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当好一名合格的村干部讲课稿

如何当好一名合格的村干部讲课稿

如何当好一名合格的村干部如何当好一名合格的村干部我们伟大主席毛泽东同志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村干部长期工作在农村第一线,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目前新形势新任务下,如何做好一名村干部,如何搞好农村基层工作,如何更好地履行村干部的职责,如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如何做合格村干部,为家乡添光彩,是我们共同研究的课题。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一点个人的想法。

供大家探讨。

第一方面:要清楚“我是谁”,增强信心和决心什么是村干部?我认为具备三个条件:首先,村干部本身就是一个农民,这就决定了村干部在工作的同时,不能专职工作,还要从事农业生产。

其次,村干部是由全村党员、群众选出来的,这就决定了村干部必须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要为全村的党员、群众负责,成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领导者和带头人。

第三,村干部是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者和实施者,担负着组织和领导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这就决定了村干部必须服从上级党委政府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村干部具有上述的特点,由此在工作中呈现“四性”:一、重要性村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担负着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重任,是党在农村实施核心领导的关键群体,这种特殊的重要作用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

实践证明,一个村工作搞得好不好,各项事业发展得快不快,与我们村干部的素质高低有直接关系。

首先,村干部是村级组织的“核心”。

村干部要想带领群众致富,需要努力研究和探索如何处理和解决党内外的各类矛盾,最主要的是要把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的要求传达、贯彻到群众中去,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合力,责任大,担子重。

其次,村干部是各项工作的实施者。

在村里,村干部既领导经济工作,又领导思想政治工作;既要抓党的建设,还要抓其他村级组织配套建设。

大到党的方针政策,小到夫妻吵架,每一项工作都与村干部有关,每一项任务都要靠村干部消化解决。

再次,村干部是党员群众的“主心骨”。

一个村就是一个小社会,领导这个小社会的核心是村干部。

由于村干部在村级组织中的主导地位,群众对村干部的信任程度,主要取决于干部,因而广大农民群众形象地称干部为“主心骨”。

有了坚强的“主心骨”,村干部才会有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群众才能齐心协力跟着村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艰巨性村干部的工作是很重要的,同时,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农村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加之农村村干部、村委会所处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村干部的工作又是很艰巨的。

从党员自身看,思想观念发生改变。

以前党员是“越穷越光荣”,现在是“越富越先进”。

在新形势下,党员富不了,甚至比群众都穷,就没有群众威信,党员先进性更无从谈起。

从干部自身看,工作作风亟需转变。

以前是计划经济,现在是市场经济。

行政命令不通了,干部说话不灵了,群众也听烦了、不愿意听了,干部干好工作必须转变和改进旧的工作方式、工作方法,由“管理型”转向“服务型”。

从发展方面看,资金成为难题。

“费”改“税”,农民负担减轻,集体收入也随之降低,村级很难正常运转,如日常开支、干部工资及其它各项服务资金等都很难保障,发展更是难上加难。

我接触的一些支部书记、主任,为了解决村民问题,有的为了搞好项目建设甚至自己垫支资金,这一方面是有强烈责任心的体现,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村集体经济的窘境。

从换届方面看,干部更难当了。

支部换届“两推一选”,村委换届“村民直选”,当干部由“少数人”说了算变成由“多数人”说了算,村干部只有公开公正、民主公道、廉洁从政,只有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群众才会相信你、支持你,才会跟着你走。

从工作方面看,基层更难干了。

农村党员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的最基层,“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穿”,又直接面向群众,工作压力很大,也很难开展,一些人“有田有地不找你,有吃有穿不靠你,不批不斗不怕你,不理不睬气死你,有了问题老缠你,解决不了就骂你”,给村干部开展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同时也助长了农村无政府主义思想。

这5个方面,是当前农村工作面临的形势,也是农村党员干部面临的形势。

三、局限性由于村干部主观方面的因素,造成本身工作存在局限性。

一是政治理论素养普遍较差。

普遍对政治理论学习不感兴趣,不读书,不看报。

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导致政策水平低,领导能力差,对我国在农村的现行政策产生怀疑或动摇。

二是宗旨观念淡化。

揣着私心当“干部”,不是为了党的事业当干部,由于有些政策不顺,群众出现逆反心理,造成干群关系比较紧张。

三是精神状态不佳。

认为村干部和国家干部不一样,往上没啥奔头,对上别挨批评,对下过得去就行了;有的工作不敢碰硬,遇到难题就回头,见硬就弯,孩哭抱给娘,上下推卸责任;有的工作敷衍塞责,缺少主见,因循守旧,工作停滞不前。

四是组织纪律观念淡薄。

对党的方针政策不积极认真贯彻,只顾本位,不顾大局,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组织纪律性不强,甚至个人凌驾组织之上,搞家长作风,对组织决议不执行,我行我素。

这些问题,尽管它存在于少数村干部身上,但它严重地腐蚀了村级干部的思想。

四、有利性在分析和认识村干部工作重要性、艰巨性、局限性的同时,还应看到当前农村工作的一些有利方面。

从大的方面讲,各级政府对农村工作逐步加强,政治形势稳定;农村税费改革深层推进,从取消农业税到“以工哺农”的“两补一贴”的政策落实,极大地缓解了我们村干部的工作压力。

同时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大,干群矛盾有了进一步缓和,群众对干部的敌对恐惧情绪,逐步转化;农村工作环境得到改善,村干部的待遇有了明显改善。

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的村干部待遇还会更好的。

分析矛盾和问题,有利于我们面对困难,增加压力;认识有利的方面,可以使我们树立信心,开拓进取。

各位身负重大的责任,身肩重要的使命,都应该更进一步坚定干好工作的信心,下定干好工作的决心,面对困难,自加压力,无私奉献,造福乡里。

第二方面:要明白“我该如何做人”,找准位置和目标当村官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现在,大家成了今后一段时期内带领本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排头兵和领头雁,一定要找准位置和目标,要做有理论、有肚量、有魄力、有远见的人。

一、有理论的人在基层讲理论,不求有什么大的、高深的理论,但是至少就是在做群众工作时能够说出个一二三来。

如何成为一个有理论的人?一是要吃透政策。

从中央到地方的政策都要通过村一级来宣传、贯彻执行。

基层干部作为各级政策的宣传者、执行者,要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党情和我们的镇情、村情。

什么样的政策、理论、精神都要知道些,比如说,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一些基本的东西都要清楚。

要准确理解,严格把握政策的意图、政策的精神、政策的目标和政策的原则,避免对政策的一知半解、对政策的理解偏差、对政策的随意修改,同时要学会研究和分析政策,做到胸中有数,为用活、用好政策提供基础。

特别是在涉及土地问题、农民负担、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经济合同等群众关注的问题上,一定要严格遵章守法,按规矩办事,决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贪小失大。

二要坐下来写。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拿笔杆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

”拿得起“笔杆”,就是会写。

新形势下,我们不但要会写计划、策划,还要会写总结、合同,不但要会写心得、随笔,还要会写博客、网评。

当然,这些对你们的要求是有点高了,但是,大家的脑子可能还没有好能记得见过的事、听过的话,至少每个人要有一支笔、一本笔记本,平时会议的时候,入户的时候,群众反映的事,上级布置的一些任务,分管的工作、计生拖欠的对象等大家记一记。

只有平时多读、多写、多练,工作时才能及时应对,不会一问三不知。

三是要能说会道。

一个人肚里有货,却不会说话,就好比茶壶里的饺子,有嘴倒不出来。

基层干部肩负着组织、引导、激励群众的重任,时时刻刻都需要语言的沟通,更要做到能说会道,说做俱佳,说得让群众入耳、入脑、入心。

一要言之有物,让群众听得进。

要摸实情,讲实话,做到有的放矢,掷地有声。

二要“土洋”结合,让群众听得懂。

多用贴近群众、朴实生动的语言去“翻译”上级政策,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三要观点新颖,让群众听得深。

要多些思考,多些分析,帮助群众理解工作的思路和举措,让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总之,有理没理也都要能说出些什么来。

有时候,不讲理也是一种理论。

那就看你怎么去说了。

二、有肚量的人“宰相肚里能撑船”。

村干部整天面对群众,什么样的人都有,会惹事的人要容,不懂事的人也要容;离我们近的人要容,离我们远的人也要容。

有的人没有度量,对提意见的人没有虚心接受,反而伺机报复,这是小人。

这一点我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都能做到。

三、有魄力的人“魄力”就是一个人处理和对待问题时,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忽略不重要细节对整体的影响而做出正确的决定或选择,关键是他能够显示自我才干,自我思维,自我特点。

一要有选准发展思路之“识”。

魄力就是敢于想,敢于做,勇于负责。

大家要静下心来,谋划好今后的工作目标,要立足我们村优势,找准起飞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做好规划再建设。

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有条件、有优势,关键还有我们这些要做事的人。

所谓“爱拼才会赢,敢唱就会红”。

你不去想、不敢想,怎么规划?你不规划,怎么做,怎么改变面貌?要切实克服好事不敢要,坏事不敢接,小事不想做,大事做不了的不良思想。

整天混日子,做老好人的村干部是做不成什么事的,也是立不住脚的。

二要有开拓创新之“胆”。

在一定条件下、一定环境下要有勇于创新的精神,甚至必须要冒一定的风险。

必须敢于走新路、出新招、办新事,不能在别人后面死跟,不敢“超车”。

大家都知道,华西村被誉为“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现有固定资产近百亿,村民人均年收入一万美元。

华西村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发展,关键是有一个好的领头人,老村党支部书记吴仁宝。

他是一个非常有魄力、有胆识的人,敢于解放思想,敢于率先尝试,从而带领华西村老百姓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发展之路。

三要有驾驭工作之“能”。

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领导干部要学会弹钢琴。

一个称职的“村官”,不仅能够做到独挡一面,而且还应该有过硬的协调配合能力,能够充分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使之分工合作,各负其责,有效地调动两委班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整体合力,这也是“打铁先得自身硬”的一个重要环节。

四、有远见的人就是有远大的眼光,高明的见识。

一要跳出圈子看大局。

体现在我们村干部身上就是跳出自身、和自己村子这个小圈子来看待问题。

少看自己的利益,多想村民的利益。

少看自家村子的局部利益,多看整体的大局利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