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与作业平台工程5.1 钢管双排脚手架5.1.1 钢管双排脚手架检查评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28、《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6和《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 231的规定。
5.1.2 钢管双排脚手架检查评定保证项目应包括:方案与交底、构配件材质、地基基础、架体搭设、架体稳定、脚手板、检查验收。
一般项目应包括:杆件连接、安全防护、使用与监测。
5.1.3 钢管双排脚手架保证项目的检查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方案与交底1)钢管双排脚手架搭设前应按规定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方案应有针对性,架体结构和连墙件、立杆地基承载力应进行设计计算;2)专项施工方案应按规定进行审核、审批;3)当架体搭设高度在50m 及以上时,应按规定组织专家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4)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前,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应有文字记录。
2 构配件材质1)进场的钢管及构配件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性能检验报告,其规格、型号、材质及产品质量应符合标准要求;2)钢管不应有严重的弯曲、变形、锈蚀,各部位焊缝应饱满;3)所采用的扣件应进行复试且技术性能应符合标准要求。
3 地基基础1)立杆基础应按专项施工方案要求进行整平、夯实,并应采取排水措施;2)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垫板,垫板的规格应符合标准的要求;3)立杆和基础应接触紧密;4)当脚手架搭设在既有结构上时,应对既有结构的承载力进行验算,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
4 架体搭设1)立杆纵向、横向间距和水平杆步距应符合标准及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2)立杆垂直度和纵向水平杆水平度、直线度应满足标准要求;3)纵向水平杆和扫地杆应连续设置,不得缺失;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不应漏设,非主节点处的水平杆设置方向应与脚手板的类型相匹配,并应按照专项施工方案规定的数量要求设置;4)门洞设置应符合标准的构造加强要求;5)起重设备、混凝土输送管、模板支撑架、物料周转平台等设施不得与脚手架相连接。
5 架体稳定1)脚手架扫地杆离地间距应符合标准要求;2)架体应按标准规定的位置、数量、间距设置竖向和水平剪刀撑或专用斜撑杆;3)架体应按标准和专项施工方案规定的竖向和水平间距设置连墙件;4)连墙件应采用能可靠传递拉力和压力的刚性杆件,拉结点应牢固可靠;5)连墙件或等效支撑件应从架体第一道水平杆处开始设置;6)竖向剪刀撑杆件与地面的夹角应在45° ~60 °之间。
6 脚手板1)脚手板材质、规格应符合标准要求;2)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铺实;3)采用工具式钢脚手板时,脚手板两端必须有挂钩,并带有自锁装置与作业层横向水平杆锁紧,严禁浮放;4)采用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竹笆脚手板时,脚手板两端应与水平杆绑牢,脚手板探头长度不应大于150mm。
7 检查验收1)在原材料进场、基础完工、分段搭设、分段使用时应进行分阶段验收,并形成记录;2)在脚手架搭设完毕、投入使用前,应办理完工验收手续;完工验收应形成记录,并经责任人签字确认;3)各阶段检查验收内容和指标应按标准要求进行量化;4)验收合格后应在明显位置悬挂验收合格牌。
5.1.4 钢管双排脚手架一般项目的检查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杆件连接1)节点组装时,扣件的扭紧力矩不应小于40N m,碗扣节点上碗扣应通过限位销锁紧水平杆,承插型盘扣节点的插销应楔紧;2)相邻立杆接头不应在同一步距内;3)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纵向水平杆采用搭接连接时,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且固定应符合标准要求;4)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立杆除顶层顶步外,不得采用搭接接长;5)钢管扣件剪刀撑杆件的接长应符合标准要求;6)专用斜撑杆的两端应固定在纵、横向水平杆与立杆交汇的节点处;7)钢管扣件剪刀撑杆件的连接点距离架体主节点不应大于150mm;8)架体与连墙件的连接点距离架体主节点不应大于300mm。
2 安全防护1 )架体作业层应按标准要求在外立杆侧设置上、中两道防护栏杆;2)作业层应在外立杆内侧设置高度不低于180mm的挡脚板;3)作业层脚手板下应采用安全平网兜底,以下每隔10m 应采用安全平网封闭;4)作业层外侧应采用阻燃密目安全网进行封闭,网间连接应严密;5)当内立杆与建筑物距离大于150mm时,应采用脚手板或安全平网封闭;6)架体应按标准要求设置供人员上下专用梯道或坡道。
3 使用与监测1 )作业层施工均布荷载、集中荷载应在设计允许范围内;2)使用过程中不应任意拆除架体构配件;3)使用过程中,应对地基排水性能、架体结构的完整性和连接牢固性、基础沉降、立杆垂直度和使用工况进行定期巡视检查与监测,并应形成记录。
5.2 钢管满堂脚手架5.2.1 钢管满堂脚手架检查评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28、《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6和《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 231的规定。
5.2.2 钢管满堂脚手架检查评定保证项目应包括:方案与交底、构配件材质、地基基础、架体稳定、杆件锁件、脚手板、检查验收。
一般项目应包括:架体防护、荷载、通道。
5.2.3 钢管满堂脚手架保证项目的检查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方案与交底1 )钢管满堂脚手架应按规定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方案应有针对性,架体结构和立杆地基承载力应进行设计计算;2)专项施工方案应按规定进行审核、审批;3)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前,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应有文字记录。
2 构配件材质1)进场的钢管及构配件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性能检验报告,其规格、型号、材质及产品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2)钢管不应有严重的弯曲、变形、锈蚀,各部位焊缝应饱满;3)所采用的扣件应进行复试且技术性能应符合标准要求。
3 地基基础1)立杆基础应按专项施工方案要求进行整平、夯实,并应采取排水措施;2)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垫板,垫板的规格应符合标准的要求;3)立杆和基础应接触紧密;4)当脚手架搭设在既有结构上时,应对既有结构的承载力进行验算,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
4 架体稳定1)脚手架扫地杆离地间距应符合标准要求;2)架体四周与中部应按标准要求设置竖向剪刀撑或专用斜撑杆;3)架体应按标准要求设置水平剪刀撑或水平斜撑杆;4)当架体高宽比大于标准规定时,应按标准要求与既有结构拉结或采取增加架体宽度、设置钢丝绳张拉固定等稳定措施。
5 杆件锁件1)架体立杆件间距、水平杆步距应符合标准及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2)水平杆和扫地杆应纵横向连续设置,不得缺失;3)杆件的接长应符合标准要求;4)架体搭设应牢固,杆件节点应按标准要求进行紧固。
6 脚手板1)脚手板材质、规格应符合标准要求;2)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铺实;3)采用工具式钢脚手板时,脚手板两端必须有挂钩,并带有自锁装置与作业层横向水平杆锁紧,严禁浮放;4)采用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竹笆脚手板时,脚手板两端应与水平杆绑牢,脚手板探头长度不应大于150mm。
7 检查验收1)在原材料进场、基础完工、分段搭设、分段使用时应进行分阶段验收,并形成记录;2)在脚手架搭设完毕、投入使用前,应办理完工验收手续;完工验收应形成记录,并经责任人签字确认;3)各阶段检查验收内容和指标应按标准要求进行量化;4)验收合格后应在明显位置悬挂验收合格牌。
5.2.4 钢管满堂脚手架一般项目的检查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架体防护1)架体作业层应按标准要求在外立杆侧设置上、中两道防护栏杆;2)作业层应在外立杆内侧设置高度不低于180mm的挡脚板;3)作业层脚手板下应采用安全平网兜底,以下每隔10m应采用安全平网封闭;4)作业层外侧应采用阻燃密目安全网进行封闭,网间连接应严密。
2 荷载1 )作业层施工荷载应在设计允许范围内;2)作业层荷载应堆放均匀。
3 通道1)架体应设置供人员上下的专用通道;2)专用通道的设置应符合标准要求。
5.3 高处作业吊篮5.3.1 高处作业吊篮检查评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202的规定。
5.3.2 高处作业吊篮检查评定保证项目应包括:方案与交底、安全装置、悬挂机构、钢丝绳、悬吊平台、安装、拆卸作业、升降作业。
一般项目应包括:检查验收、安全防护、使用荷载。
5.3.3 高处作业吊篮保证项目的检查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方案与交底1)吊篮安装、拆卸作业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吊篮支架支撑处结构的承载力应经过验算;2)专项施工方案应按规定进行审核、审批;3)对于特殊结构施工的非标准吊篮,应进行设计计算;4)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前,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应有文字记录。
2 安全装置1)吊篮应安装防坠安全锁,并应灵敏可靠;2)防坠安全锁不应超过标定期限;3)吊篮应设置为作业人员挂设安全带专用的安全绳和安全锁扣,安全绳应固定在结构物可靠位置上,不得与吊篮上的任何部位连接;4)吊篮应安装上限位装置,并应灵敏可靠。
3 悬挂机构1)悬挂机构前支架不得支撑在非承重结构上,当悬挂机构的荷载由预埋件承受时,预埋件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3;2)悬挂机构前梁外伸长度和中梁长度配比、使用高度应符合产品说明书或吊篮设计要求;3)前支架应与支撑面垂直,且脚轮不应受力;4)上支架应固定在前支架调节杆与悬挑梁连接的节点处;5)吊篮严禁使用破损的配重块或其他替代物;6)配重块应固定可靠,重量应符合使用说明书或吊篮设计要求。
4 钢丝绳1)钢丝绳磨损、断丝、变形、锈蚀应在相关标准允许范围内;2)安全钢丝绳应单独设置,其规格、型号应与工作钢丝绳一致;3)钢丝绳端部绳夹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4)吊篮运行时安全钢丝绳应张紧悬垂;5)电焊作业应对钢丝绳采取保护措施。
5 悬吊平台1)悬吊平台应有足够的承载力,不得出现焊缝开裂、螺栓铆钉松动、变形过大等现象;2)悬吊平台的组装长度应符合产品说明书或吊篮设计要求;3)悬吊平台应设有导向装置或缓冲装置。
6 安装、拆卸作业1)吊篮的安装、拆卸人员应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2)吊篮组装采用的构配件应是同一生产厂家的产品;3)吊篮拆卸分解后的构配件不得放置在结构物边缘,并应采取防止坠落的措施,不得将吊篮任何部件从高处抛下;4)吊篮维修、拆卸作业时,应设置警戒区及警示牌,禁止无关人员进入7 升降作业1)吊篮升降操作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2)吊篮内的作业人员数量不应超过产品说明书或吊篮设计要求;3)吊篮内作业人员应将安全带用安全锁扣正确挂置在独立设置的专用安全绳上;4)作业人员应从地面进出吊篮;5)吊篮作业时,吊篮下方严禁站人。
5.3.4 高处作业吊篮一般项目的检查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检查验收1)吊篮安装完毕,应按规定履行验收程序,填写安装验收表,并经责任人签字;2)班前、班后应按规定对吊篮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