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诊断习题附带答案版

实验诊断习题附带答案版

临床血液学检验,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得检验,临床生化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病原体检验。

ﻫ2、临床常用得抗凝剂有草酸钠,草酸钾,枸缘酸钠,肝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ﻫ3、血气分析时常在股动脉穿刺采血,也可用肱动脉、桡动脉。

三、名词解释:实验诊断学ﻫ四、选择题:ﻫA型题:1、有关血液标本得采集,下列叙述错误得就是:A、毛细血管采血成人在指端B、静脉采血婴幼儿常在颈外静脉ﻫC、血气分析时多在股动脉穿刺采血D、急诊采血不受时间限制E、必要时可以从静脉输液管中采取血液标本。

【参考答案及题解】三。

名词解释:实验诊断主要就是运用物理学、化学与生物学等得实验技术与方法,通过感官、试剂反应、仪器分析与动物实验等手段,对病人得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组织细胞等标本进行检验,以获得反映机体功能状态、病理变化或病因等得客观资料。

血液一般检查一、名词解释:1、贫血 2、中性粒细胞核左移3、Auer小体4、类白血病反应5、网织红细胞反应二、选择题ﻫA型题ﻫ6、红细胞得主要功能就是:( )ﻫA提供营养B维持体温ﻫC 运输激素ﻫD 运输O2与CO2ﻫE 提供铁ﻫ7、红细胞得平均寿命就是:( )A 90天ﻫB 30天ﻫC100天ﻫD50天E120天ﻫ8、贫血就是外周血单位体积中:()ﻫA 红B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ﻫC 红细胞、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ﻫD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与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E循环血量较正常减少9、按贫血病因机制下列哪项组合就是错误得:( )ﻫA红细胞破坏过多——慢性感染性贫血B 红细胞生成减少—-再障ﻫC红细胞慢性丢失过多——缺铁性贫血D 骨髓红细胞生成被干扰—-伴随白血病得贫血E 造血原粒缺贫——巨幼细胞性贫血ﻫ10、缺铁性贫血时红细胞呈现:()A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B 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C 大细胞性红细胞ﻫD 镰形RBCE 缗钱状11、以下说法错误得就是:( )A粒细胞生成过程中,人为可划分为干细胞池、生长成熟池与功能池ﻫB从晚幼粒细胞起至成熟粒细胞不具有分裂功能ﻫC外周血中粒细胞增随血液循环运行ﻫD 粒细胞得半衰期为6~7小时ﻫE 剧烈运动可使中性粒细胞暂时性升高12、粒细胞减少症就是指:()ﻫA白细胞总数<4×109/L ﻫB 中性粒细胞数〈0、5×109/LC 中性粒细胞数<1。

5×109/LD中性粒细胞数〈2×109/LﻫE 中性粒细胞数<1×109/L13、以下可使ESR增快得就是:( )ﻫA纤维蛋白原B 白蛋白ﻫC 卵磷脂D 镰形RBC1ﻫ4、急性溶血时:( )ﻫA网织红细胞计数细胞计数不变ﻫE外周血不会出现有核红细胞15、30岁女性,头昏乏力2月,发热3天入院,体查:贫血貌, 颈部可扪及黄豆大小淋巴结,胸骨压痛,肝脾肋下未扪及。

血象示Hb50g/LWBC50×109/L,异常细胞0.37 Pt 74×109/L,骨髓示增生极度活跃,可见Auer小体,最可能得诊断就是:( )A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ﻫC败血症ﻫD 缺铁性贫血E血小板减少症三、问答题32、类白血病反应如何与慢粒白血病区别?【参考答案及题解】一、名词解释ﻫ1、贫血: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血细胞比容低于参考值低限,称为贫血,以血红蛋白为标准,成年男性血红蛋白<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110g/L,即可以为贫血、2、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正常时外周血中杆状核与分叶核之间得正常比值为1:13,如比值增大,即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甚至出现杆状核以前更幼稚阶段得粒细胞称为核左移。

常见于感染,尤其就是化脓菌引起得急性感染,亦可见于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

3、Auer小体:在瑞氏或吉姆萨得血或骨髓涂片中,白细胞胞质中出现染红色细杆状物质,1条或数条不等,长1~6um,称为Auer小体(棒状小体),这种Auer小体仅出现在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故Auer小体对急性白血病得诊断及分型有一定参考价值、ﻫ4、类白血病反应:指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得类似白血病表现得血象反应。

外周血中白细胞数大多明显升高,并有数量不等得幼稚细胞出现,引起类白反应得常见病因有感染、恶性肿瘤、急性中毒、急性溶血失血等。

去除病因后,类白血病反应也消失、5、网织红细胞反应:缺铁性贫血与巨幼细胞贫血病人相应给予铁剂或叶酸/vi+B12治疗后,网织红细胞升高,见于红细胞恢复,用药3~5天后,网织红细胞即开始上升,7~10天达高峰一般增至6~8%,治疗2周后网织红细胞渐下降,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才渐升高、这一现象升为网织红细胞反应,可作为贫血治疗时早期判断疗效得指标。

也可用此现象作为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贫血得诊断性治疗。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ﻫ一。

填空题ﻫ1.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得方法:普通光学显微镜检查、位相显微镜检查、荧光显微镜检查、透射及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查。

2。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得适应症有、、、、、、3.骨髓穿刺检查得禁忌症为有凝血因子缺乏有严重出血者。

ﻫ4.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其细胞大小一般由大到小,核质比例一般由大到小;核染色质一般由疏松到致密。

6.骨髓增生程度共分5 级、7.粒红比例正常为2-4:1 。

8ﻫ.粒红比例增高见于①急性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②急性化脓菌感染、中性粒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③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ﻫ9.过氧化物酶染色常用于对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与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得鉴别、ﻫ10。

在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多增高,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多降低。

ﻫ11、粒细胞增多见于各型粒细胞白血病,大部分感染、ﻫ12.红细胞增多见于①各类增生性贫血②巨幼细胞贫血③急性红白血病。

13.淋巴细胞绝对值增多见于见于急性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其她病毒性感染与淋巴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等。

14。

淋巴细胞相对值增多见于再障、粒细胞缺乏症或粒细胞减少症。

15。

正常骨髓象中,粒细胞系统约占有核细胞得50—60 %;幼红细胞约占有核细胞得20%; 淋巴细胞约占有核细胞得20%。

三、名词解释粒红比例;贫血;MDS;核质比例;骨髓增生程度;骨髓组织四、选择题A型题1.穿刺检查可确诊:( )ﻫA、溶血性贫血 B、血小板减少性紫癜,ﻫC 再生障碍性贫血 D 脾功能亢进E放射病2ﻫ.不能进行骨髓检查得就是:( )A结核病B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放射病D重症血友病 E 粒细胞减少症ﻫ3.在血细胞发育过程中红细胞得外形变化就是:( )ﻫA始终为圆形B由圆形变为椭圆形ﻫC由椭圆形变为圆形 D 始终为椭圆形E由不规则形变为圆形4.淋巴细胞胞质得颜色就是:( )A透明绿色B透明红色ﻫC透明天蓝色D透明紫色E透明黄色5ﻫ.骨髓组织由以下哪项组成:( )A 网状组织,基质,血管系统,淋巴管系统,发育过程中得血细胞B 网状组织,基质,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得血细胞ﻫC 网状组织,血管系统,淋巴管系统,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得血细胞ﻫD 血管系统,淋巴管系统,基质,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得血细胞E网状组织,基质,淋巴管系统,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得血细胞6、粒系细胞得发育过程为:( )ﻫA 细胞由大到小,核质比例由高到低,核仁由无到清晰,胞质由多到少ﻫB细胞由小到大,核质比例由高到低,核仁由无到清晰,胞质由多到少C 细胞由大到小,核质比例由高到低,核仁由清晰到无,胞质由少到多ﻫD 细胞由大到小,核质比例由低到高,核仁由清晰到无,胞质由少到多E 细胞由小到大,核质比例由低到高,核仁由清晰到无,胞质由少到多7。

骨髓增生程度活跃常见于:( )ﻫA正常人 B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ﻫC 再生障碍性贫血D粒细胞减少症E骨髓纤维化8、粒红比例减低见于:( )ﻫA白血病B急性化脓性感染ﻫC纯红再生障碍性贫血 D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各种增生性贫血9.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见于:( )ﻫA再生障碍性贫血B急性淋巴瘤C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D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ﻫE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ﻫ10.糖原染色呈强阳性反应见于:( )ﻫA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D红血病E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ﻫ【参考答案及题解】五、问答题:参见内容精要【李晓林】血栓与止血检测一、填空题1、血管得止血作用有血管得收缩、血小板得激活、凝血系统得激活、局部血粘度得增高。

2、引起血小板减少得原因有血小板得生成障碍、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血小板分布异常、3、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见于因子Ⅷ、Ⅸ、Ⅺ明显减少,凝血酶原重度减少,纤维蛋白原严重减少,应用肝素、口服抗凝药、纤溶亢进使纤维蛋白原降解增加,循环抗凝物质增加、三、名词解释1ﻫ、P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总得凝血状况得筛选试验、2、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总得凝血状况得筛选试验、ﻫ四、选择题ﻫA型题1、内源性凝血系统得始幼因子就是:( )A、组织凝血活酶B、Ca++C、Ⅻ因子D、ⅩⅢ因子E、Ⅹ因子2、外源性凝血系统与内源性凝血系统形成凝血活酶都需要什么凝血因子?( )ﻫA、因子ⅦB、因子Ⅷ C、因子Ⅹ D、因子Ⅺ E、因子Ⅻ3、下列哪项不就是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A、血管壁结构异常B、过敏性紫癜C、单纯性紫癜D、血友病E、血管性血友病4、血小板代数增多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ﻫA、ITP B、SLE C、AA D、TTP E、慢粒白血病慢性期5ﻫ、下列哪项血块收缩试验不减低:( )A、ITPB、ⅩШ因子缺乏症C、血小板无力症D、红细胞增多症ﻫE、多发性骨髓瘤五、问答题人体抗凝血系统得作用有哪些?【参考答案及题解】ﻫ3、五、问答题答:人体得抗凝血系统主要包括(1)细胞抗凝作用,如体内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与肝细胞对进入血液得促凝物质与被激活得凝血(抗凝血)蛋白进行吞噬、清除或摄取、灭活、(2)体液抗凝作用,如肝与内皮细胞合成得抗凝血酶Ⅲ,在肝素得介导下,灭活凝血酶、FⅨa、FⅩa、FⅪa等丝氨酸蛋白酶,肝合成得肝素辅因子Ⅱ主要灭活凝血酶,其次灭活FXa、其它依赖维生素K得抗凝蛋白如蛋白C、蛋白S、α2巨球蛋白、α1-抗胰蛋白酶等均有抗凝作用。

血液检测项目得选择与应用ﻫ一、填空题ﻫAPTT延长,PT正常可见于血友病A,血友病B,因子Ⅺ缺乏症,血循环中有凝血因子抗体存在。

ﻫ三、名词解释原发性纤溶症四、选择题ﻫA型题1。

D二聚体增高不见于:( ) A、DIC B。

深部静脉血栓C.动脉瘤D。

原发性纤溶E。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2。

下列哪些不符合甲型血友病得诊断:( ) A、凝血时间不正常B、凝血酶原时间不正常 C.出血时间不正常D、因子Ⅷ缺乏 E.关节畸形ﻫ【参考答案与题解】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