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时间的初步认识(一)

时间的初步认识(一)

时间的初步认识(一)
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一年级第二学期P21-2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钟面的构成,掌握认读整时、半时的方法,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时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动手操作等学习活动,初步培养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时间的认识和学习,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认读几时、几时半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认读几时半。

教学准备: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曲。

仔细听的小朋友就能知道我们这节课要学习什么了。

小朋友们,这首歌好听吗?在歌里面,滴答滴答唱歌的是谁呀?(钟)师:钟表是一种计时工具,有了他们我们就能知道时间啦。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时间。

(出示课题:时间的初步认识(一))
师: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美丽的钟表。

(课件展示)有挂钟、闹钟、落地钟、手表、电子表等等。

二、认识钟面
师:除了电子表以外,这些钟表都有个相似的钟面。

同桌两人说一说钟面上都有什么?如果张老师想做一个钟面,还缺什么呀?
(1)有12个数
从1到12,其中最上面的数是12,最下面的数是6。

(2)有12大格
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相等的几大格?数一数。

(3)时针和分针
师:时针和分针一样吗?它们分别长什么样?(又粗又短是时针,又细又长是分针)
带领孩子读时针、分针。

[秒针处理:师:刚刚有小朋友说还有秒针,秒针长什么样?师:说的真好!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和时针分针有关的时间知识,秒针我们以后再来学习好吗?][小刻度处理:师:你观察得真仔细,不过大格里面的小刻度我们要等到两年级再学。

]
师:平时大家看钟表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是静止不动的吗?(不是)对,让我们来看看,它们是怎么转动的?(PPT演示)我们一起用手来比划一下,时针分针转动的方向。

它们是顺着1、2、3、4、5、6、7、8、9、10、11、12的方向走的。

这样转动的方向叫做顺时针方向。

小结: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它们组成了一个漂亮的钟面。

三、探索交流,掌握几时、几时半
(一)认识几时
师:钟表的本领可大了!时针分针在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的时刻。

1、认一认(出示课件)
(1)师:你认识现在钟面上的时刻吗?
师追问:你是怎么认的?
我这还有两个,你能说一说吗?
板书:分钟指12,时针指5,就是5时。

分钟指12,时针指3,就是3时。

分钟指12,时针指1,就是1时。

师:观察这些表示几时的钟面,分针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说一说
分针指12,时针指2,是什么时刻?
10时,分针和时针分别指着哪?
你还能说一说哪个时刻?
生汇报。

3、交流讨论,归纳方法
师:你们说的真好!也就是说分针指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对吗?
(板书)分针指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师:6时,分针一定是指着(12),时针(指着6)。

分针指12,时针指9,就是(9时)
4、练一练
师:小朋友们刚才说得真不错!为了奖励你们,我要把儿童乐园的入场券送给你们,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看看吧。

乐园里项目是限时开放的,我们先看看其中一些游戏项目。

你们想玩吗?要玩的话,必须得先知道它的开放时刻才行啊,你想知道哪个项目的开放时刻呢?
过山车:8时;旋转木马:7时;碰碰车:11时。

小结:像这样分针指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二)认识几时半
1、认一认
师:小胖和小丁丁也来到了儿童乐园,他们想先玩点刺激的——过山车。

可是不巧,过山车正在保养维修,临时修改开放时刻了。

师:这个时刻你认识吗?
师:时针和分针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能帮我拨一拨9时半吗?
2、观察交流,掌握难点半时
师:分针指6,时针在9和10的中间,超过了9,还没到10,就是9时半。

(师拨10时半、11时半、12时半)现在呢?
分针指6,时针过10,就是10时半;
分针指6,时针过11,就是11时半;
分针指6,时针过12,就是12时半。

师:现在,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出几时半的表示方法吗?
同桌讨论,交流。

归纳概括:分针指6,时针过几,就是几时半。

(板书)
3、说一说
师:小胖他们还去玩了海盗船和小火车,它们又是什么时刻开始开放的呢?
11时半 7时半
同桌合作:认读其余钟面时刻。

4、拨一拨
2时半、4时半,9时
生边说边拨,展示汇报。

小结:像这样分针指6,时针过几就是几时半。

(板书)
三、巩固练习,综合应用
1、连一连
师:张老师这有4个钟面,你能帮我把它们和下面的时刻对应起来吗?
2、判断,现在是4时
师:这的3个钟面,你能判断一下,钟面上的时刻是4时吗?(手势表示)
1号不是,你能把调到4时吗?3号是4时半。

3、捉迷藏:分针在哪里?
师:分针躲起来了,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4、情境演示,猜时刻
师:小丁丁说:“我们一起回家,去做作业吧。

”小胖:“再玩一会吧。


师:猜一猜小丁丁和小胖在说话的时候是什么时刻?
师:于是,小丁丁回家了,而小胖还在乐园里继续玩着。

小丁丁:“时间到了,
我要睡觉了”。

小胖:“哎呀,我还没有完成作业呢。


师:现在又是什么时刻了?
师:8时半或者9时半,不是早上吗?为什么小丁丁要睡觉啦?
生:因为是晚上了。

师:说的真棒,这样的时刻在24时计时法里面表示的是下午8时半或者是下午9时半。

这是我们下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

四、时间教育
师:小朋友们,听完刚刚的小故事,你们想做小胖还是小丁丁啊?时间是很宝贵的,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要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五、钟的历史
日晷、沙漏。

六、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时间。

知道了几时和几时半的时候分针和时针的位置,谁能再来说一说吗?
板书设计:
时间的初步认识(一)
分针指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时针、分针
分针指6,时针过几,就是几时半。

12个数
12大格
反思:
教材提供的内容有感知,有体验,且图文并茂,很形象,很直观。

但是仔细
研读教材,我发现一些可以探讨的问题。

根据一年教学进度级《时间》分为两课
时,第一课时为认识钟表(P21),第二课时为几时几时半(P22至24)。

第一
课时的教学任务认识钟表较为宽松。

而第二课时,孩子既要会认读几时几时半,
又要学会区分两种计时方法。

在一课时中要求孩子同时牢固掌握这两个知识点,
显然比较困难。

所以在充分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我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了重
组。

时间是常识性知识,一年级学生对于“时钟”和“时间”或多或少有些认识,
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会看整时,但这些经验只是粗浅的、感性的,对不同的孩子来
说层次也是不同的。

由于时间和时刻看不见、摸不着,不具备形象性、直观性,
再加上一年级学生观察力的薄弱,注意力容易分散,使得他们常常忽略时针、分
针的区别和半时的读错。

特别对“24时记时法”建构难度较大。

根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我把课时做了这样的调整:
第一课时中我让孩子认识钟面,并能正确认读几时几时半。

在扎实了几时几时半
的认读之后,第二课时重点放在区分24时计时法和12时计时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