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阳光教育”实施方案(总方案)

学校“阳光教育”实施方案(总方案)

123学校“阳光教育”实施方案(一)“阳光教育”基本理念教育宗旨:“用真知和真爱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教学宗旨:“让每个孩子走进阳光”办学信念:“让学校充满阳光的活力”教育机制:“尊重、理解、赏识、激励”育人价值观:“帮助学生走进阳光是教师的最大职责”管理价值观:“帮助教师走进阳光是校长的最大职责”情感教育目标:“在阳光中体验人的自豪感、在阳光中获得人的尊严感、在阳光中享受人的幸福感”(二)“阳光教育”的五大支柱1、完善建立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实施“阳光管理”为了规范我校办学,学校制订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教学方面:《学校教学常规要求》、《听评课制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培优扶困工作制度》、《教学常规检查评价方案》、《教研组活动要求》、《集体备课实施方案》、《作业设置和批改要求》、《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等制度。

德育、安全方面:《教师日常行为规范》、《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师师德》。

为了考核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制订了阳光教师绩效工资方案。

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营造一片阳光空间A、制定规划,建立阳光发展链:学校不仅科学地制订学校发展远景规划和近期目标计划,明确阳光教育的五大发展战略,即:理念治校战略、质量立校战略、科研兴教战略、名师精校战略、特色强校战略;并要求教师们在学校总体设想下规划出自我实现的近期和远期目标(由初为人师到名优教师的成长链),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袋》制度,明确每学年每个教师的自我发展目标,使“提升学校品牌,让每个学生走进阳光”成为学校、教师共同的心愿。

B、开展活动,架设施展才华舞台:阳光课堂、阳光教学沙龙、阳光教育讲坛、阳光杯课堂教学竞赛、阳光杯论文竞赛等活动,让学校的整体规划和教师的个人规划有机地结合,凝聚成一股合力,使阳光教育理念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C、名著导读,逐渐积累底蕴:学校通过实施名著导读工程,使教师悉心品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赏识你的孩子》(周弘)、《赏识你的学生》(孟繁华)、《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关鸿羽)、《我的教育理想》(朱永新)、《重建学校的精神家园》(叶澜)、《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肖川)、《稳步提高学习成绩》(林格)、《细节决定成败》(汪中求)、《爱心与教育》(李镇西)等名著。

要求每位教师每月要写6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每学期开展一次读书心得汇报交流活动。

D、对话反思,促进理论提升:在阳光教学沙龙、讲坛、课堂、名著研读等活动中,加强教师间的自由对话,让他们在对话中碰撞与交融,达成共识。

同时通过每月的专题反思、期中、期末的总结,帮助教师一步一步实现规划。

E、培训进修,推动教育创新之舟。

实行教师充电工程,全方位开展师资培训,学校定期开展“教学沙龙”活动、定期举行“阳光课堂”观摩、定期举办“名师讲坛”、推行“教育名著研读工程”、加快“教学资源库建构工程”,努力提升全体教师的学习能力。

经常组织教师参与校际间的教研活动,积极参加区、街道组织的各项教研及比赛活动,还选派教师参加现代教学理论、教育思想、职业道德修养、教师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和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等专项培训,从而不断提高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F、家校合力,探索“阳光家庭教育模式”:推行“帮助家长阳光”的新理念,树立新的家长学校办学理念,开发新的家长学校课程体系,搭建新的家长学校培训途径。

同时,开发“阳光教育校本网站”,搭建阳光教育的新平台和家校联系的新窗口。

3、打造校园文化——搭建立体阳光舞台A、景观文化①立体文化:学校的立体文化应该是新阳光教育理念凝固的音符。

在这一思路下,我校将设立砺志教育长廊,并通过班队活动让全校每个孩子都明白每个展牌、每个雕塑所代表的含义,让这些凝固的音符演奏出动听的歌。

②平面文化:墙面文化、展台文化、走廊文化如果仅是将阳光教育的理念帖在墙面、出现在展台,挂于走廊,而不能自觉地在学生与教师的头脑中涌现,那就只是标语口号。

因此我们必须通过活动将它们转化为全体师生现实的认知。

将“今天你举手了吗?”、“相信自己,一定阳光!”等阳光教育文化布置在教室与走廊的墙壁上,让学生在每天的耳濡目染中由外在转化成内在的认识,再由内在的认识转化为外在的行动;让教师在每天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加以落实。

B、尊重文化①阳光班干制。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当班干部的阳光体验,学校推出班干轮选制,并从班干部中评选阳光班干部。

具体要求如下:一个学期,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有不少于一次的机会担任班干部;各班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出《班干部职责》。

②家长视导制。

为真正实现家校有效沟通,我校开展“家长视导活动”。

提出“陪伴半天,感悟真情;期待一生,走进阳光”。

每年1次,每次半天。

面向全体学生家长,人人参与。

具体是家长与孩子一起上课、活动,最后填写体验反馈表上交给学校。

C、赏识文化①阳光之星。

阳光之星的评定不以学习为唯一标准,主要是以学生的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阳光一点点为标准。

并结合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每班每月评出“毅力之星”、“进步之星”、“智慧之星”、“创造之星”等阳光之星,在全班或全校给予表彰。

②阳光节。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的“新阳光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将定期举办“阳光节”。

阳光节的内容十分丰富,如科技节包括“小科学家”比赛、“小能手”、现场手工制作比赛等;艺术节包括主题书画作品比赛、独(合)唱比赛、器乐比赛、舞蹈比赛等等;体育节包括田径比赛、毽球比赛、拔河比赛等等;读书节包括交流汇报、跳蚤书市等等。

以此来展示孩子才能、树立孩子自信。

③阳光评语。

“阳光评语”是在“激励性评语”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更具人情味、个性化,也更客观、多元。

我们把阳光评语分为日常用语、课堂用语、作业批语、品德评语和艺术批评五类,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

如“孩子第一次做事时,万事开头难,此时此刻更需要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你可以的!”、“相信自己!”;孩子取得进步时,需要被理解和赏识,可以对他说:“真不错,加油吧!”、“我相信,你会成功的!”、“再试一试,你会做得更棒!”。

④阳光喜报。

喜报使用制度是实施阳光教育的一个创新举措,旨在通过喜报载体,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学生不断进步,让学校、学生、家长共同分享学生阳光的快乐和喜悦。

⑤阳光儿童。

在小学里,什么样的学生算是阳光者?我们认为可以归纳为八个字:自信、自强、自尊、自主。

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描述:热爱祖国、理想远大;勤奋学习、追求上进;品德优良、团结友爱;体魄强健、活泼开朗。

(详见“阳光儿童”评选方案)⑥阳光教师。

我们认为阳光教师形象主要有四个特征。

有阳光健康的活力;有阳光亲和力;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格,教学成绩突出;每天有阳光般的笑容,快乐地生活、工作和学习。

(详见“阳光教师”评选方案)⑦阳光班级。

阳光班主任的重要使命,就是对学生进行“阳光教育”,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更加富有生机,富有激情,富有活力;在“尊重、理解、赏识、激励”中建立自信与自尊,丢弃自卑与自悲;在一天天的阳光体验中,对美好未来充满憧憬。

阳光班级评比核心标准:a全班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b确立楷模与游戏规则。

为了实现共同愿景,全班要确立一种动物(如雄狮、雄鹰)或一个人物(如雷锋、钱学森),并以此为契机制订班级活动的规章制度等游戏规则。

c每周进行阳光班级量化评比,主要对晨读、出操、午读、卫生、排队等情况的综合考评。

d阳光教育各项展示活动中成绩。

e、每学期评选阳光班集体。

4、实施阳光校本课程——组织七色阳光活动A、自主选择“学生才艺俱乐部”。

学生的各种能力需要长期培养,学校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的机会,培养孩子的各种兴趣、爱好和特长,让孩子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阳光。

所以,我校拟每周抽出一课时的时间,推行“学生才艺俱乐部”,成立书法、绘画、科技、合唱、毽球、田径、信息技术等兴趣小组,让学生自由选择。

B、人人参与“阳光心理辅导”。

学生拥有一个健康、阳光的心理,会让他一生受用无穷,所以我校拟开发“阳光心理辅导”课程,初定的课程目标是:①学会自信,初步养成自我认同感和坚毅的品质。

②学会自主,初步养成自我设定目标并对目标负责到底的习惯。

③学会探究,初步养成自己发现问题、自己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解决问题的习惯。

④学会交往,初步养成现代人际交往与合作的良好意识和习惯。

⑤学会学习,初步掌握各科学习的正确方法并能体验学习阳光的快乐和幸福。

C、阳光体育活动。

(详见阳光体育活动方案)D、阳光文娱早会活动。

为了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已的才艺,从而为学生建立成长的舞台。

我校每学期开展三次文娱早会活动(分高、中、低年级三个组)。

每次活动均有主题,要求学生全员参与。

E、阳光广播。

每周一国旗下讲话,由少先队大队部统筹部署整个学期的德育教育专题,每周安排一个中队负责进行专题国旗下讲话,少先队大队部作总结性发言。

每周四开设红领巾广播,进行专题教育。

发动全校队员踊跃投稿,宣传好人好事。

进行好书推介,营造书香氛围。

每周英语一分钟,教授阳光的英语交际口语。

激发学习英语的热情。

5、理解、赏识、激励——构建多彩阳光课堂我们认为,阳光教育不应该有固定的课堂教学模式,任何有的课堂教学模式都可以为我所用。

但阳光教育的课堂也不是泛化了课堂,它追求诗意课堂与功利课堂相整合,它关注“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的学习活动形式,它是实践“理解、赏识、激励”的重要平台。

实施阳光的课堂教学双向评价标准(详见课堂教学双向评价表),构建多彩阳光课堂。

A、实施理解教育:孩子的角度来认识理解世界。

理解是阳光教育极具人性化的一面。

理解自己与理解别人都是有相当难度的。

理解也可以分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于至善的理解,阳光而真诚地看待别人的,并能真正读懂对方“心”的理解方式;第二个层次,是基于尊重的理解,在尊重对方的基础上,努力去理解对方的言行举止。

我们许多老师感叹学生贪玩,自制力差,思维活跃。

其实,这些表现正是的个性特征,是正常现象。

一个阳光的教师应该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理解学生幼稚的言行,珍惜学生的奇思妙想,宽容学生的失误和过错,耐心地对待学生千百次的发问,细心地呵护学生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善待生命处于弱势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阳光的机会,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做到下几点:①学生话未说完的时候,得等他们把话说完。

②学生做小动作的时候要用恰当的话语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所研究的问题上来,不能恶意地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

③对学生的发展要期待,不能拔苗助长。

B、实施赏识教育:发现孩子的每一个闪光点。

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

赏识犹如生命的营养,赏识是孩子无形生命成长的阳光、空气和水。

阳光教育的赏识就是在尊重学生生命及理解儿童的成长需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