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肝功能检验掌握:黄疸的发生机理、类型及实验室鉴别诊断要点;肝功能实验生化检查指标的种类和重点项目的测定方法及评价。
(一)胆红素代谢障碍(黄疸)黄疸分类: 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二)胆汁酸代谢障碍1、胆汁酸合成障碍、2、胆汁酸向肠道排出障碍、3.胆汁酸肠肝循环紊乱、4.胆汁瘀积病变时胆汁酸代谢紊乱(三)血浆酶异常1.肝脏合成酶类:胆碱脂酶、凝血因子、铜蓝蛋白;2. 肝细胞内酶: ALT、AST3.肝脏阻塞性疾病酶活性改变:ALP、GGT;4.肝硬化疾病酶活性改变:单胺氧化酶(MAO)(四)血浆蛋白异常第二节肝功能试验⏹血清(浆)蛋白⏹血清酶测定⏹血清胆红素测定⏹血清胆汁酸测定⏹血氨测定一、血清(浆)蛋白测定(一)总蛋白、白蛋白、及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测定1.总蛋白测定:化学法(双缩脲法)、物理法、染料结合法、电泳法2.白蛋白测定:染料结合法(BCG、BCP)、沉淀法3.A/G比值【参考范围】总蛋白60~80g/L 白蛋白35~55g/L球蛋白:15~32g/L A/G比值:1.5~2.0/1临床意义:血中白蛋白(总蛋白浓度)减少: 见于严重肝病、肾病;A/G比值减少与A/G比值倒置:表示肝功能损害严重。
(二)纤维蛋白原测定(凝血因子Ⅰ)测定方法:分为三大类①根据纤维蛋白原的生物学特性测定方②根据纤维蛋白原理化性质而建立的测定方法。
③根据纤维蛋白原免疫学特点而建立的测定方法。
【临床意义】(1) 纤维蛋白原增加:①感染;②无菌炎症;③其它。
(2) 纤维蛋白原减少: ①严重的肝脏疾病;②其它疾病引起纤维蛋白原减少的疾病。
(三)甲胎蛋白(α1-fetoprotein,AFP)测定测定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放射免疫分析法、斑点免疫结合法、火箭电泳放射自显影法、酶联火箭电泳法等【参考范围】成人10~30g/L 、>400g/L作为肝癌诊断标准【临床意义】(1)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诊断标:400g/L(400ng/ml) ;(2)活动性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或其它肝病病人的诊断.(四)其它1.铜蓝蛋白测定【原理】铜蓝蛋白具有氧化酶活性【参考范围】52.9~167.7 IU/L【临床意义】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和遗传性色素沉积症.2.转铁蛋白【原理】双联吡啶法【参考范围】TIBC 男50~77μmol/L 女54~77μmol/L , 转铁蛋白饱和度为33.0%~35.0%【临床意义】遗传性血色素沉积症铁沉积二、血清酶测定▪(2)方法评价▪①赖氏法的实验结果需与卡门分光法的结果对比后求出;▪②NaOH的浓度对显色有影响;▪③该法的重复性差。
【参考范围】5~25卡门氏单位【临床意义】(1) 肝细胞损伤的灵敏指标;(2) 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脂肪肝:ALT轻度增高(100~200IU),或属正常范围.ALT测定连续监测法(速率法)(2)方法评价:①存在着两个副反应,会使测定结果偏高;A、血清中存在的α-酮酸(如丙酮酸)能消耗NADH。
B、血清中谷氨酸脱氢酶(GLDH)增高时,在有氨存在条件下,亦能消耗NADH。
②双试剂法,因温育期长,能有效地消除干扰反应,测定准确性高,是ALT测定的首选方法;③血清不宜反复冰冻保存,以免影响酶活性;避免使用溶血标本。
3.赖氏法测定AST(1)原理与方法评价(类似ALT测定)【参考范围】8~28卡门氏单位【临床意义】增高见于:心肌梗死、肌炎、胸膜炎、肾炎及肺炎和各种肝病病人4.连续监测法测定AST(2)方法评价误差来源内源性干扰:主要来自血清中高浓度丙酮酸和L-谷氨酸脱氢酶(GLDH)。
外源性:干扰来自试剂中污染的GLDH和AST。
【临床意义】见赖氏法ALP测定:化学法:金氏法、皮氏法、连续监测法:1、金氏法测定ALP(2) 方法评价:磷酸苯二钠比色法与更早的β-甘油磷酸钠法相比具有较大的优点,如水解速度快,保温时间较短、灵敏度较高、显色稳定、不需去蛋白、操作简单、快速。
但与磷酸对硝基酚连续监测法相比,准确度、精密度较低;操作比较繁琐,,灵敏度低。
【参考范围成人:3~13 单位,儿童:5~28单位【临床意义】:ALP主要用于诊断肝胆和骨骼疾病2.连续监测法测定ALP(1)方法评价:线性范围可达500U/L,批内CV为2.06%~2.36%,批间CV为2.74%。
【参考范围】男性:1~12岁<500U/L, 女性:1~12岁<500U/L12~15岁<750U/L,>15岁40 ~150U/L,>25岁40~150U/L。
【临床意义】见金氏法(三)GGT测定法化学法(重氮反应比色法)和连续监测法。
1. 重氮反应比色法测定GGT【参考范围】男性 3 ~17 U/L;女性 2 ~13 U/L▪连续监测法测定GGT【参考范围】男性:11~50 U/L;(以γ-谷氨酰-3-羧基-4-硝基苯胺为底物)女性:7~32 U/L男性:≤40U/L;女性:≤30U/L(以γ-谷氨酰-4-硝基苯胺为底物)(四)MAO测定(2) 方法评价【参考范围】12~40 U/ml【临床意义】:肝硬化时,肝纤维化现象十分活跃,MAO活性明显升高。
三、血清胆红素测定测定方法:重氮盐法、胆红素氧化酶(BOD)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导数分光光度法直接分光光度计法四、血清胆汁酸测定测定方法:比色分析测定法、酶免疫分析法、放射免疫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酶比色法(2) 酶比色测定法评价:优点: 快速、简便、准确、可靠和适用缺点:试剂价贵、不易保存。
对酶量的要求严格,易产生误差。
此外,标准品的制备非常重要。
常采用甘氨胆酸溶入小牛血清中制成冻干品。
【参考范围】 1 ~7 µmol/L(成人空腹)【临床意义】1、任何引起肝细胞损伤的病理过程都可能引起血中胆汁酸升高.2、各种类型的肝病、肝硬化、脂肪肝,及急慢性胆道阻塞。
3、空腹胆汁酸测定:敏感、特异性强; 最敏感的肝功能试验之一。
特别适用于可疑有肝病,但其它生化试验正常或轻度异常的病人的诊断。
生物化学检验质量控制复习题 A 型题B 1、由二级参考测量程序定值,用于校正校准试剂盒厂家选定测量程序的物质:A.一级标准品B.一级校准物C.二级标准品D.控制物E.优级标准品B 2、应用于评价鉴定常规方法,可作为评价商品试剂盒或为质控血清定值的实验方法是:A.决定性方法B.参考方法C.推荐方法D.己知偏差法E.未知偏差法D 3、由于分析人员的操作习惯而造成的误差属于以下哪种误差()A、系统误差B、粗大误差C、方法误差D、随机误差A 4、偏差和偏差系数一般用来表示()A、准确度B、特异度C、精密度D、灵敏度B 5、E A表示()的允许误差限度A、90%B、95%C、5%D、85%D 6、医学决定水平:为对临床病人的诊疗具有医学作用的临界分析物浓度。
A.分析B.观察C.比对D.判断E.研究A 7、建立一个实验方法时,常做回收率试验。
其主要目的是验证实验方法的()A、准确度B、灵敏度C、精密度D、特异性B 8、哪种评价试验可用来检测侯选方法的恒定系统误差()A、回收试验B、干扰试验C、对比试验D、重复性试验B 9、回收率好,说明该定量方法:A 精密度高B 准确度高C 灵敏度好D 实用E 属于参考方法D 10、Levy-Jennings质控图中用来控制界限的是()A、标准差B、误差C、变异系数D、平均值和标准差B 11、在室内1,3X质控规则中,若质控血清的检测结果超出X±3s,则判为()A、在控B、失控C、警告D、难以确定A 12、系统误差在平均值质控图中常表现为A.测定值在上下波动B。
测定值有两天连续在均值以上或以下C.测定值有一次越限,次日又回到限内D。
测定值有三天连续在均值以上或以下E.测定值有五天连续在均值以上或以下B 型题A.OCV B.RCVK C.RCVU D.CCV E.VID 1、选定变异系数 B 2、常规条件下已知值的变异E 3、变异指数X 型题:ABCD 1、下列哪些可能是室内质控图发生向上或向下倾向性变化的原因?A、试剂过期B、分光光度计光源衰老C、更换了校准品或操作者D、光电管老化ABCDE 2、常规方法的选择在可靠性方面应具有:A.较高的检测精密度B.较大的检测能力C.较低的检测费用D.较快的检测速度E.较好的检测准确度ABD 3、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为:A 测量的精密度并不能说明测量值与真值的关系B 精密的测量值不一定是准确的C 准确度高,一般说来精密度也较好D 系统误差会使准确度降低,但其对精密度的影响要根据它在一系列测定中是否保持不变BC 4、质控物的作用是:A 监测测定结果的准确度B 改进测定方法的准确度C 观察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E 提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