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员-施工测量记录(总分:7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判断题{{/B}}(总题数:9,分数:9.00)1.工程定位测量是施工方依据测绘部门提供的放线成果、红线桩及场地控制网或建筑物控制网,测定建筑物位置主控轴线、建筑物±0.00绝对高程等,表明现场标准水准点、坐标点位置。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2.施工单位应在完成施_T测量方案、红线桩校核成果、水准点引测成果及施工过程中各种测量记录后,予以填写并报监理单位审核。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3.界桩点、红线点水平角可采用经纬仪观测半测回,距离采用钢尺量距时,不宜超过一尺段,细部标高可采用水准仪或经纬仪望远镜置平施测。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4.楼层平面放线记录是施工单位在完成楼层平面放线后,按照相关要求填写的,填写完毕报设计单位审核。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5.标高抄测记录是在施工单位完成楼层标高抄测后按相关要求填写的,填写后报监理单位审核。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6.施工单位在结构工程完成和竣工时,对建筑物垂直度和标高进行实测并记录,根据要求填写建筑物垂直度、标高测量记录报监理单位审核。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7.施工单位应在施工期间、结构工程完工、单位工程竣工后分别对建筑物垂直度和全高进行实测。
(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8.沉降观测记录是针对一些有特殊要求的重要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及10层以上的高层、超高层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以及投入使用期内沉降情况的观测记录,可作为建筑物安全的有效证明资料。
( )(分数:1.00)A.正确解析:9.建(构)筑物基础观测点应埋在基础底板上,由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基础相对倾斜值、基础挠度、平均沉降量及整体刚度较好的建(构)筑物主体结构倾斜值等的估算,应按《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21-95)的要求进行。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二、{{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19,分数:19.00)10.单桩承受荷载在( )以上的建筑物,应做沉降观测。
(分数:1.00)A.1000kNB.2000kNC.4000kN √D.5000kN解析:11.采用速测仪或测距仪测细部点时,应进行测桩检查,仪器对中偏差不应大于( )。
(分数:1.00)A.1mmB.3mmC.4mmD.5mm √解析:12.采用经纬仪半测回测角时,测距的长度不应超过( )。
(分数:1.00)A.10mB.20mC.50mD.100m √解析:13.楼层平面放线记录的签字栏中技术负责人为( )。
(分数:1.00)A.总设计师B.项目总工√C.总监理工程师D.监理工程师解析:14.楼层平面放线记录的“检查意见”由( )手写或电脑录入。
(分数:1.00)A.施工单位√B.设计单位C.建设单位D.监理单位解析:15.建筑物和构筑物全部竣工后,第( )年以后每年观测一次。
(分数:1.00)A.一B.二D.四解析:16.沉降观测点应按设计图纸埋设,观测点的数量不宜少于( )。
(分数:1.00)A.3个B.4个C.5个D.6个√解析:17.烟囱、水塔和大型储藏罐等高耸构筑物基础轴线的对称部位,每一构筑物不得少于( )个点。
(分数:1.00)A.1B.2C.3D.4 √解析:18.施工期间因故暂停施工( ),应在停工时及复工前进行观测。
(分数:1.00)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半年解析:19.工程定位测量记录“内容”栏填写( )。
(分数:1.00)A.完成测量放线的概况性内容√B.明确楼层、纵横轴线C.页数D.经查验符合施工图设计尺寸或标高解析:20.建筑物和构筑物全部竣工后,第一年观测( )次。
(分数:1.00)A.1B.2C.3D.4 √解析:21.工业建筑应在不同荷载阶段分别进行沉降观测,整个施工期间的观测不应少于( )次。
(分数:1.00)A.1B.2C.3D.4 √解析:22.界桩点及红线点标高及标高成果取值,均应精确至( )。
(分数:1.00)A.5mmB.10mm √D.20mm解析:23.施工单位应在( )对建筑物垂直度和标高进行实测并记录,填写建筑物垂直度、标高测量记录,报监理单位审核。
(分数:1.00)A.工程竣工后B.工程完工前C.结构工程完工和工程竣工时√D.技术交底时解析:24.采用经纬仪半测回测角同时施测细部标高时,垂直角范围应在( )。
(分数:1.00)A.±10°√B.±15°C.±20°D.±30°解析:25.填写工程定位测量记录时,应根据( ),核查施工场地控制点、水准点、城市规划部门确定的建筑红线桩、平面控制网(点)和高程控制点的布设是否稳定可靠。
(分数:1.00)A.建筑物形式B.测量仪器C.现场的具体条件√D.建筑物用途解析:26.沉降观测点应设在建筑物四角或沿墙外每隔( )处或每隔2~3根柱子处。
(分数:1.00)A.5~10mB.10~15m √C.15~20mD.25~30m解析:27.界桩点、红线点的细部坐标,宜采用( )。
(分数:1.00)A.极坐标法√B.直接测量法C.间接测量法D.动态测量法解析:28.标准水准点由规划部门提供,用来作为引入拟建建筑标高的水准点,一般为( )点。
(分数:1.00)A.1~2B.2~3 √C.3~4D.4~5解析:三、{{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6,分数:32.00)29.基槽验线的主要检测内容包括( )。
(分数:2.00)A.基槽的四边轮廓线√B.主轴线√C.断面尺寸√D.基底标高√E.水平角度解析:30.下列关于楼层标高抄测记录填写要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分数:2.00)A.抄测部位应注明哪层哪段√B.抄测内容写明是1m还是2mC.要根据测绘院给出的高程点、施工图抄测√D.检查意见一栏由监理人员签署,要将检查意见表达清楚,不得用“符合要求”一词代替检查意见√E.签字栏中技术负责人为项目总工,测量负责人为具体操作人员,质量检查员为现场质检员√解析:31.下列关于《建筑物垂直度、标高测量记录》的填写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2.00)A.观测说明要对采用仪器类型、观测点位布置、观测时间的确定等进行说明√B.观测部位栏,应按建筑物各方位确定√C.实测偏差栏,应填写具体的方向偏差值√D.结论栏,由监理单位手写或电脑录入E.结论栏,由施工单位根据监理单位的要求手写或电脑录入√解析:32.楼层平面放线记录的“放坡简图”应标明楼层外轮廓线,( )。
(分数:2.00)A.楼层重要控制轴线√B.所在楼层相对高程√C.指北针方向√D.分楼层段的具体图名√E.基底标高解析:33.楼层平面放线的内容包括( )。
(分数:2.00)A.依据测量施工方案检查轴线竖向投测控制线√B.依据图纸和测量方案检查施工层墙体、柱轴线和边线√C.依据图纸检查门、窗洞口位置线和皮数杆√D.依据图纸检查楼层水平线√E.依据图纸检查基底标高解析:34.下列关于基槽验线记录的填写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2.00)A.验线依据是指由建设单位或测绘院提供的坐标、高程控制点或工程测量定位控制桩、高程点等√B.基础平面剖面简图要画出基槽平、剖面简图轮廓线,应标注主轴线尺寸,标注断面尺寸、高程√C.检查意见一栏由监理人员签署。
要将检查意见表达清楚,可用“符合要求”一词代替D.签字栏中技术负责人为项目总工;测量负责人为施测单位主管;质量检查员为现场质检员√E.施工单位一栏按“谁施工谁填写”这一原则执行√解析:35.结构封顶至工程竣工,沉降观测周期宜符合的要求有( )。
(分数:2.00)A.均匀沉降且连续3个月内平均沉降量不超过1mm时,每6个月观测一次B.连续2次每3个月沉降量不超过2mm时,每6个月观测一次√C.外界发生剧烈变化时,及时观测√D.交工前观测一次√E.交工后,建设单位应每3个月观测一次解析:36.下列选项中,属于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原则的有( )。
(分数:2.00)A.能够反映建筑物、构筑物变形特征和变形明显的部位√B.标志应稳固、明显,结构合理√C.点位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和长期保存√D.影响建筑物功能使用的,可明显标识E.不影响建(构)筑物的美观和使用√解析:37.下列建筑物中,应进行沉降观测的有( )。
(分数:2.00)A.重要的工业与民用建筑√B.2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物√C.造型复杂的15层以上的高层建筑物D.对地基变形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E.使用灌注桩基础而设计与施工人员经验不足的建筑物√解析:38.工程超过允许偏差且影响性能的部位,要有技术处理方案和补救措施,其技术处理方案和具体补救措施要经( )认可后进行处理。
(分数:2.00)A.建设单位√B.设计单位C.检验单位D.监理单位√E.施工单位解析:39.填写工程定位测量记录时,根据建筑物形式,核查( )布置是否合理,位置、数量是否能满足测量的要求。
(分数:2.00)A.轴线控制桩√B.轴线投测点√C.标高投测点√D.场地控制点E.水准点解析:40.基槽验线是施工测量单位根据主控轴线和基底平面图,检验( )。
(分数:2.00)A.建筑物基底外轮廓线√B.集水坑√C.电梯井坑√D.垫层标高√E.水平角度解析:41.工程定位测量检查内容包括( )。
(分数:2.00)A.校核标准轴线桩点、平面控制网√B.校核引进现场施工用水准点√C.检查计算资料及成果√D.填写工程定位测量记录报监理单位审核√E.确定基准点解析:42.沉降观测记录应及时整理和妥善保存,并应附的资料有( )。
(分数:2.00)A.根据水准点测量得出的每个观测点高程和其逐次沉降量√B.根据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平面图绘制的观测点的位置图,根据沉降观测结果绘制的沉降量、地基荷载与连续时间三者的关系曲线图及沉降量分布曲线图√C.计算出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平均沉降量、相对弯曲和相对倾斜值√D.水准点的平面布置图和构造图,测量沉降的全部原始资料√E.建筑物施工图纸解析:43.荷载变化期间,沉降观测周期应符合的要求有( )。
(分数:2.00)A.高层建筑施工期间每增加1~2层,电视塔、炯囱等每增高10~15m应观测1次√B.基础混凝土浇筑、回填土及结构安装等增加较大荷载前后应进行观测√C.基础周围大量积水、挖方、降水及暴雨后应观测√D.出现不均匀沉降时,根据情况应增加观测次数√E.施工期间因故暂停施工超过2个月,应在停工时及复工前进行观测解析:44.下列有关沉降观测期限的说法,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