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鲁山山行
宋代: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4. 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 这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斑斓多姿的山景图,表现了诗人爱好山野景色的情趣,歌颂了祖国山河的秀美。
B. 山峦众多,随着诗人行踪的变化而忽高忽低。
“千山高复低”既暗示了鲁山之高,又间接表现了诗人山行的愉悦之情。
C. 诗人在山中行走,所见的山峰也不断变换美好的形态。
“好峰随处改”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有异曲同工之妙。
D. “径”而曰“幽”,“行”而曰“独”,正合了诗人的“野情”。
着一“迷”字,表达了诗人因陶醉于山野景色而流连忘返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