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观课议课PPT教学课件
21
LOREM IPSUM
第三,进行分 解,可议。对主 题要使主题可观。
22
LOREM IPSUM
第四,在任务分 解以后,参与者要做 预先准备,比如在研 究教材时,就应该想 一想我会怎么处理。
观课注意事项:1.课堂观察与记录 2. 课堂教学的评价 3.根据课堂实录撰写 课例研究报告 课堂观察和记录是研究的基础 议课注意事项:1.明确目的,2.分清主 次3.详略得当(如议《马说》中的主旨 句与中心句),以事论理4.言简意赅, 人人发言5.与人为善,一分为二
12
观课议课目标:
——建设理想课堂
10
一、理解观课议课
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 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 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 的问题进行对话交流和扬长避短,以 改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一种教研活 动。 观课议课要做到慷慨的提供事实,吝 啬地给出结论。
11
一、理解观课议课
6
评课过程中存在“四化”现象: ①评课过程形式化; ②评课内容表面化; ③评课结论两极化; ④评课效果零散化。 多数教师对“观课议课”知之不 多或一无所知。
7
学习内容:
一、何谓观课议课 二、观课议课前的准备工作 三、如何进行观课 四、如何进行议课
8
一、理解观课议课
1.“听”与“观” “听”本意是指向声音,虽然在平时听课中 并不只有听,也还有多种感觉器官的加入。但给 人的感觉是关注声音。“观”是观察,一方面要 运用多种感觉器官以及必要的观察记录工具,有 效的收集和整理课堂信息——即为“观”;另一 方面是运用心灵和理想的力量感悟、体验和分析。 以获得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和理解——即为“察”。 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 里所用的“观”主要是强调读懂课堂。
那么该如何确定观课议课 的主题呢?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 进行思考:
19
LOREM IPSUM
首先,主题是针对 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 这样,上课就不是为了 展示,而是以此为平台 研究和解决教学实践的 问题。
20
LOREM IPSUM
其次,主题是参 与者共同商议的,是 大家共同感兴趣并可 以参与的(《从百草 园到三味书屋》中的 “疑心”P42)。
15
学生意见
• 充满乐趣 • 纪律好 • 听得 懂 • 师生互动交流• 不一味按书 本上课,有课外内容 • 尊重 学生 •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 不拖堂 • 容量大 • 让人有 回味
16
(2)基于理论研究进行观点 建构
• 知识建构 VS. 接受 • 情境化 VS. 去情境化 • 合作活动 VS . 个体头脑内活动 • 富含资源与技术 VS . 资源与技 术贫乏 • 开放 VS .封闭 • 个别化 VS . 整齐划一
17
主题二、观课议课前的准备工作
1.提前商议观课主题
缺乏课前沟通商议是听课评课活动效 益低下的原因之一。观课议课针对听课评 课存在的问题,主张课前充分沟通和协商, 使授课教师和观课者课前达成充分理解和 信任,并形成共同的观课议课主题,以引 导观课方向。促进议课深入和深刻。
18
主题二、观课议课前的准备工作
什么是理想课堂: 从生存状态和方式看,理想课堂是师 生共同经历和享受美好生活的课堂。 从目标和结果看,理想课堂是有利于 帮助师生获得生存的本领、生活的智慧, 体验生命意义的课堂。 从投入和产出看,理想课堂是有效教 学的课堂。
13
案例1: 基于学习科学的优质 课堂标准与教学改进
1.教师了解并熟悉学习科学的基本理论,理解学习过 程中的要素,了解促进深度学习的主要方法,掌握 初中语文学习的特点; 2.以学习科学的理论主张为主要参照,总结提炼出初 中语文学科优质课堂的含义、要素,在此基础上统 一优质课堂的标准、评价指标、方式(公输课后之争 3.探索基于学习科学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在学 科 中形成有效、有特色、易行的课堂教学模式,教 师 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中逐步提升教学设计能力; 4.通过开展优质课堂的实践探索,形成促进初中学生 深 度学习课堂教学策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
情况分析:
长年以来,学校的课堂研修多数 以听课、评课为主要方式。听课教师 听课目的有二,一是完成任务;二是 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听完 课后,先是上课教师说课,然后听课 的领导、老师评课。 结论: 好!好!好! 实际:流于形式,效果极差!
5
何谓研修
研”——对问题的研究,目的在于 认识实践中的教育活动中各种因素 和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用取得的 认识成果改进实践,提高行动的质 量和水平。 “修”——修养,目的在于自我充 实和完善。
课堂研修—观课议课
1
课堂研修是学科教研的核心
解读课标
钻研教材
作业管理
课堂
命题测验 质量分析
教学设计
2
老调重弹:关于听课
“听”课的结构 “听”重点难点的突破 听”板书及教学媒体运用 “听”课堂的气氛 “听”教学细节 “听”闪光之点 听课后反思与总结
3
观课—聚焦于问题/主题?
①课堂有着丰富的信息, 无法全 面关照 ②教学改进有着特定的要求和可 能(情境化的,因而也是具体的) ③学习内在的规律:有限关注, 深度学习
9
一、理解观课议课
2.“评”与“议” 至于“评”与“议”,我们可以通过表格来 区别,在评的话语里大量使用的是下结论。作 评价。
主要过程 “评” “议” 做判断,下 结论 发表意见, 进行商议 参与者 关注点 做课取向 标 准
主、客体 全面信息 展示性做课 统一规范 平等主体 集中焦点 发展性做课 多样选择
14
(二)优质课堂含义、要素、 评价标准的研究
(1)教师和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类汇总
教师意见:• 符合课标。符合学生学情 • 教学 目标适切 • 教学过程流畅、完整• 教学设计层 次清晰且循序渐进• 教学方法灵活有效,善用学 生生成 • 情感自然,有感召力 • 富有智慧的组 织教学 • 注重学法指导 • 学生知识不断拓展, 思维得以逐渐提升 • 学生高度参与 • 课堂气氛 活跃 • 能激发学生兴趣 • 信息技术合理运用 • 能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 • 学生有收获,有提 高 • 以自主学习、互助学习和讨论学习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