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油-MSDS

煤油-MSDS

煤油安全数据表(MSDS)
一、理化特性
轻质石油产品的一类。

由天然石油或人造石油经分馏或裂化而得。

单称“煤油”
一般指照明煤油。

又称灯用煤油和灯油(lamp kerosene),也称“火油”,俗称
“洋油”。

外观及性状:水白色至淡黄色流动性油状液体,易挥发。

熔点(℃):无资料沸点(℃): 175~325 闪点(℃):43-72 爆炸极限(%):
0.7~5.0 沸程为180~310℃。

为C9~C16的多种烃类混合物。

纯品为无色透明液
体,含有杂质时呈淡黄色。

平均分子量在200~250之间。

密度大大于0.84g/cm3。

闪点40℃以上。

运动黏度40℃为1.0~2.0mm2/s。

芳烃含量8%~15%。

不含苯及
不饱和烃(特别是二烯烃)。

不含裂化馏分。

硫含量0.04%~0.10%。

燃烧完全,
亮度足,火焰稳定,不冒黑烟,不结灯花,无明显异味,对环境污染小。

不同
用途的煤油,其化学成分不同。

同一种煤油因制取方法和产地不同,其理化性质
也有差异。

各种煤油的质量依次降低:航空煤油、动力煤油、溶剂煤油、灯用煤
油、燃料煤油、洗涤煤油。

一般沸点为110-350℃。

各种煤油在常温下为液体,
无色或淡黄色,略具臭味。

不溶于水,易溶于醇和其他有机溶剂。

易挥发。

易燃。

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的混合气。

爆炸极限为2-3% 。

煤油因品种不同含有烷烃
28-48%的,芳烃20-50%,不饱和烃1-6%,环烃17-44%。

碳原子数为10-16。

此外,还有少量的杂质,如硫化物(硫醇)、胶质等。

二、危险性概述
侵入途径:
消化道、呼吸道、皮肤。

一般属微毒-低毒。

主要有麻醉和刺激作用。

一般有吸入
气溶胶或雾滴引起粘膜刺激。

不易经完整的皮肤吸收。

口服煤油时可因同时呛入
液态煤油而引起化学性肺炎。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多见于吸入中毒,经口中毒多发
生于大量煤油服入时(30 ml以上)。

临床表现可有短暂的兴奋,随即转入抑制状
态。

常见症状为乏力、酩酊状态、意识恍惚、震颤、共济失调,严重者烦躁不安、谵妄、意识模糊、昏迷、惊厥。

其它方面如心血管系统也常受累,尤其是心室颤
动常为死因之一。

也有肾脏(主要是肾小管)损害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吸入高
浓度煤油蒸气,常先有兴奋,后转入抑制,表现为乏力,头痛、酩酊感、神志恍
惚、肌肉震颤、共济运行失调;严重者出现定力障碍,意识模糊等,蒸气可引起
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吸入液态煤油可引起吸入性肺炎。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
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
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三、急救措施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衣物,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
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必要时进行工人呼吸。

就医。

食入:患
者清醒时立即濑口,如发生呕吐,使其取侧卧位,防止呕吐物进入气管,就医。

四、消防措施灭火方法及灭火剂: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五、泄露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

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大量水冲洗稀释后排入废水系统。

六、操作处置与注意事项: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高浓度接触时,佩带防毒面具,防护眼镜,穿工作服、必要时戴防护手套、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

七、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毕,沐浴更衣。

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八、废弃处置废弃物性质:
危险废弃物。

废弃物处置方法:用焚烧法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