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掌握呼叫处理流程

掌握呼叫处理流程

呼叫处理流程
在介绍呼叫流程之前,先说明和本章节介绍的呼叫流程密切相关的两点:号码分析选择子的位置、号码分析规则。

号码分析选择子的位置:用户属性、号码分析、中继组。

主叫用户摘机拨号之后,由用户属性中的号码分析选择子关联到号码分析中的号码分析选择子,进而进行号码分析。

入局呼叫,根据中继组中的入向号码分析选择子关联到号码分析中的号码分析选择子。

号码分析规则:ZXJ10交换机提供七种号码分析器,对于某一指定的号码分析选择子,号码严格按照固定的顺序经过选择子中规定的各种号码分析器,由号码分析器进行号码分析并输出结果。

在程控交换机中,呼叫接续过程都是在呼叫处理程序控制下完成的。

呼叫类型包括本局呼叫、入局呼叫、出局呼叫,如图1所示。

图 1 呼叫类型
1.1本局呼叫流程
1.主叫用户摘机
对用户线状态监视是由用户线扫描程序周期性地进行。

当主叫A摘机,使用户线路状态发生变化,由“1”(断)变“0”(通)。

用户线扫描程序检测出主叫用户A摘机,确定主叫A的设备号。

根据设备号,从外存储器中调入该用户的用户数据,其中包括A用户的电话号码,用户类别、服务类别等,然后执行去话分析程序。

分析结果,得出下一步要执行的任务和下一个状态号码。

如果是号盘话机,就接脉冲收号器,按钮话机就接双音收号器。

寻找一个拨号音源至主叫用户的空闲时隙,将拨号音送至主叫用户。

监视收号器的输入信息,准备收号。

2.收号
用户听到拨号音,拨第一位号码,收号器收到第一位号后,停拨号音。

用户继续拨号,收号器将收到的号码按位储存。

3.号码分析
对用户拨号进行预译处理,以确定应收号码的位数及呼叫类别。

当收到的第一位号码是“1”,就能判断是特种服务业务,只需要收三位号码。

如果第一位号码为“O”,则为长途呼叫业务,还需根据第二位和第三位来决定应收位数。

根据第一位至第三位号(即号首),可以决定呼叫类别,是本局、出局、长途、特服等,并决定该收的号码位数。

确定应收位数后,对已收位数进行计数。

号码收齐后如果确定是呼叫本局的,则启动来话分析程序,检查这次呼叫是否允许接通(是否限制长途发话等)、被叫用户是否空闲,若空闲,则在被叫用户忙闲表上予以示忙。

4.接至被叫用户
找出向主叫用户送回铃音的空闲路由;找一条向被叫用户送铃流的回路(可能直接控制用户电路振铃,而不用另找路由);预占主、被叫用户通话路由。

5.振铃
向被叫用户送铃流;向主叫用户送回铃音;监视主、被叫用户状态。

6.被叫应答、通话
被叫闻振铃音后,摘机应答。

交换机检测到被叫应答后,停振铃,停回铃音;
建立主叫、被叫用户间的通话路由,开始通话;
启动计费设备开始计费;
监视主、被叫用户状态。

7.话终挂机
主叫先挂机,检测出主叫挂机后,路由复原、停止计费,向被叫送忙音,被叫听忙音后,挂机,被叫转入空闲状态。

被叫先挂机,检测出被叫挂机后,路由复原,停止计费,主叫听忙音,主叫挂机,转入空闲状态。

在ZXJ10上,具体本局呼叫过程如下:
用户摘机拨号
——交换机收号
——在用户属性中得到号码分析选择子,如图2所示
——按号码分析选择子的分析顺序选择第一个分析器,如图3所示——在分析器内查找局号
——没有,则转到下一个分析器继续找,直到找到被叫局号,如图4所示——找对应局号索引,如图5所示
——到号码管理中找被叫用户的物理位置,如图6、图7所示
——被叫振铃
——被叫应答、通话
——话终挂机。

图 2 用户属性
图 3 号码分析选择子1 图4号码分析选择子2
图5局号索引
图6局号索引和局号一一对应
图7用户物理位置
1.2出局呼叫流程
用户摘机拨号
——交换机收号
——在用户属性中得到号码分析选择子
——按号码分析选择子的分析顺序选择第一个分析器
——在分析器内查找局号
——没有则转到下一个分析器继续找,直到找到被叫局号,如图8所示——找到出局路由链组,如图9所示
——按中继关系找到中继电路,如图10所示。

图8号码分析为出局呼叫图9出局路由链组
图10中继电路
1.3入局呼叫流程
交换局收到中继线送来的被叫号码
——在中继组中得到入局号码分析选择子,如图11所示
——按号码分析选择子的分析顺序选择第一个分析器
——在分析器内查找局号
——没有则转到下一个分析器继续找,直到找到被叫局号
找到被叫局号后有两种可能:
第一:被叫是本局用户
找对应局号索引——到号码管理中找被叫用户的物理位置——被叫振铃——被叫应答、通话——话终挂机
第二:被叫不是本局用户
找到出局路由链组——按中继关系找到中继电路
图11入局号码分析选择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