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干部扶贫故事合集10篇【篇一】我是xx市妇联的一名干部,2016年7月至今担任甘泉县石门镇xx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
两年多过去了,沉淀下来回忆自己的扶贫路程,内心很充实,也很自豪,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了农民和农村工作,更与村民们结下了浓厚的情谊,今天我把我的扶贫故事与大家分享。
我分享的第一个内容是:送温暖献爱心用真心赢得群众信任2016年10月,xx旗袍文化协会率先组织捐款捐物,跟我去扶贫,协会会员捐款5000多元,我们用这些钱购买了3头成年母猪,捐给了村民,到现在两年过去了,这3头母猪已产仔8窝共57头猪仔,并且又捐出7头,这种帮扶模式,让贫困户实实在在增加了约4万元的收入。
两年多来,我成功组织了30多次“爱在xx村-----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帮扶活动"。
先后有xx女企业家协会,xx365公益协会、缔一国际美容会所、xx新美居家具公司、多美广告公司、辰美工贸公司、延大附院等30多家公司单位,600多位爱心人士捐款捐物。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两年来累计捐助衣服、书包文具、日常用品、粮食种子、常用药品、助学金等价值20多万元。
受益群众300多户1000多人。
7月1日,xx蔓拉林格美容会所捐2万元,给39户贫困户购买39只电饭锅、床单、门帘、91床棉被,当印着勤劳致富的门帘挂在门上,感动也写在村民的脸上。
微心愿对接是我们今后准备持续开展的一项活动,今年己经开展了两次,由xx能源化工集团,xx乐贝尔家政公司,市医院产科职工与39户贫困户进行了微心愿对接,捐助米面油、小食品、书包文具等价值一万多元。
圣地巾帼扶贫志愿者高英凤组织6名妇女义务给村委会画墙画,15米长的墙面,整整画了一天,虽然都汗流夹背却都特别高兴。
我们的真诚服务换来村民的称赞,她们说:扶贫干部真好,比她们儿女都好,我感到很自豪。
我分享的第二个内容是:要扶贫先扶志用榜样带动群众致富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摆脱贫困的斗志和勇气,是我扶贫工作的重要任务,我多次邀请成功创业女性进村,讲她艰难的创业故事,用她们的感人故事教育村民。
利用每次入户,开村民大会的机会,教育村民要自立自强,依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
两年来,组织科学种植讲座、养蜂技术讲座、健康知识、家教知识讲座、妇女权益法讲座7场,组织“传承好家风、建设好家园”表彰活动4场,表彰了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五美庭院、卫生之家、勤劳之家6个奖项103户,受表彰户中有22户是贫困户,当他们捧着“勤劳之家,卫生之家”奖牌时那种自豪洋溢在脸上,现在走进贫困户家里,虽然简陋却特别干净整洁。
这些帮扶措施,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感染和影响着村民,尊老爱幼、邻里互助、崇德尚礼的风气己经在xx村慢慢形成。
我分享的第三个内容是:抓产业谋发展以实干富民强村去年后半年,扶贫进入关键阶段,各种扶贫政策都要落地,也是我们扶贫工作最忙的一段时间,驻村工作队队员每天走村入户给村民讲道理、讲政策,了解村民的真实需求,帮助贫困户确定适合的产业。
沟里信号差,一个电话打几次,年纪大的听不清,我就和他的儿女、邻居都建立联系,慢慢建起“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群”,“xx村姐妹群","xx村干部交流群"有好人好事好做法,就在群里发,让群众跟着学。
我们组织村干部和贫困户到洛川明景农牧公司考察学习、女经理杨景琴的胸怀和胆识让村民很振奋;在全国美丽宜居村洛川洛阳村考察,听果业专家讲三十多年来苹果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在黄龙考察中蜂产业发展模式,鼓励村民树立产业转型的信心。
在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双残疾户张炳祥养起了猪,范延芳开了蔬菜店,闫成贵种起了2个拱棚,白永宽养起了中蜂……到现在xx村建拱棚29棚,果园360亩,核桃园200亩,10户贫困户养中蜂200箱,12户贫困户养乌鸡600只,并且成立了农村互助资金,双裕专业合作社。
驻村工作队齐心协力,帮助贫困户卖鸡蛋、卖蜂蜜,初步树立起了农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村民们的思想认识在慢慢变化中,生活比也在慢慢变好中,我们驻村工作的每一位队员都感到很欣慰,我相信,有好的扶贫政策的支持,有扶贫干部的努力工作,脱贫奔小康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篇二】我本是一个东北的汉子在缘分之中来到了我的第二故乡xx。
父亲1998那年受邀请来xx实地考察调研,被当地的特殊气候深深的吸引住,并决定留在了xx 独自发展产业。
那一年我只有7岁和妈妈外公外婆在辽宁沈阳生活,父亲的产业发展比较顺利,我的生活也相对较好。
父亲常说“xx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它帮助了我,我很感谢它,所以希望你们以后也做个有梦想的人。
”高中那一年我随妈妈从东北沈阳来到了xx读书,那是我第一次来到这么远的地方,第一次感受到了这里的热,这里的高山,民族,和生活。
2011年我已优秀的成绩考上了我的理想大学,xx艺术学院学习文化公共事业管理。
在大学期间我曾经创过业,在家人的帮助下开过网吧,那时候网吧很流行打网络游戏,我也发展的很好,一度发展达到255台电脑的大型网吧,年收入也很理想在20万元左右。
对于一个还没有大学毕业的我来说,我是别人眼中的羡慕对象。
2015年我大学毕业了,再一次陪父亲去看望帮扶xx建档立卡户时,受到了深深影响,父亲和建档立卡户的交流在我心中深深的留下了记忆,回到家中我与父亲进行了交谈。
在父亲的支持影响下,我决定放弃了xx那种安逸毫无意思的生活。
成为一名对社会有贡献力量的人。
2016年我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开始了我的扶贫生活。
初到罗垤,了解村情我负责扶贫的村委会是玉溪市xx县洼垤乡罗垤村委会。
罗垤村委会拥有10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民族主要以彝族为主。
耕地面积人均不足1.9亩,海拔327到2100米,主要经济来是玉米,烤烟,生猪等。
罗垤村委会可以说是玉溪最为贫困的村委会了,贫困数量上有着最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189户763人,贫困发生率超过60%。
刚来到罗垤就感觉到了贫困的气息,泥泞的土道路很窄没防护,还有落石,房屋多为土房危房,教育落后,语言不通,交流困难,看到这些使我更加的决定留在这里,我想为这个和我有缘的村子贡献出一点力量,我也想学习政府是如何将这样一个不像样的村子帮扶脱贫。
不怕吃苦,敢于担当,解决贫困户急需在扶贫工作期间我吃得了苦,不退缩,敢于担当,我深入基层,走访每一户贫困建档立卡户,听取每一户建档立卡户的意愿和发展需求。
考察当地气候条件,人文生活水平,力图在根本上解决贫困发生的问题。
贫困建档立卡户xx家里是我去过最多的一户,xx为人善良诚信,对人热情,育有一双儿女。
家里种植玉米、烤烟、是主要经济来源。
每次走访入户时基本都可以看见他在农田地里辛苦耕种到很晚。
就这样努力的一个家庭,上天也跟他开了个玩笑,2016年年底一场大病降临在xx女儿张晓艳身上,医院确诊为急性脊髓炎,年纪轻轻的女儿丧失了劳动力,连最基本的走路都很困难。
巨额的医药费高达20万,后续医疗费用还不知道多少,无情的压垮了这个家庭。
当我知道这个消息,眼睛湿润了。
走进医院一边安抚痛哭中的xx,一边不停的拨打着乡上和村委会的电话,力图可以帮助他。
我帮助他细心的填写建档立卡户的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申请。
将实际情况反映给了乡政府和保险公司。
从医药费上进行了大幅度的减免和报销。
我通过了解xx的儿子张晓东有一技之长在学校里学过开挖机,我就联系到了洼垤农危房建设的老板,将张晓东情况和能力介绍给了老板,老板答应了聘用他,这样一来,张晓东的收入也可以帮助到家里,也慢慢的将自己的一技之长练的越来越熟,为以后自己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我受到了xx家人的感谢。
最近一次去看望他的时候,女儿张晓艳已经可以下地慢慢走动了,10根手指也可以动6根了。
我看见好转心理也很欣慰。
我不怕吃苦。
有些时候下村调研,入户走访到很晚,就会在农户家里睡觉,就睡在农危房里,这里农户对我也很热情,很朴实,他们会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给你吃。
我很感动,有些时候会心酸。
我这一年大概有过15次在贫困户家里过夜。
我走进了他们的内心,他们也信任我,所以有些不敢说的话,会说给我听,有什么问题意见也会来跟我商量。
我很感动。
有些时候入完户,我还要回到乡上加班加点的整理扶贫材料,一整理就是一个通宵。
因为我的建档立卡户数量太多,不搞完,怕耽误第二天的任务。
自己亲自整理材料也可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掌握每个建档立卡户的情况。
依托项目建设,解决贫困问题我与乡党委书记进行过交流讨论,眼前最需要的解决问题,是道路问题、房屋问题、产业发展问题。
道路2017年在政府的帮助下修建了直通乡政府的水泥道路,完成了村村通水泥路的任务。
农房屋2017年完成了63户拆除重建,72户修缮加固任务,百分之一百的完成了安完稳固住房的要求。
产业发展xx乡政府和村委会对罗垤进行了分析讨论,罗垤是个常年干旱少雨地方不适合发展用水量大的农作物,适合养殖山羊产业和耐旱作物的发展。
针对地域发展制定了一套方案。
短期以考烟、菜豌豆种植发展为基础,长期以养殖山羊、生猪,种植核桃为主的产业。
看见了贫困户脱贫的希望。
但在走访入户时我们也发现了新的问题,对于那些劳动力丧失,孤寡老人,产业帮扶上就没有那么有力了。
还有学生读书,生大病这些都是问题,经过讨论我们决定给与这样的家庭全家吃低保兜底的模式。
但是对我来说感觉还是不够。
我想用更多的力量去帮扶他们,想发起社会的力量,我想过成立一支这样基金来帮助我们村委会,利用企业捐款的模式成立基金,已定期发放基金的模式针对读大学的学生和60岁以上的孤寡老年人。
如何募捐到更多的钱,我也下了很大功夫,那就需要抓住企业的需求,作为一个企业家庭出身的我很明白,有些企业是不差钱的,他需要的是社会的认可,知名度,对于帮扶学生老人捐款给玉溪最贫困村委会这样的正能量的事情他们是很感兴趣的,好过百条广告宣传。
目前有些企业同意了捐助。
每个月小小的一笔钱对于一个老人或者读书的学生来说也是很大的帮助了。
发挥创新精神,发展特色产业道路通了,产业发展有了成效,农民的日子也好过了起来。
但是我还是不满足,还想为他们做些什么。
在休息期间,我会回到家里和父亲交流,在一次考察中我又发现了机会,葡萄产业的发展。
xx气候特殊,气候炎热,罗垤接近xx,海拔低,气候接近,我们可以利用xx这种特殊的气候,发展生产特色农产业冬季葡萄,葡萄作为全世界四大水果,市场需求相当大。
葡萄一般生产季节为每年的6月到10月,价钱5至15元不等。
但是过了11月份,市场上的国产新鲜葡萄几乎是见不到的,这时候国外大量的进口红提黑提进入国内市场,价格昂贵高达30元每公斤。
如果我们能利用我们的技术和xx的特殊气候生产出11月份以后的葡萄,来弥补国内市场的空白。
那将是全国市场潜力无限的。
国产新鲜葡萄怎么也好过国外储藏葡萄,价格上也会有优势。
因为11月葡萄生产没人尝试,外面气候又不允许,技术难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