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腹泻疾病》PPT课件
便灰黄色或灰色,脱水,经4~7天恢复正常。病猪共 济失调、中枢神经症状。2周龄以上感染猪很少死亡 [剖检]:与传染性胃肠炎相似 [鉴别诊断]:临床很难与传染性胃肠炎区别 [防制]:同传染性胃肠炎
[病因]:母猪瞎乳头、产后患泌乳障碍综合征;仔猪腹泻综合征, 仔猪弱小、畸形无法采食母乳
[主要阶段]:1~7日龄仔猪 [症状]:停止吃奶,肌肉震颤、四肢无力、运动失调,皮肤粘膜苍
白,体温低,水样下痢;后期神经症状、角弓反张、游泳状运动, 瞳孔散大、昏迷、死亡 [剖检]:胃空虚、乳糜管内无脂肪,脱水;肝脏橘黄色,质地松软, 胆囊肿大;肾土黄色、有出血点,肾盂及输尿管有白色沉淀物 [治疗]:1 腹腔注射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20~40毫升,4次/日
料 [治疗] ① 止泻助消化:口服乳酶生(益生素类),3粒/次、2次/日 ② 抗菌消炎:口服氟派酸、链霉素、庆大霉素、痢特灵等 ③ 收敛止泻:口服活性炭、白陶土、夕碳银、次硝酸铋等 ④ 防治脱水:口服补液盐溶液(体重的十分之一)
腹腔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20毫升/日,4次/日
黄痢
黄痢
黄痢
黄痢
仔猪畏寒怕冷、脱水 [剖检]:胃肠卡他,胃内有多量凝乳块 [防制]:同仔猪黄痢防制(见照片3)
白痢
白痢
白痢
断奶仔猪腹泻
[病因]:1 环境温度过低(25℃以下仔猪肠蠕动降低) 2 饲料品质不良 3 没有早期补饲 4 断奶后突然过食 5 消化不良导致大肠杆菌繁殖
[发病阶段]:断奶后3天左右 [症状]:仔猪腹泻、脱水 [防制]:1 环境控制、断奶前加强补料关。
传染性胃肠炎
传染性胃肠炎
传染性胃肠炎
传染性胃肠炎
传染性胃肠炎
传染性胃肠炎
传染性胃肠炎
传染性胃肠炎
传染性胃肠炎
传染性胃肠炎
传染性胃肠炎
鉴别诊断
项目
流行季节
呕吐程度
猪群类别
空肠、回 肠绒毛
便血、大 肠纤维素
性肠炎
传染性胃 肠炎
冬春季
呕吐剧烈
各种年龄 均可发生
萎缩
无
大肠杆菌 全年
少见
2 口服葡萄糖补液盐溶液 3 饲喂人工乳 4 无乳母猪催乳或其它母猪代养 [预防]:预防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
红痢[CE]
[病因]: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哺乳仔猪肠毒血症,也称坏死性肠炎 [发病阶段]:1~3日龄新生仔猪多发,其它阶段仔猪也可发生 [流行特点]:窝内仔猪发病死亡率可达70%,临床以血色粪便、肠粘
2 饲料中添加抗生素 3 料中添加酸制剂、益生素,改善饲料消化率。
类圆线虫
[病原]:寄生于猪小肠和大肠的兰氏类圆线虫和 粪类圆线虫
[发病阶段]:4~10日龄仔猪 [症状]:拉稀,呼吸困难,有神经症状 [剖检]:肠粘膜有点状出血 [诊断]:粪检虫卵 [治疗]:伊维菌素
传染性胃肠炎[TGE]
[病因]: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消化道传 染病
并流出白色脓样分泌物。 ② 亚临床型:母猪食欲不良、体温正常,阴道偶见分泌物,母猪乳
房苍白、扁平
[仔猪症状]:焦躁不安,腹部很窄,下痢,围绕母猪活动。母猪放 乳停止后仔猪不愿离去,攻击乳头。后期仔猪消瘦、脱水、昏迷、 最终因低血糖死亡
[防制]: 1 分娩前管理 ① 临产母猪膘情:4分膘情 ② 产房温度:18~22℃,保持产房干燥、洁净、无贼风 ③ 母猪入产房前用温水、洗涤灵刷洗、消毒 ④ 预防母猪便秘、胃溃疡(饲喂麸子、青饲料等、保证饮水) ⑤ 临产前7天、产后7天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如“呼立消”系列 2 分娩管理 ① 母猪产出第一头仔猪后,呼吸高于45次/分钟,注意退烧、消炎 ② 保持产房绝对安静,避免异常刺激造成母猪应激 ③ 分娩间隔超过20分钟,注射催产素,缩短产程 ④ 产前减饲,产后3天逐步增加饲喂 ⑤ 禁忌反复掏猪助产、助产后及时消炎、退烧
症状随猪日龄增大,逐渐减轻 [治疗]:1 口服三字球虫粉24毫克/千克体重,2次/天,连用3~4天
2 口服呋喃唑酮、球痢灵、莫能菌素、百球清 [预防]:1 猪场坚持灭鼠,防止机械性传播
2 仔猪断奶后,产房设备、用具等用热水高压冲洗机冲洗, 再用50%的漂白粉或氨水复合物密闭熏蒸24小时
仔猪低血糖
HYPOGLYCAEMIA OF PIGLETS
黄痢
母猪泌乳障碍引起仔猪拉稀
[病因]:⑴ 管理:饮水不足、限制运动、营养不良、应激等 ⑵ 疾病:乳房炎、阴道炎、子宫炎;口蹄疫、猪瘟;玉米
霉变等 ⑶ 助产:反复助产引起软产道损伤、水肿、感染
[仔猪发病阶段]:3~7日龄的仔猪腹泻 [流行特点]:闷热、潮湿的多雨季节(7~9月)及环境肮脏时多发 [母猪症状]: ① 急性型:体温升高、呼吸喘促、母猪不食、乳房红肿、阴门红肿
[预防] ① 母猪免疫:母猪产前4、2周免疫,保证新生仔猪出生24小时内采
食50ML初乳 ② 疫苗:自家灭活苗、大肠杆菌多价苗、凉干的黄痢仔猪粪便
③ 初生仔猪口服抗生素:氟派酸、链霉素、庆大霉素、痢特灵 ④ 产房全进全出制:进猪前彻底冲洗、消毒、风干;母猪上床前刷
洗、消毒,产前乳区、后躯消毒;母猪分娩间隔小于7天 ⑤ 产房环境:温暖、干燥、洁净、无贼风 ⑥ 母猪产前7天、产后7天饲喂抗生素,如大北农“呼立消”系列饲
球虫病
[病因]:等孢球虫、艾美耳球虫引起,每年8、9月份多发 [感染阶段]:常见6~9日龄仔猪发病,5日龄以前仔猪不发病 [症状]:粪便开始粘、油状,1天后淡黄色糊状或水样稀便、恶臭,
有时粪便呈羊粪粒状。仔猪被毛粗乱、脱水 [病变]:空肠和回肠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大肠无病变,粪便呈
碱性 [诊断]:7~14日龄仔猪腹泻,抗菌素治疗无效;不用抗生素情况下,
[治疗]:1 静注5%葡萄糖生理盐水+5%碳酸氢钠溶液 2 饮水添加口服补液盐+抗菌素 3 收敛、止泻
[预防]:母猪、仔猪免疫
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
流行性腹泻[PED]
[病因]: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发病阶段]:各阶段猪均可发生,大猪症状相对严重 [流行特点]:冬春季多发 [症状]:流涎、呕吐、呼吸困难,通常采食后腹泻、粪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出栏
仔猪腹泻原因
1 饲养管理不当;突然换料;消化不良性腹泻 2 环境应激、猪舍寒冷 3 滥用抗生素,造成体内菌群失调 4 抗生素配伍禁忌 5 断奶后过食、消化不良 6 病毒性腹泻 7 细菌性腹泻 8 寄生虫性腹泻 9 霉菌性腹泻
仔猪腹泻的鉴别
细菌性与病毒性腹泻区别:
1 细菌性腹泻发病、传播速度相对较慢 2 细菌性腹泻受环境、温度影响大 3 细菌性腹泻流行连绵不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4 细菌性腹泻,粪便呈碱性、很少呕吐 5 病毒性腹泻多在每年11月~次年2月发生 6 病毒性腹泻,粪便酸性、呕吐严重
⑧ 孕期饲料添加维生素E,20克/吨 ⑨ 产后注射维生素E,2×50毫克/毫升﹡次,2次/天 5 仔猪治疗
① 止泻、消炎、防脱水(同黄痢治疗)
② 饲喂人工乳
Ⅰ 纯牛奶+施尔康(1粒/3头)+乳酶生(3粒/头)+葡萄糖补液盐(5 克/头) Ⅱ 250克脱脂奶粉+1升开水+250毫升鸡蛋+乳酶生(3粒/头)+葡萄 糖补液盐(5克/头) Ⅲ 250克婴儿配方奶粉+1升开水+乳酶生(3粒/头)+葡萄糖补液盐 (5克/头)
3 分娩后的母猪管理 ① 分娩3天后,自由采食,防止母猪产后便秘和母猪热应激 ② 保证母猪充足的饮水,乳头饮水器水流不低于1升/分,每日饮水量
不低于18KG 4 母猪治疗 ① 产后注射长效土霉素或长效青霉素 ② 产后注射青霉素+链霉素320×100万,2次/日,连续3天 ③ 子宫炎
ⅰ 子宫内注入露它净或阿莫西林溶液 ⅱ 阴道放置土霉素栓剂 ④ 乳房炎 ⅰ 乳房基底封闭:0.1%普鲁卡因100毫升+青霉素4000万 ⅱ 乳房局部涂鱼石脂或1%碘甘油 ⑤ 母猪产后注射前列腺素,溶解黄体,抑制孕酮浓度升高 ⑥ 母猪注射催产素20IU/次,间隔1小时可再次注射(或按摩乳头) ⑦ 母猪喂羊骨头汤、催乳散等
膜坏死为特征 [症状]:最急性型:仔猪出生不久,突然发生出血性下痢
急性型:仔猪排红色或红褐色稀粪,粪便混有坏死组织碎片和 气泡,部分猪粪便初为黄色,后期清亮的“米粥”样
慢性型:仔猪消瘦、呈间歇性或持续性下痢,黄色糊状粪便 [剖检]:1 急性型:胸腔、心包、腹腔积液,呈樱桃红色;空肠、回
肠粘膜红肿、深红色,出血性炎症;肠内容物呈红褐色、并混有 小气泡;肠道浆膜潮红、粘膜及粘膜下层出血;肠系膜淋巴结肿 大出血
[剖检]:病变主要在胃、小肠。仔猪胃内充满凝乳块、胃底粘膜轻 度充血,有出血点;小肠壁变薄、缺乏弹性,肠内充满绿色或灰 色液体、内含气泡或凝乳块;肠系膜充血、乳糜管内没有脂肪; 小肠粘膜绒毛变短、萎缩;肾浑浊肿胀、脂肪变性、含白色尿酸 盐;淋巴结肿胀
[防制]: ⒈ 母猪免疫:每年10月份母猪免疫或母猪产前6周、2周免疫 ⒉ 仔猪免疫:仔猪超免、或20日龄首免 ⒊ 疫苗:1 传染性胃肠炎及冠状病毒二联苗
[发病阶段]:断奶前后仔猪严重,2周龄内仔猪死亡率高 [流行特点]:每年冬、春季节为本病多发期。病毒对热敏感,37℃
4天失去毒力,临床以剧烈呕吐、腹泻、脱水为特征 [症状]: ⑴ 哺乳仔猪:突然呕吐,然后频繁水样、黄绿色或淡绿色腹泻,
胃常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吃奶减少、战栗、口渴、脱水、体重下 降,10日龄内仔猪2~7天死亡 ⑵ 生长育肥猪:呕吐,水样腹泻、灰色或褐色稀便 ⑶ 母猪:呕吐、腹泻、体温升高、泌乳减少或停止
2 母猪饲喂传肠病死仔猪胃肠道 3 新城疫Ⅰ系苗(100倍稀释) ⒋ 治疗原则:收敛止泻、抗菌消炎、补液防脱水 ⑴ 口服乳酶生、活性炭、白陶土等 ⑵ 口服庆大霉素、痢特灵、氟派酸 ⑶ 口服补液盐溶液 ⑷ 静注5%葡萄糖生理盐水+5%碳酸氢钠溶液 ⑸ 猪舍加热升温+消毒(见照片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