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蒋家堰镇莲花村新农村建设三年发展规划(讲解

蒋家堰镇莲花村新农村建设三年发展规划(讲解

省水利厅驻竹溪县蒋家堰镇莲花村2014-2016年新农村建设规划(初稿省水利厅驻竹溪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队中共竹溪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竹溪县蒋家堰镇2014年3月省水利厅驻竹溪县蒋家堰镇莲花村2014-2016年新农村建设规划(草案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为民务实清廉要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村社会治理体制,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转变干部作风,按照加强农业基础、改善农村民生、服务三农发展” 的要求,为加快省水利厅新农村建设驻点村莲花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划。

一、莲花村基本概况莲花村位于蒋家堰镇的中北部,共有5个村民小组,292户1160人,其中沿村主干道居住农户250户1000人。

现有耕地面积693亩,其中:水田330亩旱地363亩, 201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639.1万元,人均纯收入6607元;粮食总面积1012.5亩,541.9吨。

该村主要以种植农作物(水稻、小麦、油菜为主,村内有竹溪县十大寺院之一的莲花寺遗址,是中国佛教文化摇篮之一。

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统领全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指导方针,贯彻县委、县政府打造中国绿谷、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竹溪、能源竹溪、人文竹溪、宜居竹溪”的发展思路,坚持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发展战略,遵循保护第一,科学发展,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以加快发展为主线,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进一步加快莲花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推进莲花村新农村建设。

三、基本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下原则:1、经济主导,全面进步的原则。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以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中心任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2、农民主体,政府引导的原则。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要围绕农民需求谋划新农村建设,根据农民意愿推进新农村建设,依靠农民力量搞好新农村建设。

村两委要发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新农村建设。

3、科学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

建设新农村,规划要先行。

要做到规划在先,建设在后,超前规划,分步实施。

要坚持规划的科学性,防止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4、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

新农村建设不能搞一刀切。

要根据全村的经济状况、地理条件、自然资源、历史习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实效,突出特色。

要量力而行,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

5、循序渐进,试点先行的原则。

新农村建设时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要找准切入点,集中力量,办好试点,循序渐进。

通过试点示范,探索办法,积累经验,以点带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

四、总体目标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

三年期间,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汇集各方合力,激发群众热情,全面推进莲花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

1、生产发展方面农村人均纯收入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到2016年达到8989元,年均增长8%以上。

农业产业新格局初步形成。

竹溪县珍稀植物博览园完全建成并对外开放。

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占60%以上,农民人均非农收入占总收入50%以上。

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持续提高。

加大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对青壮年劳动力普遍进行致富技术培训。

农业服务体系健全,有技术队伍,有信息渠道, 有营销网络,有服务手段,有服务组织。

2、生活宽裕方面农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

文化、教育、卫生等消费支出比重逐年增加达到15%。

住房质量进一步提高,土坯房改造率75%,村庄型住宅户平达到140-180平方米。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100%,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全面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

3、乡风文明方面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覆盖率进一步扩大,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普及程度得到提高。

建设村级文化室和文化中心户”实现有线电视入户率80%以上。

形成尊老爱幼、邻里和睦、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

4、村容整洁方面全面完成全村总体规划编制自然村建设规划率达80%以上。

公路沿线建设基本达到新农村建设标准,新农村建设进入全面推进阶段。

村组内主干道硬化率达7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荒山绿化率100%。

村旁、宅旁、路旁、水旁得到绿化。

有条件的农户通过种花、种草,美化生活环境。

村内保洁制度健全,基本消除柴草乱推、粪土乱放、污水乱流、禽畜乱跑等现象,垃圾、污水得到处理。

卫生厕所普及率、改圈、改灶率达60%以上。

5、管理民主方面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农民对村务公开的满意度达85%以上。

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制度,加强普法教育,搞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农民对社会管理环境比较满意。

建立村民理事会,健全和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及村民议事制度,农民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

加强党支部、村委会班子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整体素质。

五、主要任务1、打造特色产业示范区按照竹房城镇带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以绿色崛起示范县”建设为契机,紧紧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结合县委县政府对蒋家堰镇特色产业建设规划,大力推动以珍稀苗木产业为重点的莲花生态片区竹溪县珍稀植物博览园”建设。

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群策群力,全力把竹溪县珍稀植物博览园”打造成为集农业观光、休闲娱乐、生态环保为一体的特色产业片区。

2、建设水系配套设施(1新建渠系配套工程。

围绕莲花生态片区建设,认真规划,科学设计竹溪县珍稀植物博览园”灌溉渠系配套工程,新建管道输水灌溉微灌面积200亩,滴灌面积200亩,喷灌面积1500亩,修建排水沟1.6公里,铺设各类管道4.8公里,形成引水有管,灌溉有渠,排洪有沟”的格局和能拦能蓄,能排能灌”的综合防治体系。

(2新修排洪渠。

对惠家沟进行生态治理,修建排洪渠4.6km,按照上宽下窄的T型设计,两边用浆砌石护坡,渠底用混泥土浇灌,以此解决莲花村近500亩农田在汛期排洪不畅的问题(3新修景观塘。

新修一口集排涝抗旱、休闲娱乐、水生态保护为一体的景观塘,配备一个小型泵站,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4新建2座小型泵站。

依托现有塘堰,新建2座小型泵站,解决产业园区二高山地区苗木灌溉问题。

对人畜饮水集中供水工程自供不到的地方,采取分散供水,达到安全饮水覆盖率100%。

(5新建6座集雨水窖。

对二高山以上苗木基地调水困难的地区,采取修建集雨水窖,解决产业园区用水问题。

(6全面推动水利工程及辅助设施管护制度改革,确保每一处工程建得成、管得住、用得起、长受益。

3、加强环境整治(1用生态、防洪、休闲理念,规划治理黑龙河4.8公里。

(2依托片区整体规划,适度扩宽村级公路3.5公里,加装路灯,方便村民夜间出行; 美化农舍,建设宜居新村。

(3协助建设新的村委会办公场所,新建1个村级村民健身休闲活动广场。

为村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的理想场所。

(4加强村庄规划,指导村庄建设。

抢抓棚户区改造的政策机遇,按照统一设计,统一标准对莲花村现有房屋进行外形改造;对棚户区采取拆迁,统一规划,逐步打造美丽村庄。

(5加强人居环境治理,开展村庄整治,解决住宅和禽畜圈舍混杂现象,治理农村污水和垃圾,对垃圾和污水统一收集处理,控制农村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美化村容村貌。

4、促进农民增收(1围绕竹溪县珍稀植物博览园”建设,协助做好土地流转,培育产业种植大户,让农户除收取土地流转费外,还可以通过外出打工,在产业园内耕作,提高收入。

同时, 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对青壮年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帮助农村劳动力每人掌握1-2门致富技术,预期人均可新增收入5000元以上。

(2依托水土保持等生态修复的支持政策。

对荒山进行绿化,发展经果林500(3在打造竹溪县珍稀植物博览园”的同时,扶持发展第三产业。

5、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1加强基层组织。

依托当地党委政府,配强村两委班子,努力培养事业心强、能干事、会干事、公道正派的带头人。

(2加强阵地建设。

协助扶持新建1栋村委会办公楼。

(3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

新建一处农村卫生室,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实现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

(4加强农村民主法治建设。

借助网格化管理,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各类管理制度。

六、组织保障(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莲花村成立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村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规划、指导、协调、督促和落实。

并确定专人具体抓落实,转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采取多形式多途径全面动员、广泛发动,深入宣传村两委建设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惠民工程”、民心工程”。

要坚持典型引路,挖掘推广一批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以点带面,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称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三多方参与,确保投入。

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的同时,全面整合项目、资金、技能等资源,建立多方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充分调动村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公共设施建设投资、投劳。

(四建章立制,严格考核。

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工作绩效考核体系和奖励机制,严格按照年度计划进行考核验收,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表模的重要内容和依据,对完成和超额完成新农村建设任务、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