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寺庙佛教建筑ppt课件
东大寺——奈良时期最重要,规模最宏大的佛教建筑。建于圣武天皇743年。 该寺的主殿大佛殿多次被焚毁,现在的主殿是1706年建的,规模比原先缩小 了三分之一,仍气象不凡,尤其是室内保持了中世纪奈良的宏大风格。
--
--
唐招提寺 为中国鉴真大 师于759年主 持建造,它是 一座优秀的唐 风建筑,其金 堂据说是8世 纪的原物,它 正面七开间, 进深四间,比 较严谨,造型 饱满,大气恢 宏。
--
出 云 大 社
正殿采用的是神社建筑中最古 老的大社建筑样式,屋内中央 有一根称为心御柱的大柱,其 余由总计 9 根柱子构成的田字 形平面和正面开口的人字形屋 顶构成。
--
飞鸟、奈良时代:佛教建筑的兴起
• 飞鸟、奈良时期(6世纪中叶—10世纪)
• 本时期是日本建筑受中国影响的发展时期, 一方面,由于佛教的传入,日本传统的宗 教建筑发生了很大改变,另一方面,在城 市与建筑上也吸收了很多中国传统内容。 这时期的主要代表建筑为佛教寺庙,如法 隆寺,唐招提寺等。
神社——神道教的礼拜场所,崇奉与祭祀 神道教中各神灵的社屋,是日本宗教建筑中 最古老的类型。
鸟居——设于通向神社的大道上或神社 周围的木栅栏处。主要用以区分神域与人 类所居住的世俗界,算是一种结界,代表 神域的入口,可以将它视为一种“门”。
--
从7世纪开始,神社建筑在平面和建筑形式上—住吉大社(住吉造)、伊势神宫(神明造)、 出云大社(大社造)
• 书院造样式建筑群:京都二条城中的二之丸御 殿
--
--
桂离宫
--
--
日本建筑小结
• 日本的拿来主义似乎更为有效,但这并不意味着 民族传统的丧失。日本早期宗教建筑主要有两类, 一是本地的传统神社建筑形式,一是假道朝鲜引 入的中国佛教建筑式样。神社建筑最具日本本土 特色,它成熟于公元5世纪大和国统一日本的年代, 与日本传统民居密切相关,其简朴的造型,精良 的做工和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念,成为日本建筑 的本质特征。 中国传统建筑堂皇气派,斗栱技 术典雅而精致,适应了日本佛教建筑以及大型纪 念性建筑的需要。以中国建筑为基础的“和样” 风格开始形成。
平等院凤凰堂的 平面为矩形,中央 为主殿,两侧为厢 房,以廊道相连, 左右两边向前伸出, 布局完全对称。
寝殿造——主殿 与厢房不做固定分 隔,而是用可移动 的屏风、垫子、草 席与搁架来区分功 能区域。室外柱间 悬以移动式的木格 屏,开启自如,允 许室内外空间自由 贯通。
--
神社建筑的新风格
• 早期神社三种形制,即住吉造、神明造和大社 造。到了平安时代,神社的形制趋于成熟,其中 最为常见的是“春日造”和“流造”。 到了后期,由于受到佛教建筑的影响,在神庙 建筑中出现了一些变体形式,如“八幡造”、 “榷现造”和“日吉造”。 春日造:每个殿都很小,约1.83米×2.64米,四个 角落的圆柱被固定于一个框架上,最有特色的是 设于山墙一端得楼梯,上又深远的出檐。代表作 品有春日神社。
住吉大社位于
大阪,坐落于海边,是献 给海神与天皇的,它有四 座造型一致的神殿,三座 成一字纵向排列,面向大 海,一座偏离主轴线。
住吉造——建筑平面均为 长方形,正面四开间,侧 面两开间。外墙板壁刷成 白色,而立柱等构件则为 朱红色。
--
住吉大社
伊势神宫
伊势神宫由内宫和外宫两大部分组成。平面矩形,长边入口,挖土立 柱,山墙上有山花中柱,悬山式曹屋顶,屋面呈直线形。从外宫至内宫有 数道栅栏和围墙围绕,形成层层空间。
日本寺庙佛教建筑
--
目录
• 一·早期神社建筑 • 二·飞鸟、奈良时代:佛教建筑的兴起 • 三·平安时代:建筑风格的融合与本土化 • 四·幕府时代:宗教建筑与世俗建筑的新发
展 • 五·日本建筑小结
--
早期神社建筑
神道教——日本名族固有的宗教,起源 于氏族社会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巫术。 基于一种万物有灵的观念,是一种泛自然 崇拜。
• “和样”特征: (1)材料方面,树皮、革、木材、砖瓦一起被用于建造屋
顶,模板壁取代了原先的砖石墙壁 (2)在建筑文法上,珠子和斗栱仍是主要支撑构建,建筑
比例的基本单位以两柱之间的距离为模数 (3)墙壁仍无承重功能,而只起围隔空间的作用(防震) (4)地板架空离开地面(用于防潮)
--
平等院凤凰堂
--
法隆寺由圣德太 子建于607年,但在 670年毁于火灾,693 年重建。法隆寺分为 东西两院,西院保存 了金堂、五重塔;东 院建有梦殿等,西院 是世界上最古的木构 建筑群。寺内建筑均 采用立柱斗栱形式, 从布局、材料及建筑 形制来看,颇似朝鲜 寺庙,但最终源于中 国隋代的寺庙建筑传 统。
--
东大寺
--
榷现造——北野神社
一条石造 的有顶通道连 接着本殿和拜 殿,两殿屋顶 分别建造,并 采用了佛教建 筑歇山顶的形 式,形成了复 杂的屋顶天际 线。
木结构的 平台和外墙板 壁体现了日本 传统的建筑特 色。
--
严岛神社
--
--
幕府时代:宗教建筑与世俗建筑的新发展
在平安时代后期,豪族混战,武士阶级兴起。1192年,天皇沦 为傀儡,日本进入幕府时代,先后经历了“镰仓时期”、室町时 期、桃山时期和江户时期。
--
春日造——春日神社
--
流造——上贺茂神社
每座神社 中有两座朝南 的神殿,尺寸 大致相等。正 面三间,侧面 两间,山墙位 于两侧,所以 南面的屋顶向 外延伸,覆盖 了入口楼梯及 门廊,创造了 一种流畅的屋 顶线条效果。
--
——
宫八 幡 造
宇 佐 神
该神社三殿并列,每殿又由前后两座分别冠以三角形屋顶的建筑组 成,屋顶联接的凹处设有大排水槽。
唐 样
圆 觉 寺
--
——
住宅建筑:从“武家造”到“数寄屋造”
• 武家造:采用集中式布局,四周环绕着壕沟或 围栏,院内设岗哨屋。主体建筑为四间屋子, 平面为“田”字形状。
• 书院造:基本布局为一间主屋,周围有数间厢 房环绕,室内空间用纸糊贴的移门隔扇来分隔; 天花架设不高,在檐部以木梁环绕整个建筑; 木窗做成可移动的隔扇,光线可通过半透明的 窗纸照射进来;木板上满铺草席。(实例:京 都的慈照寺)
唐招提寺的南边,是著名的药师寺,始建于698年,718年重建。这 是一种独特的三重塔形式,大屋檐下有小屋檐,给人以六层的错觉。
--
--
平安时代:建筑风格的融合与本土化
• 794年日本天皇迁都平安京,开始了“平安时代”。
• 本时期日本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在继续汲取中国 建筑的成就的同时,更加注意与日本民族文化的结合,在 材料、结构和构建方式等方面都具有了鲜明的民族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