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车站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车站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菏泽交通集团三公司北站视频监控系统方案随着人们生活的发展。

交际活动的增多,如今汽车站作为一个公共场所,与人们的联系亦日益紧密。

这些场所的安全稳定对保障社会的安定团结、人们的安居乐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车站也是最容易发生违法犯罪事件的场所。

这里时有发生偷盗、抢动、诈骗现象等。

这里人员多、人员复杂、而且流量很大。

群众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潜在的威胁。

如何保护群众安全,打击犯罪分子,有效遏制违法行为,是车站管理者和警方较棘手的问题,如何更好的维护车站区域的安全和秩序是管理方亟等解决的问题。

一、概述随着人们生活的发展。

交际活动的增多,如今汽车站作为一个公共场所,与人们的联系亦日益紧密。

这些场所的安全稳定对保障社会的安定团结、人们的安居乐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车站也是最容易发生违法犯罪事件的场所。

这里时有发生偷盗、抢动、诈骗现象等。

这里人员多、人员复杂、而且流量很大。

群众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潜在的威胁。

如何保护群众安全,打击犯罪分子,有效遏制违法行为,是车站管理者和警方较棘手的问题,如何更好的维护车站区域的安全和秩序是管理方亟等解决的问题。

目前全国正在开展建设“和谐社会”为主题的社会发展建设,公安部也在不断强调科技强警。

各地的公安也开始在车站等场所使用科技防范手段保一方平安。

从目前防范技术上看,建设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是目前最有效、有力的办法。

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全方位、全天候监控所有场景。

通过本系统车站管理方可及时掌握现场动态,可协助管理方对车站重点区域如广场、进站口、售票厅、候车室、安检台、出站口等现场指挥,预防突发事件的产生。

二、应用需求1.视频现场监控有效的现场监控(电视墙)。

实时视频监控能够有效的预防群体事件的发生。

协助维持现场秩序。

随时掌握汽车站内的一切情况,及车站外周围的环境。

2.视频图像对于车站的汽车进站口,乘客进站安检等处采用300像素网络枪机摄像头。

售票厅、站台采用网络摄像机。

候车室、停车场、车站外围环境等处采用网络枪型摄像机。

在视频图像采集时尽量做到全方位,不漏点。

这样在关键区域固定点和大范围动点相结合,既可以动态跟踪可疑人员预防突发事件,又可协助车站管理人员对现场的指挥。

3.录像文件的要求(1)建议采用高清晰度的DVR,图像分辨率可以达到704*576;(2)对于有些关键的监控位置(如售票厅、检票口、安检台)配置音频录入设备(如拾音器)。

在DVR录像编码时同时录入音频,形成音视频同步的录像文件。

(3)每天24小时录像。

(4)录像文件保存要求能保存15天以上。

(5)录像方件导出方便,便于调查取证,解决纠纷。

4.联动控制功能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还应具有控制其它设备的功能,如烟火报警器、门禁等。

5.监控录像文件导出DVR保存的录像文件回放,还具有解决纠纷,调查取证。

协助公安侦破安件。

常用的文件导出方式如:USB备份(U盘、移动硬盘)、光盘刻录、客户端远程备份。

6.远程监控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可利用现有的局域网或是广域网,远程通过PC端监看。

便于管理者对人流进行疏导、及现场情况的控制。

7.权限管理数字化监控系统功能较多,对于初次使用都者相对较为复杂。

为便于系统日常使用和维护,根据不同用户的使用需要分配相应的功能。

车站安全管理中的难题:1.监控中心对各个区域的实时监控,掌握人流动向,预防突发事件。

2.为乘客提供安全保障,使有需要的乘客及时得到帮助。

3.监看售票工作情况,及时了解窗口服务,便于提高服务质量。

4.便于维护秩序。

车站查票职工是否严格验票。

乘客是否带有危险品。

5.监控中心了解实时情况,便于领导指挥。

6.DVR系统录像文件保存,为安件侦破提供依据。

7.对车站工作人员也起到监督作用,便于服务质量的提升。

三、数字监控系统的设计依据1.设计规范根据车站的要求和国家有关法规的要求,我们经过认真研究、分析设计本系统方案。

该系统具有性能稳定、经济实用等特点。

而且该系统具有方便扩展、与其它信息系统实现无缝连接的能力。

为实现安防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系统设计必须按照国际、国家和本地区的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

此外,系统的总体结构以及各个子系统必须结构化和标准化,并代表当今最新的技术成就。

本设计将依据和参照以下的设计规范和要求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75-94)《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GB20815-2006)《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1993)《民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工程规范》(GB50198-199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数字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Y/T134-1998)《安全防范工程费用预算编制办法》(GA/T70—2004)《视频安防数字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J1115-8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2.设计原则:为了使我们设计的系统有着极高的可靠性、可持续扩展性、较强的兼容性,同时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建设与运行成本。

我们采用了以下设计原则:系统的先进性和开放性为了使数字监控系统既能保持在一定时期内的先进性,又能保证系统互连的方便性,我们在系统的设计时,充分考虑到系统的先进性和开放性,尽可能采取先进开放的技术和产品。

整个网络是一个开放系统,能容入不同厂商的产品,而不是由个别供应商提供的系统。

现在随着Internet/Intranet的大发展,基于Internet的技术(如TCP/IP、HTTP、FTP、SMTP、ARP等)是一个发展趋势,以后无论是视频监控还是其他多媒体应用都应向基于Internet的技术靠拢,以尽量实现各种应用的无缝连接,建成开放性的系统,减少各专用系统的独立性。

开放性的另一个表现是它不依赖于一个具体的操作系统。

系统的有效性和实用性针对数字监控系统的要求特点,我们采用B/S与C/S架构体系并存的网络拓扑,可确保整个系统的独立稳定,互不干扰。

为确保投资的有效,我们在整个系统设计时,根据目前的应用及将来的发展,确定采用网络枪式摄像机、网络数字硬盘录像机、及中心平台系统软件(或数字矩阵),以保障系统的完整功能和可靠运行。

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数字监控系统作为整个应用系统的基础,其可靠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应用的好坏。

某个系统的单独故障可能直接给应用带来灾难性的损失。

B/S、C/S 体系的网络拓扑的可靠性,主要是要防止因某一点出现故障时,而导致系统瘫痪。

如某个设备或某条线路出现故障,不会对系统的整体产生影响。

组网设备可靠,组网方案可靠。

技术先进并不能代表能够得到切合实际的应用。

在设计时对系统不但要求技术先进还要考虑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所采用的产品必须是经过市场考验,有过成功应用案例的产品。

同时还应该考虑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并可根据需要采用备份路由、容错硬件备份等方法提高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灵活性系统组网方式灵活,系统功能配置灵活,利用现有资源灵活,将各类型资源的利用,都融入组网方案之中。

能满足不同监控单元的业务需要,软件功能全面,配置方便。

无论是系统硬件结构还是软件的逻辑模块的设计,我们均考虑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模块化设计,系统可以随时根据建设需要,进行不同的硬件、软件功能模块组合,实现数字监控系统的每一个实际需求。

实用性系统设计从用户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考虑问题,做到因地制宜。

采用大华公司网络摄像机何监控系统,能将监控的功能要求付诸实践。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尽量降低选购设备成本,使系统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持续升级性为了保证数字监控系统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同时又保证该系统在一定时期内不落后,我们在进行设计时,并不是一味追求高配置、高速率,而是在保证先进性的同时,选择具有良好扩展性和升级能力的设备及构架,设计出具有良好扩展性的网络拓扑,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可扩展性及升级能力。

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选用了具有良好开放性的系统构架和拓扑结构,易于扩充、升级。

•用户端网络操作系统选用适合于多种媒体访问技术和多种高层协议的系统。

•在用户端系统采用结构化布线,并利用已有的互联网络进行远程数据传输,通过对视频服务器的升级、扩容、插板、以及堆叠等方式增加前端视频源的数量。

•网络拓扑采用了B/S、C/S体系,用户可随时增加或减少视频终端,而不会影响其他终端正常工作。

•系统软件采用模块化分层设计,可以按模块对设备进行增减不影响运行设备的正常使用。

系统易维护性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维护尽量做到简单易行。

系统的运作实现上电工作,接入就能运行的程度。

而且维护过程中无需使用过多专用的维护工具。

以多媒体图像视窗为人机对话界面,全部汉化,人机界面友好,方便运行管理,显示形象,操作简便。

系统资源的有效利用为了有效利用系统设备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导致的资源浪费,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利用原有的系统资源进行监控系统的建设。

如:监控系统的网络建设可直接接入网络之中。

四、数字监控系统的功能设计根据此处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更改监控的实际需求,监控系统将按以下功能进行设计。

监控信号的采集监控系统前端信号是用户需要采集的所有的现场环境监控信息。

从前端设备上来说可以是报警探头、音频探头、网络枪型摄像机等。

•监控视频信号的采集;•监控音频信号的采集;•监控报警信号的采集;•其它用户需要的现场信息的采集(如:温度、湿度等);•云台解码器、球机控制信号;•前端声光报警信号的显示。

信号采集就是通过专用前端设备进行的标准化的数据采集。

其中音频和视频数据的采集是系统中最主要的工作,视频数据又是监控系统最重要的数据。

监控信号的传输前端设备的控制信号、巡检信号、报警信号、音频信号、视频信号等监控信号按照系统架构在指定部分进行传输。

通过有线的传输设备,将前端设备采集的音频、视频及报警信号输送到各级控制显示设备。

可单独或组合选择有线(光纤、网络等)传输方式。

具有动态适应网络传输状况和网络带宽的能力,具有全系统带宽管理和流量控制能力。

支持多用户的并发接入,保证在大量视频访问情况下系统仍能正常运行。

根据监控现场的现有设备接口可以利用现场原有的光纤网络或无线网络对网络信号进行传输。

传输方式可根据现场要求进行选择。

建议在有光纤网络的情况下使用光纤网络传输。

建议在较远距离时采用光纤传输。

实时监控在指定显示设备上进行指定通道的音频与视频的实时监控;在指定的地点通过网络对授权通道进行网络监控;报警信息实时本地声光、文字显示;报警信息远程显示。

前端设备的控制通过手动或自动操作,对前端设备(如:云台镜头、球机等)的动作进行控制;能够设定控制优先级,优先响应高级权限用户的操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