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ppt
年龄锥体(或称年龄金字塔)是用从上到
下一系列不同宽度的横柱做成的图。横柱的高低位 置表示由幼体到老年的不同年龄组,横柱的宽度表 示各个年龄组的个体数或其所占的百分比。
年龄锥体的三个基本类型:
• 典型的金字塔形锥体 表示种群中有大量的幼体, 而老年个体却很少。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 群数量迅速增长,为增长型种群。 • 钟形锥体 表示种群中幼年个体与中老年个体数 量大致相等。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等, 种群数量稳定,为稳定型种群。 • 壶形锥体 表示种群中幼体所占的比例较小,而 老年个体的比例较大。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种群数量趋于下降,为下降型种群。--导致什么
1、一般生命表的编制
• 生命表是由许多行和列构成的表格,通常 是第一列表示年龄、年龄组或发育阶段, 从低龄到高龄自上而下排列,其他各列为 记录种群死亡或存活情况的观察数据或统 计数据,并用一定的符号代表。
华盛顿圣乔恩岛藤壶生命表 (1959~1968)
x nx lx dx qx ex
0 1 2 3 4 5 6 7 8 9
142 62 34 20 15.5 11 6.5 2 2 0
1.000 0.437 0.239 0.141 0.109 0.077 0.046 0.014 0.014 0
80 28 14 4.5 4.5 4.5 4.5 0 2 -
0.563 0.452 0.412 0.225 0.290 0.409 0.692 0.000 1.000 -
1.97 2.18 2.35 1.89 1.45 1.12 1.50 0.50 -
各符号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如下: • x:年龄、年龄组或发育阶段。 • nx:本年龄组开始时的存活个体数。 • lx:本年龄组开始时,存活个体的百分数, 即lx = nx / n0。 • dx:本年龄组的死亡个体数,即从年龄x到 年龄x+1期间的死亡个体数。
种群出生率高低的影响因素:
• (1) 性成熟的速度 性成熟的速度越快,有机
体性成熟越早,平均世代长度越短,种群的 出生率就越高。 • (2) 每次产仔数目 不同种动物每次产仔的数 目相差悬殊。 • (3) 每年繁殖次数 有些动物具有一定的生殖 季节,繁殖次数较少;有些不间断地生殖, 繁殖次数很多。 • 此外,孵化期和繁殖年龄的长短等都会影响 种群出生率。
问题?
-----作用:预测未来种群动态
• 植物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以分为同龄级和异 龄级。 • 一年生植物和农作物种群,都可以认作同 龄级种群;多年生植物都是异龄级种群。 • 在异龄级种群中,个体之间的年龄可以相 差很大。一个异龄级种群的全部个体可以 分布到群落中的不同层次。
根据植物种群中个体的生长发育状况分为:
• 性比是指种群中雄性与雌性个体数的比例。 • 性比是种群统计学主要研究内容之一。 • 对于一雄一雌制的动物来说,性比1:1对 于种群的增长最有利。 • 对种群的配偶关系及繁殖潜力有很大的影响 偏离此比例—导致什么问题?
• 如果我们想要进一步详细了解种群的 动态过程,从哪里人手?
3 生命表
• 生命表是最直接地描述种群死亡和存活过 程的一览表,是研究种群动态的有力工具。 描述种群数量变化。
(3)死亡率
• 死亡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种群的死亡个体数 与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 最低死亡率也称为生理死亡率,是种群在 最适环境条件下所表现出的死亡率,种群 中的个体都是由于老年而死亡--生理寿命。 • 实际死亡率也称为生态死亡率,是指种群 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所表现出的死亡率,即 种群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平均寿命。
种群由个体组成,个体依赖于种群。
(3)自然种群基本特征: ①数量特征(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 ②空间特征(具有一定分布区域) ③遗传特征(具有一定基因组成)
2 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的数量特征主要是指种群密 度以及影响种群密度的4个基本参数, 即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其次种群的年龄结构、性比对种群数 量具有重要影响。
(4)迁移率
• 种群中个体的迁移包括迁入和迁出。 • 迁入是别的种群进入领地,迁出是群 内个体离开领地。 • 生态学意义:促进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有助于防止近亲繁殖。
(5) 年龄结构(分布)
• 定义:种群的年龄分布就是不同年龄组 在种群内所占的比例。 • 如果其他条件相等,种群中具有繁殖能 力的成体比例越大,种群的出生率就越 高;而种群中缺乏繁殖能力的老年个体 比例越大,种群的死亡率就越高。 • 表示:用年龄锥体图表示。
第一节 种群及其结构
1、 种群 (1)定义
种群(population)是指在一定空间中同种 个体的集合。
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 ecology)是研究种群数量动态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 科学。
(2)种群与个体的关系 出生、生长、发育、死亡 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性比 从个体到种群不是简单相加,是通过种内 关系组成的整体,是质的飞跃。
• 休眠期 植物以具有生活能力的种子、果实 或其他繁殖体处于休眠状态之中。 • 营养生长期 从繁殖体发芽开始到生殖器官 形成之前。 • 生殖期 植物的营养体已基本定型,性器官 成熟,开始开花结实。 • 老年期 个体即使在良好的生长条件下,营 养生长也很滞缓,繁殖能力逐渐消退,植株 接近死亡。
(6) 性比
(1) 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即单位面积(或空间)内种群的 个体数目,通常以符号N来表示。
(2) 出生率
• 指单位时间内种群的出生个体数与种群个体 总数的比值。 • 它不仅取决于物种的生殖能力,还受种群个 体总数的影响。 • 分为最大出生率和实际出生率。
• 最大出生率是指种群处于理想条件下 (即无任何生态因子的限制作用,生殖 只受生理因素所限制)的出生率,也称 为生理出生率。 • 实际出生率是指种群在特定环境条件下 所表现出的出生率,也称为生态出生率 。
• qx:本年龄组的死亡率,即从年龄x到年龄 x+1期间的死亡率,q x= dx / nx。 • ex:本年龄组开始时存活个体的平均生命期 望,即ex = Tx / 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