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化学试题带答案

初中化学试题带答案

初中化学试题带答案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三大题29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8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l O-16 Na-23 Mg-24 Al-27 Ca-40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注意,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选错、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夜幕降临,珠江两岸霓虹灯通电后发出美丽的亮光B、“侯氏制碱法”用空气、水、食盐生产纯碱和化肥C、青铜受热融化后浇铸成各种形状的工艺品D、自来水通过蒸馏变成可饮用的瓶装蒸馏水2、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氧B、硅C、铝D、铁3、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天然气B、煤C、石油D、乙醇4、下列实验操作可能会引发事故的是()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B、用镊子取出白磷在水中切割C、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先通一氧化碳再加热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5、我省某著名风景区附近是大型的陶瓷生产基地,工厂排放的气体使景区内酸雨频频。

风景区内受酸雨影响最小的是()A、山上的树木B、小桥的铁栏杆C、路灯的玻璃罩D、大理石雕像6、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7、人类每年从自然界中提取大量的金属铁,下列关于铁的说法正确的是()A、炼铁的过程是把单质铁变成氧化铁B、钢是很纯的铁C、生铁是含少量碳的铁合金D、被腐蚀的铁制品属于不可回收垃圾8、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锌片投入稀硫酸中B、高温锻烧石灰石C、甲烷在空气中燃烧D、在氧气中点燃铝箔9、按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一类别的是()A、氯化钠和碳酸钙B、氢氧化钠和硝酸钾C、氧化镁和氯化氢D、氧化钙和氢氧化钙10、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下列物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棉花B、蛋白质C、维生素D、塑料11、有一种气体,可能是H2或CO,下列方法能够鉴别它们的是()A、观察气体是否无色B、闻气味是否具有刺激性C、通入氧化铜中,加热,观察黑色粉末是否变红色D、点燃,在火焰上罩一个内壁附着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12、下列液体能够导电的是()A、澄清石灰水B、蒸馏水C、蔗糖水D、乙醇1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氧化汞加热分解: HgOHg+O2↑B、铁丝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C、铝片投入稀硫酸中: Al+H2SO4=AlSO4+H2↑D、碳在氧气中燃烧: C+O2= CO214、下列物品需采取防锈措施的是()A、铁制防盗网B、不锈钢菜刀C、铝合金窗D、金戒指15、只用一种试剂就能把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鉴别开来,这种试剂是()A、氯化钡溶液B、碳酸钠溶液C、酚酞溶液D、石蕊溶液16、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农民有时会向农出撒些熟石灰,以调节土壤的pH。

这些地区土壤的pH可能是()A、=7B、>7C、<7D、无法确定17、对某无色溶液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滴入紫色石蕊溶液,颜色变红,则该溶液显酸性B、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保持无色,则该溶液显酸性C、加入Mg粉,有气泡产生,则该溶液显酸性D、加入CaCO3固体,有气泡产生,则该溶液显酸性18、甲、乙、丙、丁四瓶溶液分别是K2CO3、Ba(NO3)2、H2SO4、K2SO4中的一种,其中甲分别能与乙、丙、丁发生反应,甲是()A、K2SO4B、H2SO4C、Ba(NO3)2D、K2CO319、有X、Y、Z三种金属,把Y投入X(NO3)2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把X投入Z(NO3)2溶液中,X表面有Z析出。

X、Y、Z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Z>Y>XB、Y>X>ZC、X>Y>ZD、X>Z、Y20、质量相同的Na、Mg、AI、Ca四种金属,含原子数最少的是()A、NaB、MgC、AlD、Ca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60分)二、本题包括5小题,共31分。

21、(6分)右图是部分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该曲线图回答问题:(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填A、B、C符号)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B、0C时物质的溶解度都为0 gC、图中所列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10C时,100 g水中溶解 g硝酸钠才能形成饱和溶液,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22、(9分)(1)用化学用语表示下列物质:2个氢原子,硝酸根离子,铝离子硫酸钠,氢氧化钾。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电解水②二氧化碳通入水中23、(4分)由C、CuO、Fe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放在试管中,如图所示高温加热。

当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停止加热,密封冷却至室温;然后往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有气泡冒出,且红色物质明显增加。

请根据这些信息,推断红色物质产生和增加的可能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4、(6分)X和白色沉淀I、II都是含有镁元素的化合物,Z是一种会使地球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休,A是一种碱。

它们的有关变化如下图所示 (该实验条件下,微溶物以沉淀形式出现):(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是,B是,白色沉淀I是,Z是。

(2)X跟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5、(6分)A、B、C、D、E、F、G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

其中A是酸,C和D是盐,E和F是碱,它们相互可以发生如下变化:①A+E→D+G②2A+B→C+H2↑ ③2E+C→F↓+2D根据上述信息,回答:(1)在化合物C中,元素B呈现的化合价是,含有B元素的化合物除了C外还有 (填A、B、C、D、E、F、G等符号)。

(2)A的化学式是,G的化学式是。

(3)写出符合反应③的一个化学方程式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29分。

26、(4分)右图为过滤装置,写出下列仪器、用品的名称:A ,B ,C ,D 。

27、(8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空气中主要含有氮气和氧气。

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实验时先在集气瓶里加入少量水,做上记号。

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仲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待红磷熄灭后,发现红磷还有剩余,冷却,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流迸集气瓶中,液面上升到图中A位置。

(1)从上述实验现象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氮气约为4/5。

能够得到该结论主要是运用了氮气的有关性质,请写出其中两点:① ② (2)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室有一瓶CO和CO2的混合气体,某同学计划用上图装置(无燃烧匙)测定该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体积比。

烧杯中应装入 (填化学式)溶液。

28、(9分)实验室用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2)现有下图所示的仪器,要制备并收集氧气,还需要补充的一种仪器是 (3)实验开始前如图所示检查装置气密性,如果说明气密性良好。

(4)分解过氧化氢溶液也可制得氧气。

过氧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其中氢元索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34 g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质量m1= g,34 g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后,放出氧气的质量m2= g 。

请回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m1-m2)能表示什么物质的质量? 。

29、(8分)实验室一烧杯中盛有含少量NaCl的CaCl2溶液。

请设计实验除去其中的NaCl,以得到纯净的CaCl2溶液。

然后根据设计将相关内容填写在下面实验报吉的空格内(有的空格可以不填)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有关的化学方程式1、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溶液。

2、3、初中考试化学参考答案1 B2 C3 D4 A5C6A7C8D9A10 D11 D12 A13 B14 A15B16 C17 B18 C19 B20 D21、(1)ABC (2)8044、4%22、 (1)2H NO3- Al3+ Na2SO4 KOH(2)①2H2O2H2 ↑ + O2↑粉② H2O + CO2 =H2CO323、 CuO+H2SO4 =CuSO4+H2O CuSO4+Fe=FeSO4+Cu24、 (1)NaOH HCl Mg(OH)2 CO2 (2)MgCl2+ Na2CO3 == MgCO3 +2NaCl25、 (1)+2B、F (2)HCl H2O (3)2NaOH + MgCl2==Mg(OH)2+2NaCl26、玻璃棒滤纸滤斗烧杯27、(1)氮气难溶于水;氮气不支持燃烧;氮气不能燃烧等(2)4P+5O22P2O5 (3)NaOH28、(1)2KMnO4 K2MnO4+ MnO2 +O2↑(2)酒精灯(3)用手握住试管如果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气管中有一段水柱(4)341:163216 生成物水的质量29、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有关的化学方程式1、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Na2CO3 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Na2CO3+CaCl2==CaCO3↓+2NaCl2、过滤、洗涤沉淀3、加入适量盐酸沉淀溶解,有气泡生成CaCO3 +2HCl==CaCl2 +H2O +CO2↑第 1 页共 1 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