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工程自动化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及实践

建筑工程自动化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及实践

建筑工程自动化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及实践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
些发展势必会对建筑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发展带来技术上面的革新。

我国在供配
电的自动化发展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不断的创新发展,为人民的生活
提供更为稳定、可靠和完善的供配电系统。

关键词:建筑工程;自动化;供配电系统;设计
一、建筑供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要求
自动化的建筑物供配电系统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于建筑
供配电质量要求的一门全新技术。

基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我们对于建筑物供配
电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要求主要分为5个方面,分别是自动化无人操作能力、较强
的系统保护与协调能力、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良好的适应于扩展能力以及可靠地
远程通信功能,下面将对着5个基本方面的设计要求作简要阐述。

就自动化无人
操作而言,在建筑物供配电设计中我们的首要目标是要放在自动化上,简单来说
就是要满足在无人条件下自动化系统能够按照设计人员事先设计好的程序完成相
应的工作,这个功能的实现需要系统具有把实时检测到的信息通过一定形式的转
换形成相应的命令,从而指挥各个电气设备做出相应的反应,实现自动化控制;
就系统保护与协调能力而言,建筑物供配电自动化系统技术含量高,供配电系统
的正常运行依赖于系统的稳定性,需要我们在设计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系统的安全,对于自动化系统安全而言,最大的威胁来源于突发性断电,因此我们在设计
时应该考虑加强继电保护环节实现系统的相对独立性,保障系统安全;就抗干扰
能力而言,自动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来自系统内部和系统外部的各种干扰,因此我们在设计时就应该事先考虑好这些问题出现的情况,对于系统内部干
扰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尽可能的保障内部各个系统的相对独立性解决相应的问题,对于系统外部问题,我们只有在设计时预留一定程度的抗干扰能力解决问题;对
于适应与扩展能力而言,建筑物配电自动化系统需要基于实际情况做出适应性设计,并能够满足配电系统后期的发展需要。

二、建筑工程自动化供配电系统的设计
1、系统的基本组成
自动化供配电系统采用基于双以太网的分层分布式监控模式。

它包括监控中心、间隔层和站级层。

间隔层通过通信网络直接连接一次设备,然后基于以太网
对电能信息进行收集,同时对相关信息进行传输。

连接着智能电子仪表经总线的
间隔层可以满足站级层的通信需要,柴油发电机、变压器、直流系统以及冷水机
组起动柜直接与站级层通信。

站级层设备为工业级MCU,站级层集中采集电力设
备的运行参数以及在运行中发生的事件信息,然后将这些参数和信息传输至监控
中心的通信管理机中,并接收和执行监控主机的控制指令。

2、变电所自动化
建筑工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主要分为集中式系统和分层分布式系统两类。

集中式系统(见图1)是保护和监控彼此独立,各自有一套数据采样、计算系统,通过通信网络连接。

分层分布式系统(见图2)是按回路设计保护、监控、数据
采集等功能,各回路间通过网络与主机连接。

3、配电网自动化
配网自动化应建立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将配电系统在线数据和离线数据、配
电网数据和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图形进行信息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系
统,实现配电网及其设备正常运行及事故状态下的监测、保护、控制以及用电和
配电管理自动化。

该系统的主体架构如图3所示。

配电GIS系统定位作为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础数据平台,负责系统内所
有信息的录入及管理,同时该系统也是站外数据为唯一的录入入口,能够录入和
维护系统上站外馈线图形、属性及运行参数,利用相关数据配电GIS可自动生成
总的环网图、接线图、单线图等,并且该系统还能够将站外馈线图模GIS系统导
入进来,用来实现集中维护模型。

由此,调度自动化主站具备多项功能,其中图
形模块数据库负责网络协议、实测数据参数、站外图形等维护。

图3配电网自动化控制系统主题架构
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结构平台必须灵活多样,以便于在后续的运行管理中更加便捷
地拓展系统功能。

也就是说,要求自动化供配电系统的功能和设计必须与建筑内的其它控制
系统有效集成。

4、保护功能相对独立
保护功能是供配电系统最主要的功能之一。

在自动化电力控制系统中,各项保护功能不
能过度依赖通信网,而是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等电力控制设施也应该
设置专用的装置,并且相对独立,以确保各自能够灵活地发挥各自的电力控制功能。

5、稳定可靠
自动化供配电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并且必须保持稳定可靠的运行状态。

建议
在建筑施工中选用那些经过国家检测机构认证的、现场运行测试综合得分较高的综合化、自
动化电力控制系统。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用电量与日俱增,无疑对供配电系统运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种形势,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是大势所趋,它不仅能够提高供配电系统运行管理效率,还能够提高电力的质量,但电力自动化系统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还不够完善,应采取
措施加强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管理,促进供配电系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凡.建筑供配电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现[J].江西建材,2017(13):196,203.
[2]曾少杰.建筑供配电自动化系统设计及其实现[J].民营科技,2016(04):17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