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监测工作实施情况 (3)1.1监测机构和人员 (3)1.2监测工作开展情况 (3)1.3建立固定监测点 (4)1.4监测方法 (4)1.5监测频次 (11)2重点监测内容 (11)2.1扰动土地面积 (11)2.2土壤流失量 (13)2.3水土流失灾害事件 (15)3日常监测项目 (15)3.1主体工程进展 (15)3.2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情况 (15)3.3水土流失防治效果 (16)3.4水土保持工程设计 (16)3.5相关管理情况 (16)3.6项目区天气状况 (17)4问题及建议 (18)5综合评价 (19)6下步工作计划 (19)7现场照片 (20)7.1部分监测工作照 (20)7.2部分无人机航拍施工塔基 (21)7.3部分问题塔基选 (22)续前表:植物措施分区项目单位方案批复专项设计4季度累计塔基区草籽hm214.6222.34300牵张场区草籽hm2 2.79.26800跨越施工场地草籽hm20.780.3400施工道路区草籽hm212.9717.466900临时措施分区项目单位方案批复专项设计4季度累计塔基区临时堆土苫盖m233178584391500036900填土编织袋拦挡m310565428103970彩条布铺垫m225370424661500031700彩旗绳围栏m23750335631200027600牵张场区彩条布铺垫m25580585000钢板铺垫m23700780000彩旗绳围栏m2580526530003000施工道路区临时排水沟m3213321332001600素土夯实m3213321332001600降雨情况按县级统计:府谷县小雨8次、中雨1次、神木县小雨9次、佳县小雨6次、中雨1次、米脂县小雨5次、绥德县小雨3次、清涧县小雨8次。
风力情况按县级统计:府谷县有风日90天,5级1天;神木县有风日102天,5级3天;佳县有风日86天,5级3天水;米脂县有风日70天,5级1天;绥德县有风日72天,5级以上2天;清涧县有风日75天,没有5级以上风力天气。
土壤流失量四季度监测总量为1761t分月统计:10月份871t、11月和12月各为445t。
分区统计:塔基区981t、牵张场区102t、跨越施工场地区19t、施工道路区660t、拆迁场地区未予计算统计。
按县级行政区:府谷县91t,神木县562t,佳县495t,米脂县89t,绥德县397t,清涧县128t。
水土流失灾害事件无存在问题与建议(1)山丘区个别塔基施工未完全落实临时拦挡措施,存在溜坡隐患。
建议按“一塔一设计”的防护措施落实到位,消除水土流失隐患;(2)临时堆土苫盖有不到位或者是破损没有及时更换的。
秋冬季到来,建议做好苫盖,减少风蚀土壤流失;(3)部分施工场地和施工路彩旗绳维护不全,建议后期加强对施工场地和施工道路彩旗绳的悬挂,减少扰动面积;(4)有部分塔基开挖浇筑占地面积过大,建议对未施工的塔基严格控制作业面,谨防超红线扰动。
加强工地人员在岗前培训是强调环水保重要性,使上岗人员提高意识,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对易造成面积超标的工地补充维护标志,后期不再践踏碾压;对超标范围的余土渣石占用认真清理,恢复草地本来面貌。
1监测工作实施情况1.1监测机构和人员2019年6月,建设单位委托紫光软件系统有限公司对陕北~湖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陕西段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受委托后,2019年6月我公司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并介绍水土保持监测任务和方法,对沿线进行了调查,重点调查了沿线的地形、地貌、河流、土壤植被及沿线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情况,收集相关资料。
我公司接受委托后及时成立水土保持监测项目部,编写了《陕北~湖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陕西段)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监测技术人员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监测项目部由公司事业部副经理张灿任项目经理,同时设总监测工程师、监测工程师、遥感工程师和监测员各1个岗位。
见表1-1表1-1监测项目部人员表姓名性别职务或职称学历专业在本项目中担任职责张灿男工程部副经理硕士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项目经理李伯平男高工大专农学总监测工程师问燕军男工程师本科水利水电工程监测工程师廖月女工程师本科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遥感工程师田祥磊男实习生硕士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监测员1.2监测工作开展情况(1)对线路进行了巡查,采用遥感、无人机、GPS、坡度仪、卷尺等工具对施工现场进行了调查,抽样记录了各防治分区的地形地貌及水土流失现状;(2)根据水土保持方案批复的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和监测重点区域,项目部组织工作人员对项目现场各分区踏勘,并对重点监测区域进行航拍;(3)通过调阅工程线路走向图,对各施工标段工程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对“穿跨越”工程施工现场及恢复情况进行了检查,对施工现场水土保持临时措施进行核查;(4)收集降雨量等气象资料,收集施工及监理单位主体工程施工进度等相关资料,结合现场监测分析项目区扰动土地面积及土石方挖填方数量、流向;(5)按直流公司统一安排,选取现场航拍照片上传到“电网工程管理系统”;同时对有代表性的典型问题列出清单,上报牵头单位,由直流公司统一发文下达到施工单位,制定整改措施,落实后反馈效果照片和文字说明。
(6)每月初向水保牵头单位提交上月现场施工情况报告,包括主题工程进度、开工塔基扰动面积、表土剥离、余土处理、土壤流失监测、水土流失事件、现场存在的典型问题和施工单位反馈的整改情况等,由牵头单位向直流公司工作。
(7)向黄河水利委员会、陕西水利厅等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报送《第3季度监测报告》,并协助建设单位在官网进行公示。
1.3建立固定监测点按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及其批复要求,全线共设置水土流失重点监测点位4处。
见表1-2。
表1-2监测点布设情况表标段监测点位置设置日期塔基号数量监测方法1标段塔基区2019.6.20N2201测钎、全站仪断面高程测量法施工道路2019.6.20N22012标段塔基区2019.6.23N3441施工道路2019.6.23N3441图1监测点位测量1.4监测方法根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规程(试行)》的规定的要求,本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主要采用调查监测、地面实地监测、无人机航拍、遥感监测等方法。
对扰动土地面积、水蚀量监测采用测钎法法和侵蚀沟样法。
对林草覆盖率及林草植被恢复率采用标准样地方法监测,对临时堆土场的坡度、堆高、体积等采用地形测量法。
对堆土场及施工过程中的开挖面的水蚀,采用侵蚀沟体积量测法测定。
对防护措施的安全性及稳定性采用巡视、观察法确定同时采用影像对比、数据分析、系统评价等方法进行监测。
学习主体工程“一塔一设计”的主导思想,配合“单基策划”,水土保持监测坚持做到遥感影像与无人机航拍“双覆盖”,同时辅之以gps、水准仪、全站仪等测量工具现场复核监测。
1.4.1遥感监测利用遥感进行水保监测其实质是利用遥感资料对各种地物(或水保监测对象)进行分类提取,进而确定各种地物的分布范围、变化情况以及面积大小。
则下一步现场监测将超标的塔基做为重点核实,并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恢复办法和避免后续同类情况发生。
利用遥感进行水保监测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如下:图1.4.1-1水土保持遥感监测流程图(1)针对项目要求,采用我国高分2号卫星影像数据,其分辨率为0.8米,满足该工程水保观测对象提取的精度。
图像采集范围,对于变电站采用施工范围各边外扩5公里;对于杆塔施工沿线采用宽5公里数据采集区。
数据采集频率,工程施工前采集一次,采集时间为开工前尽量靠近开工期,以便于反映开工前植被覆盖、地表组成物质、土地利用类型等情况;在施工期间,为每三个月采集影像资料一次;试运行期采集影像资料一次,时间尽量靠近验收时间且在验收之前,以便对水土保持恢复情况进行初步评价。
(2)图像处理高分影像获取后,首先要进行图像预处理。
包括影像辐射校正、影像几何校正、图像配准、图像镶嵌等一系列处理,保证影像完整、准确、统一。
处理后的图像定位精度确保最大不超过1米。
经过图像预处理后图像还要进行图像拉伸增强等处理,选取不同的波段图像进行图像融合,增加图像的识别率,为图像分类做好数据准备。
(3)建立图像比对库将经过图像处理后的数据,存入图像比对库。
在进行图像分类、图像解译时,不仅仅要用到本次采集的图像,还要使用前几次的的图像进行比对。
图像比对库一是提高监测对象的分类提取精度,二是建立遥感影像比对机制,每次采集完成新的影像后,都要与前面多期的影像比对,分析水土流失变化状况并形成比对分析报告。
(4)典型地物波谱测量,建立波谱库对于各种典型地物土壤、岩石、植被、塔材进行实地波谱测量,建立波谱数据库,为识别各种典型地物提供波谱依据。
(5)建立训练样本集根据经验目视,辨别各种地物,分析各种典型地物图像的形状特征、纹理特征和波谱特征等,结合不同时期的影像比对以及典型地物波谱特征,建立训练样本集,作为提取各种典型地物的特征依据。
(6)图像分类识别根据建立的各种地物特征,利用支持向量机分类技术对图像进行分类。
根据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价,精度未达到目标,修改分类参数,重新分类识别。
最后识别出各种典型地物。
(7)计算各类地物面积分类结果达到精度要求后,计算各类典型地物面积。
作为水保评价的依据。
(8)建立信息推送平台利用监测报告和手机APP 技术,建立遥感信息推送平台。
对于扰动面积超标的杆塔或变电站相关单位及时通知。
对于利用遥感进行间接提取的信息,遵循《水土保持遥感监测技术规范》进行计算。
地表植被群落结构(乔、灌、草)可通过对高分遥感卫星数据进行监测、识别,根据乔、灌、草在遥感影像中的光谱、纹理和形状特征,通过人工识别的方式在遥感数据中进行识别。
植被监测信息中的植被覆盖度采用遥感技术手段进行监测:利用NDVI 归一化植被指数定量估算项目区植被覆盖度。
公式如下:()()soil veg soil NDVI NDVI NDVI NDVI Fc --=式中:NDVI veg ——纯植被指数NDVI soil ——纯土壤的植被指数;NDVI——被求地块或像元点的植被指数。
首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进行大气校正和地形校正,计算NDVI (归一化植被指数);然后利用土地利用图和土壤图切割,提取每一单元内的NDVI ,针对每个单元计算NDVI 值的频率累积值,根据频率累积表,土种单元的内取频率为5%的NDVI 值为NDVI soil ;土地利用单元的内取频率为95%的NDVI 值为NDVI veg ;最后根据NDVI 、NDVI soil 和NDVI veg 定量估算植被覆盖度。
1.4.2无人机航拍无人机航拍包括:(1)在卫星遥感解译普查的基础上,对疑似目标进行现场核实,用以确定遥感解译的定性定量。