照周恩来的指示,到香港创办联和行(Liow&Co.)。

1948年12月18日,联和行改名华润公司,正式向港英当局注册成立。

据杨尚昆回忆录,“华”取自中华,“润”取自毛润之。

1949年3月,周恩来、任弼时指示在香港的刘晓、钱之光将广大华行与华润公司合并,这是华润在建国前后进行的第一次机构重组。

1950年,华润公司向怡和洋行出售大批量大豆,这是公司成立以来最大的一宗出口业务。

并从埃及、巴基斯坦进口棉花,从泰国进口大米,从新马等地进口橡胶。

这一年华润公司的进出口贸易额已达到5000万美元(按当时价格计算)。

1952年,华润公司划归中央贸易部管辖,正式成为中国各进出口公司在香港的总代理。

1957年4月25日,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举行。

华润公司是广交会创建成员之一。

1979年,华润公司在香港的制造业投资开始起步。

这一年投资了大同工业设备有限公司、精艺皮草厂、华科电子有限公司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