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件-房屋建筑学题库

课件-房屋建筑学题库

房屋建筑学复习指导(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版)一、选择填空题(30分)1.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

2.居住建筑按层数分类:1~3层为低层住宅、4~6层为多层住宅、7~9层为中高层住宅、10层及以上为高层住宅。

3.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把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划分成四级,其中一级耐火性能最好,四级最差。

4.建筑基本模数的数值规定为100mm,符号M,即1M=100mm。

5.分模数的基数为M/10,M/5,M/2共3个,其相应的尺寸为10、20、50mm。

6.教室第一排座位距黑板的距离必须不小于2.00m,以保证垂直视角大于45度。

7.教室后排距黑板的距离不宜大于8.50m。

8.教室水平视角(即前排边座与黑板远端的视线夹角)应不小于30度。

9.一般单股人流通行最小宽度取550mm,一个人侧身通行需要300mm。

10.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要求,在公共建筑和通廊式居住建筑中,当房间使用人数超过50人,面积超过60m2时,至少需要设两个门。

11.楼梯的形式主要有直行单跑楼梯、平行双跑楼梯、折行三跑楼梯等形式。

12.民用建筑楼梯的位置按其使用性质可分为主要楼梯、次要楼梯、消防楼梯等。

13.一般供单人通行的楼梯宽度应不小于850mm,双人通行为1100~1200mm。

一般民用建筑楼梯的最小净宽应满足两股人流疏散要求,但住宅内部楼梯可减小到850~900mm。

14.日照间距的计算公式为:L=H/tanh。

15.教学楼为了保证教室的采光和防止声音、视线的干扰,间距要求应大于或等于2.5H,而最小间距不小于12m。

16.医院建筑,考虑卫生要求,间距应大于 2.0H,对于1~2层病房,间距不小于25m,3~4层病房,间距不小于30m;对于传染病房与非传染病房的间距,应不小于40m。

17.当房间采用单侧采光时,通常窗户上沿离地的高度应大于房间进深长度的一半,当房间允许两侧开窗时,房间的净高不小于总深度的1/4。

18.大多数民用建筑窗台高度一般取900~1000mm。

某些公共建筑窗台高度小于800mm时,必须有安全防护措施,如护窗栏杆等。

19.建筑物室外踏步的级数常以不超过四级,即室内外地面高差不大于600mm为好。

20.为了防止室外雨水流入室内,并防止墙身受潮,底层室内地面应高于室外地面,一般为300mm或300mm以上。

21.在建筑设计中,一般以底层室内地面标高为±0.000,高于它的为正值,低于它的为负值。

22.基础按所用材料及受力特点可分为刚性基础和非刚性基础。

23.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

24.按阳台与外墙的位置和结构处理的不同,阳台可分为挑阳台、凹阳台和半挑半凹阳台。

根据最新《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要求,无论何种阳台,面积均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25.楼梯一般由楼梯梯段,楼梯平台,栏杆扶手三部分组成。

26.楼梯的净高在平台部位应大于2.0m;在梯段部位应大于2.2m。

27.圈梁的作用是增加房屋的整体性。

28.现浇式钢筋砼楼梯可分为现浇梁式和现浇板式两种结构形式。

29.楼梯段的踏步数一般不应超过18级,且不应少于3级。

30.屋顶的排水方式分为有组织排水和无组织排水。

31.木门窗的安装方法有立口和塞口两种。

32.建筑工程设计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等三方面。

33.设计程序中的两阶段设计是指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34.无障碍设计主要针对残疾人和老年人。

35.房间的净高是指地面完成面到吊顶底或梁板底之间的垂直距离。

36.标准砖的尺寸为240×115×53mm,砌筑时的标准灰缝宽度为8~12 mm。

37.从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基础埋深。

38.窗地面积比是指房间窗洞口面积与该房间地面面积之比。

39.风玫瑰图上的风向是指由外吹向地区中心。

40.建筑的平面、剖面和立面设计中,建筑平面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关键内容。

41.建筑平面设计包括单个房间平面设计和平面组合设计。

42.建筑的房间面积人多可以使用面积定额和容纳人数来确定,当房间面积指标没有规定,使用人数也不固定时,房间面积确定的依据是建筑设计任务书、同类型相近规模建筑的调查研究和建筑经济条件。

43.建筑物中,确定楼梯的数量应根据使用人数和防火规范。

4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房间门到外部出入口或封闭楼梯间的最大距离不超过20米。

45.建筑物平面组合设计的优劣主要体现在功能分区和流线组织。

46.我国地处北半球,建筑物的良好朝向应该为南向。

47.在房间的剖面设计中,有视线要求的房间地面应有一定的坡度,地面升起坡度与设计视点的位置有直接关系。

48.建筑物中承重构件设计的要求为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49.俗称的山墙是指外横墙。

50.建筑立面中,上下窗洞口之间的墙体可以称为窗下墙。

51.一般需要较大房间如办公楼、教学楼等公共建筑多采用的墙体承重结构布置形式是纵墙承重。

52.抗震设防地区,砖混结构房屋中要设置圈梁和构造柱,其作用是增加建筑物的刚度和稳定性。

53.当采用空气间层作为外墙保温构造措施时,同时也起到了外墙的隔声作用。

54.一般民用建筑的墙体水平防潮层的标高为-0.060。

55.墙体水平防潮层构造通常有三种做法,油毡防潮层不应在刚度要求高或地震区采用。

56.当采用混凝土材料作散水时,散水与外墙交接处应设置分隔缝,主要是为了防止外墙下沉时将散水拉裂。

57.门窗过梁根据材料和构造方式不同,有钢筋砼过梁、钢筋砖过梁和砖砌平拱。

58.钢筋砼过梁由于其导热系数大于砖,寒冷地区过梁内表面产生凝结水,这种现象叫做热桥或冷桥。

59.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尺寸和配筋为240x180mm,4∮12@250。

60.隔墙按其构造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块材隔墙、轻骨架隔墙和板材隔墙。

61.深基础是指埋置深度大于5m的基础。

62.楼梯的常用坡度范围是20°~45°。

63.楼梯尺寸设计中,中间平台的宽度尺寸应不小于梯段宽度。

64.噪声的传播途径有空气传声和固体传声两种,隔绝空气传声的构造措施为楼板密实无裂缝。

65.现浇肋梁楼板也叫主次梁楼板,作用在楼板上的荷载传递的路径是板——次梁——主梁——柱或墙。

66.楼地面装修构造中,一般包括基层、垫层和面层三个层次,楼板中的基层指的是楼板结构层,地面中的基层指素土夯实层。

67.木地面因其具有弹性、不返潮、导热系数小等特点而被普遍用于楼地面装修,木地面按其构造方式有空铺、实铺和粘贴三种。

68.凸阳台在结构布置上可以采用挑梁搭板和悬挑阳台板。

69.坡屋顶的坡度一般大于10%。

70.平屋顶排水坡度除了和屋面防水材料有关外,主要还和当地降水量的多少有关。

71.平屋顶坡度的形成有材料找坡和结构找坡两种形式,比较而言,材料找坡形成的坡度小于结构找坡形成的坡度。

72.屋面坡度小于3%时,油毡应平行于屋脊铺贴。

73.在刚性防水层屋面中,为减少结构变形对防水层的不利影响,在结构层和防水层之间设置一道隔离层。

74.坡屋面防水构造中的压毡条又叫顺水条,按垂直于屋脊方向排列。

75.吊顶棚中荷载的传递过程顺序为面层——次龙骨——主龙骨——吊筋——楼板。

76.柔性防水平屋顶设计中,一般散粒保温层应放在隔汽层上,防水层下。

77.遮阳板是建筑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有效防止西晒的构造措施,南向的窗口设置遮阳构造时采用水平遮阳板。

78.工业建筑设计中,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是第一位的。

79.排架结构的单层厂房结构的纵向刚度是由联系梁、吊车梁、屋架支撑、圈梁提供的。

80.垂直布置的生产工艺流程,厂房的形式一般是纵横跨。

81.在热加工车间,有效提高热压通风效果的措施是增大进排气口的高度差。

82.平行等高多跨厂房天窗设计中,天窗高度为h,相邻两天窗之间的距离为L,在采光和通风设计中有3h<L≤5h。

83.单层厂房的端部横向定位轴线与柱的中心线距离为600mm。

84.单层厂房定位轴线划分的基础是柱网布置。

85.单层厂房自然通风是利用空气的热压作用和风压作用进行的。

86.一般住宅建筑室内踏步高度为150~175mm,宽度为260~300mm。

室外踏步高度为100~150mm,宽度为300~400mm。

梯井宽度应以60~200mm为宜,若大于则应考虑安全措施。

87.坡道倾斜角度范围是1/10~1/8,无障碍坡道倾斜角度一般不应大于1/12。

88.自动扶梯的常用速度是0.5m/s,常用坡度为30°。

89.室内栏杆高度应不小于900mm,室外应不小于1100mm。

90.为满足防火要求,相邻两个楼梯间间距一般不超过40m。

91.深基础埋深≥4m,浅基础埋深<4m,最小埋深为0.5m。

92.伸缩缝设置间距与屋顶和楼板类型有关,最大间距一般为50~75m,宽度一般为20~30m。

93.根据防火规范要求,袋形走道长度一般不超过20m。

94.列举平面组合一般形式:走道式、串联式、大厅式、单元式、放射式等。

95.屋顶按等级顺序排列: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卷棚顶。

96.屋面防水等级按《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规定分为Ⅰ、Ⅱ、Ⅲ、Ⅳ级。

97.顶棚根据构造不同,分为抹灰顶棚、粘贴类顶棚和吊顶棚三种。

98.屋顶排水方式分为有组织排水和无组织排水两大类。

99.楼梯踏步防滑条应凸出踏步面2~3mm。

100.常用的人工加固地基的方法有压实法、换土法和桩基。

二、名词解释(10分)1、建筑模数:2、风玫瑰:3、人流宽度:4、日照间距:5、地基:6、基础:7、层高:8、净高:9、休息平台:10、楼层平台/中间平台:11、散水:12、明沟:13、圈梁:14、构造柱:15、女儿墙:16、泛水:17、比例:18、温度缝:19、沉降缝:20、防震缝:21、勒脚:22、龙骨:23、门垛:24、建筑面积:25、使用面积:26、冷桥:27、尺度:28、建筑:29、一毡二油:30、冷底子油:三、简答题(20分)1、起居室与餐厅合并设计的住宅空间,如何划分二者关系?2、剖面空间组合形式有哪些?3、充分利用空间的处理方式有哪些?4、建筑构图的基本法则有哪些?5、建筑设计时如何突出虚实对比关系?6、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7、砌块墙的排列要求?8、防水砂浆防潮层的做法?9、砖混结构中构造柱的设置部位?10、沉降缝设置部位有哪些?11、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有哪些?12、室内隔绝固体传声的措施有哪些?13、采用现浇肋梁楼板的框架建筑的传力过程如何?14、现浇肋梁楼板布置原则?15、屋顶排水坡度的三种表示方法?16、排水方式选择的原则是什么?17、什么情况下适宜选择内排水方案,为什么?18、工业建筑设计应满足哪些要求?19、单层厂房热压通风原理?20、门窗节能设计指标有哪些?四、绘图题(20分)1、一般房间门窗平面位置对气流组织的影响分析图2、单外廊、双外廊、单内廊、双内廊平面布置形式3、墙身防潮层构造(a地面垫层为密实不透水材料b地面垫层为透水材料c室内地面有高差)4、散水构造5、明沟构造6、外墙变形缝(缝窄、缝宽)7、楼板层构造(预制、现浇)8、地坪层构造9、三种阳台平面示意图10、板式雨篷构造11、屋顶形式12、五种有组织排水方案13、刚性防水屋面女儿墙泛水构造14、卷材防水平屋顶保温构造做法15、风绕建筑物流动平面示意图五、设计题(20分)依下列条件和要求,设计某住宅的钢筋混凝土平行双跑楼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