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学概论

旅游学概论

第三章旅游者第三节决定个人旅游需求的主观因素1.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要点。

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内容要点包括:第一,人有着多种不同的需要,即人的需要多样性。

第二,这些不同的需要之间有层次的高低之分。

第三,对于任何个体而言,只有的那个层次较低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会向上一个层次的需要发展,也就是说,才会产生向上一个层次的需要。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即:(1)生理需要:食物,饮水,氧气等。

(2)安全需要:治安,稳定,秩序,受保护。

(3)爱的需要:情感,归属感,亲友间的感情联系。

(4)受尊重的需要:自尊,声望,成功,成就。

(5)自我实现的需要:指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潜力的需要。

2.简述旅游动机的基本类型。

答:美国著名旅游学家教授麦金托什提出,由众多具体需要所导致产生的旅游动机实际上可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这一划分为后来人们广泛引用,这四种基本类型的旅游动机包括:(1)身体方面的动机这方面的动机所反映的需要包括度假休养、参加体育活动、海滩消遣、娱乐活动,以及其他直接与身体保健有关的活动。

所有属于这方面的旅游动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通过开展与身体保健有关的活动去消除由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所带来的精神紧张。

(2)文化方面的动机属于这方面的旅游动机反映的需要特点是,都希望了解异国他乡的情况。

包括了解该地的音乐、艺术、民俗、舞蹈、绘画、宗教等。

基于这类动机而展开的旅游活动通常被称之为文化旅游。

(3)人际方面的动机这是人们出于为满足自己开展社会交往,保持同某些异域人群的接触这类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旅游动机类型,包括希望深入异国他乡去接触当地民众、探访亲友、逃避惯常的微社会环境、结识新朋友等。

(4)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这方面的动机主要涉及追求个人成就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属于这类动机的旅游活动包括洽谈商务、出席会议、考察研究、追求业余爱好以及外出修学等。

旅游者希望通过这类活动的展开实现自己为人承认、引人注意、受人赏识、活的好名声等愿望。

但是麦金托什对于旅游动机的分类并没有囊括所有的方面,比如购物动机等。

3.影响旅游消费者购买动机的个人内在因素有哪些?外在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是如何期作用的?答:(一)内在因素在影响旅游消费者购买动机的诸多内在因素中,除了身体、文化、人际、地位声望方面的动机以外,还包括学习、态度、知觉以及人格等内在心理因素。

(1)学习学习是旅游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内在驱动力之一,这里所谓的学习是指旅游消费者获取旅游经验的途径。

其中包括旅游消费者得自于自己过去外出旅游过程中的亲身经历,也包括取自于他人对有关旅游经历的介绍,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旅游消费者会建立起自己对有关的旅游目的地以及对有关的旅游产品的看法,这些看法会形成基本的习得标准,供自己日后外出旅行时,用作选择旅游目的地或选择旅游产品的依据。

(2)态度这里态度是指一个人由于受其所处成长环境及社会文化的长期熏陶和影响,在谈及某一人物或某一事物时,在思想感情上对该人或该事物所持有的反应。

简单的说,就是一个人对某一事物(例如某一旅游目的地或某一旅游产品)所持有的根深蒂固的看法。

(3)知觉知觉是指一个人将感官所受刺激转化成有意义的信息这样一个认知过程,即一个人通过对自己所接触到的信息进行筛选,从而形成对某一事物的看法的认知过程。

知觉具有主动性,会受到个人偏爱的影响,也就意味着人们会对某些信息感兴趣,而对另外一些视而不见。

(4)人格人格是一个人的内心自我反映,指的是会对其个人行为产生影响的个性心理特点。

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性格会决定其个人的偏好,从而会影响他的行为。

在影响旅游购买动机的个人内在因素中,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点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外在因素除了消费者自身方面的内在因素之外,旅游消费者的购买动机还会受到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

主要包括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社会阶级和微社会群体。

(1)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受教育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对外界信息的了解和兴趣,从而会影响其追求的需要和动机。

一方面文化知识会增加人们对于外界的兴趣和好奇心,另一方面,文化知识有助于帮助人们克服恐惧心理。

(2)年龄年龄不同往往决定着一个家庭处于不同的家庭生命周期,从而制约着人们的旅游需求和动机,比如有小孩的家庭以及老年家庭,在旅游需求上都会大打折扣。

(3)性别性别对于一个人需要以及行为动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是性别差异导致的体力上的差异。

第二是由于男女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不同。

(4)社会阶级人们用于划分社会阶级的依据主要涉及两项因素,一是职业,二是收入水平。

一般来讲,高收入职业的从业者往往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收入水平越高越可能参加旅游活动。

(5)微社会群体主要指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经常接触的人际环境或人群,例如经常接触的家人、亲友、同学、同事、街坊邻居等人群都会有可能影响个人的旅游需要和动机。

4.帕洛格对旅游消费者的心理类型是如何划分的?不同类型的旅游消费者在思想和行为上分别有哪些特点?认识这一理论的意义何在?答:有些学者根据不同的个性心理特点,结合心理类型分析去研究旅游消费者的类型划分,借以研究不同心理类型对旅游动机以及对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斯坦利.C 帕洛格所做的旅游消费者心理类型研究。

帕洛格根据消费者所属的心理类型将其划分为若干类别,最主要的心理类型有以下三类:(1)依赖型(自我中心型)属于这类心理类型的人所共有的人格特征主要包括:思想上封闭保守,谨小慎微,多有多虑,缺乏自信,不爱冒险;行为上喜欢循规蹈矩的生活方式,愿意听从公众人物的建议,或模仿他们的行为、偏好购买流行品牌的消费品、喜欢熟悉的氛围和活动。

因此,这类消费者在外出旅行时往往会选择比较近、自己对当地情况相对较熟悉的旅游目的地,特别倾向于故地重游。

(2)冒险型(多中心型)这类人的主要心理特征包括:思想上天性好奇、喜欢探究、充满自信、喜欢挑战、对待生活有个人主见;行为上表现为喜新奇、好冒险、不愿随波逐流,喜欢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因此,这类心理特性的人出游时,强烈偏好于环境独特、尚未完全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大多喜欢自助游,每年都会选择新的旅游目的地而不愿意故地重游。

(3)中间型(近自我中心型)这类人的心理特征介于自我中心型和多中心型之间。

帕洛格的这一模型表明,属于中间型的旅游消费者占据大多数,属于自我中心型和多中心型的旅游消费者所占的比例很小,一个人的心理特征距离冒险型越近,外出旅游的可能性越大。

5.根据旅游者的访问目的,可将其划分为那些类别?这些不同类别的旅游消费群体分别有哪些基本特点?答:为了便于分析和认识这些常见的旅游消费者人群的市场特点,将消遣旅游、商务旅游、公务旅游、会议旅游、探亲旅游、修学旅游等归纳为三种主要的类型:(一)消遣型旅游者这类旅游者的特点是:(1)人数多,比重大在全部的旅游者总量中,消遣型旅游者所占的比重是最大的,从我国旅游统计年鉴中所公布的数据表现的很清楚。

就整个世界而言,消遣型旅游者所占的比重更大。

(2)出游活动季节性强以我国为例,消遣型旅游者的出游时间往往集中与黄金周。

这就使得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活动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点。

(3)拥有较大的选择自由消遣型旅游者对于出游的目的地以及出游的时间具有较大的选择自由,旅游者有可能因为目的地的安全状况、旅游产品质量、价格等因素而改变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在时间上面,旅游者也会为了获得廉价的车票而推迟外出的时间。

(4)对价格敏感消遣型旅游者注重价格的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注重货真价实,当旅游者发现旅游产品的价值与预期不符时,往往会选择其他的旅游目的地。

(二)因公差旅型旅游者这类旅游者的特点包括:(1)出游频率高(2)出游无季节性因公差旅型旅游者是出于工作的需要,因而其出行没有季节性(3)出行活动的自由度小因公差旅游对旅游目的地没有选择的余地(4)消费水平高差旅型旅游者为了便利和舒适,他们宁可多花钱也不愿去购买廉价机票,而且会选择另其体面的住宿设施,另一方面,公司为了体现其地位,也会为员工提供优越的出游环境。

(5)价格敏感度低一方面,差旅型旅游者并非自费,另一方面,对于旅游目的地没有选择的余地,所以为了业务需要,即使前往目的地的价格较高,他们也会前往。

(三)因私事务型旅游者这类旅游者的情况比较复杂,他们的出游活动往往兼具以上两类旅游者的特征,难以作出统一的归纳。

第四章旅游资源第一节认识旅游资源1.旅游资源定义答:旅游资源是作为旅游者活动客体的旅游资源,是作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展开要素之一的旅游资源,而不是旅游业的经营活动借以展开的旅游资源,所以我们应该更强调从需求的角度去界定旅游资源,这样才能体现或反映吸引力本院这一全部旅游资源理论的核心要点。

所以对旅游资源的定义作如下表述: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环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或任何其他客观事物,都可构成旅游资源。

或者简要的说,范式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能够吸引旅游者来访的各种客观事物,均可构成旅游资源。

2.举例说明旅游资源的分类,并指出其分类标准和依据。

答:对于旅游资源的分类有以下几种比较普遍的分类方法。

(一)基于内容属性的旅游资源分类最为常见的旅游资源分类方法是根据这些旅游资源的自身属性,将其划分为两大类,即自然旅游资源和人造旅游资源(最早由M 彼得斯提出)。

其中人造资源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人文旅游资源和以社会旅游资源为代表的其他旅游资源。

1.自然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通常是指以大自然造物为吸引力本源的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气候条件。

主要吸引旅游者前来度假(2)风光地貌或自然景观。

如草原绿地,山川湖泊,瀑布火山等奇特的自然资源。

(3)动植物资源。

如森林,珍稀物种,奇花异草,珍禽异兽等均属于此类。

(4)天然疗养条件。

如天然矿泉、泥浴场、疗效温泉,以及其他具有疗养功效的天然资源。

2.人文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是指以文化事物为吸引力本源的旅游资源。

在欧美的旅游研究中,这种旅游资源也被称为人造旅游资源。

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历史文物古迹主要是不同时代遗留下来的历史建筑、文明遗迹、古战场遗址以及宗教寺庙等。

这类旅游资源往往是旅游资源中最具有垄断性和最为宝贵的资源。

(2)民族文化以及表现场所主要是指接待地区的民族历史、民族艺术、风俗习惯以及与此相关的节日庆典等活动。

例如,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藏书馆、民俗展览、表演馆等。

(3)有重大影响的体育和文化盛事例如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杯足球赛,洲际运动以及著名的音乐节、戏剧节、电影节、博览会等。

(4)以主题公园为典型代表、富有特色并具备有一定规模的现代人造有了场所或其他娱乐消遣型的现代人造旅游景点。

3.社会旅游资源这里所谓的社会旅游资源泛指除上述两种旅游资源之外的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通常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