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标准化管理指导意见为了全面贯彻落实“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效益、环境保护和技术创新” 六位一体和“ 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的要求,加快推进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工作,努力建设精品工程和安全工程,特制定本指导意见,希望各监理单位进场后立即编制本监理项目部的标准化监理实施细则。
第一篇管理制度标准化1.要求:管理制度标准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由人治向法制转变的重要环节,加快规章制度建设,规范铁路建设管理,落实铁路建设责任,使每一位监理人员在工作中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减少失误,提高管理水平。
监理单位要组织现场监理机构根据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和铁道部规定、建设项目特点、公司及公司指挥部有关管理制度和本企业内部制度,制定现场监理机构的工作制度,明确每项工作内容、工作权限和岗位职责,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根据批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监理实施细则;按标准化管理要求将监理工作进行分解,对检查内容、检查方法、检查程序、工作时限进行细化,并将这些制度纳入监理人员工作手册。
2.内容按照铁道部要求监理项目部应制定如下主要管理制度:2.1综合管理制度:2.1.1 开工报告审批制度;2.1.2 分包单位资质审查制度;2.1.3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核制度;2.1.4 材料、构配件及设备进场复验制度;2.1.5 设计文件图纸审查制度;2.1.6 技术交底制度;2.1.7 工地例会制度;2.1.8 日常检查、巡查制度;2.1.9 旁站制度;2.1.1 0 安全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2.1.1 1 监理工作报告制度;2.1.1 2 监理日记纪录和文档管理制度;2.1.1 3 工程竣工验收制度;2.1.1廉政建设制度。
2.2 质量管理制度:2.2.1 施工测量复核及抽检制度;2.2.2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制度;2.2.3 工程过程检验验收制度;2.2.4 平行和见证检验制度;2.2.5 监理试验室管理制度;2.2.6 施工试验室核查制度;2.3 投资管理制度:2.3.1 施工计划审查制度;2.3.2 验工计价审查制度;2.3.3 变更设计管理制度。
2.4 安全管理制度: 2.4.从业人员资格审查制度; 2.4.2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2.4.3 重大技术方案审查制度; 2.4.4 应急救援预案审查制度; 2.4.5 专项施工方案审查制度; 2.4.6 安全检查制度;2.4.7 安全质量责任追究制度; 2.4.8 安全专项例会制度。
2.5 进度管理制度:2.5.1 计划统计;2.5.2 动态监控;2.6 环保工作制度:2.6.1 环境保护监控制度;2.6.2 水土保持监控制度;2.7 监理站考核制度第二篇 人员配备标准化1.要求1.1 监理人员配备标准化是依据监理投标承诺、《铁路工程 建设监理规范》( TB10402-2007 ),结合工程建设的规模特点和不 同施工阶段的要求,配备具有相应职业资格、遵守职业道德的人 员,并优化组合,做到年龄结构合理、专业配套、素质较高,形 成结构层次分明的高素质监理团队。
1.2 监理项目部在工程实施前确定上场人员的时间、专业、数量。
人员数量应满足现场施工需要,并不得少于投标承诺。
1.3监理人员1.3.1新建普通单线铁路每公里需要监理人员0.3 ~0.5 人,双线铁路增加20 %,具体专业人员根据监理工作内容确定;含有铁路营业线改造工程的标段参照上述标准,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监理人员。
1.3.2监理单位接到中标通知书后,在委托监理合同签订后10 天内,监理(咨询)公司须及时确定总监理工程师,由公司法定代表人书面向总监理工程师授权,明确总监理工程师全面履行委托监理合同、主持监理站的监理工作,同时将总监的任命书和监理工程师名单书面通知公司和指挥部。
监理项目部进场7 天内,应向指挥部提交监理项目部、监理组(站)工程试验室布置规划,经公司指挥部审定后实施。
监理项目部进场14 天内,应向公司指挥部提交实际进场人员名单和检测试验设备清单,经公司指挥部审定后进场。
如有人员或设备更换,则需提交替换和被替换的对比资料,经公司安质部审查、必要时报请公司领导同意后方可更换,确保人员或设备更换不低于投标文件中的标准。
未经公司或指挥部批准,不得更换主要监理人员,拟更换人员的资格和能力应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
1.3.3监理人员上岗时应穿有“ XX 监理”企业名称工作服、戴“XX 监理”安全帽;佩戴上岗证(照片、姓名、职务、编号、单位)。
1.4 监理人员必须接受岗前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监理项目部应积极组织监理人员参加铁道部、铁路局(含有铁路营业线施工的标段)和公司组织的培训班,加强对监理职业道德教育,切实提高监理人员贯彻执行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建设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
2 .组织机构及办公条件2.1总监理工程师根据授权及时组建监理项目部、配备各类检测及试验、办公、交通和通讯设备,并在此基础上,成立各个监理组,形成上下协调一致、管理简捷的直线职能式管理网络,便于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2.2监理项目部应根据工程特点进行组建,原则上便于工地监督和管理,人员相对集中,便于工作的交流和信息沟通。
一般情况下,设置监理项目部、监理组两级管理机制,分工负责、协调配合。
2.3交通、通讯、办公和生活设备设施:监理项目部应自行配备与监理工作相关的各种较先进的通讯、交通、办公设备、生活设施,其数量和质量应满足本工程监理工作的需要。
不得使用承包人的办公、生活设施、设备(包括交通、通讯工具、消耗品等)。
(1 )交通车辆要求:不少于辆/8 人;(2)计算机设备要求:按照专业监理工程师计算不少于台/1 人;(3)影像记录设备要求:按照监理人员计算不小于台/2 人;(4)办公地点必须具备网络和固定电话、传真机、打字机等条件;(5 )办公、生活用房独立。
3.监理项目部文明建设管理监理项目部文明建设管理由总监理工程师负总责,监理项目部办公室负责牵头实施,监理项目部的选址必须满足安全和便于管理的要求。
监理项目部文明建设完成后,报公司指挥部验收。
4 .监理人员任职条件和岗位职责4.1任职条件4.1.1总监理工程师:年龄不超过55 岁,本科及以上学历,高级及以上技术职称,依法在本单位注册的注册监理工程师,且经过铁道部有关部门组织的总监理工程师岗前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
5 年及以上铁路工程监理经历,且为长期合同制(合同期不少于8 年)员工,在本监理单位服务2 年以上、合同终止期不早于本工程监理合同终止期,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4.1.2副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代表):年龄不超过60岁,大专及以上学历,高级及以上技术职称,依法在本单位注册的注册监理工程师,且经过铁道部有关部门组织的总监理工程师岗前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
5 年及以上铁路工程监理工作经历,且为长期合同制(合同期不少于8 年)员工,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4.1.3监理组长大专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依法在本单位注册的注册监理工程师,或在本单位注册的铁路监理工程师或其他省部级注册监理工程师,有4 年及以上铁路工程监理工作经历,且为长期合同制(合同期不少于8 年)员工,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4.1.4各专业监理工程师: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依法在本单位注册的注册监理工程师,或在本单位注册的铁路监理工程师或其他省部级注册监理工程师,且有3 年及以上监理工作经历,具有相应专业的监理工作经历,满足专业岗位要求。
4.1.5质量、安全主要负责人: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依法在本单位注册的注册监理工程师,或在本单位注册的铁路监理工程师或其他省部级注册监理工程师,为长期合同制(合同期不少于8 年)员工,有3 年及以上监理工作经历,具有专职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经历,满足专业岗位要求。
4.1.6试验工程师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依法在本单位注册的注册监理工程师,具有专业资格证书,且有3 年及以上专业监理工作经历,为本单位合同制员工。
4.1.7测量工程师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依法在本单位注册的注册监理工程师,具有专业资格证书,且有3 年及以上专业监理工作经历,为本单位合同制员工。
4.1.8监理员经监理上岗培训合格,且具有相关专业基础。
4.1.9铁路监理工程师是指具有“铁路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的人员;其他省部级注册监理工程师是指具有各省、市、自治区及其他各专业部委颁发的监理工程师岗位证书并取得铁路建设监理业务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
4.2监理项目部应当对下列人员制定岗位职责:总监、副总监、监理组长、各专业监理工程师、测量、安全、试验、投资专业、合同管理、进度控制、环保监理工程师、信息资料员、试验员、监理员、试验室资料员等监理项目部所有人员的岗位职责。
5. 监理项目部应当制定监理人员培训制度,并结合本项目特点组织培训。
6. 监理项目部应当制定监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与纪律。
6.1职业道德守则;6.2工作纪律;6.3监理人员请消假制度;7.监理项目部应当制定监理人员管理及考核办法。
第三篇现场管理标准化1.要求监理现场管理是监理单位对现场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的监控,以达到建设目标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监理单位要按照监理管理标准化实施方案,将现场质量安全监理作为监理工作的核心,严格按照规定建立监理试验室,做好原材料、构配件、设备进场检验、验收,按规定频次数量进行质量检测;要加强对大临工程和施工单位试验室的检查,监督检查施工单位现场标准化管理制度及实施情况,检查施工现场及文明工地建设,并督促整改;要对施工复测进行监督审核,对工艺试验进行监督;要按照《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实施巡查和旁站监理工作。
2.主要工作内容2.1建立监理试验室2.1.1监理项目部应当按照投标书承诺建立试验室;2.1.2试验室开展的试验项目和开设的规模,应经公司指挥部认可并与投标承诺一致;2.1.3试验室的仪器设备(数量、量程、精度)应满足所开展的试验项目的要求;2.1.4试验室应配置符合资质要求的试验人员;2.1.5制定试验人员岗位职责、试验室管理制度;2.1.6试验室应根据工程进展,每月下达平行检测计划;2.1.7制定平行试验中发现不合格的处理办法;2.1.8制定试验室安排抽检依据;2.1.9制定持续改进措施。
2.2. 对施工单位工地试验室检查2.2.1施工单位项目部(指挥部)应当按照投标书承诺建立试验室;2.2.2监理单位应当制定对施工单位工地试验室检查标准。
重点检查:试验室的资质文件及上级授权书、试验室组织机构设置、试验室人员配备、试验检测仪器设备清单及仪器仪表的计量检定合格证;岗位职责、试验室管理制度(样品的收样、保管、留样、标识等制度;原始记录的填写、复核制度;检测报告的填写、复核、签发登记制度;)、试验检测工作实施细则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各类检测试验记录、报告样表及试验检测监理用表、文件资料等档案资料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