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区网格化管理

社区网格化管理


系统详细功能模块
1、基础数据平台: (1)地图信息模块; (2)小区信息模块; (3)楼栋信息模块; (4)房屋信息模块; (5)人口信息模块(人口信息查询、常住人口、流
动人口、残疾人、老年人、低保人员); (6) 单位门店信息模块; (7) 校园信息模块;
(8)党建信息模块(党员信息、社会职务、少数 民族、宗教信息
(9)计划生育信息模块; (10) 特殊人群信息模块; (11) 治安信息模块(值班室信息、巡防队信息、 红袖标信息、案发情况);
(12) 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安全生产); (13) 统计分析
2、社情民意平台: 指对街道、社区、网格以内发生的事件、民众的
矛盾纠纷、问题隐患以及社会治安等事件的调处整治、 督办督察等;
电网:我们现在用电的基础建设是“电网”。 就是利用输电站、电力站、变电所和电线等等, 把许多不同种类的发电厂和你家联系起来。
网格:对于上述的基础建设就叫“网格”。就 是把电脑、工作站、服务器等计算资源连起来, 而且提供必要的使用机制。
电网:电网是显而易见的,你不必担心你所用 的电力是从哪里或者如何产生的。
社区网格化管理
网格: 定义 1:由支柱和细层组成的网格状骨骼结
构。 定义 2:一种用于集成或共享地理上分布的
各种资源(包括计算机系统、存储系统、通信系统、 文件、数据库、程序等),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 共同完成各种所需任务的机制。
所谓网格,就是将城区行政性地划分为一个 个的“网格”,使这些网格成为政府管理基层社 会的单元。
电网和网格对照
电网:当你用洗衣机洗衣服时,你只关心衣 服什么时候洗好。而不在乎洗衣机用的电是来源 于水力发电,火电厂还是核电,你只需要把插头 插入插座就行了。
网格:当你在电脑前工作时,你唯一关心的 是要做的事(比如一项计算,设计等等)无论电 脑连上什么网路,你都可以得到所需的计算能力 和储存容量。
“四级网络”强调居民区层次在社会管理中基 础性单位的地位,通过居民区各类组织,建立起维 系社会管理和稳定的网络体系。“二、三、四”模 式的实质体现了上海模式的精髓,即强调政府自上 而下的行政调控,区、街道和居民区三个层次上的 组织体系成为确保社会管理的组织架构。
在快速变化的城市社会面前,“二、三、四” 模式,沿用了传统的行政控制策略,即试图用行 政力量来整合和调控城市社会。随着市场化变革 越来越深化,这种行政主导和控制模式面临越来 越多的难题。这些问题表现在一些最直观的现象 之上。例如,在“二、三、四”体制下,街道是 三级管理中的重心,通过行政化整合的机制,对 辖区进行社会管理。这种行政强化的逻辑在理论 上可以成立,但是实际运作中却存在一个问题, 就是街道所能够掌握的治理资源远远不能满足需 要。 一方面,街道对各类条线部门缺乏有效
网格的产生
网格这个词来自于电力网格。“网格”与“电力 网格”形神相似。一方面,计算机网纵横交错,很像 电力网;另一方面,电力网格用高压线路把分散在各 地的发电站连接在一起,向用户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 用户只需插上插头、打开开关就能用电,一点都不需 要关心电能是从哪个电站送来的,也不需要知道是水 力电、火力电还是核能电。建设网格的目的也是一样, 其最终目的是希望它能够把分布在因特网上数以亿计 的计算机、存储器、贵重设备、数据线等结合起来, 形成一个虚拟的、空前强大的超级计算机,满足不断 增长的计算、存储需求,并使信息世界成为一个有机 的整体。
3、督办督查服务办事平台: (1)排查登记模块; (2)待处理事件管理模块; (3)事件列表管理; (4)事件统计管理;
4、考核评比平台: (1) 日志管理模块; (2) 绩效评估管理模块;
5、指挥中心平台: (1) 公告管理模块; (2) 个人通知管理模块; (3) 通知管理模块; (4) 短信管理模块;
6、系统管理平台: (1) 用户管理模块; (2) 角色管理模块; (3) 部门管理模块; (4) 字典管理模块; (5) 预警线管理模块; (6) 系统日志模块; (7) 图片管理模块
感谢下 载
电网:电网是公共设施,你只要付钱就可以用 电。
网格:网格也试图想为广大民众服务,只要付 钱,都可以享用网格无穷无尽的计算资源和储存能 力。
备注:另一种说法是网格就像一个巨大的网, 里面有很多格子,每个格子就是一个局域网格,每 个节点就是一台计算机。
社区管理和社区建设,有一个很著名的 “二、三、四”,即“两级政府、三级管理、 四级模式”。
另外,街道行政部门沿用的行政化控制手段, 无法将辖区内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例如各种社 会组织、单位和企业的资源整合起来,为其所用。 街道有事无权无资源,单打独斗,不堪重负,影 响了街道管理的实际绩效。
由于街道负担过重,资源匮乏,自然将相当
多的行政工作往下转移到居委会的身上。居民区 层次承担过多的行政负担,从反恐到计划生育, 从统战到公共安全,一切事务进社区。居委会和 居民区党支部的人员素质、机构设置和工作机制, 都无法适应来之上面千条线的工作。其次,居民 区内辖区事务相对单一,治理范围受限,无法履 行城市社会管理的重任。最后,由于居委会在法 律上属于群众自治性组织,承担如此多的行政职 能,必然遭人诟病。居委会过多承担国家控制的 成本,又影响了居民对居委会的认同感,甚至有 的地方业主不欢迎居委会设在本社区。
“二、三、四”模式下的城市社会管理存在
着很大的难题。街道一级行政资源有限,无法 在街道的范围内实施有效的社会管理。而居民 区层次上又过多地承接了上面流下来的行政职 能,群众自治组织地位的异化造成了居委会的 运转不良和认同危机。在此情况下,社区管理 的“网格”化试图寻找一个街居之间的新单元。 最为常见的作法就是在街道和居民区之间,人 为地划出若干个网格,在这些小单元中注入被 条线分割的行政资源。另外,改革的设计者希
正是因为这些功能,可以将过去传统、被动、 定性和分散的管理,转变为今天现代、主动、定 量和系统的管理。
简单的讲: 社区网格化管理是运用数字化、信息
化手段,以街道、社区、网格为区域范围,以事件为 管理内容,以处置单位为责任人,通过城市网格化管 理信息平台,实现市区联动、资源共享的一种城市管 理新模式。
网格:网格也将成为显而易见,你不必担心你 所使用的电脑程序和资料在那里,网格中间服务 器都会把最适合的计算资源分配给你的工作。
电网:电网很普遍,电力到处都有,只要插上 插座就能获得电力资源。
网格:网格也将很普遍,电脑、笔记本或者是 掌上电脑、手机,甚至是一般的家用电器都可以通 过网格插口连上网格。
“两级政府”的提法是确立区级机关的主管 政府地位,强调两级政府,也就是强调区级政 府在管理区域内公共事务的独立地位,意味着 具体的管理事务、管理权限,以及财政资源由 市级政府向区级政府流动。
“三级管理”强调街道党政机关在管理本地区 事务的重要地位。虽然街道办事处在法律上不具备 一级政府的地位,但是强调街道机关的管理职能和 地位,意味着街道承担更加明确的协调和管理的职 能,包括通过“会签”权,提升街道政府引向行政 管理在区内派出机构的影响能力。
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以 及数字化的平台,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 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的部 件和事件巡查,建立一种监督和处置互相分离的 形式。对于政府来说的主要优势是政府能够主动 发现,及时处理,加强政府对城市的管理能力和 处理速度,将问题解决在居民投诉之前。
首先,它将过去被动应对问题的管理模式转 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第二,它是管理 手段数字化,这主要体现在管理对象、过程和评 价的数字化上,保证管理的敏捷、精确和高效; 第三,它是科学封闭的管理机制,不仅具有一整 套规范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流程,而且发现、立案、 派遣、结案四个步骤形成一个闭环,从而提升管 理的能力和水平。
的制约机制。虽然街道在名义上是这个层次的协 调和领导机构,但实际上却无法真正主导条线部 门的行政
行为。在工作评估方面,反而是区Fra bibliotek政主管部门来考核街道。因此,很多具体工作的落实,难缠 的事务最后都落到了街道身上。例如街道的综合 治理工作,由街道综合治理办公室承接,涉及多 个上级部门。任何一个区级部门,都可以随时向 街道综合治理办公室安排工作任务。各种任务不 断下达,但是人员、经费和政策都没有相应配套。
望在管理网格中,通过各种手段,整合行政体
制外的各种治理资源,例如单位、企业和个人 的社会与市场的资源。在这一改革的逻辑中, 网格中的行政体制内资源得到合理整合(解决 条块矛盾),体制外的社会与市场资源也得到 有效利用,各种管理信息互通,这些都有助于 解决目前街居管理体制面临的问题。
社区网格化管理是一种革命和创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