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毕加索陶艺作品的艺术特征

论毕加索陶艺作品的艺术特征

论毕加索陶艺作品的特征学生姓名:陈晓满学号:07刘刘序号:72院系:工商管理学院指导教师:余锦龙提交日期:2017年12月7日摘要1946年,一个炎热的夏天,毕加索与恋人来到法国蔚蓝的海岸小市镇瓦洛里斯(Vallauris)度假,在参观陶艺展的时候,他发现了暗藏在土壤、水、火中早在几千年前就被中国古代人认识到的魅力和力量。

直到1973年他去世,2000多件陶艺作品被留在人间。

与他着名的绘画一样,毕加索运用陶瓷艺术的天才创造力同样影响深远,直接影响了沃克思、安纳森等第一代美国现代陶艺的先驱们。

相比毕加索那些充满情欲的油画和素描作品,晚年的陶瓷艺术其实是最能完整体现出他那与自然并驾齐驱的娴熟造型能力,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2011年4月,美国佳士得拍卖行带来了他亲手制作的150多件原始陶器,该批拍品中包括盘子、容器、釉面瓦罐等。

关键词:毕加索;陶瓷艺术;三个创作时期目录摘要 ........................................................................................................一、艺术家介绍......................................................................................(一) 人物简介.......................................................................................(二) 人物经历.......................................................................................(三) 陶艺生涯.......................................................................................二、陶艺作品特征 ..................................................................................(一) 不同时期.......................................................................................1、平涂时期.......................................................................................2、立体时期.......................................................................................3、塑陶时期.......................................................................................(二) 不同题材.......................................................................................1、猫头鹰题材 ....................................................................................2、女人题材.......................................................................................3、斗牛题材.......................................................................................三、创作的影响因素...............................................................................(一) 爱情...................................................(二) 童趣................................................... 参考文献 (7)论毕加索陶艺作品的特征一、艺术家介绍(一)人物简介毕加索(1881~1973)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

他的艺术生涯几乎贯穿其一生,作品风格丰富多样,后人用“毕加索永远是年轻的”的说法形容毕加索多变的艺术形式。

史学上不得不把他浩繁的作品分为不同的时期——早年的“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盛年的“黑人时期”、“分析和综合立体主义时期”(又称“立体主义时期”)、后来的“超现实主义时期”等等。

(二)人物经历毕加索从小就很有艺术天赋,他会做惟妙惟肖的剪纸,还创作了许多惊人的绘画作品。

左邻右舍都称叹不已,称他为天才。

然而,这个“天才”却不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上课对他来说简直就是折磨,听课时他不是漫无边际地幻想,就是看着窗外的大树和鸟儿。

毕加索成了同学们捉弄的对象。

作为坏学生,在学校关禁闭已成了毕加索的家常便饭,禁闭室里只有板凳和空空的墙壁,可是毕加索却很高兴。

因为他可以带上一叠纸,在那里自由地绘画。

有了父亲的支持,毕加索每天都沉浸在想象的天地里,虽然功课不好,但他却在绘画的天地里找到了快乐。

(三)陶艺生涯1946年,毕加索到法国巴黎出席画展开幕式,在开幕式结束后,他应朋友的邀请来到法国南部着名的制陶小镇瓦洛里斯参加一个陶瓷展。

在陶瓷展上,他对当地着名的陶艺大师苏珊哈米耶的作品十分欣赏,展览结束后,苏珊夫人邀请毕加索到她的陶艺坊去参观,当时,毕加索随手就捏了三个陶瓷。

次年,毕加索在巴黎参加完画展后,他想看看当时在马杜拉做的那三件陶瓷烧制出来的效果,于是,他带着马蒂斯和夏加尔一起来到马杜拉。

毕加索看到那三件作品烧制出来的效果后,他当场就决定留下来,这一留就是近三十年。

毕加索一迷上了陶艺,就迷得如痴如狂。

他像真正的工匠那样勤奋劳作。

不仅很快学会了拉坯、成型和施釉等工艺,还自己配料、画窑炉草图和自烧陶瓷,甚至买来车床切割加工陶艺。

他从开始时不懂陶艺、只能在坯胎平面作画,到熟通并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技术制陶,显示出这位天才艺术家过人的创造能力。

在毕加索看来,他深怕过了上万年后,他的油画会因为年代的久远而腐蚀,而陶瓷,只要烧制稳定后,它就可以永久保存下来。

因此,在毕加索艺术创作的最后三十年里,他把主要的创作精力用在了陶瓷创作上。

据统计,从1947年-1971年间,毕加索创作了4000多件陶瓷作品,而在这4000多件作品里,他挑选了633件作为限量作品,每件从25件到500件不等。

二、陶艺作品特征与西方商业银行发达的中间业务相比,我国银行中间业务无论在规模还是质量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不同时期在毕加索三十年的陶瓷创作中,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平涂时期,立体时期和塑陶时期。

根据不同时期来分析毕加索的陶艺作品特征:1、平涂时期在平涂时期,毕加索把法国南部一带常用的瓷盘当作画布,将他生命中重要的山羊,斗牛,人物等形象描绘在盘子上。

值得一提的是,毕加索在这个时期创作的很多作品均是用中国毛笔画的。

据悉,张大千先生当年在拜会毕加索时赠送了一套中国毛笔给他,他很快能理解毛笔的特点,用它绘画出富有生命力的线条,创造出一个个富有东方韵味的作品。

平面作品:女人轮廓这段时期的作品更多是以往画布作品风格的简化版。

如瓷盘作品《女人轮廓》,运用单一的颜色,毕加索在白色瓷盘上绘出一贯钟爱的女人侧脸轮廓,以上一张脸的额头为下一张脸的下巴,设计出了独特的原点对称图形。

四面循环,堪称绝妙。

2、立体时期在陶瓷艺术创作的第二个时期,毕加索将立体主义运用到了陶瓷创作中,许多油画中经常看到的立体主代表亦出现在这些作品中,《杰奎琳在画架旁》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这个时期里,他喜欢对传统的器型进行改动,变换出众多猫头鹰、女人体作品。

杰奎琳在画架旁3、塑陶时期第三个时期,是毕加索的陶瓷创作里最重要的时期,他尝试自己设计雕塑造型,进行真正的陶瓷创作。

《戴着花冠的女人头像》,《猫头鹰》《脸带笑眼》,均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毕加索将雕塑,绘画与制陶融为一体,用火创造了一件件绝世精品。

在这个时期,火成了毕加索新的创作挑战,他要征服火,驾怒陶瓷在不同温度变化中呈现出的神奇效果。

《猫头鹰陶罐》是毕加索陶艺创作第二阶段的代表作。

整个陶罐与猫头鹰造型浑然同体:饱凸的肚子正好是陶罐的腹部,尖尖的嘴喙对应陶罐的流口、尾羽部即是陶罐的把手,简约几笔装饰出猫头鹰的翅羽和脚趾,两者弥合得天衣无缝。

这件陶罐的创作缘由同样有一个故事,弗朗索娃曾在《我与毕加索的生活》一书中写道,一天晚上,他俩出去聚会,回来路上看到一只受伤的猫头鹰,喜欢小动物的弗朗索娃与毕加索一道,小心翼翼地把猫头鹰带回家疗伤,伤愈后的猫头鹰即成为毕加索家中的一员。

显然,猫头鹰成了大师钟爱的观察对象,以至于那段时间毕加索不仅创作了《猫头鹰陶罐》,还创作了了好几件以猫头鹰为题材的陶艺作品。

也许正是从这只《猫头鹰陶罐》开始,渐通陶瓷工艺的毕加索开始突破此前的平面绘制,而转向立体造型。

他喜欢对罐器的瓶颈、把手乃至整个造型做出出人意料的改动,以适应他想表达的艺术构想。

这个时期,毕加索经常把陶艺造型、绘画、雕刻三种技艺糅合在一起,以建立自己独特的制陶语言。

《猫头鹰陶罐》(二)不同题材他创作了餐盘、花瓶、雕塑等系列作品,主题则围绕他一贯喜欢的题材——斗牛士、自然界的风景、山羊、鸟、猫头鹰、女人和鱼群。

作品形态生动,色彩丰富,继承了他画画的所有风格。

我主要从猫头鹰、女人和斗牛题材进行分析:1、猫头鹰题材瓷盘作品:猫头鹰系列毕加索对猫头鹰十分钟爱,早期油画作品就出现许多有关猫头鹰的题材,在陶艺创作中也不例外。

瓷器上,毕加索笔下的猫头鹰更加生动,往往采用三种以下的冷色,十分童趣的手法,却绘出形象分外饱满的猫头鹰。

2、女人题材毕加索很喜欢画女性,正脸、侧脸,尤其是女人的身体。

陶瓷光滑的质感和流畅的线条,更激发了他有关女性身体创作的灵感。

毕加索陶瓷创作后期,把这一灵感发挥的淋漓尽致,创作了许多女人身体和陶艺的巧妙融合。

3、斗牛题材斗牛题材的作品是他陶瓷作品里很重要的一部分,这些糅合了绘画、雕塑和装饰艺术技法的陶瓷作品,风格活泼奔放,色彩绚丽,如童稚般的游戏,体现了毕加索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勇气和其个性化的魅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