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文_浅谈企业管理创新

论文_浅谈企业管理创新

论文摘要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增强国有企业的生命力,企业必须面对市场进行持续的管理创新,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企业管理创新,是在传统企业管理基础上创造的更有效的整合企业有限资源,创造出新的管理手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的经营状况,充分证明,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根本之道在于不断进行以质量为导向和以适应市场为模式的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经营成败与兴衰的关键。

首先,企业管理创新必须要以“质量第一”为导向。

这是因为,企业取得效益的基础是质量,质量是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纲。

其次,企业管理创新必须要以适应市场为模式,以质量管理为核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企业生存的空间,质量是企业进入市场的特别通行证,因此,企业管理创新必须围绕市场,市场决定企业管理创新的成败。

第三,企业管理创新要以“质量经营”为特色。

质量管理思维已成为当今企业管理层第一经营意识,质量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具有中心第一地位,只有有效的质量管理,改善质量管理才能带动企业其他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各种矛盾。

第四,不断强化质量管理,大力推行全员、全过程、全系统为特点的全面质量管理,使质量管理跃向一个更新的阶段。

企业管理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只要面对市场,根据顾客要求,不断创造出适于市场需求变化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就会发展壮大、长盛不衰。

参考文献:[1]杨文士,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3月[2]李怀林,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通用教程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年1月[3]吴陵庆,质量管理体系基础教程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4]戴文龙,现代企业管理全书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8年5月[5]于献忠,质量管理在中国—纪念我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25周年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5年9月[6]纪宝成,市场营销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4月浅谈企业管理创新国有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依托,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国家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主要体现力量。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它将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要不断推动国有企业的发展,增强国有企业的生命力,企业必须要实行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必须以质量第一为导向,以适应市场为模式,周一条“全面质量经营”之路。

所以,针对目前企业的管理滑坡和“市场不适应症”,企业在管理上一定要突出以质量管理为纲的经营观念、经营组织、经营行为、经营目标和管理制度等,以适应市场的转变,真正实现以“质量经营”为特色的改革创新。

企业要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更早地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并使自己在竞争获胜,一定要运用科学的理念、思想、方法和技术来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企业能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创造出高效率与高效益。

换言之,企业必须面对改革,面对市场,面对未来进行持续的管理创新,以提高企业参与市场的竞争能力。

一、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企业管理是管理者实现企业生产目标,依据一定的理论和规范,运用科学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在管辖范围内,对企业生产经营记性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等一系列活动及其实施过程。

由此可见,企业管理创新,是在此基础上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整合企业有限资源的方式,他既可以是新的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的完整体系,也可以是新的具体的利用有限资源的手段,市场营销策略及企业目标制定等方面具体工作与程序的变更。

它是企业管理工作的改进与完善,其在于它仍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的经济行为过程时,又是在敏锐地捕捉变化了的目标和条件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管理企业的计划、准则、程序、制度、组织、控制和指挥的手段。

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经营成败与兴衰的关键。

在一般企业中,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等,往往受到重视,而管理创新常常被忽视。

然而,现代企业认为,企业成功“三分是技术,七分是管理”。

管理被置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因而,进行管理创新是企业创新不可缺少的核心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许多企业充分认识到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但是,也有部分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忽视管理的创新,导致管理滑坡。

管理滑坡进一步加剧了经济转轨时期企业的“企业不适应症”,为此造成这些企业对市场变化不能做出较灵敏反映,不能根据市场的要求,不断重组各种生产要术,使其配置带有效益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去,从而也就不能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不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市场不适应症”的结果是产品质量不高而积压,物质消耗过高而资源利用率低下,企业亏损而增大,利税率下降,从而,制止企业滑坡,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根本之道在于不断进行以质量为导向和以适应市场为模式的企业管理创新是非常必要的。

二、企业管理创新必须要以“质量第一”为导向企业管理创新是以企业盈利、创效益为主要价值取向的,为此,取得效益的基础是质量。

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乃至中国经济的发展,正经历着由数量为中心的管理向以质量为中心管理的转变,市场的竞争也由以价格竞争为主转向以质量竞争为主。

产品质量是连接企业和用户、消费者的纽带和桥梁,是企业为社会所接纳的必由之路。

因此,以质量为导向,应是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任务。

(一)质量是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企业要发展,关键在增长的质量。

而增长的质量取决于整个生产经济的投入质量、运行质量和产出的质量。

投入质量包括投入生产的物质资源质量和人力资源的质量。

如生产资料的质量、设备水平、生产经营人员的文化水平、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熟练程度等。

运行质量主要包括生产技术结构、成本控制、管理水平、产品结构、工艺水平与质量管理等。

产出质量主要包括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利润与效益水平等,这三个方面涉及到企业所有生产环节与经营部门,各个环节与部门之间是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

由于企业生产经营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所以投入质量、运行质量影响着产出质量。

反过来,质量又直接影响着投入质量和月星质量。

因此,企业管理应当注重提高投放质量,不断改善运行质量,来达到提高产出质量的效果,并以各种手段促进他们之间的良性循环。

(二)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纲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要站稳脚跟,必须要靠质量取胜与市场,必须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并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在企业管理中贯彻质量第一的思想,以质量占市场、出效益。

然而,中国企业在长期的计划经济的影响下,存在着重产值、轻质量、重指标、轻竞争的思想,造成在生产建设及流通领域中存在着质量差、品种少、效益下降的现象,致使许多企业成本上升,亏损增加。

据近年来对大中型企业的调查计算,在国内市场上畅销的产品只占60%左右,在国际市场上畅销的产品只占出口产品的5%左右,而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就更为数不多了。

由于忽视质量,中国企业生产中每年因不良品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上千亿元。

正因如此,就必须重视质量管理,就要认清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纲。

从改革实践来看,凡是经济发展壮大的企业无不得益于“以质量为中心”,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如海尔集团的家用电器,产品之所以能在全国乃至世界消费群体中具有信誉,可以说就是实行了质量管理为纲的成功者。

在当代国际经济贸易中,市场竞争显著的特点就是非价格的竞争。

即以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取胜,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

天津市肉类联合加工厂是全国肉类行业中屈指可数的几个大中型企业之一。

自1992年市场开放后一直徘徊在低谷之中,1996年企业重新定位经营战略,提出了“以顾客需求为目标的全面质量经营”的思想方针,制订了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质量战略和以质量管理为根本内容的经营战略,率先建立了ISO9001质量管理和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并将两个质量管理体系有机结合,运行在肉类食品生产加工的全过程中。

通过对肉类食品生产加工过程的关键环节实施有效地监控及监督管理,确保了肉类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经过几年的努力,通过与日本商界的经济合作,使熟肉制品出口日本,在国内同行业为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而又恢复了其原有的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事实证明,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纲,企业管理创新必须要以质量管理为导向。

三、企业管理创新必须要以适应市场为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更多的企业在市场经济的规则要求下,创新的形式多样化,其中都在围绕市场开拓创新,以增销增效为目的,一般情况下,就如何更快地适应市场,企业管理创新应该具备的两种模式:一种是改进产品和服务,不断适应市场的模式;另一种是以发明新技术,不断创造市场的模式,如日本索尼公司。

而经济竞争力较弱,技术水平不是较高的国家企业,一般采用适应市场的模式,为此进行企业管理创造,一定要以适应市场为模式。

(一)市场决定企业管理创新的成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市场变成了企业的“饭碗”,用户成为厂家的“上帝”,订单决定着企业的命运。

“市场需求”成了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产品没有市场,企业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即使有了好产品,如果不进行市场开拓,不被用户所理解、认识和采用,产品就不能变成商品,就创造不出效益。

企业同样没有希望。

另外,企业的转轨变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企业的发展,应先从生产型逐步转为生产经营型,在发展成为市场经营型。

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始终以适应市场为努力方向,逐步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

企业的管理创新包括管理领域的拓展,管理观念的更新,管理方面的变革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即管理领域从生产管理拓展到产销一体化管理;管理观念从产值观念更新为市场、竞争、效益观念;管理方法从分散指令性管理到系统、弹性化管理;管理手段从落后的管理手段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主的管理。

所有这些过程都面临着适应市场的问题。

要使企业经营与发展从过去依赖国家转变为面向市场,使企业从政府部门的附属物转变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建立以适应市场,开拓市场为特点的新的市场经营管理体系。

因此,要确定“适应市场”的管理思想与经营观念,并使其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指导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二)企业管理创新,要以质量管理为核心,面向市场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是企业生存的空间,质量是企业进入市场的特别通行证。

因此,以适应市场为模式的企业管理创新,同以质量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创新二者并不矛盾。

而且两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一致的。

推行以质量管理为核心的管理创新,必须面向市场,应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质量,以适应市场来满足用户需求。

如日本企业的质量观就是顾客的质量观。

天津市肉类联合加工厂与日本明治乳业株式会社合作,它能在日本国内乳制品企业中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能够根据市场不断地改进内在质量,以适应广大消费者的质量观的要求,终于使产品在日本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

可原日本乳制品企业中最大的“雪印”企业,因不注重质量管理,导致破产。

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实行应适应市场为模式和以质量管理为导向的企业管理创新,是在企业中实现全面质量管理的同时,推行“全面管理经营”,最终达到企业管理的创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