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测题(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 C )A.社会主义社会B.封建社会C.新民主主义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2.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C )A.资本主义体系B.封建主义体系C.社会主义体系D.前资本主义体系3.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然走向(A )A.社会主义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封建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4.1952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提出了加快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 B )A.土地革命的总路线B.过渡时期的总路线C.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5.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其中”一化”是指社会主义( D )A.农业化B.商品化C.现代化D.工业化6.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是把农民的个体所有制和手工业者的所有制,改变成为( C )P62-63A社会主义个体所有制B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C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D国有经济7.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特点是( C )A.加工订货B.统购统销C.和平赎买D.公私合营8.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结果,是使之成为了社会主义的(D )P66A个体企业B私营企业C集体企业D国营企业9.标志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是实现了( C )65A.手工业合作社的建立B.农业合作化C.全行业公私合营D.生产责任制10.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属于( C )性质P67A无产阶级革命B新民主主义革命C社会主义革命D社会主义建设11.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初步确立是在(C )A.1949年B.1952年C.1956年D.1958年1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D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国民经济的恢复与调整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1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及颁布施行,表明我国(D )P70A由旧中国转变为新中国 B 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C 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 D 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1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 B )基础71A理论B制度C法律D道德15.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的时间是(B )P67A.1955年B.1956年C.1957年D.1958年16.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加强了我国的( C )A.资本主义经济基础B.新民主主义经济基础C.社会主义经济基础D.共产主义经济基础二、多项选择题1.土地改革完成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前,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B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E.中国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2.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作用有(ABC )A.奠定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经济基础B.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准备了物质力量C.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物质基础D.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E.有利于解放农村生产力3.构成建国初期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有(ABC )A.没收的官僚资本企业B.接收的帝国主义在华企业C.解放区的公营企业D.被改造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E.被改造的手工业工场4.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其中”三改”是指(ABC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对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改造5.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ABCD )A.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B.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E.实现对资本家和地主的改造6.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有(ABC )A.自愿互利B.典型示范C.国家帮助D.公私兼顾E.重点突破7.我国农业合作化的三个步骤是(ABC )A.建立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农业生产互助组B.建立初级农业合作社C.组织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合作社D.建立人民公社E.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8.1954年12月,中共中央提出的农业合作化时期的阶级政策是(ABC )A.依靠贫农B.团结中农C.限制并改造富农D.消灭地主阶级E.消灭富农9.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了(ABC )几个阶段P62A互助组B初级社C高级社D供销合作社10.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经济所采取的政策是(ABE )A.利用B.限制C.团结D.教育E.改造1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国家采取了“和平赎买”的方法。
所谓“赎买”是指(BD )P64A国家无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B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C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私有制D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三.判断题(只判断正误)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我国经历的一个独立社会形态P562.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P573.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经济已经居于主体地位4.国家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同时,也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了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P665.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从此,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6.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立即建立起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P70四、辨析题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3.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帝国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P57五、简答题1、什么是新民主主义社会?2.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有哪五种经济成分?其中主要经济成分的是哪三种?P57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完整表述内容是什么?P564.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是什么?P71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C 3.A 4.B 5.D 6.C 7.C 8.D 9.C 10.C11.C 12.D 13.D 14.B 15B. 16.C二、多项选择题1.AB 2.ABC 3.ABC 4.ABC 5.ABCD 6.ABC 7.ABC 8.ABC 9.ABC 10.ABE 11.BD三.判断题(只判断正误)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我国经历的一个独立社会形态P56(×)2.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P57(×)3.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经济已经居于主体地位。
(×)4.国家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同时,也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了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P66(√)5.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从此,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6.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立即建立起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P70(×)四、辨析题1.错。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只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才正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2.错。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反动派残余之间的矛盾。
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地主阶级已被消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重要矛盾。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3.答:错。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是帝国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
五、简答题1.什么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答: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下,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一种社会形态,其本质属于社会主义体系,是逐步向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经济上,实行在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文化上,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有哪五种经济成分?其中主要经济成分的是哪三种?P57答:要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其中主要的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完整表述内容是什么?答:1953年,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的建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简称"一化三改"、"一体两翼"。
一化是主体,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是两翼,即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者相互促进,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迅速地向社会主义过渡,符合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客观规律。
4、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是什么?P71答: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使占世界人品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它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动和创造性发展的,它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