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行道树树种调查及应用研究作者:张瑞英, 谢晓青, 李东玲作者单位:商丘市林业技术推广站,河南,476000刊名:河南林业科技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2008,28(2)引用次数:0次1.吕先忠.楼炉焕.李根有杭州市行道树现状调查及布局设想[期刊论文]-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0(3)2.林晨.王紫雯城市行道树规划的生态学探讨 1998(6)3.谢盛强依据城市自然条件和规划性质做好行道树树种规划[期刊论文]-中国园林 1998(3)4.符军.王军国外行道树选育简介 1998(2)5.商丘年鉴6.Bong-Ho Han.Kyong JL A study on the analysis lf the physiological growth condition and inprovemt of street trees in Seoul 2001(1)1.期刊论文龙骏.刘优君宁波市行道树树种调查和选择研究-技术与市场(下半月)2007(4)通过对宁波市行道树的现状调查分析,根据宁波市的立地环境,选择推荐了25种适宜的行道树种,并提出了种植建议.2.学位论文李伟华中山市小榄镇城镇绿地生态研究——绿地调查、评价与规划2002该文主要研究了中山市小榄镇城镇绿地的植物种类组成、绿地的功能及分布.运用城市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小榄镇城镇绿地做出规划.小榄镇城区绿地较少,且分布不均匀,结合其道路规划及城镇建设规划,运用城市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兼顾景观效果,规划小榄镇城区绿地生态系统为一个"一线、一中心、一带、两环"的环网式结构.于城区东北至西南方向斜串联布局"升平东—兴宁路"线状廊道;以体育中心为中心兴建小榄镇城区中心公园;沿长堤—东堤—南堤改造河涌绿化,建设带状河涌廊道;建设外环和内环两条绿色环状廊道.并于城区上风方向——东生路南侧构建镇郊生态防护林,逐步与位于城区南向的苗圃生产绿地相联结,构成小榄镇城区东南方向的生态防护林网.环网式结构绿地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使各组景观具有相对的连续性和良好的可达性,使小榄镇处于绿色环绕之中,生态环境优良.结合小榄镇的绿地分布现状及城镇建设规划,对增加城区绿地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和发挥绿地最大生态效益提出具体措施.3.期刊论文李翠芬石油化工城市行道树树种调查及分析 ——以广东省茂名市为例-科技资讯2007(5)通过对茂名市区行道树树种的调查、统计与总结,阐述了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地选择行道树树种在城市绿化中的重要性;同时对茂名市区行道树树种选择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归纳,并提出了日后做好此项工作的建议.4.期刊论文刘江涛.赵林森.LIU Jiang-tao.ZHAO Lin-sen昆明市区6个常绿行道树种经营管理效益成本比较分析-林业调查规划2007,32(2)以昆明市区6个常绿行道绿化树种广玉兰、杜英、天竺桂、大叶女贞、雪松和塔柏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市区街道的数量分布、各类生长指标进行实地调查,基于美国DAVIS城市森林研究中心的相关数据,对这些树种调查当年在阻滞尘埃、减少地表径流、吸收CO2、降解NOx、SOx以及房地产增值等方面的综合效益,以及抚育管理的综合成本进行计算、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大多生长良好,基本适应昆明市区的立地条件.除大叶女贞外,其余树种综合效益成本比均大于1(大叶女贞为0.63),从生态学和经济学角度看,这些行道树种选择比较合理.5.学位论文高蓉蓉青岛市行道树与居住区绿地的美景度评价2007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视觉景观的质量,视觉质量已经成为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行道树和居住区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查青岛市居住区绿地的物种丰富度的基础上,利用SBE法对青岛市行道树景观及居住区绿地进行了美景度评价,目的在于评价不同景观的美景度及其影响元素,以期为行道树选择及居住区绿地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对青岛市29个居住小区的树种种类和组成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青岛市居住区的树种种类平均每小区38种,不及华北地区常用树种的一半。
调查中将绿地分11个面积等级,最高面积等级为500m<'2>以上,在0-400m<'2>的范围内,物种丰富度随着面积的增加不断增大,因此可以适当增加植物群落面积,来提高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
在树种调查的基础上,应用SBE法对青岛市行道树景观及居住区绿地进行了评价。
结果显示五组不同背景的测试人群在审美方面存在着普遍一致性,而有专业背景的受测群体在景观评价时更注重细节,对景观要素的考虑更为全面。
在行道树美景度评价方面,公众较偏好春夏开花、冠大荫浓、较整齐及秋色叶的行道树。
开花与否、树冠面积、冠幅、背景、枝叶密度、整齐度对行道树景观的美景度影响较大。
结果显示SBE法对于行道树景观的评价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楼间绿地美景度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对楼间绿地评价影响显著的因子有乔木树冠面积、灌木树冠面积、树干高度。
对中心绿地的景观评价中发现水体是影响美景度评价的重要因子;除水体之外,草坪面积及乔木树冠面积的影响较高,说明受测者较偏好高大的乔木。
此外,公众较偏好春夏开花景观。
行道树和居住区绿地的美景度回归分析表明,相对居住区绿地美景度评价而言,SBE法更适用于行道树景规的评价。
6.期刊论文周贱平.李洪斌.陈李利.余凤英.卢俊鸿.钟惠红.ZHOU Jian-ping.LI Hong-bin.CHEN Li-li.YU Feng-ying.LU Jun-hong.ZHONG Hui-hong南亚热带主要城市行道树树种调查研究-广东园林2007,29(5)通过对南亚热带13个主要城市的1667条主要道路行道树生长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共有101种(含种以下单位)乔木用作行道树.它们分别隶属于32科68属,其中乡土树种占53.47%,常绿乔木占75.25%,其中87.13%的乔木生长良好.研究认为:海南蒲桃(Syzgium cumini)、非洲桃花心木(Khaya sencgalensis )、木棉(Bombax ceiba)、芒果(Mangifera indica)、扁桃(Mangifera persiciformis )、海南红豆(Ormosia pinnata)、秋枫(Bischofia javanica)、细叶榕(Ficus microcarpa)、麻楝(Chukrasia tabularis )、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 )、阴香(Cinnamomum burmanii )、垂叶榕(Ficus bengjamina)、高山榕(Ficus altissima)、尖叶杜英(Elaeocarpus apiculatus )、人面子(Dracontomelon duperreanum )、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 )、凤凰木(Delonix regia)、白兰花(Michelia alba )、大花紫薇(Lagerstroemia speciosa )、糖胶树(Alstonia scholaris )、紫檀(Pterocarpus indicus )、蝴蝶果(Cleidiocarpon cavaleriei )、石栗(Alcurites moluccana )、蒲桃(Syzgium jambos)等24种乔木适宜作为南亚热带城市行道树的骨干树种;大叶榕(Ficus virens var.sublanceolata )、黄槐( Cassia suffurtiosa )等31种乔木可作为行道树一般树种.7.期刊论文张莉.ZHANG Li太原市行道树种调查分析与规划-山西农业科学2008,36(6)针对太原市的自然概况,通过科学调查,研究了太原市行道树的选择与规划.8.期刊论文张振刚.陈西仓.何彦锋甘肃东南部道路绿化树种调查研究-甘肃林业科技2001,26(2)通过对甘肃东南部道路绿化树种的调查,摸清了该区道路绿化树种种类,探讨了目前该区道路绿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并提出了几种应大力推广的行道树种.9.学位论文由超青岛市城市森林建设研究2006本文综述了城市森林的概念,在总结了国内外城市森林发展历程及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青岛市城市森林建设中树种选择及近自然化规划发展原则和思路。
1.城市森林是一个综合性的动态变化的概念,其演变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历史进程。
现代一般认为城市森林建设是指在城市地域内由以树木为主体的植被及其所在的环境所构成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城市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协调,突出城市特色的重要作用。
2.青岛市树种资源的调查与选择结果:青岛市城市森林营建常用植物约400余种,其中乔木200余种、灌木139种、地被34种、竹类3种。
其森林群落以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针叶型为主。
依据城市森林建设中树种选择的理论基础和基本要求,在对青岛市树种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筛选出骨干树种:常绿乔木(雪松、黑松、龙柏、耐冬),落叶乔木(银杏、刺槐、法桐、青朴、光叶榉、元宝枫、合欢、臭椿、樱花、黄连木)、常绿灌木(冬青卫矛、龙柏球、蜀桧球、鹿角桧)。
3.青岛市城市森林建设的树种近自然化规划:树种布局规划应以树种调查、分析、评价为基础,以城市生态学、生态园林学、风景美学、城市规划学等理论为指导,并综合青岛市所在植被分布自然规律和城市森林建设现状,因地制宜的确定城市树种的主要比例关系:常绿树与落叶树的比例以3∶7为宜;乔木与灌木的比例以2∶1为宜;针叶树与阔叶树的比例以1∶4为宜;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之比1∶4;速生树与慢生树的比例以1∶1为宜。
本文以上述提到的树种布局规划要求,分别规划出了青岛市城市森林建设中的行道树种、公园绿化树种、游园、街头绿化树种、山地风景林树种、居住区绿化树种、机关、学校、医院等处的绿化树种、工矿区绿化树种、海岸抗海雾、海风树种、耐盐碱树种、垂直绿化树种、地被植物,并对城市森林的近自然化配置,以及在天然森林已不存在的地方,运用技术模拟原来的天然森林进行恢复和重建进行了初步阐述。
本文链接:/Periodical_hnlykj200802022.aspx下载时间:2010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