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谱原理及使用解读

质谱原理及使用解读


Rneed
27.995 28.006 27.995
பைடு நூலகம்
2545
质谱仪的分辨率: Rsp=245/0.52=471
Rsp<Rneed,
故不能满足要求。
质谱仪的分辨本领由几个因素决定:
1)、离子通道的半径; 2)、加速器与收集器狭缝宽度; 3)、离子源的性质。
质谱仪的分辨本领几乎决定了仪 器的价格。分辨率在500左右的质谱 仪可以满足一般有机分析的要求,此 类仪器的质量分析器一般是四极滤质 器、离子阱等,仪器价格相对较低。
R
m1
m1
m2 m1 m
其中m1、m2为质量数,而且规定 m1<m2,故在两峰质量数较小时,要求 仪器分辨率越大。
而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很难找到相 邻的且峰高相等的两个峰,同时峰谷又 为峰高的10%。在这种情况下,可任选 一单峰,测其峰高5%处的峰宽W0.05即 可当作上式中的Δm,此时分辨率定义 为:
质谱分析器的电磁场中,根据所选择 的分离方式,最终实现各种离子按m /z进行分离。
(二)质谱仪的主要性能指标
1.质量测定范围 质谱仪的质量测定范围表示质谱仪 所能够进行分析样品的相对原子质量( 或相对分子质量)范围,通常采用原子 质量单位(unified atomic mass unit, 符号u)进行度量。原子质量单位是由 12C来定义的,即一个处于基态的12C中 性原子的质量的1/12,即
2.进样系统
进样系统的目的是高效重复地将样品 引入到离子源中并且不能造成真空度的降 低。目前常用的进样装置有三种类型:间 歇式进样系统、直接探针进样及色谱进样 系统。一般质谱仪都配有前两种进样系统 以适应不同的样品需要,有关色谱进样系 统将在专门章节介绍。
(l)间歇式进样系统
该系统可用于气体、液体和中等蒸气 压的固体样品进样,典型的设计如下图所 示。
绝对灵敏度是指仪器可以检测到 的最小样品量;相对灵敏度是指仪器 可以同时检测的大组分与小组分含量 之比;分析灵敏度则指输入仪器的样 品量与仪器输出的信号之比。
(三)质谱仪的基本结构
质谱仪是通过对样品电离后产生的 具有不同m/z的离子来进行分离分析的 。质谱仪须有进样系统、电离系统、质 量分析器和检测系统。为了获得离子的 良好分析,必须避免离子损失,因此凡 有样品分子及离子存在和通过的地方, 必须处于真空状态。
(2)直接探针进样对那些在 间歇式进样系统的条件下无法变 成气体的固体、热敏性固体及非 挥发性液体试样,可直接引入到 离子源中,下图所示为一直接引 入系统。
R = m/W0.05
如果该峰是高斯型的,上述两式计 算结果是一样的。
【例21.1】要鉴别N+2(m/z为 28.006)和CO+(m/z为27.995)两个 峰,仪器的分辨率至少是多少? 在某质谱 仪上测得一质谱峰中心位置为245u,峰 高5%处的峰宽为0.52u,可否满足上述要 求?
解: 要分辨N+2和CO+,要求质谱仪 分辨率至少为:
通过可拆卸式的试样管将少量(10 ~ 100μg)固体和液体试样引入试样贮存器 中,由于进样系统的低压强及贮存器的加 热装置,使试样保持气态。实际上试样最 好在操作温度下具有1.3~0.13Pa的蒸气压 。
由于进样系统的压强比离子源的 压强要大,样品离子可以通过分子漏 隙(通常是带有一个小针孔的玻璃或 金属膜)以分子流的形式渗透过高真 空的离子源中。
1u
1 12
(
12.00000 g12C / mol 12C 6.02214 10 23 12C原子 / mol
12C

=1.66054×10-24g/12C原子 =1.66054×10-27kg/12C原子
而在非精确测量物质的场合,常 采用原子核中所含质子和中子的总数 即质量数来表示质量的大小,其数值 等于其相对质量数的整数。
测定气体用的质谱仪,一般质量 测定范围在2~100,而有机质谱仪一 般可达几千。现代质谱仪甚至可以研 究相对分子质量达几十万的生化样品 。
2.分辨本领
所谓分辨本领,是指质谱仪分开相 邻质量数离子的能力,一般定义是:对 两个相等强度的相邻峰,当两峰间的峰 谷不大于其峰高10%时,则认为两峰已 经分开,其分辨率
(一) 质谱仪的工作原理
质谱仪是利用电磁学原理,使带电 的样品离子按质荷比进行分离的装置。 离子电离后经加速进入磁场中,其动能 与加速电压及电荷Z有关,即

zeU 1 m 2
2
其中z为电荷数,e为元电荷 (e=1.60×10-19C),U为加速电压, m为离子的质量,υ为离子被加速后的 运动速度。具有速度υ的带电粒子进入
若要进行准确的同位素质量及有 机分子质量的准确测定,则需要使用 分辨率大于10000的高分辨率质谱仪, 这类质谱仪一般采用双聚焦磁式质量 分析器。目前这种仪器分辨率可达 100000,当然其价格也将会是低分辨 率仪器的4倍以上。
3.灵敏度
质谱仪的灵敏度有绝对灵敏度、相 对灵敏度和分析灵敏度等几种表示方法。
1.真空系统
质谱仪的离子产生及经过系统必须 处于高真空状态(离子源真空度应达 l.3×10-4~l.3×10-5Pa,质量分析器中 应达l.3×10-6Pa)。若真空度过低,则 会造成离子源灯丝损坏、本底增高、到反 应过多,从而使图谱复杂化、干扰离子源 的调节、加速极放电等问题。一般质谱仪 都采用机械泵预抽真空后,再用高效率扩 散泵连续地运行以保持真空。现代质谱仪 采用分子泵可获得更高的真空度。
第七章 质 谱 法
(Mass Spectrometry MS)
质谱法是通过将样品转化为运动的 气态离子并按质荷比(M/Z)大小进行 分离并记录其信息的分析方法。所得结 果以图谱表达,即所谓的质谱图(亦称 质谱,Mass Spectrum)。
根据质谱图提供的信息可 以进行多种有机物及无机物的 定性和定量分析、复杂化合物 的结构分析、样品中各种同位 素比的测定及固体表面的结构 和组成分析等。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质谱
法更加普遍地应用到有机化学和生物 化学领域。化学家们认识到由于质谱 法独特的电离过程及分离方式,从中 获得的信息是具有化学本性,直接与 其结构相关的,可以用它来阐明各种 物质的分子结构。正是由于这些因素 ,质谱仪成为多数研究室及分析实验 室的标准仪器之一。
7-l 质谱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