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生存活动计划书一,活动目的。
1.到大自然中放松身心,陶冶情操,增强体能,磨练意志,突破自我,提高生存能力。
2.将学习到的野外生存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团队意识,提高环保意识。
二.活动地点及背景1.地点太白山2.背景太白山位于陕西宝鸡眉县、太白县和西安市周至县境内,是秦岭山脉主峰,也是中国大陆青藏高原以东第一高峰。
太白山是长江和黄河两大水系分水岭。
具低山、中山、高山等地貌类型,界限清楚、特点各异,特别是第四纪冰川活动所雕琢的各种地貌形态保留完整、清晰可辨。
低山区黄土覆盖,中山区石峰发育,高山区保留冰川遗迹。
太白山气侯迥然不同,随着海拔高度递增,气候类型按一定规律呈连续的带状分布。
气候立体差异,使植物、动物分布也形成相应的垂直带谱。
太白山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山上林木茂盛,中草药遍地皆是,尤其世界上仅存的孑遗植物——独叶草在太白山独有。
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野生动物提供了充足食物,雉类之血雉、红腹角雉及兽类之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禽异兽于太白山繁衍生息。
自19世纪始,世界各地学者慕名纷纷前来太白山考察,而太白山已成为科考研究避暑旅游体育运动和教学实习的重要基地。
太白山是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和著名道教文化圣地,位列道教第十一洞天,玄德洞天。
唐、宋以来,许多文人墨客登临挥毫,留下脍炙人口的诗文;因此,每逢夏秋之时,登山览胜者与朝山香客络绎不绝。
三,十天所需的物品基本装备有:80L背包一个、帐篷、睡袋、地席、地垫、充气枕、冲锋衣、冲锋裤、遮阳帽、手套、速干衣、速干裤、登山杖、登山鞋、换洗的衣裤和袜子、净水器、防晒油、雨具及塑料袋。
炊具:炉头,气罐,套锅,小钢杯,烧烤炉,火绒,凸透镜,碗筷。
照明:头灯、手电筒、防风打火机,防水火柴。
医药类:口服-蛇药、抗菌素、感冒药、胃肠药;外用-跌打药、止血药、消毒水;包扎-纱布、绑带、三角巾、创可贴、胶布非治疗用药-水药片、海水淡化剂。
主食类:压缩饼干和各类压缩食品、大饼、方便面。
零食类:巧克力、牛肉干、咸肉干。
其他:瑞士军刀,针线包,急救包,地图,指南针,防蚊水,哨子,绳子,手机及备用电池,信号灯,户外手表,GPS,相关证件、水壶、望远镜。
四,露营计划准备七天的干粮和水任意选择其中的三天,不使用自己带来的食物和水,锻炼在野外生存中找水用水,找食物食用,取火的技能等,并且进行适当的探险。
其余的七天锻炼野外露营的各项技能,包括搭帐篷,建野外厕所,生火,烧水做饭等等,用带来的干粮,进行适当的观光。
做一些心理训练,技能训练。
野外露营技能:1.寻找水源与用水寻找水:①根据地形寻找水源②根据动物提供的线索③根据植物的特点寻找④根据声音寻找⑤其他方方法收集水(如雨水、露水、等)处理净化水:沉淀法,吸附法,过滤法,渗透法净化水,用煮沸法,净水药片或者亚氯酸盐或食醋给水消毒2.觅食与食用植物:查看、嗅闻、尝试、吞咽一系列动作或者采取其它生活中常用方法鉴别。
一般选择自己已知的植物食用。
如苣荬菜、苋菜、蒿子菜、山芹等常见的野菜;香椿,山野豌豆,槐等可食用植物的根茎花;山葡萄,茅莓,沙棘,橄榄,桃等较常见的果实,以及侧耳科、白蘑科、牛肝菌科、猴头菌等可食用的野生菌类。
其中要特别注意对有毒蘑菇的识别:在外形上,毒蘑菇一般比较黏滑,菌盖上常沾些或生长一些补丁状的斑块。
菌柄上常有菌环,无毒蘑菇很少有菌环,毒蘑菇颜色鲜艳,呈金黄、粉红、白、黑、绿色,无毒蘑菇多为咖啡、淡紫或红色,毒蘑菇有土豆或萝卜味,无毒蘑菇味苦杏或水果味,也可以将采摘的新鲜蘑菇撕断菌杆,无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的分泌物浓常见有毒蘑菇如:动物:捕猎动物时要注意不能伤害国家保护动物。
通过观察动物的足迹,排泄物,啃食痕迹,洞穴,土堆以及异味等寻找动物,同时也要注意动物的可食用性,因为有些动物本身是带有毒性的。
3.取火与用火采用透镜聚焦法,击石取火,钻木取火,藤条取火等取火方法取火,建立野炊炉灶,再将捕猎到的食物进行适当的处理,然后通过蒸煮或烧烤的方法将食物弄熟了再吃。
烧烤方法有:碳烤,串烧,石板烧,埋烧,泥烧等方法。
4.营地的选择与建立选择营地的原则和方法:选择的营地要处在高处,背风背阴,干净没有落石,不能堵住野兽的通道,且密林深处不安家,也不能距离水源太近,因为水源附近蚊子、小虫、虻等叮人的昆虫比较多,大多数人不会在乎被咬几口,但是它们会打扰睡眠、影响体力的恢复,值得注意的是,野外的蚊子可能传播森林脑炎等传染性疾病。
营地功能区的建立:帐篷露营区;用火就餐区;取水用水区;卫生区。
五.可能遇到的灾害和解决1.高山缺氧主要症状:1头部胀痛、头晕,多少有晕车的感觉;2胸闷、呼吸急促、呼吸不均匀、咳嗽。
3食欲下降,恶心、呕吐。
4体虚乏力、平衡感降低。
5焦虑、烦躁、失眠,睡眠质量下降。
6高山肺水肿7高山脑水肿求生方法:1停止上攀,进行调整;2发生急咳、乏力、严重呕吐等症状,唯一的方法也许就是下降。
在一般3情况下,如果下降1000米,情况就会好转;4发现不良反应,在初期预防性口服药物救援方法:a.下降;b.补充氧气;c.高压氧;d.药物治疗。
预防措施:1在计划登山前,安排几天机动时间,以便中途安排适应;2药物:治疗高山病的药物有:甘露醇、维生素C、地塞米松等;3循序渐进、往返式登山。
2.不幸落水落水后,立即将头抬出水面,调整好呼吸状态。
如果耳中进水,要用手快速拨打自己的耳轮,使耳道畅通。
如果附近有木板、树木等漂浮物,将其抓牢,甚至将身体捆绑在漂浮物上。
尽量保持皮肤干燥,避免长时间浸泡在水中。
如果腿部抽筋,不要顾及疼痛,要屈伸抽筋部位,这样才能有效脱离危险。
如果不慎喝水,不要紧张,注意保持身体平衡,调整好呼吸。
使用口哨、鲜艳的衣物、反光的镜片及呼叫等方式求救,但注意保持体力。
陷在泥潭、沼泽中,如果没有好的逃生机会,不要随意乱动,以免越陷越深。
躲避漩涡、水中有危险的漂浮物等。
当救援人员赶到时,落水者也不能放松警惕,先抓紧救生圈或穿好救生服,并积极配合救援者尽快上岸。
3.被蛇咬:如是出血性蛇毒:伤口灼痛、局部肿胀并扩散,伤口周围有紫斑、淤斑、起水泡,有浆状血由伤口渗出,皮肤或者、皮下组织坏死、发烧、恶心、呕吐、七窍出血。
有血痰、血尿、血压降低,瞳孔缩小、抽筋等。
被咬后6-48小时内可能导致伤者死亡。
如是神经性蛇毒:伤口疼痛、局部肿胀,嗜睡,运动失调,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局部无力,吞咽麻痹,口吃、流口水、恶心、呕吐、昏迷、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
伤者可能在8-72小时内死亡。
一般而言,被毒蛇咬伤后10-20分钟后,其症状才回逐渐呈现。
被咬伤后,争取时间是最重要的。
首先需要找一根布带或长鞋带在伤口靠近心脏上端5-10分钟扎紧,缓解毒素扩散。
但为防止肢体坏死,每隔10分钟左右,放松2-3分钟。
应用冷水反复冲洗伤口表面的蛇毒。
然后以牙痕为中心,用消过毒的小刀将伤口的皮肤切成十字形。
再用两手用力挤压,拔火罐,或在伤口上覆盖4-5层纱布,用嘴隔纱布用力吸允(口内不能有伤口),尽量将伤口内的毒液吸出。
立即服用解蛇毒药片,并将解蛇毒药粉涂抹在伤口周围。
尽量减缓伤者的行动,并迅速送附近的医院救治。
(如不能确定是那种蛇毒应将蛇打死,一并带到医院)。
五.遇险时的求救与施救1.求救:1人体信号。
2火光信号:燃放三堆火焰是国际通行的求救信号,将火堆摆成三角形,每堆之间的间隔相等最为理想。
3烟雾信号:在白天,烟雾是良好的定位器;4图形信号:SOS。
5旗语信号:将一面旗子或一块色泽亮艳的布料系在木棒上,持棒运动时,在左侧长划,右侧短划,加大动作的幅度,做“8”字形运动。
如果双方距离较近,不必做“8”字形运动。
一个简单的划行动作就可以,在左侧长划一次,在右边短划一次,前者应比后者用时稍长。
6声音信号:如隔得较近、可大声呼喊,三声短三声长,再三声短;间隔1分钟之后再重复。
7反光信号:利用阳光和一个反射镜即可射出信号光。
8灯光信号:闪光求救;SOS信号;红色圈圈,汽车紧急信号。
9莫尔代码10手机、对讲机。
11其他如风筝、旗语反光镜求救。
2.施救:人工呼吸:实施人工呼吸前,应该先排除伤害因素,将患者的衣领、内衣、裤带解开;清楚呼吸道一切杂物,保证呼吸道畅通。
每次吹气后抢救者都要迅速掉头朝向病人胸部,以求吸入新鲜空气。
对小孩3秒一次,一分钟20次。
要规律地、正确地反复进行。
进行4-5次人工呼吸后,应摸摸颈动脉、腋动脉或腹股沟动脉。
如果没有脉搏,必须同时进行心脏按摩。
具体方法有:口对口吹气法,仰卧压胸法,俯卧压背法。
伤口止血与包扎:指压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屈肢加压法、止血带止血。
包扎法:对头部,面部,胸背部,臀部,足跟采取不同的包扎法,以及“8”字包扎法和回返包扎法。
3.骨折:止血、止痛、复位、包扎、临时加固。
示例:中毒的救援:食物中毒-催吐气体中毒-远离毒气,使患者呼吸道畅通,让患者多喝水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吸氧药物中毒-排出毒物,洗胃,解毒,就医重金属中毒-慢性危害大,饮大量牛奶七.在露营之前,先进行一些培训以做好准备:1.自我突破(自信心训练)例如:走夜路,独木桥,悬崖下降,甲地到乙地等。
2.压力释放(发泄训练)例如:进行心灵的独白或遥远的对话。
3.团队训练(培养团队精神)例如:背摔,穿越封锁线,大挪移等。
4.耐力训练(培养意志力)例如:干渴训练,悬挂训练,定力训练,体能训练等。
八.参考文献及网站1.《户外探险与野外生存》苏州大学出版社2.tianya76.blog.16/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